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熟练流利的朗读课文(1---8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2、 掌握重点词语的释义并能灵活运用。
3、掌握并能灵活使用“„到„”,“渐渐地„”,“„越来越„ ”等句型。
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教师讲解,让学生理解段落大意。
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让学生牢固掌握重点句型和重点词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父亲的驼背。从而教育学生尊重父亲、了解父亲的辛苦、帮助家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我”对父亲驼背的内疚。
教学难点:通过训练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教学方法:讲解法,鼓励法。
学习方法:默读法,朗读法,范读法,答疑法。 教学用具:卡片纸,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打考勤
二、前提测评 复习词语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请学生准确读出词语,并说出词语的的解释,再利用这个词语组词、造句。
1
三、 导入新课:
提问法导入
本文为什么以“父亲的驼背”命题?从父亲的驼背中“我”发现了什么?女儿是怎样感悟到父亲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四、讲授新课
(一)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学生朗读课文,(每组朗读一个自然段)教师纠正发音。 2、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以下问题: (1)、童年时,我喜欢干什么?
(2)、为什么上中学以后,“我”觉得不一样了?父亲的脸上多了什么而少了什么?
(3)、“父亲永不停息的往返在家和田地之间”,是什么意思? (4)、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父女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讲解。 (1)、童年时,我喜欢干什么?
答:童年时,我总爱趴在父亲结实挺直的背上吵着嚷着要父亲给我讲故事,父亲总是微笑着耐心的给我编造一通,让我满足。 讲解重点词语:
总:总(是),副词,表示持续不变。
例:我劝过她好几次,她总是不听。 耐心(形):不急躁,不厌烦
耐心说服 耐心地讲解
例:只要耐心地学,什么技术都能学会。
父亲每天晚上耐心的给我讲故事。
2
(2)、上中学以后,“我”觉得父亲不一样了,父亲的脸上多了什么而少了什么?
答:尤其是我上了中学以后,在父亲的脸上我能够看到的多是沉默和
严肃,微笑却很少爬上他的脸。所以我觉得现在的父亲和以前不一样了。 讲解重点词语:
尤其:副词,有“特别”的意思,表示经过比较,下面的话意思更深
一层、更进步、更着重一些。同“是”连用,表示强调。
例::我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科技方面的书。 沉默(形):不爱说笑。
沉默了一会儿 沉默下来。
例:他沉默了一会儿,又继续说下去了。
他听了老师的话沉默了下来。
(3)、“父亲永不停息的往返在家和田地之间”,是什么意思? 答:表示我的父亲为了维持生计不停的在干活,非常忙碌。 (4)、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父女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答:在家里,我无意留心父亲匆忙的背影,和父亲之间的沟通可以说是零。渐渐地,我觉得我们父女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重点句型: “渐渐地。”
修饰的成分移到句首,用逗号隔开,表示强调。 例:悄悄地,我来到了教室。
(二)、学校课文(4---8自然段)。 1、全班齐读课文(4--8)自然段,教师正音。
3
2、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讲解。 (1)、父亲为什么忘了给“我”借书? 答:因为父亲太忙了。 讲解重点词语:
照例:副词,有“依照惯例”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按照常规或者习惯进行。
例:我们照例一回家就做作业。
(2)、“忘这忘那”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像这种形式的词组还有哪些,请举例。
答: “这”与“那”对举,表示众多事物,不确指某人或某事物。 课文中说明父亲要做的事太多了,突出了父亲很忙。 例:这也看,那也看,一双眼睛都忙不过来了。
(3)、“我”为什么谅解了父亲?
答:父亲没有给我借到书,虽然我心里很不情愿并且很失望,但看见父亲那坦诚的眼睛,我谅解了健忘的父亲。 重点句型:
虽然„„但是„„转折复句。表示后一分句与前一分句的意思相反。 例:他虽然脾气不好,但是心底很善良。
(4)、透过玻璃窗“我”看到了什么?
答:透过玻璃窗我看见父亲正在院中忙碌,我看不到父亲严肃的脸庞,却看到父亲清晰的背影。
师生共同总结第二段(4---8)段意:父亲的爱。
五、课堂小结:
4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了父亲对“我”的爱,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所以,我们也应该理解父亲的艰辛。在家里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父母减轻压力。 六、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的第一题(一小题)。
七: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1---8自然段。 2、预习课文后半部分。 八:板书设计:
第五课 父亲的驼背
我童年时;很慈爱 父亲 上中学时; 严肃,沉默
我住校
我和父亲之间的关系;距离越来越远了
原因
父亲很忙
课后反思: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