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求王船山《读指南集二首》涉及的文天祥事迹

2007-09-10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有网友碰到这样的问题“求王船山《读指南集二首》涉及的文天祥事迹”。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解决方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决方案1:

琼花堂上三生路
文天祥本人先前参加与元军的“议和”,致使李庭芝对他存有极大的戒心和误解。宋军败兵逃归扬州,报告说元军派投降后的一个丞相到真州说降。接到文天祥书信,李庭芝认定说降的“丞相”肯定是文天祥,并忖度文天祥是以计诱他出扬州,然后趁机让元军来攻。于是,李庭芝派人送密信,命令苗再成杀掉文天祥。苗再成不相信文天祥是元人派来诱降的奸细,又不敢违背李庭芝的命令,就把文天祥骗至真州城外,示之以制置司“格杀勿论”的命令,让文天祥自寻出路。回城后,苗再成不放心,怕文天祥真是元军招降的奸细,派出两路人试探文天祥,“果说降者即杀之”。两路人佯装出城降元的溃兵,向文天祥打招呼。文天祥不知是苗再成试探他的“计谋”,苦口婆心以忠义苦劝要外出“降元”的士兵为国尽忠,两路士兵大受感动,不仅没有杀文天祥,反而为他们一行人带路直到扬州城下。
四鼓时分,文天祥诸人抵至扬州城门,赫然见到四周贴了数张悬赏捉拿“文丞相”的告示,写明了“死活皆赏”,“众人相顾吐舌”,只得窜身向东,准备从海道逃走。途中,又遇络绎不绝开拔的元兵,一行人慌忙躲入烧毁的墙壁中潜伏。藏了两三天,几个人差点饿死,幸亏遇见几个樵夫,乞得几口干粮得以幸免。逃至板桥,元军忽至,一行人又窜入灌木丛中。元兵看得真切,往灌木丛中射了一阵乱箭,并活捉了杜浒等三四个人。幸亏捉人的元兵是汉军,得了杜浒等人的银两后就偷放了他们。几个人回到原地,把饿得已经奄奄一息的文天祥用木棍制成的简单担架抬至高邮稽家庄。当地庄主是位义士,派人护送文天祥等人先至寿州,然后由通州入海,一行人终于得达温州。
对于此次嫌猜、历险,文天祥有《出真州》诗十三首感怀,真实再现了当时的仓皇和狼狈:
早约戎装去看城,联镳壕上叹风尘。
谁知关出西门外,憔悴世间无告人。
扬州昨夜有人来,误把忠良按剑猜。
怪道使君无见解,城门前日不应开。
琼花堂上意茫然,志士忠臣泪彻泉。
赖有使君知义者,人方欲杀我犹怜。
秦庭痛哭血成川,翻讶中行背可鞭。
南北共知忠义苦,平生只少两淮缘。
一别迎銮十八秋,重来意气落旄头。
平山老子不收拾,南望端门泪雨流。
天地沉沉夜溯舟,鬼神未觉走何州。
明朝遣问应无是,莫恐元戎逐客不。
人人争劝走淮西,莫犯翁翁按剑疑。
我问平山堂下路,忠臣见诎有天知。
千金犯险脱羁囚,谁料南冠反见仇。
记取小西门外事,年年上巳哭江头。
荒郊下马问何之,死活元来任便宜。
不是白兵生眼孔,一团冤血有谁知。
戎衣啧啧叹忠臣,为说城头不识人。
押出相公州界去,真州城里榜安民。
有客仓皇欲赴壕,一行性命等鸿毛。
白兵送我扬州去,惟恐北军来捉逃。
瓜洲相望隔山椒,烟树光中杨子桥。
夜静衔枚莫轻语,草间惟恐有鸱鸮。
真州送骏已回城,暗里依随马垛行。
一阵西州三十里,摘星楼下打初更。

出使皋亭事未央
从1234年(文天祥出生前两年)蒙古太宗(窝阔台)出兵攻宋以来,兵连祸结,无复宁岁。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在元军的强大攻势面前,节节败退;大片疆土,相继沦亡;众多文武,纷纷投降。到了1275年(德佑元年),刚继位的赵显,年仅四岁,太皇太后(宋理宗后)谢道清主持朝政。一方面,迫于形势,皇帝下哀痛诏自责,号召各地起兵“勤王”;另一方面,南宋王朝又准备妥协投降,以求苟安。朝中大官僚又多属投降派,有的逃跑,有的迎降,有的暂作观望;真正主张抗战并有一定实力的,唯有刚从赣州起兵的文天祥和另一将领张世杰两人而已。而这两支军队,也未得到南宋王朝应有的支持,反而多方受阻。
与此同时,元军已攻克鄂州(今武昌),伯颜率大军二十万,以襄阳降将吕文焕为先导,沿江而下,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一年间相继占领了江南许多军事重镇,最后兵分三路,直取临安(今杭州)。到了1275年底,元军已迫近临安。
这时,南宋王朝危在旦夕,朝廷惊慌万状,投降活动日甚一日。德佑二年正月初一,朝廷便派人使元,“求称侄纳币,不从;称侄孙,不从”。后来“太皇太后命用臣礼”。堂堂的左丞相留梦炎也于年前偷偷溜走降元去了。朝廷于正月初五日匆匆任命老朽昏庸的吴坚为左丞相,“日午宣麻(唐、宋任命大臣,以黄白麻纸草诏宣布于廷)慈元殿,文班止六人”;同日,又“遣监察御史刘岊(jié)奉表称臣,上大元皇帝尊号曰仁明神武皇帝,岁奉银绢二十五万怂能出张贴安民告示了。南宋统治集团,更慌了手脚,赶忙“遣监察御史杨应奎上传国玺降”,自请“削去帝号,以两浙、福建、江东西、湖南、二广、两淮、四川见存州郡,悉上圣朝(以上引文见《宋史》卷47,《瀛国公纪》)。伯颜责令右丞相陈宜中到元营办理正式投降手续,陈宜中也就在十八日夜逃之夭夭。
文天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于正月“十九日早除枢密使,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并奉旨诣北军讲和的。此时投降气氛弥漫朝廷,文天祥的出使谈判,当然就无法说服北军而为国“纾祸”了。但他挺身而出,担当重任,去为国“纾祸”。这种精神,无疑是极为难能可贵的。这一举动,说明文天祥确乎不愧为留芳千古的爱国志士。当然,文天祥对形势的估计和认识,是不够的;从策略上讲,也是错误的。所以,到了皋亭山之后,他便“深悔一出之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