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孟子>选读》名句填空
一、从孔子到孟子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五十而知天命,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2.子曰:“老者安之, ,少者怀之。” ——《论语》 3.子曰:“十室之邑, ,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 4. ,于我如浮云。 ——《论语》
5.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 6.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 ——《孟子》 7.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论语》
二、人的起点
8.子曰:“人之生也直, 。” ——《论语》 9.子曰:“乡愿, 。” ——《论语》 10.子曰:“性相近也, 。” ——《论语》 11.往者不可谏, 。 ——《孟子》 12.举直错诸枉, 。 ——《论语》
1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人皆有之; ,人皆有之; ,人皆有之。 ——《孟子》
三、仁者爱人
14.子曰:“志士仁人,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16.子曰:“人而无信, 。” ——《论语》 17.子曰:“君子喻于义, ” ——《论语》 1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 ——《论语》 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 。” ——《论语》 2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 。” ——《论语》
21.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矣。” ——《孟子》 22.子曰:“己欲立而立人, 。” ——《论语》 23.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 。亲亲而仁民,
1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仁民而爱物。” ——《孟子》
24,子曰:“仁者安仁, 。” ——《论语》
25.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
四、修养的境界
2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
——《论语》
27.子曰:“君子坦荡荡, 。” ——《论语》 28.子曰:“岁寒, 。” ——《论语》 29.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 ; , ;富贵不能淫, , ,此谓之大丈夫。” ——《孟子》
30.孟子曰:“无以小害大, 。养其小者为小人, 。”——《孟子》 31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
五、学问之道
——《论语》
3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 3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 。” ——《论语》 35.子曰:“当仁, 。” ——《论语》 3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37.子曰:“温故而知新, 。” ——《论语》 3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3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4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4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2.子曰:“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43.子曰:“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4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 。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 45.宰予昼寝。子曰:“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于予与改是。” ——《论语》
2 / 29
3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46.子曰:“后生可畏,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
47.子曰:“吾尝终日不食, ,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48.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变绳墨,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
49.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 ,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
50.子曰:“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论语》 51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其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 , ;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礼记》
六、人与文化
5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 ——《论语》
5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莫非王臣。——《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 54.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 。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 55.尽信《书》, 。 ——《孟子》 56.子曰:“《诗》三百, ,曰:‘思无邪’。” ——《论语》
57.子曰:“质胜文则野, 。 ,然后君子。”——《论语》 58.子曰:“述而不作, ,窃比于我老彭。” ——《论语》 59.子曰:“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 60.子曰:“《关雎》, ,哀而不伤。” ——《论语》 61.子曰:“兴于《诗》, ,成于乐。” ——《论语》 62.曾子曰:“ ,以友辅仁。” ——《论语》
63.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 ,可以恕。迩之事父,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
七、天下国家
6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虽令不从。” ——《论语》 6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66. 民为贵, ,君为轻。 ——《孟子》
3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67.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 ,家之本在身。”
—《孟子》
68.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 ,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 69.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70.子曰:“ ,不谋其政。” ——《论语》
71子曰:“为政以德,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72.自古皆有死, 。——《论语》
八、立言
73.子曰:“有德者必有言,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 74.子曰:“巧言乱德。 ,则乱大谋。” ——《论语》 7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 ——《左传》
76.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 ,行而不远。” ——《左传》 77.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乎!” ——《论语》 九、儒家之道
78.子曰:“ ,夕死可矣。” ——《论语》 7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80.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 。 。” ——《论语》
——《论语》
82.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论语》 83.子曰:“道不同, 。” ——《论语》 ——《论语》
——《孟子》
86. ,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87.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孟子》
88. ,必有近忧。 ——《论语》
89. 孟子曰:“ ,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
4 / 29
81.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
84.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无以立也; ,无以知人也。”
85.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论语><孟子>选读》名句
一、从孔子到孟子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2.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
5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6.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6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不惧。——《论语》
二、人的起点
8.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
9.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
10.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1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孟子》
7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12.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
1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
三、仁者爱人
1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8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1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1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9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
2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21.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
22.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10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23.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
24,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
25.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
四、修养的境界
2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11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29.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孟子》
12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30.孟子曰:“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
31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
五、学问之道
3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13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3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3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 3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3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14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3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4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5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41.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4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4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16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
45.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
4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
17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47.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48.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变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
49.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8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50.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论语》
51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其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六、人与文化
19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5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
5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54.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5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0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5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
5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58.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
59.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
21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5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61.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62.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63.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yuan。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
七、天下国家
22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64.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6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6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67.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23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68.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
6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70.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
7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72.自古皆有死, ,24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民无信不立 。——《论语》
八、立言
73.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 74.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75.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
25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76.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77.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九、儒家之道
7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
7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6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80.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81.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8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83.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84.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7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论语》 85.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 8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87.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 8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89. 孟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
28 / 29
论语孟子默写选读名句填空
29 / 2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