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文档)学生返校前后防控指引(最新整理)

(最新文档)学生返校前后防控指引(最新整理)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学生返校前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规范指引

2020 年 3 月 11 日

1

目录

学生返校前后疫情防控消毒工作规范指引......................................................1防控消毒技术规范(暂行)..............................................................................3防控人员消毒技术规范......................................................................................9校园公共区域消毒工作指引............................................................................12学生食堂工作指引............................................................................................20商铺超市等场所工作指引................................................................................24电梯使用工作指引............................................................................................26医院工作指引....................................................................................................28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消毒工作指引....................................................................32幼儿园消毒工作指引........................................................................................34学生公寓的消毒工作指引................................................................................40

2

防控消毒技术规范(暂行)

一、定义

本《规范》规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内消毒的对象及方法。二、范围

各中层单位负责本单位办公场所消毒工作;学院实验室消毒工作由各学院负责,公共实验室由相应管理单位负责;学生公寓包括楼宇公共区域及宿舍内消毒工作由学生处负责;校内商铺消

毒工作由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图书馆负责馆内公共区域和各阅览室消毒工作;后勤管理处负责教学楼、办公楼、餐厅、浴室等室内部位和室外公共区域消毒工作;校内各施工场所消毒工作由承建单位负责,校园规划处监管。外来机动车,进入校门前进行统一消毒,由安全工作处负责。

三、技术规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消毒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终末消毒,应做好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及时开展终末消毒。

(一)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1.空气

开窗自然通风为主,有条件情况下采用机械通风。教室上课时门窗保留缝隙,课间活动时间打开门窗通风;各办公室每天至少开窗 2 次,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通风不畅的房间,有条件情况下可按照 1.5W/m3 在室内安装紫外线灯,无人状态下,开启紫外线灯消毒 30 分钟~60 分钟。

2.课桌椅、活动室操作台等

待学生下课后每日进行定期清洁消毒。对课桌椅、活动室操作台等使用有效氯 500mg/L 消毒液擦拭,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消毒剂残留;或者使用 75%酒精、3%过氧化氢或含酒精的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3.健身器材

每日用清水擦拭,保持清洁并消毒。使用有效氯 500mg/L 消毒液擦拭、喷洒或浸泡消毒(多孔物品不宜采用擦拭法),作用分钟。

4.衣服、被褥等织物

勤洗勤晒,保持整洁,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使用干衣机烘干衣物。

3

5.饮水机

每日至少 1 次对饮水机出水口使用 75%酒精擦拭消毒。6.地面

每日采用不扬尘湿式打扫,每日至少 1 次使用有效氯 500mg/L的消毒液拖地,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拖地。拖把清洗干净后,阳光下暴晒或置于通风处干燥。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有效氯10000mg/L 的消毒液喷洒消毒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拖干净。

7.手

应勤剪指甲,勤洗手,在洗手前不触摸口、眼、鼻。8.餐饮具

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水洗净后,耐热的餐饮具可用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15 分钟~30 分钟或使用食具消毒柜,也可用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再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洗净,控干保存备用。不耐热的餐饮具采用化学消毒法。

9.校医院(含隔离区)

每日至少 2 次开门窗通风,每次 30 分钟。按照 1.5W/m3 在室内安装紫外线灯,均匀分布,每日无人条件下开启 30 分钟~60分钟;室内工作台、桌椅表面、地面每天清洁,并用有效氯 500mg/L消毒液擦拭,作用 30 分钟后,清水擦拭;使用 75%酒精擦拭温度计、诊疗器械表面。

10.食堂、食物操作间或准备间

食堂餐桌、操作间或准备间台面每日擦拭去除油污后,用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液擦拭,作用 30 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生、熟食的砧板分开使用,用后清水冲洗,阳光下晾晒,放置阴凉通风处。

11.卫生间

洗手台面、水龙头、小便器、大便器等使用有效氯 500mg/L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地面使用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液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12.垃圾

及时收集并清运垃圾,加强垃圾桶等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定期用有效氯 500mg/L~1000mg/L 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或擦拭。

(二)终末消毒

新冠肺炎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1.空气

4

无人状态下,关闭门窗。用 0.2%~0.3%过氧乙酸溶液或 3%过氧化氢溶液或 500mg/L 二氧化氯消毒液按 20mL/m3~30mL/m3 超低容量喷雾器消毒,作用 60 分钟后打开门窗彻底通风。

2.污染物(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

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有效氯 10000mg/L 的消毒液(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湿巾/干巾)小心移除。大量污染物应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盖,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有效氯10000mg/L 的消毒液浇在吸水材料上,作用 30 分钟以上(或能达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小心清除干净。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应有专门容器收集,用有效氯 20000mg/L 消毒液,按粪、药比例 1:2 浸泡消毒 2 小时。清除污染物后,应对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10000mg/L 的消毒溶液浸泡消毒 30 分钟后清洗干净。

3.地面、墙壁

用有效氯 1000mg/L 的消毒液或 100mg/L~200mg/L 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喷洒消毒,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有效氯 10000mg/L 的消毒擦拭或喷洒。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 1 次,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 1 次,喷洒至湿润不流淌为宜,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30 分钟。

4.物体表面

课桌椅、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和家居用品等用有效氯 1000mg/L 的消毒液或 100mg/L~200mg/L 的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消毒,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有效氯 10000mg/L的消毒夜擦拭或喷洒,作用 30 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

5.衣物、被褥等纺织品

收集衣物、被褥等纺织品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污染严重无重复利用价值的按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理。若需重复使用的,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 30 分钟;或先用有效氯 1000mg/L 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贵重衣物可选用环氧乙烷进行消毒处理。

6.餐(饮)具

耐热的餐饮具可用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 30 分钟或使用食具消毒柜,也可用有效氯为 10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再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洗净,控干保存备用。不耐热的餐饮具采用化

学消毒法。7.生活垃圾

按有毒有害垃圾处理。

5

四、消毒人员要求

(一)消毒人员应经过培训,掌握消毒剂的配制方法和消毒器械的操作方法,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制度,熟悉不同消毒对象的消毒方法。

(二)消毒人员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乳胶手套(或橡胶手套)、防护眼罩、穿防护服、防水胶靴。

(三)消毒人员消毒完毕后均应进行详细记录,记录表见附录 A 和附录 B。(四)避免过度消毒。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预防性消毒工作记录表消毒场所:

消毒液有效序号

消毒消毒人员时间浓度成分及使用作用时间方式确认人消毒消毒后备注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终末消毒工作记录表

编号:

患者姓名:传染病诊断名称:转移类别:住院 转院消毒地点:通知消毒单位:通知消毒日期:完成消毒日期:年年

月月

日 日

联系人:

电话:

迁居 痊愈 死亡

确诊日期:

对象消毒因子作用浓度或强度作用时间分钟消毒方式

消毒剂名称:应用浓度的配制:执行消毒单位:执行消毒人员:

有效成分含量:失效期限:

填表日期:

8

防控人员消毒技术规范

为指导防控人员在发生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疫情时防控消毒,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规定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控人员消毒的术语和定义,手、皮肤与黏膜,防护用品及工具、衣物的消毒技术规范。本《规范》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控人员的消毒,其它传染病流行适用时也可以参照执行。

一、防控人员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消毒、隔离点管理及后勤保障等疫情防控相关人员。

二、消毒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三、总则

(一)消毒工作应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的相关要求开展。(二)工作时,如果防控人员身体被污染,应立即进行消毒并离开,重新防护后方可返回工作区域。

(三)防控人员结束工作,离开污染区域时应立即进行消毒。四、手、皮肤与黏膜消毒

(一)防控人员均应注意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污染。手部消毒直接取适量的含酒精速干型手部消毒液、75%酒精消毒液或含碘类的手部消毒剂于掌心,双手互搓均匀涂抹至整个手部,揉搓分钟。消毒结束后,按七步洗手法洗净(示意图见附录 A),用一次性纸巾擦干(使用一次性纸巾开关非感应式水龙头)。

(二)皮肤可能受到污染时,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沾取 0.5%碘伏消毒液、75%酒精消毒液或含醇速干手消毒剂擦拭皮肤表面,作用 3 分钟~5 分钟,使用清水清洗干净。

(三)黏膜可能受到污染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 0.05% 碘伏冲洗消毒。五、防护用品及工具消毒(一)一次性防护用品

一次性防护用品用有效氯 1000mg/L 的消毒液喷洒至完全湿润后脱下。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规范使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封装后按照常规处置流程进行处置。

(二)非一次性防护用品

9

对人员穿着的非一次性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工作服、胶靴等直接放入盛有有效氯 1000mg/L 的消毒液的容器中浸泡 30 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三)工具

用有效氯 1000mg/L 的消毒液或 100mg/L~200mg/L 的二氧化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30 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的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应清除污染物再消毒。

六、衣物消毒

(一)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封口后,带回消毒。

(二)耐热、耐湿的衣物可用流能蒸汽或煮沸消毒 30 分钟,或用有效氯 10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有色织物要注意漂白问题),再用清水将残留消毒剂洗净。

(三)不耐热的衣物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或环氧乙烷气体消毒。

10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七步洗手法示意图

11

校园公共区域消毒工作指引

为做好校园公共区域消毒,结合目前室内外环境卫生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开学前准备工作(一)做好人员准备工作

1.各保洁公司根据学校开学时间及工作需求提前做好人员配备,正式开学前 3 天,工作人员按要求到岗到位,杜绝任何有疫情风险的人员到岗工作。

2.密切关注物业保洁人员健康状况。返校前先统计、排查返校员工身体状况及行为轨迹。每日对上岗人员体温检测,如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或有确诊、疑似病例密切接触史的员工,必须立即暂停工作,送医治疗或在家隔离观察,避免校内交叉感染风险。

3.加强新录用员工的技能培训,指导员工学习掌握科学规范的防护知识和技能,对员工开展疫情及相关防控基础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何佩戴、摘除口罩,如何处理使用过的口罩,七步洗手法,消毒液配置方法、药物喷洒方法以及不同区域消杀关键点。为避免人员聚集,培训方法可采用视频等方式。

4.物业公司要为保洁人员配备口罩等防护用具,做好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

(二)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准备工作

提前预判,做好开学前后防控物资充足储备,提前准备防控所必须的消毒物品、洗涤用品、口罩等。必要时需配备紫外线消毒灯、防护服、护目镜、防护胶鞋等。

(三)做好开学前的卫生保洁及消毒工作

1.楼宇内加强公共区域的保洁及消毒工作。正式开学前 3 天,对教学楼、办公楼等楼道、卫生间、楼梯、电梯间等公共区域开展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

2.校园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清除卫生死角,加强垃圾分类管理,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做好垃圾桶、垃圾收集点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二、日常消杀工作

(一)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楼道、楼梯、电梯间、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重点消杀,使用浓度为 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 次/日。门把手、电梯按钮、水龙头、等人员易触碰部位,使用 75%酒精擦拭,2 次/日,并做好消杀记录。

12

(二)教室、自习室、实验室、办公室等区域每日进行 1 次消杀,消杀后开窗通风 20 分钟~30 分钟。消杀关键点:地面、墙壁,配置浓度为 1000mg/L 含氯消毒液,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分钟(消杀工作主要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

(三)垃圾分类: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在教学区域、办公区域、生活区域配备垃圾分类设施,引导师生做好日常生活垃圾分类,降低垃圾交叉存放产生的安全隐患。

(四)废弃口罩:根据师生人数和行进路线,在校内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校内超市等人员密集和人流量大的区域设置统一样式、颜色、规格的脚踏式翻盖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标明“废弃口罩专用”字样,桶内铺设塑料袋内衬;引导师生将使用过的口罩表面朝里折叠、捆扎后自觉投入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清理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前,要配置浓度为1000~2000mg/L 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撒至口罩完全湿润。

(五)隔离观察区垃圾:校内隔离观察区产生的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要单独收集,不能与其他垃圾混放、混装。

(六)垃圾桶消杀:严格做好垃圾桶及周边的消毒工作。针对普通生活垃圾桶,每日对垃圾桶及周边 2 米的地面使用浓度为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 2 次;对特殊有害垃圾专用收集桶,每日对垃圾桶周边 2 米的地面使用浓度为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 2 次。

(七)垃圾清运:疫情期间,不宜自行外送垃圾,应加强与环保部门沟通与协调,委托相关机构清运校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三、日常消杀防控工作要求(一)楼宇保洁消杀程序1.消毒作业安排

工作项目大堂入口地面公共区域、楼梯公共区域设备设施卫生间蹲厕、便池兑水情况1:991:99

10 克兑水 4000 毫升10 克兑水 2400 毫升1:10

13

使用方法拖抹地面拖抹地面擦抹清洗、喷杀擦抹清洗消毒时间2 次/日2 次/日2 次/日2 次/日2 次/日

垃圾箱通道10 克兑水 2400 毫升10 克兑水 2400 毫升

喷杀喷杀2 次/日2 次/日

2.作业规程

(1)主要工具和物品:消毒液、喷雾器、抹布、塑料桶、拖把。(2)作业准备:

1)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胶手套。2)按照比例冲兑消毒液。

3)检查喷雾器喷嘴、连接杆、封口是否泄露。4)提示附近人员、动物远离消毒现场。(3)作业方法:A.拖抹(擦抹)消毒:1)在塑料桶内配好药液。

2)将拖布(抹布)放入塑料桶内浸泡 2 分钟。

3)取出拖布(抹布)拧出大部分药液,开始拖抹(擦抹)消毒区域。4)拖抹(擦抹)要均匀、不得有漏抹。

5)工作完毕,应及时倒出桶内残留的药液,并用清水洗净倒净,消毒拖布(抹布)专用,放回规定的存放地。

B.喷洒消毒:

1)将配好的药液加注在喷雾器药桶内,加注药液前,一定要将开关关闭,以免药液漏出,加注药液要用滤网过滤,且药液的液面不能超过安全水位线。

2)将喷雾器背在背后,左手拿压杆上下压动至一定的压力时(压动次数约在 30 次/分),右手执喷杆手柄打开开关并摆动喷杆,根据被喷面积大小调节开关大小,使喷头按要求上下或左右喷雾。

3)初次装药液时,由于气室及喷杆内含有清水,在喷雾起初的 2~3 分钟内所喷出的药液浓度较低,所以应注意补喷,以免影响消杀效果。

4)喷药时要注意力集中,手眼配合,用力要有节奏,做到周到、均匀、正确、安全。

5)工作完毕,应及时倒出桶内残留的药液,并用清水洗净倒干。同时,检查气室内有无积水,如有积水,要拆下水接头放出积水。

14

6)若短期内不使用喷雾器,应将主要零部件清洗干净,擦干装好,置于阴凉干燥处存放。若长期不用,则要将各个金属零部件涂上黄油,防止生锈。

7)均匀喷洒。

8)喷洒完成后,清理现场,不得将消毒液原液包装物遗弃在现场。

9)冲洗喷雾器,收回消毒液放回指定的存放地,消毒液包装物回收至指定的回收场所。

(4)注意事项

1)84 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而且 84 消毒液在日光下也很容易挥发出有毒气体氯气,所以要十分注意使用安全。

2)在开始使用消毒液之前,使用者必须先佩戴手套。3)作业时须避开人、远离水源、食物。4)不得在下风口喷洒。

5)作业喷洒结束后,作业人员应立即用肥皂水彻底洗净手、脸,并用清水漱口,更换被药液污染的衣物。

(二)垃圾收集站点消杀程序1.作业流程

2.主要工具和物品

喷雾器84 消毒液

3.作业准备

(1)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胶手套。(2)按照 1:29 的比例冲兑消毒液。

(3)检查喷雾器喷嘴、连接杆、封口是否泄露。(4)提示附近人员、动物远离消毒现场。

15

4.作业方法

(1)将配好的药液加注在喷雾器药桶内,加注药液前,一定要将开关关闭,以免药液漏出,加注药液要用滤网过滤,且药液的液面不能超过安全水位线。

(2)将喷雾器背在背后,左手拿压杆上下压动至一定的压力时(压动次数约在 30 次/分),右手执喷杆手柄打开开关并摆动喷杆,根据被喷面积大小调节开关大小,使喷头按要求上下或左右喷雾。

(3)初次装药液时,由于气室及喷杆内含有清水,在喷雾起初的 2~3 分钟内所喷出的药液浓度较低,所以应注意补喷,以免影响消杀效果。

(4)喷药时要注意力集中,手眼配合,用力要有节奏,做到周到、均匀、正确、安全。

(5)工作完毕,应及时倒出桶内残留的药液,并用清水洗净倒干,同时,检查气室内有无积水,如有积水,要拆下水接头放出积水。

(6)若短期内不使用喷雾器,应将主要零部件清洗干净,擦干装好,置于阴凉干燥处存放。若长期不用,则要将各个金属零部件涂上黄油,防止生锈。

5.均匀喷洒。

6.喷洒完成后,清理现场,不得将消毒液原液包装物遗弃在现场。

7.冲洗喷雾器,收回消毒液放回指定的存放地,消毒液包装物回收至指定的回收场所。

8.注意事项

(1)84 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而且 84 消毒液在日光下也很容易挥发出有毒气体氯气,所以在使用上要十分注意使用安全。

(2)在开始使用消毒液之前,使用者必须先佩戴手套。

(3)如有风时须停止喷洒作业。作业时须避开人和动物、远离水源、食物。(4)不得在下风口喷洒。

(5)喷洒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应立即用肥皂水彻底洗净手、脸,并用清水漱口,更换被药液污染的衣物。

四、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一)物业保洁人员上下班途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出入人员密集场所。每日上班前测量体温,如出现发烧、咳嗽、乏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出现确诊病例应及时报告学生处并积极配合学校按照相关流程处置。

(二)实行各物业保洁公司人员健康日报制度。

16

(三)切实执行物业经理带班和工作人员 24 小时值班制度,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要加强值班值守,值班室和值班人员保障通讯畅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疫检查。

(四)作业人员要佩戴口罩。作业前、作业后及污染时均使用消毒洗手液,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必要时使用医用橡胶手套等防护措施。

(五)严禁保洁人员收集售卖废品。各类垃圾及时清运到指定位置。五、校园公共环境卫生防疫工作的监督检查

绿化卫生管理科负责校园公共环境卫生疫情防控工作的督查、检查工作,科室人员要深入一线,及时检查、收集、反馈、解决存在的问题、隐患。做好与学校各部门及学院的沟通协调工作。

附件:消毒注意事项及消毒液配置方法附件

消毒注意事项及消毒液配置方法一、注意事项

(一)实施消毒前,应先做好清洁卫生。

(二)消毒剂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和手套等,并注意防止喷溅到眼睛。部分消毒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应正确选择。表面消毒后至少保持 15 分钟后才可用清水擦拭。

(三)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现用现配,没使用完的剩余液体不得存放使用。须使用清洁冷水配制消毒液。

(四)消毒液应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书进行配置。

(五)消毒用抹布、拖布、容器等清洁工具要分区域使用。卫生间的清洁工具应与其他区域场所分开。用后的清洁工具应清洁、消毒后晾干备用。

(六)工作人员消毒完毕后,应及时洗手,并做好消毒记录。

(七)消毒液要单独避光存贮,并进行有效的物理隔离,远离火源、热源、振动源,确保不造成污染、泄露。

二、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一)84 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具有刺激性气味和一定的腐蚀性、挥发性。一般不用于皮肤表面消毒,皮肤不宜直接接触未经稀释的 84 消毒液原液。

17

若皮肤长时间直接接触 84 消毒液,会引起皮肤干燥、蜕皮、瘙痒等症状,所以使用时带好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

1.清洗一般物体表面时,与水(冷水)的配比为 1:99,消毒时间约为 20 分钟,而且擦拭、喷洒、拖洗消毒后要用清水洗净。

2.除臭消毒,清理下水管道、厨房水槽、沟渠、垃圾桶等,可直接倒入 84 消毒原液两瓶盖或用原液喷洒在物品的表面,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3.在使用 84 消毒液后,还要注意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尽快散尽残留的刺激性气味。在清理完器具用品后,应在太阳下晾晒。

4.切记不要将 84 消毒液与酸性清洁产品混用,在不了解产品的成分时,每次只使用一种清洁产品,确保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危害人体。

(二)酒精正确使用方法

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闪点 13℃,火焰呈淡蓝色。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

燃烧。

1.只有 75%的酒精具有消毒杀菌作用,不能稀释。酒精可喷洒、擦拭门把手、桌面、电梯按钮、手机等,不要大量喷洒于空气中和身体上。

2.注意室内通风。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持室内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于通风处晾干。

3.安全使用。酒精燃点低,遇火、遇热易自燃,在使用时不

要靠近热源、避免明火,给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如用酒精擦拭厨房灶台,要先关闭火源,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使用时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4.安全存储。

避光存放,防止倾倒破损。领用、暂存、使用酒精的容器必须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酒精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三)有效氯浓度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 5%),按消毒液:水为 1:49 比例稀释。2.消毒粉(有效氯含量 12-13%,20 克/包),1 包消毒粉加4.8 升水。

18

3.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 480mg/片-580mg/片),1 片溶于 1 升水(具体配置应按使用说明操作)。

(四)有效氯浓度 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 5%),取原液 20ml(1000mg)加水980ml 即可。2.消毒粉(有效氯含量 12-13%,20 克/包),2 包消毒粉加4.6 升水。

3.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 480mg/片-580mg/片),2 片溶于 1 升水(具体配置应按使用说明操作)。75%酒精消毒液可直接使用。其他消毒剂(如:威露士、滴露、蓝月亮等品牌日常家居类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19

学生食堂工作指引

为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的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组织领导和从业人员管理(一)组织领导

成立学生食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Xxx任组长,任副组长,小组成员由各食堂和加工配送中心负责人组成。各食堂负责人要严格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有关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管理,确保食堂每一区域、每一环节责任到位,出现问题及时上报。

(二)人员安全管理

1.科室工作人员。伙食管理科和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学校要求时间返校,疫情期间离开学校驻地人员返校后需居家隔离 14 天,观察无恙后方可进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日报体温测量,掌握疫情防控知识,确保做好本职工作。

2.食堂从业人员。各食堂和加工配送中心负责人要按照学校要求,详细、准确掌握本单位职工具体情况,根据学校学生开学情况提前准备,分批次安排返校。进入食堂工作人员需在学校驻地居家隔离 14 天观察无恙后方可上岗,严禁任何存在疫情风险的工作人员进入校园。工作中要服从防疫管理,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坚持做好晨检午检,做好台账记录。要抓好个人卫生,按规定及时更换口罩,做好手部和工作服等的清洗消毒。

二、场地清洁消毒(一)通风

食堂属于校园人群密集场所,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合理开启外窗。每个食堂就餐区域应在餐前至少开窗通风半小时,闭餐后关闭,也可全天开启。

2.楼梯间或密闭区域(无外窗不通风区)应定期开启消防排烟设备(用后要恢复到消防正常状态)。

3.后厨区域和各储藏间依据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开窗通风。(二)消毒

1.新型冠状病毒消毒常用消毒剂类型有氯化消毒剂(84 消毒液、双氧水等)和 75%浓度的酒精。消毒液一般由伙食科统一安排,各食堂如需个别购买使用要经由伙食科批准,并确保存放使用安全。

20

2.消毒方式一般采用喷雾式(用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适用大面积快速有效消毒)和擦拖式(用布或其它擦试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适用小面积及物体表面消毒)。消杀工作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

具体要求为:

(1)就餐区域、公共区域地面、墙面消毒。配置浓度为1000mg/L 含氯消毒液,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依据疫情防控需要和人员密集程度合理安排喷洒频率,疫情形势严峻、人员密集时要求每餐后喷洒消毒,形势好转后适当降低频率,可 3天喷洒 1 次。对于门把手、电梯按钮、水龙头等人员易触碰部位,使用酒精擦拭,1 次/2 小时。

(2)就餐区桌面、凳面用配比消毒液擦拭消毒。每餐结束后应对餐桌椅进行消毒,使用含有效氯 500mg/L 消毒液擦拭,作用 30 分钟后,清水擦净。

(3)餐用具消毒。严格执行餐用具清洗消毒管理制度,配备足量、专业消毒设施和工作人员,参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对食堂餐具严格进行清洗、消毒并记录,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餐具。

(4)空调通风系统消毒。空调通风系统的常规清洗消毒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WS/T396-2012)要求。可使用 250~500mg/L 含氯(溴)或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浸泡或擦拭,作用 10~30 分钟。对需要消毒的金属部件建议优先选择季铵盐类消毒剂。若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时,应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指导下,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5)操作间、库房消毒。必要时消毒,要求用配比含氯消毒液擦拖消毒,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消毒过程中要注意遮盖食品、食品原材料和餐用器具,避免污染。

(6)门窗消毒。使用配比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餐前擦拭。

(7)垃圾桶消毒。用配比消毒液喷洒消毒,每天不少于 3次。废弃口罩投入专用垃圾桶,不得随意丢弃。

4.疫情期间食堂消毒工作由伙食管理科按学校要求统一管理和安排,各食堂和科室相关责任人要建立台账、做好消毒记录。各食堂如有个别消毒需求,应书面提出申请,待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管理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食堂不得承接团体性餐饮服务工作。上岗员工和就餐师生进入食堂,须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措施,佩戴口罩,并自觉接受体温测量。做好后厨管理,对原料采购、贮存、烹饪、配送、销售、就餐、餐具回收、消毒、垃圾清运等环节实施精准防控。

21

(一)后厨管理。实行全封闭管理,非本食堂人员不得进入。

本食堂人员进入需全程佩戴口罩并按规定及时更换,进入前应对手部进行彻底清洗。(二)采购。采购人员严格执行采购流程和索票制度并建立采购台账,重点加强对引入的社会餐饮企业及自行采购档口的监管,严禁未经批准的私采。严格做好食品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制度,确保来源可溯、信息可追、去向可查。禁止采购不明来源的食材,不得经营野生动物、活体动物。

(三)交接。食堂工作人员与供货人员在食材交接过程中均需佩戴口罩,并保持 1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采购肉禽类生鲜食材应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手直接接触,查验食材和其他物品前后要洗手。

(四)贮存。食品原料贮存要根据贮存条件不同分别设置库房,除冷冻库外要保证每日按时通风。及时清理销毁变质、过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

(五)烹饪。严格执行烹饪食物的温度、时间等各项标准。需要烧熟煮透的食品,烹饪的中心温度务必达到 70℃以上。生熟食品分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疫情期间暂停制售冷荤凉菜、蛋糕裱花和生食海产品等。

(六)配送。运输车辆要保持清洁,每次配送食品前进行清洗消毒,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也应注意清洁,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七)销售。售餐人员一律使用经消毒的餐具并佩戴口罩和手套,每日更换经高温消毒过的工作服,售餐过程中少用语言交流,与选餐师生保持 1 米以上安全距离。

(八)就餐

1.加大餐厅餐桌间距。师生实行单桌同向就餐,避免师生面对面或聚集就餐。就餐人员前后左右间距 1 米以上。

2.实行分学院分区域错峰就餐。学生分别在学院指定食堂就餐,鼓励食堂提供份餐,方便师生打包返回就餐。

3.食堂设置进出单向流程。就餐师生严格按照进入→洗手→购餐→就餐→清洗餐具→离开食堂的单向流程完成就餐,避免人员接触。

4.严格就餐制度、公告就餐须知。

(1)进入食堂。就餐师生进入食堂前需佩戴口罩并主动配合体温测量,具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人员不得进入食堂,如遇排队需保持距离并耐心等候,进入食堂后按导引标识洗手后买饭就餐。

(2)选餐就餐。选餐时,戴口罩、少交流,保持距离;选座时,不扎堆、不对面,按粘贴的标识分散就坐;就餐时,专心吃、不讲话,快速就餐;结束时,戴口罩、净桌面,迅速离开。

22

(3)分区错峰。学生在学院指定食堂就餐。午餐出现就餐高峰时,食堂延长供餐时间,错峰就餐。若食堂人员过于密集,食堂将启动限流措施,以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4)就餐倡议。食堂提供一次性餐具,计入饭菜成本,鼓励师生自带餐具打包回办公室、宿舍等地分散就餐。

(九)垃圾清运。餐厨垃圾要及时清运,做好台账记录,并定时对存放地点及器具进行彻底消毒。

23

商铺超市等场所工作指引

一、恢复营业前准备

1.落实主体责任。商场、超市等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相关人员工作职责,做好员工信息采集工作。

2.场内保洁清理。营业前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清理场所内积存的杂物垃圾,做到卫生无死角。要对空调系统进行预防性清洗消毒。

3.复岗人员培训。对负责体温检测、消毒液配制、防控知识宣教、应急隔离区管理的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

4.防控物资配备。提前采购足够的口罩、消毒剂、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体温计等防控物资。

5.设置防控区域。在场所内明确标示体温检测区、应急隔离区、防控物资储备区、垃圾处理区等关键区域。

6.掌握应急措施。提前了解当地定点收治医院,确保发现从业人员出现疑似症状时能及时送院诊治。

二、营业中卫生管理

1.实施人员体温检测。设置专人在经营场所门口对上岗员工和顾客进行体温测量,体温正常方可进入。

2.加强室内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空调通风系统需关闭回风系统。

3.缩短顾客等候时间。合理控制高峰时期客流量,通过管控分流减少同时进入顾客人数。物品尽量提前包装标价,便于顾客直接结算。推荐顾客自助购物、自助结算,尽量减少排队时间。

4.卫生间保洁。使用卫生间时,应当打开排气扇。使用完毕后,应当盖上马桶盖再冲水,卫生间下水管存水湾应维持一定的水封高度。

5.垃圾清运处理。每天产生的垃圾应当在专门垃圾处理区域分类管理,定点暂放,及时清理。垃圾暂存地周围应当保持清洁,每天至少进行 1 次消毒。

三、清洁与消毒

1.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收银台、柜台、休息区、服务台、电梯间按钮、扶手、门把手、公共桌椅座椅、

24

购物篮、购物车、临时物品存储柜等),可用含有效氯 500~1000mg/L 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每天至少在营业前和结束后各消毒 1 次,可根据客流量情况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2.垃圾桶消毒。定期对垃圾桶等垃圾盛放容器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可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剂进行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3.卫生洁具消毒。卫生洁具可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钟后,清水冲洗干净。

4.工作服消毒。定期更换工作服。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 分钟,或先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5.方便顾客洗手。确保经营场所内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在问讯台和收银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时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

四、人员防护

1.佩戴口罩。从业人员在岗时应佩戴防护口罩。顾客也要佩戴口罩,从业人员与顾客服务交流时宜保持一定距离和避免直接接触。

2.注意手卫生。工作人员在上岗期间应当经常洗手,可用有效的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当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3.员工错时就餐。员工用餐场所应当保持通风换气,员工应当采取错峰、打包的方式就餐,加强公用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每日对餐桌椅及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

五、疫情应对

1.设置应急区域。可在经营场所内设立应急区域,当出现疑似症状人员时,及时到该区进行暂时隔离,再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2.加强健康检测。员工在岗期间注意自身健康状况监测,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做好自我管理,经营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员工轮休。

3.出现疑似病例应对。当员工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安排就近就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其工作活动场所及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经营场所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报

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实施隔离观察。

25

电梯使用工作指引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交叉感染的重点场所防控,保障师生群众安全乘梯,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校园办公楼宇、学生公寓、实验楼等公共场所运行的电梯(乘客电梯)的清洁消毒工作,载货电梯仅货运需要时,联系后勤管理处特种设备科开启运行。

二、电梯乘用者预防措施

1.错峰乘坐或尽量少用电梯。师生群众应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鼓励走步行梯,等候期间保持距离,乘坐人数不宜过多(轿厢内乘客建议不能超过限载人数的 2/3)。乘客乘坐电梯时应戴好口罩,即使无其他乘客同时乘坐,也勿取下口罩。尽量减少接触电梯表面,减少用手揉眼、抠鼻等行为。

2.加强防护。等候电梯时不要靠近电梯厅门,与电梯厅门保持尽可能远的距离,应站在电梯厅门的两侧,不要直接面对面接触从电梯轿厢中走出的乘客

3.注意接触部位卫生。进入轿厢后尽量避免与他人面对面站立,不要与他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尽量减少在轿厢内的停留时间。乘坐电梯人员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按键,可使用纸巾包裹手指后接触按键,用完的纸巾应丢弃在指定垃圾箱内,不得随意丢弃,更不能丢弃在电梯轿厢内。手部接触到电梯内外设施的,回家后应当及时洗手消毒。

4.应急处置。电梯发生停梯故障甚至受困等意外情况时,不要急躁,通过电梯轿厢内的电话呼救或拨打轿厢内公示电话号码进行呼救,耐心等待救援,切勿盲目自救。

三、电梯管理和工作人员工作要求

1.保证电梯轿厢内环境整洁。地面无废弃物,发现垃圾杂物要及时清扫,紧急照明、通话装置畅通有效,保证通风设施正常。通风风扇应打开,无通风设备的应加装通风设备。

2.采用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消毒措施对电梯轿厢、轿门、层门等部位进行定期消毒。重点对平时人体常接触的地方,尤其是轿厢内操纵盘和外呼梯盒上的按钮,每日消毒 1~2 次,根据疫情需要和使用情况,增加消毒次数,做好消毒标识。电梯轿厢壁和厢底面清洁消毒。使用浓度为 500 ~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轿厢壁、厢门和厢底面,作用 30 分钟,再用清水擦净。

26

4.电梯按键、轿厢扶手等表面清洁消毒。电梯层站按钮、电梯轿厢内的楼层显示按钮及电梯门开关按钮等可贴膜保护,在保护膜上用 75%酒精消毒剂或者浓度为 250~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每 2 个小时一次。并做好消毒标识。贴膜每 2 天更换 1 次或发现破损及时更换。

5.电梯消毒操作由电梯管理和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时应对电梯设备断电,确认消毒效果后,再对电梯设备通电投入运行。开展工作的同时要按要求切实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工作,包括戴口罩、手套及防护眼镜,严防感染疫情,工作结束时及时进行消毒。

6.清洁和消毒工作产生的垃圾集中按规定处理。做好电梯日常消毒记录,配合上级防控部门对消毒情况进行检查。

7.做好宣传引导。以张贴等方式提示电梯乘坐者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8.电梯管理和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没有特殊事情不要外出,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降低交叉感染可能性。如发现自己身体不适(如发热)应尽快就医,不拖延时间,同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四、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1.有效氯浓度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1)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 5%),按 1:99 比例稀释。

(2)消毒粉(有效氯含量 12%,20 克/包),1 包消毒粉添加 4.8 升水。(3)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 500mg/片),1 片泡腾片溶于 1 升水。2.75%酒精消毒液直接使用。

3.其他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五、其他注意事项

1.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可戴口罩和手套。避免未成年人触碰。

2.酒精消毒液使用时应远离火源,避免着火,不能大面积喷洒,只能小范围局部喷洒或擦拭。

27

医院工作指引

为切实保障医护人员和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基本要求

(一)全体医护人要提高认识,特别是急诊、门诊工作人员,要掌握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及时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

(二)医院应设立相对独立的发热病人临时隔离室,隔离室应通风良好。(三)坚持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发热病人(体温超过37.3℃),应立即安置到专门的临时隔离室。联系、报告有关人员,由 120 转运至定点发热门诊进行甄别。

(四)医院要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各部门要密切协作,确保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要定期做好消毒监测,保证消毒效果。

(五)综合做好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各项措施,医务人员要增强体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六)其他普通病房、门诊诊室要注意环境卫生、通风换气,做好消毒、清洁工作。

二、临时隔离室管理

(一)发热病人在转院到定点发热门诊甄别前必须留置在临时隔离室。临时隔离室基本要求是:

1.通风良好,独立设区,与其他诊室、病房尽可能保持一定距离间隔。2.临时隔离室内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无交叉。3.医护人员办公室应通风良好,与临时隔离室分隔。

4.医护人员进入临时隔离室应戴 N95 防护口罩、帽子、鞋套,穿隔离衣,近距离接触发热患者需戴护目镜。

5.临时隔离室出入口设穿衣镜自查或有专人检查出入人员防护服装是否符合要求。(二)发热病人均需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严格隔离,严格管理,不得私自离开临时隔离室。临时隔离室单人单间,不准多名发热病人共处一室。

(三)严格临时隔离室探视制度。不设陪护,不得探视,如遇特殊情况,确需非探视不可,探视者必须戴 N95 医用口罩、帽子、鞋套、穿隔离衣,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三、临时隔离室的消毒(一)空气消毒

28

1.临时隔离室的空气消毒处理需定期消毒的有临时隔离室、放射科机房、医护值班室、更

衣室、配餐室、病人楼梯间、走廊等。临时隔离室有人的情况下:

(1)强调临时隔离室的通风换气,特别是强调自然风的通风对流,保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自然通风不良则必须安装足够的通风设施(排气扇)。

(2)可用乳酸加热熏蒸消毒,每天上、下午各消毒 1 次,按下表用量将乳酸溶于适量水中,加热蒸发,使乳酸细菌散于空气中。

表 1 以净高为 3m 计算,面积大小不同的房间所用乳酸量

面积(m2)乳酸用量2(mL)468101214161820102030405060708090100(3)也可选择物理因子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病房无人的情况下:

(1)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 1 小时,每天 2~3次。

(2)0.5%的过氧乙酸喷雾,用量为 20~30mL/m3,作用 30 分钟;或 3%过氧化氢喷雾,用量为 20~40mL/m3,作用 60 分钟;或用活化后的二氧化氯,浓度为 0.05%喷雾,用量为 20mL/m3,作用 30 分钟;或含有效氯 500~1000mg/L 的消毒剂进行喷雾,用量为 20~30mL/m3,作用 30 分钟;或有强氧化高电位酸化水原液喷雾,用量为 20~30mL/m3,作用 30 分钟。以上化学消毒剂用作空气消毒均需在无人且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消毒时关闭门窗),严格按照消毒药物使用浓度、使用量及消毒作用时间操作,方能保证消毒效果。每天应消毒 1 次,消毒时腾空房间,密闭门窗进行喷雾,喷雾完毕,作用时间充分必须打开门窗通风。

(二)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病房、走廊、检查室、X 光室、B 超室、检验室、治疗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场所地面要湿式拖扫,可用 0.1%过氧乙酸拖地或 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 500~1000mg/L 含氯消毒剂喷洒(拖地)。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手、病历夹等可用上述消毒液擦拭消毒。临时隔离室出入口可放置浸有 2000mg/L有效氯的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三)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的处理

29

对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每病床须设置加盖容器,装有足量 1500~2500mg/L 有效氯消毒液,用作排泄物、分泌物的随时消毒,作用时间 30~60 分钟,经消毒后的呼吸道分泌物可倒入临时隔离室厕所,每天消毒痰具 1 次。

(四)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

1.病人使用的被服要定时消毒,可用 1OOO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病人的生活垃圾要用双层垃圾袋盛装及时有效处理,避免污染发生。病人使用的便器、浴盆可用有效氯含量为1000~1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作用 30 分钟后用清水清洗。

2.吸氧装置在使用前应进行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建议使用一次性管道。

3.体温计使等用后可即用 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作用分钟后用灭菌清水清洗,听诊器、血压计物品,每次使用后应立即用 75%酒精擦拭消毒。

(五)使用后的隔离衣、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及其他生活垃圾要及时分类处理,存放容器必须加盖,避免可能的污染。

(六)污水处理。医院在疫情期间可以适当增加药物投放,使总余氯量在≥6.5mg/L。

(七)终末消毒。发热病人转院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时隔离室必须进行终末消毒。

四、医院其他诊室、病房的消毒

(一)疫情期间所有医护人员均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并 4 小时一更换,同时需戴手套和工作帽。

(二)医护办公室、病房、诊室必须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三)医护人员在每次接触病人前、后立即进行手的消毒和清洗。手消毒可用 0.3%~0.5%碘伏消毒液浸泡或速干免洗手皮肤消毒液擦拭手部 1~3 分钟,洗手应采用非接触式的洗手装置。

(四)体温计使等用后可即用 1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作用 30 分钟后用灭菌清水清洗,听诊器、血压计物品,每次使用后应立即用 75%酒精擦拭消毒。

(五)诊室、病房空气消毒,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证无人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 1小时,每天 1 次。有人情况下优先选用物理因子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六)医院内地面要湿式拖扫,可用 0.1%过氧乙酸拖地或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 500~1000mg/L 含氯消毒剂喷洒(拖地)。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门把

30

手、病历夹等可用上述消毒液擦拭消毒,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医院出入口可放置浸有2000mg/L 有效氯的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五、医院消毒的管理

(一)消毒工作由医院负责人或指定的专人进行监督实施,由专职或兼职卫生员具体进行操作和消毒记录。负责人或指定的专人每天检查消毒工作与消毒记录。

(二)卫生员使用消毒剂前应详读说明书。一般化学消毒剂具有毒性、腐蚀性、刺激性。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仅用于手、皮肤、物体及外环境的消毒处理,切忌内服。消毒剂应避光保存,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三)非专业人员开展消毒前应接受专业培训,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包括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

(四)每次处置疫情时均需完整填写消毒记录。并把使用消毒剂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等文件交由医院负责人或指定的专人保留备查。

31

隔离医学观察场所消毒工作指引

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隔离观察场所消毒处理工作,预防疫情扩散,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预防性消毒

1.室内空气:应加强通风,无隔离观察人员时可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消毒,每次消杀 1 小时,每天上、下午各 1 次。有人时可选择物理因子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2.物体表面、地面等:每日用 500~1000mg/L 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半小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分泌物、呕吐物:如遇隔离观察人员出现分泌物、呕吐物,使用含消毒成分的吸湿材料覆盖处理,较大范围污染的,首选漂白粉覆盖,也可使用一次性呕吐腹泻物应急处置包处理。

4.衣服、被褥等纺织品:应定期更换,首选床单位臭氧消毒机,或使用高温的方法消毒后再进行清洗。

5.卫生洁具:脸盆应个人专用,用后清洗干净,每周用 500~10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消毒 1 次;盥洗池用后清洗干净,每天刷洗 1~2 次,每周使用 500~1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1 次;便器用后随时冲洗干净,建议每周用 1000~1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 30 分钟。

二、终末消毒

当隔离观察人员确诊为观察病例时,病例转运后应对隔离观察场所进行终末消毒。1.室内空气:采用 0.2%~0.5%的过氧乙酸或 3%过氧化氢,按 8mL/m3 的量,使用气溶胶喷雾的方法进行空气消毒,作用 1 小时后进行通风换气。

2.隔离观察场所的物体表面、地面、墙壁等:一般物体表面用 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 500L~1000mg/L 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 1 次,也可用浸泡或擦拭消毒的方法处理,作用时间均应不少于 30 分钟。

3.衣服、被褥等纺织品:首选高温的方法,可选择煮沸消毒 15 分钟,或 70℃以上热水浸泡 30 分钟,也可采用 500~1000mg/L 含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30 分钟后清水洗净晾干。对于重度污染的织物,如果不能实现绝对安全地清洗和消毒,可以将织物焚烧来降低处理织物的人员感染的风险。

4.卫生间及患者各种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小面积污染等建议使用含消毒成分的吸湿材料覆盖并吸收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再进行相应环境与物品的清洁消

32

毒;较大范围污染的,首选漂白粉覆盖,待液体吸收后清理,倒入污水处理系统。如有呕吐物,也可使用一次性呕吐腹泻物应急处置包处理。蹲、坐便器表面可用含有效氯 2000mg/L 的消毒液喷洒、擦拭消毒,作用 30 分钟。厕所、卫生间使用的抹布和拖把应分室分区专用,并用 20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30 分钟,用清水清洗后悬挂晾干备用。

5.餐(饮)具:首选消毒碗柜消毒,也可选择煮沸消毒 15分钟,或用含有效氯为 500~1000mg/L 的消毒剂溶液浸泡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隔离观察期间生活用品、用具:用 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为 1000~2000mg/L 的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作用 15 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贵重物品可用 75%酒精擦拭或喷洒。

7.病人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

8.转运车辆:拨打急救电话 120,由 120 派出救护车接发热患者到发热定点医院进行救治。

三、消毒管理

1.由负责隔离医学观察区的负责人负责监督实施,由专职或兼职卫生员具体进行操作和消毒记录。负责人每天检查消毒工作与消毒记录。

2.卫生员使用消毒剂前应详读说明书。一般化学消毒剂具有毒性、腐蚀性、刺激性。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仅用于手、皮肤、物体及外环境的消毒处理,切忌内服。消毒剂应避光保存,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

3.非专业人员开展消毒前应接受专业培训,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并做好个人防护,包括口罩、帽子和手套等,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

4.每次处置疫情时均需完整填写消毒记录。并把使用消毒剂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等文件交由隔离医学观察区负责人保留备查。

33

幼儿园消毒工作指引

为切实做好学校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指引。一、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开学前的新冠肺炎消杀防控工作

(一)加强宣传引导。幼儿园通过微信、短信、班级群组等形式,对师生和家长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动员师生和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各项防控措施,引导幼儿和家长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疫情期间外出,规范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活动。

(二)建立教职员工和幼儿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对本园教职员工和幼儿进行全覆盖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掌握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教职员工、幼儿的分布情况,掌握每个教职员工、幼儿返园前 14 天的身体健康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对有疫情高发地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幼儿及家长,自离开疫情高发地区后,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天。

(三)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疫情防控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制度和知识技能培训。

(四)做好园区预防性消毒。开学前聘请保定蓝天救援队对幼儿园活动室、功能室、办公室、食堂、警卫室、值班室、厕所、垃圾存放点等重点区域和室内外场所进行全方面预防性防疫专业消杀。

(五)开学前一天,幼儿园全体员工对各自所辖区域再次进行消毒、擦拭,做好开学准备。

(六)幼儿园应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联系,做好疫情防控应对准备。设置相对独立的观察室,用以暂时留观身体不适的师生,优化工作流程、做好环境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七)按规范配齐配足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区域的洗手液或肥皂,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正确洗手图示”,宣传指引正确洗手方法。

(八)做好食堂、饮用水的安全监管。提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对餐具、厨具进行高温、蒸汽、沸水、暴晒等方式进行全面消毒。

(九)提前做好防控物资的充足储备。保健室要储备充足的消毒液、含氯消毒剂、75%酒精、免洗洗手液等基本消毒药品和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必要时,要配备防护服、护目镜、防护胶鞋等。

34

二、周密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开学后的新冠肺炎消杀防控工作

幼儿园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贯穿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狠抓落实,做好防护。(一)日常消杀防控工作

1.入园当日家长及幼儿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引导家长及幼儿有序入园,避免人员聚集。

2.设置警示牌,如:从疫情重点防控地区返园的幼儿及家长自觉居家观察 14 天,如有咳嗽、发热情况(超过 37.3℃),禁止入园。

3.幼儿入园期间,保健医生做好自身防护,戴好手套、口罩,在园门口对所有入园人员用额温枪进行体温检测,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咳嗽、发热等新冠肺炎症状,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

4.班主任教师做好 2 次晨检工作,引导幼儿用流动水、肥皂正确洗手,淡盐水漱口后再进入区域活动。每日幼儿测体温 3次,对状态不佳的幼儿随时关注,随时测温。

5.全园职工做好健康排查,每日测体温 2 次,如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立即停止其工作并及时就诊。

6.各区域负责人员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消杀。

(1)室内公共区:办公室、功能房、卫生间、走廊、楼梯间等区域负责人员对所辖区域地面、桌面、橱柜、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玩教具等进行全面消杀工作。地面、墙壁,配置浓度为 1000mg/L 含氯消毒液,消毒作用时间不少于 15 分钟,每日 2 次;门把手、水龙头等人员易触碰部位,使用酒精擦拭,1次/2.5 小时。

(2)户外公共区:户外活动场地区域负责人对所辖区域地面、栏杆扶手、户外活动器械等进行全面消杀工作。配置浓度为1000mg/L 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次数为 2 次/日。

7.活动室内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每天三扫三拖,每周大扫除,并进行全面消毒。(1)活动室每日下班后开紫外线灯 1 次,每次 1~2 小时。(2)毛巾:洗净后放热力消毒柜消毒,消毒后晾晒,每日 2次。

(3)水杯:每日用流水清洗,放热力消毒柜内消毒。消毒时要求水杯口朝下,做到水杯里外无污渍、奶渍,水杯沿无锈渍。

(4)餐前准备:

餐桌桌面:每餐前用清水擦拭,然后用 100mg/L 的消毒液消毒,4 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洗手:每餐前用流动水及肥皂,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座次:餐桌分散摆放,幼儿座位尽量拉大距离,分餐进食。

(5)餐桌消毒毛巾:每餐前用专用毛巾浸泡在 100mg/L 的消毒液中后应用。

35

(6)抹布:每日用 100mg/L 的消毒液清洗消毒,悬挂晾干。

(7)门把手、水龙头:用蘸有清水抹布先擦拭,再使用酒精擦拭,每 2.5 小时擦拭 1 次。

(8)厕所:随时冲洗,每日用 100mg/L 的消毒液消毒 2 次。(9)玩具:每日用 100mg/L 的消毒液喷洒或擦拭。

(10)梳子:每日用 1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4 分钟后清水刷洗。(11)公用拖鞋:每日用 1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4 分钟后清水刷洗。(12)被褥床单枕巾:每周五由幼儿家长拿回家清洗、晾晒。

(13)班级阁楼:每日进行全面清扫,用 100mg/L 的消毒液喷洒或擦拭。(14)个人卫生:随时保持服装干净、整洁,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澡。(15)消毒用毛巾及墩布专用,设置标识,不得他用。

(16)开窗通风,每日通风不少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认真做好记录。

8.教师对因病缺勤的幼儿,及时和家长沟通,进行病因追查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9.办公室做好因病缺勤教职工的统计、追访工作,及时确认病因和病情。(二)离园时的消杀防控工作

1.离园时,一名家长须经保健医生体温检测正常后,持接送卡排队进入幼儿园后在班级门口安静等待。

2.幼儿园离园时间,幼儿接出教室后不得在园内玩耍停留。

3.班级教师及时核查、补充疫情防控公共物资,如体温计、消毒用品、洗手液或肥皂、垃圾袋等,确保物资充足。

4.教师离园前对教室地面、厕所、垃圾桶进行全面冲洗,紫外线消毒灯班级照射不少于 2 小时。

(三)厨房消杀防控工作

厨房要保证每日的通风和消杀工作,并做好消毒记录。上岗

员工做好健康排查,每天对在岗员工测量体温,做好晨午检记录,发现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立即停止其工作并及时就诊。配备充足消毒洗手液,进入厨房要佩戴帽子、口罩、手套。做好后厨管理,并对原料采购、贮存、烹饪、配送、就餐、餐具回收、消毒、垃圾清运等每一个环节实施精准防控。

1.后厨管理

36

食堂后厨实行全封闭管理,做好安全监管和卫生消毒工作。厨房严禁幼儿和非本食堂工作人员进入。厨房人员进入需佩戴口罩并按时更换,进入前对手部彻底清洗。

2.采购

严格执行采购流程和索票制度并建立采购记录,确保来源可溯、信息可追、去向可查。禁止采购不明来源的食材,严把进货渠道,严禁经营野生动物、活体动物。严格执行食堂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安全。

3.交接

厨房工作人员与供货人员在食材交接过程中均需佩戴口罩,彼此之间保持 1 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采购肉禽类生鲜食材应戴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手直接接触该类食材,查验食材和其他物品前后要洗手。

4.贮存

食品原料贮存要根据贮存条件不同分别设置库房,除冷冻库外要保证每日按时通风。及时清理销毁变质、过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每日用紫外线消毒设备,定时消毒,每次照射不少于 1 小时。

5.烹饪

严格执行烹饪食物的温度、时间等各项标准,需要烧熟煮透的食品,加工制作食品的中心温度应达到 70℃以上。生熟食品分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6.配送

运输车辆要保持清洁,每次运输食品前要进行清洗消毒,运输装卸过程中也要保持清洁,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7.分餐

工作人员要佩戴口罩和手套,并使用经过消毒的餐具。厨房人员工作服应每天更换,集中洗涤并进行高温消毒。

8.保洁

消毒后的餐具、加工好的食品应在幼儿进餐前 20~30 分钟准备完毕,放入保洁柜中保温、保洁,等待教师领取。

9.餐后

厨房人员要对餐具严格清洗消毒。消毒流程:除残渣——用洗洁精洗刷——流动水冲洗——高温消毒并做好记录。

10.垃圾清运

厨余垃圾每日及时清运,并对存放地点及器具用浓度为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 2 次。

37

(四)园内垃圾处理消杀

1.垃圾分类:加强垃圾分类管理,教师及幼儿做好日常生活垃圾分类,降低垃圾交叉存放产生的安全隐患。

2.废弃口罩:废弃口罩由保健室统一回收至专用垃圾桶,并用配置浓度为 1000~2000mg/L 的 84 消毒液进行喷洒后处理。

3.隔离观察区垃圾:园内隔离观察区产生的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要单独收集,不能与其他垃圾混放、混装。

4.垃圾桶消杀:严格做好垃圾桶及周边的消毒工作。针对普通生活垃圾桶,每日对垃圾桶及周边 2 米的地面使用浓度为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 2 次;对特殊有害垃圾专用收集桶,每日对垃圾桶周边 2 米的地面使用浓度为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 2 次。

5.垃圾清运:疫情期间,遵照学校疫情期间管理要求清运园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五)消毒剂的使用方法1.84 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消毒液具有刺激性气味和一定的腐蚀性、挥发性。长时间直接用皮肤接触 84 消毒液,会引起皮肤干燥、蜕皮、瘙痒等症状,所以使用时带好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

(1)清洗一般物体表面时,与水(冷水)的配比为 1:99,消毒时间约为 20 分钟,擦拭、喷洒、拖洗消毒后要用清水洗净。

(2)清洗白色织物时,浓度要低,一般是 1:160,配比好后将衣物放入水中(切不可将 84 消毒液直接倒在衣物上或用 84 消毒液清洗有色衣物),浸泡时间不宜过长,20 分钟即可,且在浸泡消毒后仍要用清水多次冲洗。

(3)除臭消毒,清理下水管道、厨房水槽、沟渠、垃圾桶等,可直接倒入 84 消毒原液两瓶盖或用原液喷洒在物品的表面,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4)清洗污染物品时配比为 1:50,且消毒时间长至 30 分钟。在浸泡、喷洒消毒后用清水再清洗 1~2 遍洗净晾干。

(5)在使用 84 消毒液后,还要注意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尽快散尽残留的刺激性气味。在清理完器具用品后,在太阳下晾晒。

(6)不要将 84 消毒液与酸性清洁产品混用,在不了解产品的成分时,每次只使用一种清洁产品,确保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危害人体。

2.消毒粉的正确使用方法

38

消毒粉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储存时做好防晒、防雨措施。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对织物有一定的漂白作用。配制和消毒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消

毒剂按比例现用现配。

(1)硬质物体表面:将 0.75 克消毒粉放入 1 升水中稀释,对物体表面擦拭、冲洗、浸泡、喷洒消毒;喷洒量以喷湿为宜,消毒时间 20~30 分钟。

(2)织物和其他多孔物体表面:将 0.375~0.6 克消毒粉放入 1 升水中稀释,消毒时间 20 分钟,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沉在消毒液中;消毒后用水冲净残留消毒剂。

3.酒精正确使用方法

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

(1)只有 75%的酒精具有消毒杀菌作用,不能稀释。酒精可喷洒、擦拭门把手、桌面、电梯按钮、手机等,不要大量喷洒于空气中和身体上。

(2)注意室内通风。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持室内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于通风处晾干。

(3)安全使用。酒精燃点低,遇火、遇热易自燃,在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免明火,给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

(4)安全存储。避光存放,防止倾倒破损。做到随领随用,不过量储存。

39

学生公寓的消毒工作指引

为切实做好学校学生公寓的消毒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指引。一、做好开学前的消毒工作

(一)加强公共区域的保洁及消毒工作:正式开学前 3 天,连续做好教学楼、办公楼等楼道、卫生间、楼梯、电梯间等公共区域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做好每间宿舍的自然通风和消毒工作,对假期无人居住的寝室通风半小时以上。

(二)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公寓。

(三)体温监测安排实行体温晨午检制度,每天 2 次监测体温,按照每 90 人配备 1 支体温枪;由学院安排专人负责体温监测,每 90 人安排 2名工作人员,学校为每名体温监测人员每天配备一次性口罩、手套各 2 套。每天上午 10:00、下午 3:00 前将体温监测结果报学生处、研究生学院。对体温异常学生根据要求立即联系卫生防疫组启动应急措施。

二、进入公寓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一)物业人员上下班途中不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出入人员密集场所。每日上班前测量体温,如出现发烧、咳嗽、乏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出现确诊病例应及时报告学生处并积极配合学校按照相关流程处置。

(二)继续实行各物业公司公寓管理人员健康日报制度。

(三)切实执行物业经理带班和工作人员 24 小时值班制度,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要加强值班值守,值班室和值班人员保障通讯畅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疫检查。

(四)严格做好公寓门禁管理,后勤维修人员凭借后勤管理处开具的证明进入,外来维修人员凭借公寓管理科证明进入,出入要登记并接受体温检测。

(五)作业人员要佩戴口罩。作业前、作业后及污染时均使用消毒洗手液,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必要时使用医用橡胶手套等防护措施。

(六)严禁保洁人员收集售卖废品。各类垃圾及时清运下楼到校园指定位置。三、公共区域的日常消杀工作

(一)公共卫生间的消毒工作。卫生间水龙头、门拉手等手接触区域,每日使用 75%医用酒精擦拭消毒 2 次;卫生间地面、洗手盆、便池等区域,每日使用浓度为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 2 次。

(二)生活垃圾桶的消毒工作。生活垃圾桶每日使用浓度为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 3 次。

40

(三)废弃口罩等污染物品的处理工作。设置“口罩回收专用垃圾桶”,引导学生将使用过的口罩统一放在专用垃圾桶内,每日用 75%医用酒精(或浓度为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 3 次。

(四)地面消毒工作。每日使用浓度为 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 2 次。

(五)每日 2 次对公寓楼内微波炉、洗衣机、饮水机、电吹风等设备彻底消毒。(六)消毒液、酒精安全存放,并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

41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