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董事长充满激情的8个小时的精彩讲解和培训,把经过十四年的积淀、沉蕴的企业文化,提炼了出来,展现在大家面前,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欢欣鼓舞,我深深地感到,新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必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当前企业发展的瓶颈一定会由此而突破,企业一定会由此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基业长青得到了切实保障!
整个企业文化体系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基调,充满着人文关怀的精神,蕴含着深深的人生哲理,让人感到温暖、温馨、尊重、自豪、激情。企业的使命由原来的大而空、遥远不可触摸演变为现在的“员工幸福,顾客满意”,更加现实、贴近大众心理;企业愿景由原来的模糊、不明确,变得更加具体、清晰:“员工实现梦想,企业健康长寿”;核心价值观:诚实守信、用心服务、敢于担当、感恩回馈,不仅体现着做人的道理,更体现着立身于社会之道和生存法则;家文化的营造:爱心、信任、责任、宽容、和谐五大元素的融入,会把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熏陶得完美、完善、和谐、荣辱与共。“卖放心商品,做良心企业”的企业宗旨,彰显着企业生存的底线和社会良知的责任感。“诚信、务实、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永恒发展不变的精、气、神。
企业文化体系中的五大应用理念:人力资源理念、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营销理念。是企业各个环节的实操行为规范,每一部分都包含有宗旨、目标、措施、策略,这些行为规范,不仅是企业价值的心灵取向、外在表现,更是企业要达到目标的理性选择,具有明确、清晰、健康、向上、实操性强的特点。
可以说新的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在企业的发展史上应该是划时代的标志,它的推广必将成为企业的动力之源、治理之本、凝聚力之魂,是企业取得成功、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
企业文化体系的确立后,如何推广宣传、落地生根,应该是下一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心得体会 )以后我们应持续不断地将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个员工心中,渗透到大家的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中;贯穿于每个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考核中,把企业文化理念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共有企业文化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此,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才能轻易实现,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才能真正增强。只有当员工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处处以企业文化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的发挥其终极的效果。
我相信,在新的企业文化的指引、熏陶下,大家一定会在万果园大家庭里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心情舒畅地得到发展、得以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含金量,齐心合力将企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形象做优!愿每一个万果园人在万果园大家庭里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愿万果园企业健康发展基业长青!
有幸参加了公司的新员工企业文化培训学习,我深受感动,倍受鼓舞。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中产生的,以企业家精神为主导,以群体意识为主体,被企业成员认为有效,并共同遵守的一系列价值观、信念、准则、规范。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用先进的观念管理企业,让给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文化。
下面就来说说这次我学习企业文化后的心得体会:
企业文化解决了三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该如何做?
我们为什么存在?讲的是企业的使命,也就是我们所肩负的责任,而且是终极责任。其实,很多企业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存在,真的,搞清楚这个问题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本源问题。
我们要到哪里去?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企业的愿景。一个领导,一个组织能不能描绘一个激动人心的长远目标,让我们的员工感知到,触摸到,这是一个领导、一个组织应该首先要做的,也是应该具备的愿景规划能力。只有这样,我们企业的员工才愿意感觉跟着你干,在这个企业里才有发展潜力,才有奔头哦。
我们如何做?讲的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它告诉员工,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智益德认为:使命如星,永远引领你前进的方向;愿景如山,攀登了泰山,还有喜马拉雅山…..;价值观如钻,恒久不变。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最终经营的是人的思想,最终的落脚点是武装人,塑造人,鼓舞人,通过企业核心价值观来体现企业的价值,实现企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
以上是身为企业员工的我一些个人的心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用我们的企业价值观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把企业价值观溶入到工作中,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企业文化的饯行者。
7月24日下午,公司的王副总经理王总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关于企业的文化的培训课程,回顾那天的学习,王总给我们介绍了企业文化的发展史、基本内容、设计以及企业文化建设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这使我们进一步丰富了理论知识,提高了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深刻理解了“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面就这次培训,浅谈两点我部门的认识和体会。
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
王总在课上说:“一个企业如果缺乏了企业文化,就相当于失去了灵魂,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动力和追求”。对此我们深有同感, 当今的市场经济决定了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利润,而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是我们公司的目的。企业的扩大和壮大发展,也依赖于创造的利润。为了保障企业能长期获取利润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即使偶然获得丰厚的利润,那也只能昙花一现。都说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而我们国威的企业精神——“开拓创新 高效卓越 和衷共济 共铸辉煌”就是国威公司的灵魂和持久动力。 所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
这是这次培训中我最有深感触的一点:人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及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巨大影响力。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指出,你可以毁掉海尔,但你毁不掉海尔文化;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也说:“在日本,最有成就的公司是那些设法与全体员工之间建立命运与共的意识的公司”。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企业行为最终是通过企业的员工实现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氛围,能影响企业与员工行为活动的意识,并塑造公司员工意识与行为。它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总而言之,在新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的存亡兴衰是及其重要的。一个企业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市场及利润水平,而更在于外部的企业形象即企业文化。王总举的几个典型的例子:海尔集团、日本本田公司等等,他们创造出的奇迹和成功都告诉我们:企业文化有着潜在的凝聚力量,它不仅能给企业带来一种精神,而且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能加强企业团队精神,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在今后的工作中,如果我们能将将国威的企业文化精神贯穿于我们的工作,以企业文化来要求自已,不断进步,追求卓越。那么,我深信国威的明天会更美好。
企业文化作为新的管理模式引进以来,一段时间许多企业风起云涌搞起了企业文化建设,掀起企业文化建设高潮。然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全面细致的考虑、计划和可行性调研。因为企业文化一旦确定,就需要坚持不懈的持续下去,经过长期的培育、完善才会在企业员工的头脑中形成并巩固下来成为自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才能由潜在的生产状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对于企业文化建设,个人认为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企业的基础是员工,是有创新思维的人,没有员工能力的积极发挥和企业内部的良性沟通,没有了解员工能力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没有激变力的柔性管理和应变力的危机处理,企业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强劲活力的机体,就不可能形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力。因此,对待人的基本态度是我们文化的灵魂。所以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是创建企业文化的核心。更应坚持多种激励相结合,企业文化的根本立足点,在于对企业全体成员精神的激励,使企业成员的精神力量在激励下转化为物质力量,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利益。
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我们不能只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更应注重企业文化的内涵和企业精神,这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只有有了正确的企业精神,企业在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时才有正确的基础。只有以正确的企业精神为基础,人员、技术、资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在公司我们更应该有效的维护企业文化的执行,加强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知程度,把企业文化推上公司的战略管理日程。然而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也是企业文化执行的基础是企业文化人得以贯彻实施的基本保障。作为公司员工更应严格遵照执行。
我们作为宇能公司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做好自己的工作,有责任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我们不能把责任当成一种负担,而应看作是员工应该具有的一种信念,一种企业文化。一定能够为企业筑起牢不可破的防火墙,促进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的目的就是在于振奋人心,提高素质,凝聚力量,加强管理,提升效益,推进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而正面临着体制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更应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出独具特色的金融企业文化,从而推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对此,我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目标定位,达成共识。就是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明确的基本信念,制定《企业员工手册》、《企业文化手册》和的标记徽标,统一对外的服务行为(即服务用语、服务规程、员工着装),有效地引导员工的认识与行为,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具体定位表现在三个明确:
一是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目标是整体发展目标的组成部分。创建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手段、是动力、是保证;而铸造卓越的品牌是目的、是目标、是方向。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从这个定义上说,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具有根本的一致性。致力于企业做大做强,长盛不衰,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
二是明确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门特色的文化课程。企业文化建设既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后发展地区)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不少障碍,主要表现在四种情绪,即模糊情绪、畏难情绪、观望情绪和埋怨情绪,主要原因是对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及现代企业发展趋向缺少全面了解。因此,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构筑符合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三是明确企业文化建设是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一方面,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培育和植入工程;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与时代同步的开放伸延发展过程,所以,社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确立长期巩固的思想,不能搞短期效益行为,不能只追求阶段性成果。只有强调共识,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使决策和管理都建立在全员智慧与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才能构筑经久不衰的企业文化。
二、 健全制度,规范操作。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的规章和制度既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又促使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也就是企业制度健全、规范、完善、落实的过程。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同时,必须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员工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具体落实在三个有:
一是有一套严谨的行为规范。包括制度规定、工作标准、管理办法、工作措施、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不断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各司其职,使企业文化在观念、制度、管理和机制创新中不断升华。
二是有一套很有权威的知识读本,不是零碎的、说法不一的,而是被大多数员工认可、基本准确的企业文化知识。
三是有一套极富魅力的礼仪系统。农村信用社要有自己的礼仪方式、文明用语、风采展示、形象宣传等。这个系统要有新意,要有特色,要工作和生活相结合,使员工喜闻乐见。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有可靠的保证,才能长期作用于企业管理、改革和发展,真正成为企业前进的巨大动力。
三、宣传灌输,深入人心。企业的个性文化一旦形成体系,就需要进行传播和落实。任何一种新的文化推广,都是通过宣传被员工认知的,通过进一步宣传被员工接受的,企业文化创建也是一样。因此,宣传灌输三要要先行:首先是要让员工知晓。要对员工不断地加强灌输,加强企业理念和人性化宣传力度,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企业内刊、板报、宣传栏、各种会议、研讨会、局域网,都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宣传的工具,要让员工深刻理解农村信用社的文化是什么,怎样做才符合本单位的文化。其次要典型引路。在选树过程中,要把典型的选树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结合起来,通过典型的宣传,使企业文化人格化、典型化。通过典型的培养、选树、宣传和示范,让员工看到企业倡导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形成??先进、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第三是要总结宣传。企业文化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还要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在实践中强化宣传,反复整合提练,才能扎根于员工的心中,并变为自觉行为。只有企业文化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宣传、灌输、强化,才能逐步达到被员工知晓、理解、接受进而自觉遵照执行的目的。
根据集团公司党委的统一安排,和集团公司其他兄弟单位的有关领导一行十一人在陈春生部长的带领下,于8月2-3日参观考察了胜利油田及所属的胜利采油厂22队,黄河钻井五公司及胜利发电厂等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参观学习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催人奋进。
胜利油田自1961年4月16日首次见到油流,x年x月xx日中共中央正式批准组织石油会战,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为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积累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和独特企业个性的“胜利文化”,构筑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考察、学习与思考,感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建设真正体现了领导的主导作用及全体员工的主体作用,上下贯通,融为一体。
以前多次听到“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企业文化是领导的文化”,感觉有一定的道理,而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真正地把领导的意图变为全体员工的实际行动,发挥了领导的主导作用和员工的主体作用,上下贯通,融为一体。
胜利油田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过程中培育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企业精神,胜利文化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在继承过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建设的实践和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由领导集体大力倡导,全体员工广泛认同普遍接受并经长期实践所形成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形象识别等要素的综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胜利油田的胜利文化分为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三个层次,更主要的是对各行业系统的子系统文化和各二级单位的子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创新、细化,从而构筑起比较完整的胜利文化体系。
在整个参观、考察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胜利油田广大干部员工对胜利文化的认同,并以这样优良的企业文化而感到自豪。在“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这一新时期胜利精神的指引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总结提炼出了一系列适应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各具特色的子文化。比如胜利采油厂22队逐步形成了“熔炼团队,超越自我,精细管理,营建安康,创造和谐”的“超越文化”,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比如黄河钻井五公司把“选准目标,遵从规矩,攻坚啃硬,科学进取,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钻头精神”作为自己的企业精神,并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了相对完整成熟的钻头文化体系,促进了钻井五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生生不息。再如胜利发电厂通过系统建设,持续创新,努力地培育具有胜电特色的“全胜文化”,这种“胜”的观念集中体现在“忠诚敬业,卓越创新”的核心价值观中,其内在的意志就是“激情燃烧,铸就胜利”的企业精神,而“利”的实现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理念,渗透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
由于胜利油田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把领导的意图变为全体员工的实际行动,上下贯通,融为一体,为油田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从根本上保证了油田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力地推进了油田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
二、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建设展现的是企业管理的升华,而不片面地追求时尚。
在以往的学习中,了解到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是从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的结晶。通过学习,了解了一些好的经验典型,也看到过一些片面追求时尚,华而不实的有些做法。但是这次到胜利油田参观以后在我的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震撼,深深感受到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注重把文化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中,以理念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使文化通过制度发挥作用,在油田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独创性,切实有效并发挥重要作用的特色文化,展现了企业管理的升华。
胜利油田注重把观念形态文化渗透和融入到企业的制度层面上,以先进的企业价值理念为引导,健全完善了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事事有标准,岗岗有规范,人人有专责,分别印发了《职工道德规范》、《职工岗位职责》、《职工文明公约》,分层次规定了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社区居民的行为规范。
由于注重了以上层面的工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
不是军营胜似军营的职工宿舍。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清清楚楚,规规矩矩的定置管理。
以人为本抓好“四头”的良好氛围。(“四头”即人头——人为素质,钻头——经济效益,床头——思想工作,灶头——生活服务)
井然有序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
全过程,全方位,流畅、有序、务实、高效的科学管理。
胜利油田年均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已连续23年保持在1亿吨以上,资源接替连续9年实现储采平衡,生产经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了把传统的政治优势与现代管理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任何有生命力的优秀文化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只有在员工内心产生共鸣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胜利油田的企业文化就是在继承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一些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适应时代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创新发展起来的。
胜利油田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统一思想、激励斗志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军营文化和石油文化相嫁接融合,坚持“支部建在连上”,许多基层单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锤炼职工队伍的过硬素质和作风,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到“创业、创新、竞争、发展”的胜利文化核心内涵上,同时胜利油田的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以奋发有为,勤政廉洁的人格力量诠释胜利文化的价值理念,感召和凝聚职工队伍,使胜利文化真正“内化于心”,保证了思想政治工作与油田改革同进步,和企业管理相融合的胜利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总之,在胜利油田不到两天的考察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但感受是非常深刻的。在胜利油田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胜利文化”已“内化”于心,成为广大职工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固化”于制,成为广大职工共同信守的管理规范,“外化”于行,成为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向上,共同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的强大精神动力。
当今世界,我国整体经济形势发展迅猛,文化和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要审时度势,在瞬息万变的客观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学习好胜利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真正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把股份公司的各项工作搞得更好,促进集团公司又好又快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