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 第1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是由于( ) A.水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B.水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水分子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的状态
2.咏梅诗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诗人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很轻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体积小 D.分子间有间隙
3.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
A.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4.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食品变质——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
C.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
D.水蒸发时,分子获得能量;水结冰时,分子失去能量 6.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
A.分子质量增大 B.分子个数增多 C.分子间间隔变大 D.分子体积变大
7.从微观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C70表示一个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一定条件下,6 000 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是条件改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关于干冰升华(干冰升华是指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一杯水敞口放在空气中,一周后,杯子里的水不见了。若将这杯水烧开,一会儿整杯子的水就消失了。
(2)加油站里的汽油贮存在油罐里,但在离油罐一定距离内仍要“严禁烟火”。
10.氨水是氨气(化学式为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药品,它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
是________,其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酚酞试液从_____往_____依次变红,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答)。
(3)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一段时间后,脱脂棉上的红色又变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学生用书P12]
1. C 2. B 3. B 4. D 5. B 6. C 7.(1)分子
(2)氧气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解析】 (1)C70表示的是分子。
(2)氧气体积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加压的条件下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
8. D
9.【答案】 (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加油站周围弥漫着汽油分子,当遇到明火,就会引起燃烧而导致油罐爆炸。
10.(1)胶头滴管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2)右 左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3)氨水和酚酞试液的位置滴加错了 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