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把关人角色--以“艾滋女”事件为例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把关人角色--以“艾滋女”事件为例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XI.NT-'VE3V’AIH.407_I4-E _.2010・2(下半月) 网络聍代侉统媒体的把茭人角色 以“艾滋女”事件为例 口弓伟波 摘要:网络成为很多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的消息源,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免责性及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和从众心 理,网络热点事件真假难辨,层出不穷,传统媒体的报道扩大了事件影响和可信度,引起更多范围的传播。传统媒体要 有所选择,谨慎采访取证,充分发挥把关人角色.才能发挥解释功能和舆论引导功能。 关键词:闰德利 把关人集体无意识劣币驱逐良币 从网络扩散到传统媒体的介入.“艾 滋女”事件由一篇博文发展成了公共事 件.成为社会焦点。2009年1O月21日容城 民警在北京将炮制闰德利事件的嫌犯杨 某抓获,“艾滋女”事件终于真相大自。不 递给我们的就是权威事实。比如轰动一时 的“中国第一博案带头大哥777”。为什么 此案中王秀杰的形象和谎言可以被成功 纯属巧合”似的政策,在丰富了信息来源 的同时,也为论坛甚至网站的公信力埋下 了一颗地雷。此外,相关法律制度的滞后 为监管带来了一定难度,也埋下了隐患 网民的集体无意识和从众心理。弗洛 “漂白”?就是因为媒体在起包装作用。在 王秀杰被捧红的关键时期,网易、《新快 可否认的是,网络暴力和失范的媒体给闫 德利本人及家属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报》,还有另一家杂志的网络版都曾对他 做了专访。此后数百家境内外媒体一拥而 上,从此.王秀杰的博客再也不需要靠技 术手段来提高点击量了,点击量很快超越 伊德的学生荣格认为,无意识有两个层 次:“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荣格做 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高出水面的零星小 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做好把关人的 角色,引导舆论,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 题。 岛代表人们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 潮汐运动才露出水面下的岛屿部分代表 个体的个人无意识,所有零星岛屿最下面 的基地是海床,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一 部分网民习惯于不辨真伪。盲目从众.缺 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缺乏对事件本身 的理性分析,人云亦云,跟风追捧,形成声 3000万,而媒体的“注意力经济”的巨大力 传统媒体的权威效应 量也自然而然地惠及他,无数金钱滚滚而 来。 现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从 网络中发现新闻线索。一经报道,反过来 对互联网是第 二轮的推动.形成一个原子 巴斯在《使守门人概念更趋完善》中 提出“双重行动模式”,即信息流通中,最 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传统媒体援引 裂变般的几何级增长。网络热议事件经传 统媒体的报道,会增加事件本身的可信 性,但如果未经核实,或核实不到位.再次 进入网络传播 就会造成不良影响。 2009年10月12日,自称身染艾滋病的 女子“闫德利”在网上发表博文,网友们疯 狂在各大论坛转载上述文章,此事亦引起 网络热点事件时必须慎之又慎,因为网络 作为消息源,具有很多不可确定性。 网络作为信息源需考虑的问题 势浩大的舆论合力,以集体判断代替了个 人判断。 在公民社会里,大家都应当遵守社会 网名的隐匿性和免责性。网络的匿名 群体共同的利益、目标和价值;而在网络 社会中,发帖者是网民,就应当维护网络 群体的共同利益。此时可能会有群体思考 的现象产生,群体思考的概念是指一群人 在思考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群体自我膨胀 的现象,以为群体的决策是正确的,是具 机制把身份的不同和评判隐去了。“除了 发言者能够畅所欲言之外,更重要的是其 他人没有了身份评判的资料了,也就不得 不放弃这种评判,转而关注其发言的内 容,进而让发言者的发言内容能够自由地 了平面媒体的:关注。l0月14日,华东地区 一家媒体在“热辣网事”版刊载的《艾滋女 开博曝光数百性接触者》一文引来疯狂转 载,成为长达两周舆论漩涡的引爆点。10 月16日,该媒体推出追踪报道《艾滋女再 臼曝公布接触者只为寻夫》,记者在文中 表达和发挥作用。”在“网络虚拟”已经深 入人心的时候.“网络责任”并没有及时跟 上。不少网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时抱着“互 备道德基础的。网络交流和现实交流不 同,网民在网络上的相互影响,就会导致 “给更多的人更多的心理暗示”。结果就会 激发网民更大的网络热情,最终导致“社 会心理事件”的发生。“艾滋女”、“贾君 称,找到了“闫德利”的QQ,并通过该方式 采访了她.媒体的这一稿件再次在网络上 得到了疯狂转载,一些平面媒体也进行了 “消息综合”。在“闫德利”事件初期.传统 媒体在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联网本来就是瞎讲的,又不当真”的想法, 因此往往不计后果,一味以弓I发轰动效应 为目的,使得一些所谓的小道消息、内幕 鹏”、“假胡斌”等事件正是在这种集体无 充斥着网络。从“云南躲猫猫事件”到“天 价烟”局长周久耕,在见证网民力量的同 时,网络暴力和网络谣言也混杂其中。几 乎所有论坛均在网友的发帖后面打上“本 意识和从众心理下蔓延,广为传播,而受 众对消息的真伪缺乏判断。2009年7月16 大多数人都认为网络信息不够权威。 如果没有传统媒体作报道,受众会觉得这 个信息不正式。可能是炒作、恶搞。但是一 旦经过传统媒体报道.它的性质就改变 了。人们会觉得这是一个正式的报道,传 日,一个题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 饭”的空帖在百度“魔兽世界”的贴吧里出 现。短短一天时间内.710万的点击量和3O 帖仅为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事 件的真实性由网友自行负责”等免责声 明。这种如同“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 万的回帖数堪称网络世界的一个传奇。后 来有人披露,此举是网络游戏玩家为保住 粥向缓带者59 X.1-.N747F_.N"AIHA07__!-lE _2010・2(下半月) 免费杂 :●= 、jl=: 在哈市高校中的存在现状 口李友志 刘 畅 李 莹 张 冰 免费杂志的相关概念 一水平高等特点,所以这个群体具有很大的 研究价值。笔者从这一角度人手,具有很 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研究动机和研究方法 尔滨高校.尤其是黑龙江大学的免费杂志 般而言.免费杂志就是一种广告载 的生存状况,对了解哈市高校免费杂志的 存在现状以及对整个哈尔滨的免费刊物 的布局策划来说,十分重要。 体,它定期出版、定位明确、定向发行,具 有较强的针对性.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免费 赠阅,以杂志的形式将广告信息提供给消 哈尔滨作为“东北的首都”,它是东北 地区的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加上欧亚 经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哈尔滨高校的 免费杂志主要有《校园锋尚》、《联通校园 黄页》等哈市高校普遍发行的免费杂志和 若干专门为一个学校或相邻几个学校在 校大学生为读者对象的“地区性”杂志。它 费者,引导和刺激其消费。那么从学术的 角度应该怎样定义免费杂志呢?目前关于 免费杂志的定义很多。较为权威的定义 文化融合的独特文化气质使哈尔滨成为 文化多元性的代表城市,文化多元性特征 所展现出来的城市消费特征同样应该具 是:免费杂志是独立于传统的报纸、杂志、 广播、电视之外的新媒体,它是针对特定 备多样性。②基于这一理念,哈尔滨的免费 杂志的存在现状呈现出品种多样、内容丰 富、消费领域全面但并不失独特的北国风 们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内容良莠不一,故 研究它们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本研究 的问卷设计参考了“跨地域”的哈尔滨高 读者定期发行的地区性生活信息读物。① 目前国内外对免费杂志研究的兴趣很强 烈,但是把大学生群体作为特定研究对象 来研究的却很少,这不能说是个失误,但 至少是一个研究“盲区”。大学生本身具有 消费潜力大、消费兴奋点相对固定、知识 一 .. 一一一. .. 一 情等特点。同时,哈尔滨高校林立,哈尔滨 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学校全国闻名. 校免费杂志和黑龙江大学等本校的免费 杂志的发展历程和内容版面设计,故问卷 题目较为科学。 本次调查活动以哈尔滨市黑龙江大 家人及279名嫖客进行多方比较.相互印 其中黑龙江大学尤以消费能力强著称,被 称为“哈尔滨的贵族学校”。所以.研究哈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从业者更要提高 媒介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坚持以正确的 舆论引导人,坚持“三贴近”原则,用有限的 人气的一场精心策划。 强化传统媒体的把关人角色 - 证,这样所报道的事实才是详尽的,观点、 立场才是平衡的。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中国12座 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 显示:从信任度来看,网民最信任的是国 内电视新闻,其次是国内广播和报纸新 闻,信任度最低的是网络新闻。传统媒体 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和可信度具有一 定优势.所以在网络热点事件出现时,传 版面、时间和资源报道最有价值的新闻。传 统媒体更应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去伪存 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带来沟通便利的 同时,假消息、炒作层出不穷。传统媒体要 强化把关人角色,做好新闻价值判断与核 实解读,这样才能发挥自身优势,引导社 会舆论,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真、去粗取精,进行权威报道和解读,放大 网上正确舆论,净化消极舆论。切不可为发 行量,或者是为收视率、为收听率所驱动, 一味追求新鲜、刺激、轰动,跟风或配合网 传统媒体业务操作的规范性 统媒体除了有选择性地进行报道外,还应 做好把关人,承担起解释功能和舆论引导 功能。 传统媒体对网络信息的价值取舍 劣 络炒作损害传媒的公信力和品质。 Web2.0时代.借助网络人人成为传播主 1.《巴斯的模式——大众传播模武论》,第 138~139页。 体,人人可以制造传播信息,信息质量参 差不齐,真假难辨。传统媒体将网络作为 搜集信息的渠道和消息源时,要慎之又 慎,当好把关人,严格遵循新闻操作规范。 网络在很多情况下,因为它的匿名性、非 理性而难保其信息的准确性.负责的媒体 2.屈桂林:《卫视烧友是怎样炼成的》,《卫 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09(4)。 3.汪志坚、骆少康:《网络上流传谣言类型 与特性研究》,2002年网络与社会研讨会论文。 币驱逐良币,这一原本在货币领域的规律 已然全面渗透到传媒文化中。为追求眼球 经济,利用热点话题,增加网站的人气与 4.赵志刚:《提高网络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新闻前哨》,2004(4)。 5.杜骏飞:《“中国第一博”案的媒介社会行 为分析》,《新闻记者》,2009(9)。 6.http://news.21en.com/today/topic/2009/lO/ 29/7032578.shtml 点击率,网站管理者将一些爆炸性信息予 以突出,即使主观上对事件的真实性存 疑。仍会在第一时间将议程设置为醒目位 置,不断追捧炒作。导致事态扩大化。缺乏 新闻理念的某些传统媒体出于市场价值 的考虑.将自己的关注度与受众的好奇心 应该进行自己的调查,找信息源进行核 实,深度解读。信息质量包括精确性、深 度.才是传统媒体在与网络媒体竞争中体 现出优势的地方。例如闫德利事件中,华 7.http://www.hotct.com/article/print.jsp?id= 671785 简单联系起来,从而使得“瓦釜”在媒体话 语中成功地主流化.使得有意义的新闻角 色大多默默无闻.无意义或有负面意义的 东某报记者是通过QQ采访到“闰德利” 的,而QQ、电子邮件等是可以假冒的,所 以采访前记者应通过其他手段核实被采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体 育学院广告学系) 编校:赵 亮 新闻角色却易于煊赫一时。 访者身份,更要对于事实所涉及的闫德利 60彩向盛 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