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论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论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也日益成熟。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之下,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从过去的单一化逐渐向复杂形式转变,同时,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也开始朝着规模化、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在进行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地基的面积和深度,保证其承受能力。

1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三线控制技术

1) 垂直度控制。对于垂直度的控制是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让高层建筑保持垂直,我们应该结合建筑物的柱列分布位置,确定建筑物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等到边角柱拆模以后,其他的各个列柱应该以这四个边角柱作为基线,再拉钢线,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的正面平整度和垂直度。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选择激光仪和重锤来对垂直度进行及时的检测,从而进一步保证建筑垂直度。

2) 轴线控制。其一是轴线的传递,在高层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脚手架与施工高度同步上升,从而不能够对部分基准点进行引测。因此在二层之上的高度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以一层为基准,每一层楼的相应部位预留 200 mm ×200 mm 的方形小洞,选择大线锤进行引测,然后使用经纬仪或者钢卷尺对轴线进行校正; 其二是过程线的控制,在这一作业过程中的重点在于“挂线、浇墙”,做好了这两点才能够更好的控制墙面的平整度。在模板支撑的过程中必须要控制好剪力墙的四个角,确保剪力墙四角的垂直度差异达到最小;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在剪力墙外的平面腰部和顶部都挂好双线,确保线和模板保持一致,如果发现存在偏差必须马上进行调整。

3) 标高线控制。高层建筑每一层所留的预控轴线必须等于或多于四个洞口,通常来说我们在进行标高定位时至少都会有三处同时向上引测,还必须要做好高层建筑标高综合的检查核对工作。之后我们选择水准仪对高层建筑每层标高进行控制,为了确保建筑标高的准确,应该要检查每层的四个投测点都处在一个水平面之上。但是由于在实际的施工时常常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洞口标高丧失其基准功能。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洞口标高的控制工作。

1.2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在基坑施工作业的过程中,通过采取基坑降排水,加固等技术手段,基础桩位施工作业一般来说都要求进行非常精准的测量作为技术保障。根据相关施工标准规范来说,承台桩位必须要具有很高的精度,偏差允许非常小。这是由于如果桩位存在大额度的偏差很有可能导致原承台设计和受力情况发生改变。这样一来不但会导致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同时偏差过多还会导致桩位的功能丧失,而且必须要进行额外施工来补桩。在进行土方开挖或者底板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相关设计标准规范对底板和承台处等部分区域进行挖掘,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免这些区域的土层被破坏,要精确的控制好土方开挖的深度以及区域,防止过量挖掘和盲目挖掘。对于基础施工而言,也必须要通过防暴晒、防水、防冻等手段进行保护。

1. 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1) 钢筋施工技术。钢筋工程施工属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部分。过去我们常常使用搭接绑扎或者是电弧焊的技术进行施工,但是在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些竖向的大直径钢筋应该选择更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连接。现阶段我们已经在使用的包括电渣压力焊、钢筋机械连接等施工技术。对于柱筋、剪力墙纵筋发生位移的问题,主要是因振捣混凝土时碰动钢筋或绑扎不到位造成的。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采用固定卡或临时箍筋加以固定,混凝土浇筑后立即修整钢筋的位置,如有明显位移必须进行处理,一般采用竖筋位移可按1:6的坡度进行调整,或加垫钢筋或垫钢筋板的焊接方法进行修整。

2) 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a. 结构设计。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混凝土结构竖向以及水平构件的强度必须要科学的计算取值。在整个工程项目中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的等级不能太多,同时应该对和竖向构件截面变化进行错层同步; 水平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计算取值必须与施工规范标准相符合,还应该做到和竖向构件匹配,进而让施工作业更加简化,尽可能的避免梁柱节点独立浇筑混凝土。b.现场施工。如果梁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存在小于 5 MPa 的情况,在节点区域应该选择楼盖混凝土强度进行浇筑作业,节点的关键区域界面的承载力还是能够达到相关标准; 如果梁板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超过 10 MPa 却依旧使用梁混凝土进行节点区域浇筑的情况下,应该对节点区域进行一定的处理。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两种方法: 当梁板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低 10 MPa 以及 15 MPa的情况下,节点区域必须设置竖向短筋,竖向短筋的数量应该控制在主筋量的 50%以及 100%; 如果梁板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低20 MPa 或者超过 20 MPa 的情况下,依靠增加节点区域短筋来增强其承载力的处理方式则不适用,这是由于布

筋困难切短筋的数量过多。所以这时节点区域应该选择和柱同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单独浇筑,为了避免交接面产生冷缝,我们应该在施工作业过程中选择塔吊用漏斗浇筑的方式。c.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防裂。如果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过小,不能达到要求,保护层厚度过大则容易造成构件开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中明确的规定了,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梁柱的允许偏差大约为 ± 5 mm。但是在进行框架结构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当梁边和柱边平齐的情况下,柱的纵向钢筋应该包住梁的纵筋,这时,平齐两侧常常出现开裂的情况。

1. 4 高层建筑脚手架施工技术

1) 搭设流程一般为: 扫地杆正确摆放、逐根竖立杆、将逐根竖立杆和扫地杆扣紧、安装扫地小横杆同时和立杆与扫地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小横杆、安装第二步、第三步小横杆、设置临时斜撑杆,其上方必须和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安装连墙杆、接立杆、搭建剪力撑、铺底层脚手架板,绑扎防护密目网、绑扎随层平网、铺操作层脚手架。

2) 剪力撑在架体两端进行设置,设置间隔大约为 12 m,同时注意剪力撑要连接 3 根 ~4 根立杆,和地面夹角保持在 45° ~60°,剪力撑两端除了旋转扣件和脚手架立杆、大横杆扣紧之外,其中还必须增加 2 个 ~4 个扣接点,和它相交的立杆扣紧。

3) 连墙杆搭设要做到: 每一层都把连接墙杆和板中的预埋环使用扣件进行连接,之后选择钢管架体和其进行连接,同时要注意必须和下方的墙杆错位搭建,垂直距离应该控制在 4 m 之内,水平距离最高不得超过 5 m。

结语

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我们要加强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就必须要抓住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特征; 其次我们必须对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最后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方式开展施工作业。唯有如此才能够有效的提升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才能够真正的促进我国高层建筑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曙光. 浅谈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几个技术难度控制[J]. 科协论坛,2013( 8) :29.

[2] 朱跃承.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析[J]. 山西建筑,2013,39( 4) :82-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