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形成》演示实验的创新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实践与应用 中国砚甙瓣装各 2013: ̄F-2月 中,然后让聋生用聚光灯找。大家兴趣盎然,注意力高 度集中,在黑暗中急切地寻找着冒险的“我”,聋生探 求知识的欲望在聚光灯功能中得以激发,同时在画面的 读,自行感悟,通过对{司句、意境的鉴赏以及对宗璞相关作 品的阅读,进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一场富有活力和创意 的对话及时展开,每个聋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做出了自 欣赏、深切的感受中,对“我”当时在悬崖上的那种孤 己的判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聋生思维碰撞和心灵 交流这样的动态过程,完成了意义建构,教师随机点拨,总 结出宗璞一贯的风格:主题追求积极含蓄,感隋流露婉曲有 致,景物描写精美,文字表达简练;她重在对客观景物作精 细、真切的描摹,品味景物最积极的内在精神。当聋生感受 到作者这样一种风格之后,自然而然就能体会作者花费大量 笔墨对紫藤萝瀑布进行描摹的深刻含义了。法国作家萨特 说: “阅读是—种被引导的创造。”聋生在学习中交流和探 讨,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而不是消 极地接受、索取。 独无助、极度恐惧的心情感同身受。也就是说,文本的 意义聋生自行发现、自行建构了起来,达到了读者和作 者情感上的共鸣。聋生这种直观的操作,融行为和视觉 于一体,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 功,而且对培养其注意力、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 2.促进聋生自主学习,促使课堂活跃、高效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 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 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交流 四、结束语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 棵树来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 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聋校的教师,鉴于聋 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电子白板,打造出 “万物于眼前,观古今于须臾”的境界,引领聋生愉快 与合作的能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培养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环境下电子 白板的出现,可以让聋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大大提 高聋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 动,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地前行,卓有成效地培养聋生的创造能力,为聋生的终 身幸福奠定基础。 同时,以电子白板为中心的互动课堂,提高了聋生的 学习兴趣,培养了聋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使课堂 变得更加轻松喻快。例如,在欣赏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 文时,多数聋生对紫藤萝比较陌生,笔者首先利用电子白板 的拖放功能把美丽的紫藤萝呈现给聋生。聋生七嘴八舌地议 论着紫藤萝的颜色、叶子、花朵等,兴趣已被激起,轻松、 参考文献 [1】 王敏.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有效教学的探究[J]_中国现代教育装 备.2010(2):28—29. 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已经营造,聋生的想象力被激活。 接着,笔者让聋生探讨宗璞的写作特点。聋生借助信息环境 下的电子白板,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自主阅 [2】 王敏.信息技术助推聋生写作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 备.2012(20):41.42. [3] 王敏苈北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中国现代教 育装备,2010(14):18.19. (上接46页) 是徐徐上升的。没有进入演示箱。 2.探究在灯亮后箱内温度升高的情况下,烟有什么 变化 五、实验过程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风的形成。 1.探究在灯不亮的情况下烟是怎样流动的 第一步:安装实验演示箱,并进行实验提示。 在进风口的位置放置1条温毛巾,加大箱内与箱外 的温差,以加快空气的流动。 (1)实验过程中除了进风口、出风口,风箱要不透风; (2)实验中要注意用电、用火安全。 (实验期间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小组内可以用 第一步:打开电源开关,让实验箱内的灯亮起来, 与前面灯不亮的现象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察烟的流动 方向。 经过观察,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 形成风。 第二步:关闭电源,熄灭艾叶条,填写实验结论。 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实验现象。) 第二步:用酒精灯点燃艾叶条,放到实验箱进风 口处。 六、装置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由于灯泡发热不集中,形成烟雾在灯泡周围比 较散。 经过观察得出实验结论:在灯不亮的情况下,烟雾 48 201 3年第4期(总第1 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