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6087945 U(45)授权公告日 2017.04.12
(21)申请号 201620821496.3(22)申请日 2016.08.01
(73)专利权人 洛阳佳一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
刘寨村(72)发明人 王红伟 焦凡祯 胡少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401
代理人 王滨生(51)Int.Cl.
B65D 90/00(2006.01)B65D 88/74(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离析储存仓装置(57)摘要
一种防离析储存仓装置,储存仓仓体的顶端设置储存仓仓顶,下方设置储存仓下锥构成储存仓,储存仓内均匀分布至少两根进料溜管,储存仓上方设置进料过渡斗,每根进料溜管的顶端与进料过渡斗之间设置过渡连接管,每根进料溜管与储存仓内壁之间设置至少两根溜管固定杆使进料溜管固定牢固,每根进料溜管的底端封闭,位于储存仓内的每根进料溜管上均匀分布至少十个出料孔;将含有不同粒径成分的干砂或砂浆通过导流手段直接导入存储部位,能够有效防止大型储存仓内干砂或砂浆离析现象的发生,大幅度提高干混砂浆站砂浆的品质。CN 206087945 UCN 206087945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防离析储存仓装置,是由:储存仓仓顶(11)、储存仓仓体(12)、储存仓下锥(13)、储存仓支腿(2)、进料过渡斗(3)、进料溜管(4)、过渡连接管(5)、溜管固定杆(6)构成;其特征在于:储存仓仓体(12)的顶端设置储存仓仓顶(11),下方设置储存仓下锥(13)构成储存仓,储存仓下方设置储存仓支腿(2),储存仓内均匀分布至少两根进料溜管(4),储存仓上方设置进料过渡斗(3),进料溜管(4)顶端露出储存仓仓顶(11),每根进料溜管(4)的顶端与进料过渡斗(3)之间设置过渡连接管(5),每根进料溜管(4)与储存仓内壁之间设置至少两根溜管固定杆(6)使进料溜管(4)固定牢固,每根进料溜管(4)的底端封闭,位于储存仓内的每根进料溜管(4)上均匀分布至少十个出料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离析储存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过渡斗(3)为长方体、或倒圆锥台体、或倒棱锥台体其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离析储存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过渡斗(3)设置于储存仓仓顶(11)上方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离析储存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溜管(4)垂直于储存仓仓顶(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离析储存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溜管(4)的底端位于储存仓下锥(13)内。
2
CN 206087945 U
说 明 书一种防离析储存仓装置
1/2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混砂浆设备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离析储存仓装置。背景技术
[0002]现有干混砂浆设备生产线都会有若干个大型的储存仓用于干混砂浆的生产,由于储存仓存储容量大,故制造直径很大,少则三四米,多则十几米直径。当干砂或砂浆进入储存仓内时物料呈圆锥形堆积,物料会从圆锥的最高处向下部流动,由于干砂或砂浆颗粒度大小不一,受重力与浮力影响,颗粒粗的物料在下落堆积过程中会处于圆锥堆的外围,即储存仓四周,而细颗粒在仓体中间,由于储存仓大都设计成倒圆锥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干砂或砂浆会呈沙漏一样漏出,中间部位的干砂或砂浆会先从储存仓流出。导致储存仓长久使用后,干砂或砂浆粒径因出料时间不同变化较大,就会影响干混砂浆产品的品质。[0003]鉴于上述原因,现有干混砂浆储存仓的结构需要改进。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离析储存仓装置,能够有效防止大型储存仓内干砂或砂浆离析现象的发生,将含有不同粒径成分的干砂或砂浆通过导流手段,直接导入存储部位,杜绝了干砂或砂浆飞扬、流动造成的离析现象,大幅度提高干混砂浆站砂浆的品质。
[000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离析储存仓装置,是由:储存仓仓顶、储存仓仓体、储存仓下锥、储存仓支腿、进料过渡斗、进料溜管、过渡连接管、溜管固定杆构成;储存仓仓体的顶端设置储存仓仓顶,下方设置储存仓下锥构成储存仓,储存仓下方设置储存仓支腿,储存仓内均匀分布至少两根进料溜管,储存仓上方设置进料过渡斗,进料溜管顶端露出储存仓仓顶,每根进料溜管的顶端与进料过渡斗之间设置过渡连接管,每根进料溜管与储存仓内壁之间设置至少两根溜管固定杆使进料溜管固定牢固,每根进料溜管的底端封闭,位于储存仓内的每根进料溜管上均匀分布至少十个出料孔。[0006]所述进料过渡斗为长方体、或倒圆锥台体、或倒棱锥台体其中的一种。[0007]所述进料过渡斗设置于储存仓仓顶上方中心。[0008]所述进料溜管垂直于储存仓仓顶。
[0009]所述进料溜管的底端位于储存仓下锥内。[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溜管通过溜管固定杆固定在储存仓内壁,能够有效防止进料溜管在储存仓内摆动,相互碰撞等问题,当干砂或砂浆进入进料过渡斗后,经过分流,相等份量的干砂或砂浆经过渡连接管进入不同位置的进料溜管中,在重力作用下,干砂或砂浆直接落入进料溜管的底部,由于进料溜管的底端是封闭的,干砂或砂浆将进料溜管的底部填满后继续向上,由进料溜管上的出料孔流出,干砂或砂浆向进料溜管的四面八方流出,直至干砂或砂浆充满储存仓。
[0011]本实用新型用于干混砂浆站的干砂或砂浆储存生产环节,能够有效防止大型储存
3
CN 206087945 U
说 明 书
2/2页
仓内干砂或砂浆离析现象的发生,将含有不同粒径成分的干砂或砂浆通过导流手段,直接导入存储部位,杜绝了干砂或砂浆飞扬、流动造成的离析现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效果显著,解决了长期以来干砂或砂浆在储存过程中的离析现象,能够大幅度提高干混砂浆站砂浆的品质,适合普遍推广应用。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3]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15]图1、2中:储存仓仓顶11、储存仓仓体12、储存仓下锥13、储存仓支腿2、进料过渡斗3、进料溜管4、过渡连接管5、溜管固定杆6。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7]储存仓仓体12的顶端设置储存仓仓顶11,下方设置储存仓下锥13构成储存仓,储存仓下方设置储存仓支腿2,储存仓内均匀分布至少两根进料溜管4,储存仓上方设置进料过渡斗3,进料溜管4顶端露出储存仓仓顶11,每根进料溜管4的顶端与进料过渡斗3之间设置过渡连接管5,每根进料溜管4与储存仓内壁之间设置至少两根溜管固定杆6使进料溜管4固定牢固,每根进料溜管4的底端封闭,位于储存仓内的每根进料溜管4上均匀分布至少十个出料孔。
[0018]所述进料过渡斗3为长方体、或倒圆锥台体、或倒棱锥台体其中的一种。[0019]所述进料过渡斗3设置于储存仓仓顶11上方中心。[0020]所述进料溜管4垂直于储存仓仓顶11。
[0021]所述进料溜管4的底端位于储存仓下锥13内。
4
CN 206087945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图2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