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4级高职对口考试语文试题

2014级高职对口考试语文试题

2020-11-06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 1 -

2014级高三期末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A.酵母(xiào) 稂莠(lánɡ) 开门缉盗 贪赃枉法 ..

B.一宿(xiǔ) 拮据(jù) 韬光养晦 精减机构 ..C.怜悯(mǐn) 聒噪(ɡuō) 欢度春节 断章取义 ..D.脉络(mài) 戏谑(xuâ) 鬼计多端 励精图治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这些贩黄窝点曾一度销声匿迹,待风声一过,又如雨后春笋般 ....

地出现了。

B.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光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家长也义不容辞。 ....C.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因为违背科学常识,难免漏洞百出,使人啼笑皆非。 ....D.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A.近些年来,不仅国内一些企业家开始投资民办教育,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而且国外教育机构也纷纷抢占我国教育市场。

B.一贯以技术领先、功能创新闻名的恒利科技电脑公司,在近期计划率先推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一代家用电脑产品。

C.网上购物方便快捷,好处多多,但是由于“好处”的兑现并没有实现,目前很难受到人们青睐。

D.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融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的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B项,语序不当,将“计划”和“在近期”位置互换;C项,“实现”与“兑现”语意重复;D项,成分残缺,“爱幻想”后缺主语中心语,可去掉“天性中的”,在“爱幻想”后加上“的天性 )”。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B ) 古诗中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在鲁迅的笔下,知春、报春、不争春,正是

崇高的野草魂。 最可贵的是,你虽知花叶不美,但仍散发着一点无名野香,给那里带去春色和生机。 ①在雪的下面,已出现了“冷绿的野草”,在初春的寒风中,勃发着盎然的春意。 ②严冬刚过,残雪犹存。

③为使春意更浓,春色更娇,你甘当陪衬,默默无闻。 ④待到春满人间,姹紫嫣红开遍,你却不居功,不争俏。

A.④③②①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5.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

(1)据报道,躲藏在孟买南区豪华酒店的大部分恐怖分子已被游击队和警方击毙,整个 行动已近尾声。

(2)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男子羽毛球队员林丹勇夺桂冠, 为中国男子羽毛球队的核心人物。

(3)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他家境贫苦,对别人无法忍受的生

第 1 页 共 10页

- 2 -

活,他却能 ,自得其乐。孔子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A.清除 无愧 安之若素 B.肃清 不愧 安之若素 C.清除 无愧 随遇而安 D.肃清 不愧 随遇而安

二、科教文阅读中国书法

林语堂

一切艺术问题都是气韵问题,中国书法是训练抽象的气韵与轮廓的基本艺术,我们还可以说它供给中国人以基本的审美观念,而中国人也学得线条美与轮廓美的基本意识,也是从抒发而来。中国抒发所使用的工具为毛笔,毛笔比之钢笔来的潇洒而机敏易感,故书法的艺术水准,足以并肩于绘画。中国人把“书画”并称,亦既充分认识此点。中国大画家像董其昌、赵孟頫同时又为大书法家,无足为异。赵孟頫为中国著名的书画家之一,他讲自己的绘画山石有如书法中之“飞白”,而其绘画树木,有如书法中之篆体。绘画的笔法,其基本且肇端于书法的“永”字八法。可知书法与绘画之秘笈,系出同源。

据我看来,书法艺术彰显出气韵与结构的最纯粹的原则,其与绘画之关系,亦如数学与工程学天文学之关系。欣赏中国书法,意义存在于忘言之境,它的笔画,它的结构只有在不可言传的意境中体会其真味。一幅绘画还得传达一个对象的物体,而精美的书法只传达它自身的结构与线条美。中国之毛笔,具有传达韵律变动形式之特殊效能,而中国的字体,学理上是均衡的方形,但却用最奇特不整的笔姿组合起来,是以千变万化的结构布置,留待书家自己去决定创造。

书法不独替中国艺术奠下审美基础,它又代表“性灵”的原理。中国书法发现了一切气韵结构的可能的姿态,而他的发现系从自然界摄取的艺术的灵感,特别是从树木鸟兽方面,没有一种自然界的气韵形态未经中国画家收入笔底,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一枝枯藤具有自在、不经修饰的雅逸的风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力。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景物,他把这种神韵融会于自己的书法中。他又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把这种气脉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这些树木动物之所以为美,因为它们有一种对于波动的提示,常常充溢着饱满的气韵而千变万化,永远不会罄尽他它的形态,易辞以言之,自然界的美,是一种动力的美,不是静止的美。此种动力的美,方为中国书法的秘奥关键。中国书法的美是动的,不是静止的,因为它表现生动的美,它具有生气,同时也千变万化无止境。

波动的动力原理,结果产生结构上的一种原理。仅仅平衡与匀称的美,从未被视为最高之风格。中国书法有一个原则,即一个四方形不宜为完全的四方形,却要此一面较他一面略高,左右相济;而两个平均的部分,其位置与大小也不宜恰恰相同。这个原则叫做“笔势”,它代表动力的美。其结果在这种艺术的最高范型中,我们获得一种组织上的特殊形体,它的外表看似不平衡却互相调剂,维持着平衡。是以中国书体,其顶头向一面斜倾者较之平顶者为可爱。这样结构形式的最好模范为魏碑张猛龙碑,他的字体常有鸾凤腾空之势,但还是保持着平衡。

(选自《人生的盛宴》有删节)

6.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中国书法可以训练抽象的气韵与轮廓的艺术。

B、中国书法以毛笔为工具,书法家往往同时又是大画家。 C、中国书法笔画和结构的真味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D、中国书法美的关键在于其能够表达自然界的波动的美。 从第一段可知,“中国的大画家像董其昌、赵孟頫同时又为大书法家”,“绘画的笔法,其基本且肇端于书法的‘永’字八法”。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中国书法的一个原则是要表现动力的美,而中国的毛笔正好具有传达韵律变动形式的特殊效能。

B、树木动物美在其往往充溢着饱满的气韵而千变万化,永远不会罄尽他的形态,能表现对波动的提示。

第 2 页 共 10页

- 3 -

C、绘画比书法更难之处在于绘画需要传达一个对象的物体,而精美的书法只传达它自身的结构与线条美。

D、即使是一枝枯藤或者一棵松树,中国文人也能从中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并将其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文中没有指出绘画比书法更难。 三、文言阅读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世。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感慨 B.夫夷以近 夷:平坦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9.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 d)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不出,火且尽

10.与“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中“所以”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c ) A、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亲贤人,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着急高义也

笔试卷(二)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世。(3分)

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分)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溪 居 裴 度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

第 3 页 共 10页

- 4 -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释:①簪组:官吏的冠饰,这里指做官。 ②榜:划船。

(1)“红尘飘不到” “来往不逢人”两句诗均描写“溪居”生活环境,其相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4分)两句都有人迹罕至的意思(1分),写出溪居环境的偏远、僻静(2分),表现出诗人远离尘俗的心境(1分)。

(2)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同中有异,其不同点是什么?(4分)

(4分)裴诗表达的是亲近自然(1分)的喜悦、悠然自得之情(1分),柳诗表达的是被贬后远离官场(1分)的轻松、聊以自慰之情(1分)。

(或:裴诗表达的是退居山野远离官场亲近自然的自娱自乐之情,是由衷喜爱和闲适;柳诗表达的是谪居山野脱离官场纵情山水的自愚自乐之情,有怡情山水之幸,又心有不甘。) 13.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2分)

⑴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⑵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⑶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共3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 —19题

怀 念 茅 屋

在外多年,总想用种别样的方式,来纪念那些平凡而又难以忘怀的点点滴滴,让疲惫的躯体有所栖息,憔悴的心灵有所皈依。

好多梦中,我的思绪来往于流动的时空,总能看到乡下老家茅屋的旧影——稻草、泥巴加芦苇竿用草绳和竹蔑交织成的天堂。这是我心灵永远的驿站,让我在无数的风霜雨雪中免于沉沦,使梦的风筝,始终摇曵于亲情的晴空。

也许人受伤了总会想家,心触痛了总会恋旧。老家的茅屋满贮着我无限的牵挂。我依稀看见,每年的秋冬时节父亲翻修茅屋的身影,那是永存心底毫不褪色的烙印。翻修是父亲的专利,他总会小心翼翼地把屋上的烂草换上当年的新稻草;整理、填补漏雨的地方,直至露出褐黄相间的花纹来。我觉得父亲每次都是在创作一件极得意的艺术品,阳光之下透着几分朦胧之美,却又棱角分明。印象中,父亲修葺茅屋从不请别人帮忙,他怕人家不里手,草料用了却遮不住阳光,盖不住雨雪。况且乡下会盖茅屋的人不多了,年老的已不能上屋并且早已住着瓦屋或楼房,力气不够之外,手也生了;年轻的又不懂,更不愿。只有父亲保持着自己的“手艺”,并且年年展示一番,已臻精熟,不求别人来鉴赏,只为内心安稳。别看他年逾古稀,却仍如小伙子一般,上下楼梯,动作敏捷,翻盖茅草,手脚麻利,很让我们感佩。父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我们如放飞在外的鸟儿,总是帮不上忙的。就算在家我们也顶多给他打打下手,递递草,搓搓绳什么的。一年之中,我们回家只住几天,大多时候父亲经营的茅屋,都在默默地等着远飞的鸟儿归巢。

岁月流逝,父母的勤谨和执着总是让我们担心。多年来,我们兄弟几个想拆了茅屋新建瓦房,但父母坚决不从,总说“到上不了屋,盖不了房子时再说吧,那时再随你们的安排”。 父母的执着,不是不想住风雨不浸的瓦房,而是不想增加我们的负担,这成了我们兄弟的惭愧。

湘北乡下的茅屋已经很稀罕的了,我家却还住着,这曾是我难以启齿的秘密。全村、全乡也就剩我家有那么几间,算得上“古迹”。茅屋的墙壁,不是砖砌的,由几根结实的墙柱

第 4 页 共 10页

- 5 -

支撑,做架子,周边再夹上芦苇稻草条,泥上泥巴和新鲜牛粪的“混凝土”,也还光滑、干净、周正;只有基脚用了米多高的土砖。我青春的面子曾有些许羞涩。

居住茅屋的时光中,父母一直经营着数亩农田,直到前两年发现身体再也吃不消了,才减少了水田。现在,我闭上眼也可以想像得出,烈日下,清瘦、苍老的身影,是怎样的挥汗如雨,怎样的步履艰难。酸酸的情愫,双眼迷蒙„„

夏日里,蚊子特多,但因为母亲把房子打扫得干净,又点了一些蚊香或灭蚊片,所以并不那么觉得扰人。晚上一家人在禾场里乘凉,躺在竹床上,讲故事,看星星,听田地里蛙声一片,也其乐融融的。有时母亲还端出一盘切好的西瓜或从地里摘回的菜瓜,让我们兄妹享用。记忆中父母很少躺竹床休息,只是搬把椅子坐在旁边,还替我们打打扇。母亲常常收拾到很晚,把碗筷洗净,再把猪喂饱,然后才洗澡休息。母亲的神情总是那么地自然而又心满意足的,时常带着笑。

兄弟仨相继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按说家里的状况应有了改变。的确,父母不再为几十、几百元发愁了,但他们又想到了儿女们的成家立业,依然是紧紧地过着日子,依然是种着几亩田地,依然不愿把房子加以改造。用他们的话说:“反正年纪大了,住惯了,到动不了时,再靠你们,傍你们去。”我们拗不过,只好作罢。我们渐渐由惭愧化为了无限的感激。

父母渐渐地老了,父亲的头发已全然白了;母亲的身体也不如从前了。茅屋却依旧,父母仍要为之翻修,这是一年中的必修课。这些年因收割机的使用,上好的稻草也难求了,更增加了我们的担心,因而母亲已下定决心要搬出来。我们的成长,反而让改造茅屋之心渐渐冷却。然而茅屋终究会因父母的搬出而不复存在,这是无奈,而又是必然的。

房后的桔林年年开花结果,竹林更有涛声,我们的牵挂在时空的交织里也渐渐加浓。心灵中永恒的驿站,让我暗自询问:假如没有老屋,没有了父母,我们还有真正意义的家吗?高楼大厦,可不是我们的根呀。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中华书局,2009第1期)

14.纵观全文,谈谈标题“怀念茅屋”中“茅屋”的含义。(6分)

1.乡下父亲年年翻盖的老房子(结合文中对茅屋的描述);2.作者曾经生活成长的”家”;3.游子身躯栖息驿站,心灵皈依的天堂;4.注满亲情的象征。(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 15.说说对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理解,并简析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1.此句交代作者心目中家的内涵:老屋亲情归宿的港湾,父母是凝聚亲情的核心,如果失去了老屋和父母,“家”就会分裂。以此,表达对父母和家的深深牵挂。“根”,表明自己的身份,强调人不能因物质生活的改变而忘本。2.作用:对上文加以归结,卒章显志,升华主旨,引发读者的思考并产生共鸣。(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16.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6分)

1.纵式为主,横式穿插的纵横交错式结构,开头写心中的"牵挂",自然引出对茅屋生活的怀念,以时间为序,采用递进式;由写屋而到写人,采用并列式.最后写到感悟采用递进式,使主题得以升华.2.明暗双线,脉络分明."茅屋"是组织材料的明线,有茅屋的结构描述,父亲翻盖修理茅屋的情景,茅屋中的生活片断的回忆等,简明而清晰.情感的变化,是组织材料和抒情的暗线.由对年迈父亲经营茅屋的"担心",写到自己不能改变现状的"惭愧",再写到因无法与说起家况的"羞涩",再写到父母不愿给儿子们添累时的"感激".曲折而自然.3.好处:使材料组织自由,较好地体现形散神聚的点特点;便于状物抒情,使文章生动活泼;便于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充分拓展和深化文章的主题.(答案如不在以上之列,比如分析过渡、呼应、思路、段落等,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每点2分)

第 5 页 共 10页

- 6 -

17.探究作者在本文中表现的思想情怀。(6分)

1.怀旧念亲.以茅屋为载体,充分表达对父母牵挂之情,茅屋成了作者心灵寄托的符号.2.感恩图报.通过茅屋其乐融融生活片断的描述,以及多次动员父母改造新房,想让父母不再为每年的修葺翻新而操持,表达对父母克勤克俭品质的感激和赞美.3.孝老爱幼.父母不愿搬出茅屋是出于对子女的关爱,不想增加子女的经济负担,夏夜纳凉片断将父母对儿女的爱展露无遗.儿子们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想将房子改造,让父母住上新房,展示的是一种直接而真实的孝心.4.对茅屋终将消失的不舍和对父母终将老去的忧虑.(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每点2分)

18、找出作者怀念关于老屋的哪些事,请一一例举。(6)

(1) 秋冬时节父亲翻修茅屋(2)父母坚持保留茅屋(3)夏日父母为一家乘凉而精心准备(4)年老的父母坚守茅屋

19、请写出一首怀念父母的一首诗歌,表达对父母的深厚感情。

六、选做题(6分)

20、仿照例句,写三句话,要求修辞、句式与例句相同。

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吹走世间的尘埃。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滋润人们的心田。

七、作文:(60分)

21、请以红光职业中学高三(2)班王敏的名义,写一份学期总结。

22、阅读下列材料并作文

“控”在《现代汉语辞典》有以下几种释义:①告发;控告;②控制;节制;③使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悬空或处于失去支撑的状态;④使容器的口朝下,让里边的液体慢慢流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又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出现了诸如“游戏控”、“镜子控”“明星控”等新词汇,“控”又有了“偏爱”、“着迷”、“受制”和“不由自主”之意。

请以“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裁除诗歌以外。

第 6 页 共 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