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0 0@0 幼儿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 口王小英 al,1993)。尽管中班幼儿合作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织与引领。具体说来,教师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 但是在互动过程中,经常会暂时忘记小组目标。 方面的组织与指导工作。 旦为了小组利益需要组内个体的妥协时.还需 一幼儿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的科学组 要教师介入干预、引导帮助。因此,对中班幼儿 一、明确合作学习的年龄阶段特点与指 应加强平等协商技能的培养.指导幼儿掌握解决 矛盾冲突的方法进而达成一致,促使他们产生初 步的组织化合作行为。 导目标 小班幼儿(3岁~4岁)合作学习的目的性不明 大班幼儿(5岁一6岁)喜欢小组合作的形式。 确,合作意图不明显,合作关系松散。多表现为两 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能很好地理解合 名幼儿一对一的动作配合性互动,幼儿只知道某件 作学习的任务,具备一定的分工、协商能力,在遇 事是教师让他们两人一起做,但并不知道如何一起 到个人利益与小组利益冲突时,知道妥协并调整个 来做,在互动的过程中缺乏小组意识。如,教师让 人角色。我们观察发现,在互动主体上.大班幼幼 两名幼儿共同装饰一个瓶子。这两名幼儿就各做各 互动中组内幼儿个体对幼儿群体的互动大大增加,的,或是争抢材料与工具。又如,在音乐游戏“身 体动动鼓”中.教师让两名幼儿分别扮演“小鼓” 占总互动的36.52%。在互动方式上,语言与动作相 结合的互动占到了78.36%.大大超过了小班与中 班。在互动主题上,配合主题的互动占显著优势, 和“鼓棒”。这两名幼儿在争当“小鼓”上互不相 22%;而争执主题的互动仅占5.22%。可见, 让。而幼儿与同伴协同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够 为65.考虑对方的立场,但这对于3岁的幼儿来说比较困 大班幼儿在合作学习活动中,促进性互动已相对成 难。因为,这一时期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熟。尤其在大班末期,幼儿能够与同伴一起开展如 明显。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小班幼儿 的合作意识与合作习惯,传授简单的合作技能。 皮亚杰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即目标明 确、计划周密、步骤清晰地协作解决问题。根据这 一如,引导幼儿学会以商量的口吻与同伴交流: “我 们一起做好吗?”“我先当‘小鼓’,下次换你来当 吧。” 心理发展水平,教师应该重点促进大班幼儿由外 部行为上的协调、配合逐渐深入到内部思维上的互 相碰撞、调合,促进幼儿合作学习结构、方式的转 中班幼儿(4岁~5岁)开始有了小组意识与任 换 务意识,能够为了完成一件事而去合作。我们的 观察与实验研究发现.4岁~5岁是幼儿合作学习能 力提高最快的时期。国外也有研究者认为,在2 岁 6岁各年龄阶段都有合作行为存在,但合作在4 岁左右发展最快(Carnier,latour,1994)。4岁左 二、确定适宜的合作学习任务 首先,学习任务应该是开放性的。认知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合作过程中的“认知冲 突”。开放性的学习任务给幼儿提供了相互沟通和 个重要转折点,原因之一是4岁以后,幼儿能够 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的机会,更能够诱发认知冲 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他们开始推测他人 突 这是因为.完成开放性任务的方法或开放性问 的心理状态如想法、信念、知识等(Tomasello et. 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不唯一的。幼儿可以从不同 右之所以是幼儿合作行为与合作学习水平发展的 一5 0 0@@ 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观察、思考,想出不同的完成 三、引导幼儿合理地进行角色分工 任务的方法或得出不同的结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 的经验世界.正是在与同伴合作完成一个开放性的 在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小组成员 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充实和丰富了自己的原有经 必须合理地分配一些互补且相互联系的角色,明确 验。 各自的责任并履行角色职责。角色分工可以采取教 其次,学习任务应该是群体性的。社会建构主 师引导、幼儿同伴自主协商的方式来进行。 义强调的是外部文化对个体认知发展的促进,认为 一项合作学习任务的完成通常需要多种能力, 真正的思想和知识,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一定的社 教师应注意发现每名幼儿不同的优势领域,同时, 会环境中集体协商的产物。学习的认知过程实际上 为了使幼儿得到全面的锻炼与发展,还要注意适当 是一个社会性过程,只有在同伴群体中,认知的合 轮换角色。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让 作建构才会发生。因此,学习任务应该是群体性任 其担任报告员,发表小组的意见;对于害羞的幼 务而不是个体性任务。群体性的学习任务包含着不 儿,可以让其担任联络员,负责本组与教师或其他 同层次的要求,幼儿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必须选 小组之间的联系。为了保障幼儿有序地完成角色所 择合作的方式,幼儿同伴问需要互相帮助、责任分 承担的任务,教师可以给幼儿佩戴不同的饰品以标 工、讨论以及争辩等。新知识是在个体独立思考和 明角色,也可以给特定角色分发特定的活动材料。 协商、合作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比如,为制作花干的幼儿提供铁丝,为制作花盘的 集体智慧参与了每个人新观念的建构。 幼儿提供卡纸等。活动过程中,如果有幼儿忘记了 第三,学习任务应该是中等难度的。任务的难 自己的角色分工而介入其他小组的活动,教师可这 度会对合作学习活动产生影响。国外研究者指出, 样提醒幼儿: “你们小组的工作完成了吗?等你们 如果其中一个合作者已经理解了该项任务,或是预 完成了任务再去帮助别人好吗?” 期幼儿很快就能掌握,合作就能够促进他们成功地 在合作学习中担任领导者角色的成员是小组的 解决这个问题并从中进行合作学习(Ames&Mur— “领袖”,是小组长。小组长可以由教师任命,也可 ray,1982)。但是,如果两个幼儿都没有理解这项 以由组员来推选。教师应该引导小组长充分发挥自 任务,并且问题解决方法远远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 己的作用:将任务细化,分配给组员;整合小组讨 时,合作就会产生倒退(Tudge,1992)。根据最近 论的有关观点和建议并敦促小组达成一致性意见; 发展区理论,任务的难度应略高于幼儿现有的认知 维持组内秩序,督促本组任务的完成;协调小组成 水平。当幼儿面对着一个相对复杂、自身无法独立 员间以及本组与组外的关系;组织对本组以及组员 完成的任务时,他会更倾向于向外界寻求帮助。更 进行总结、评价等。但需注意的是,小班幼儿由于 愿意与他人一起解决难题、完成任务。比如,在中 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合作学习小组主要由两人组成, 班合作学习活动“灯泡亮了”中,由于实验复杂, 角色分工也基本上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完成的。 需要的材料种类繁多,一个小朋友很难独立完成实 验。因为要想使小灯泡变亮,需要同时使导线与灯 四、制定恰当的活动规则 泡、电池按次序进行适接。因此只有幼儿问有效合 作,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而且,在合作学习 制定恰当的小组活动规则,是提高合作学习小 活动的初期,任务难度可适当减小,因为合作本身 组活动效率的重要保障。我们观察发现,以下几条 对幼儿来说就很困难 规则具有普适性。规则1:意见不一致时,应先在 教师将合作学习的任务布置给幼儿之后,常常 小组内部协商解决,解决不了再求助于老师;规则 会出现幼儿因急于完成任务而不能与组员充分展开 2: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应先求助于小组同伴, 讨论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进行引导: “你们小 解决不了再求助于老师;规则3:同伴商量时要小 组要一起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完成这一任务需 声,以免干扰其他小组的工作。由于幼儿习惯于师 要做些什么?”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等 幼之间的互动,在发生冲突、遇到困难时,幼儿总 等 会第一时间举手向老师报告,因此.规则1和2有助 6 0 0@0 于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促进幼JLsl ̄组自治,提高 括:面向同伴,询问同伴的观点(‘‘你想怎么办 幼儿同伴间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呢”),询问同伴是否赞同自己f‘‘我想……你同意 除了具有普适性的规则外,在具体的合作学习 吗”)等;对于真诚“赞美他人”这一技能,具体 活动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JLN定相 行为表现应该包括:用目光注视被赞美者.用微笑 应的规则。比如,在中班合作学习活动“投篮比 来表示对被赞美者的肯定,用“你真好”之类的语 赛”中,教师和幼儿一起协商确立活动规则:投篮 言来表达赞美之辞等。 时须站在2分线以外,投完一个球后要告诉担任记 录者的同伴,等他记录完之后再投下一个球;上半 六、全面评价合作学习 场只能投5个球,下半场小组队员轮换角色;听到 老师的哨声再投球。当哨声再响时比赛结束。规则 合作学习评价主要有两种主要方式:其一,小 制定好后,教师要让小组成员互相监督,自觉遵守 组自评。幼儿是合作学习活动的主体,合作学习评 规则并产生相应的自律行为。 价应该充分体现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给他们创造 机会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幼儿参与评价既提高了 五、提高幼儿的合作技能 反思能力和自我鉴定力.也加强了幼儿与同伴之间 的相互了解。小组自评是合作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 合作技能的培养是幼儿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和 环节,也是合作学习评价的重要形式。教师可以通 基本内容。具体的合作技能主要包括:其一,倾 过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自己进行评 听。听人发言要专心,眼睛要注视对方,以微笑、 价,如: “你们认为自己做得怎么样?” “你们是 点头表示感兴趣或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别 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会失败?以后应该注意什 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有不同意见时,要耐心听 么问题?”也可以引导幼儿关注自己以及同伴的贡 别人说完后再提出;能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体 献,例如: “你为小组做了些什么?”“你的小伙 会别人的看法和感受,即对同伴的观点进行采择, 伴都做了些什么?”“你1"fish组合作做了些什么?” 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参与活动。其二, 这些启发性的问题有助于小组成员在总结经验和分 表达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努 析问题的基础上。明确在以后的小组活动中应达到 力做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合作伙伴 的目标以及如何达到目标。 了解A己的想法。具备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幼JLII 其二,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包括教师对合作小 够自然参与到同伴间的交流讨论中去,以恰当的方 组的评价以及教师的自评。教师是幼儿合作学习的 式把自己的观点、情感、意图转化为语言符号,使 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也是幼儿合作 对方理解自己的思想,并对对方的反应作出反馈。 学习的主要评价者。教师应该从宏观上对各小组的 其三,遵守小组规则。遵守纪律,不随意离开座 整体表现进行评价,使小组成员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位,不讲与合作学习无关的话;小组讨论时,有次 是否正确,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需要注意的是, 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影响其他小组学习。其 评价不能忽视表现突出的那部分幼儿,而应对他们 四.帮助与寻求帮助。主动、热情、耐心地帮助同 进行表扬、鼓励。幼儿合作学习的效果一方面与幼 伴;帮助时,要向同伴说清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 儿自身能力有直接关系,但另一方面也与教师的组 困难,可向同伴请教,接受帮助后表示感谢。此 织、设计有关。教师的自评是教师对自己在合作学 外,合作技能还包括协商、赞美他人、耐心等候、 习中的表现所进行的反思。这种反思的内容包括教 支持、建议、反思等。 师在合作学习之前的准备工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对于如何开展合作技il ̄Jl,l练,合作学习的研究 的监控以及在合作学习后期对小组活动所进行的评 者们认为,教师应先找出所要训练的合作技能的具 价等方面。 体行为表现,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合作训练(约翰 (王小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逊,1998;王坦,2002;曾琦,2004)。例如,对 博士生导师吉林长春 130024责任编辑:郭卉 于“协商”这一技能.其具体的行为表现应该包 菁)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