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14日,在农工党鄂州市委会的精心安排下,我有幸赴省社会主义学院参加了农工党湖北省委会第40期新党员培训班。五天的系统理论学习,共安排了八场专题课程和一次专题讨论,八位专家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使大家对农工党的厚重历史和优良传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参政党的政治地位和使命担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当前世界发展的态势及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大格局有了更准确的把握。这次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课程紧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讲解,又有学习互动转化,让我感受颇深、受益良多,总结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体会:
(一)学以明志,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通过认真聆听省社会主义学院原院长、副院长、教研室三位老师关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政党制度史》的精彩授课,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有了新的认识。在漫长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结成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赢得了各民主党派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打破了世界政党史只有在朝、在野,执政党和反对党之分的政党模式,是一种团结合作和谐的政党关系,是世界政党的一个伟大壮举,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制度保障。作为民主党派的一员,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确保自身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和重点,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二)学以养德,努力发扬农工民主党的优良传统。培训班的开班之课,邀请了省农工党党史小组副组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教授的讲授激情澎湃,如数家珍,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党史盛宴,使我对农工党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农工党是国内成立最早的民主党派,是最早开展反蒋军事斗争的民主党派,是第一个响应《八一宣言》、举起团结抗日旗帜的民主党派,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不愧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亲密友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农工党形成了爱国、革命,追求真理、不断进步,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共同奋斗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农工党人为了理想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重温党史,我深切的感受到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党的先辈们所具有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们远涉重洋,寻求救世济民真理的家国情怀,深深感动和教育着我。作为一名农工党员,我备受鼓舞,倍感责任重大,我将继承先烈遗志,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取在本职工作和党派工作中双岗创优,德能兼修,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学以提能,着力提高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水平。培训时间虽短,但给我的触动很多。在培训班的第三天,省社院邀请省委党校讲授《全面深化改革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冯教授高屋建瓴、旁征博引,用大量的数据比对、案例分析,为大家全面呈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同时也深刻解读了当今中国转型发展面临的风险隐患、巨大挑战,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脚踏实地,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一样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除了要干好本职岗位的工作,还要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责,为执政党助力、为国家尽责、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新党员,更要珍惜机会、开阔眼界,要围绕经济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不断提出好的意见建议,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以天下为公为己任,立足岗位贡献智慧,建功新时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