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颐和园.2

颐和园.2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颐和园》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朱堤雕狮态。

2、默读课文,根据词句,感受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美,进一步体会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写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重难点:体会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测。 1、看拼音写字词。

Dà diàn chángláng fó x iāng gé zhùzi ( ) ( ) ( ) ( ) 2、回顾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二、导学释疑。

1.默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观察课文插图,想想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特点是什么? 2、课堂检测。

(1)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绿得像。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昆明湖的特点是。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昆明湖水面平

静、水波不兴的特点。“绿得像一块碧玉”写出了湖水晶莹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点。湖水非常绿,也说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质好。”“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说明湖面非常平静。)

(2)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桥栏杆上有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这么多的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 。

3、组内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读给大家听,感悟颐和园景色之美。

三、回顾全文,体会写法。

1、默读全文,找出作者描写不同地点景物的句子,体会描写方法的不同。 2、导学释疑,。

(1)长廊的景色:先写长廊的“长”,然后是横槛上五彩的画,最后写长廊两旁美丽的风景。

(2)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色,再写站在佛香阁前向下、向前、向东远看到的美景。 (3)昆明湖的景色: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

(体会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这些句子都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这些句子可以帮助我们理清课文的条理。)

3、总结游记的写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游览顺序、观察顺序、方位变化顺序、季节变化顺序。)

(2)运用好过渡句,交待清游览顺序。 (3)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4)选择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 四、丰富积累。

1、背诵一段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同桌互背互评。 2、写字指导。朱堤雕狮态 3、学生当堂书写。 五、布置作业。

1、把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介绍给家人或者朋友。 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