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发掘乡土资源,拓展特色教育

发掘乡土资源,拓展特色教育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发掘乡土资源 , 拓展特色教育 邢 虹 (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中心幼儿园,江苏常州 213000) 摘 要: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it神的关键在于立 足乡镇本地优势。发展同时兼顾低成本与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这也是推进乡镇幼教课程改革、优化幼教质量、提高乡镇幼儿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点。但当前不少乡镇幼儿园的实际运 营,存在诸如教育经费紧缺、教具缺乏等多种问题。为了排除 各种阻碍推行特色教学活动。各乡镇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挖 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又具有本土特色 的活动。 关键词:乡土资源 乡镇幼儿园教材游戏 乡镇地区的幼儿从小生活在更靠近大自然的地区.得天 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广阔、更有趣味的活动 场所。自然风土不仅是孩子们的欢乐源泉,更为幼儿的科学教 育提供了难得的物质条件。因此,乡镇区域的幼师如果能做到 善加利用乡土资源,不仅会成为教学中宝贵的天然财富,专业 度上的成长也将出乎意料。结合教学实际.我认为应当从以下 几方面着手: 一、引进乡土资源。优化课堂教材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 身边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育家陈鹤琴曾说: “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乡镇幼儿园周 围随处可见的乡土素材,诸如再平常不过的泥土、沙子、石头、 水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宝贝,既获得丰富的天然教 具,又锻炼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 孩子们的注意力极易被周围环境吸引.几根小树枝、小木 棍就可以成为搭桥的工具,几块小石头就可以用来模仿乡 间的垒灶,几根干草、几片菜叶也会玩得不亦乐乎。教师要 做的就是适当引导,使幼儿能进一步感知身边这些常见的 事物,产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如在水稻成熟的秋季,老师和 孩子、家长可以共同搜集或制作各种有关水稻生长、灌浆、 成熟的照片,也可以查找相关视频。学习制作米饭,还可以 用搜集到的稻秆、稻粒制作美丽的画面。把作品张贴在主题 墙面上,既美化了环境,又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常识。通过此 类形式的教学,幼儿既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又能养成主动 学习的习惯。 又如这段时间大班级部进行了一次“丰收的季节”主题活 动,在秋季丰收的大背景下,让孩子们和家长共同搜集花生、 玉米等各类农作物种子,进行种子粘贴活动。幼儿表现出比平 常更高涨的热情和兴趣,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种子材料的 准备对于这些乡镇家庭而言难度不高.成为我园和乡镇家庭 进行“家园合作”的一次成功体验。 二、开设乡土课程。改善教学内容 在实施新课程的主题教学中,乡镇幼儿园的教师发现许 多强烈的“城市味”,需要较高要求的学习材料,与乡镇幼儿园 的实际情况有偏差,对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阻碍。但是当我们 选择有特色的乡土资源,如幼儿常见的植物、动物、风俗习惯 等,作为科学课程的补充内容时.主题教育活动显现出很强的 吸引力和渗透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园结合五星地区乡镇特色,进行了一场 别开生面的“葫芦七兄弟”教学。孩子们回家找到形态各异的 葫芦,在课堂上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了外形有特色的“举 重娃”、“滚球娃”、“投篮娃”等七款葫芦兄弟造型,锻炼了孩子 们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次特色教学让孩子们对家乡地 区的风土产生了更深的热爱,获得了江苏省级教学类奖项,也 为我园举办更多类似的乡土教学给予了有力支持。 三、善用乡土环境。丰富户外游戏 陶行知先生对乡镇教育提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 境,不用死的书本。”乡土资源中蕴含大量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免费易得的材料,都可以用来开展富有特色的户外游戏活 动。我园根据不同季节特征,定期组织幼儿春天踏青春游、夏 天捉昆虫、秋天拣落叶等户外活动,让幼儿与大自然持续地亲 密接触,既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又锻炼幼儿的强健身体, 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 乡镇是最天然的活动区,处处都是将区角活动拓展到户 外的最佳地点。如随处可见的泥土就是游戏的天然素材,把土 加点水做成泥,就可以用泥做鸡蛋饼。做烧烤串,做汽车…… 幼儿的想象力尽情放飞,同时尽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还可以 引导幼JLJ'l-出收集果实、种子等.还有稻穗、玉米皮、棉花、各 类豆子、花生壳、瓜子壳、开心果壳等,丰富活动区的材料,制 作形态各异的自然拼贴画,这些都是在幼儿园狭小的空间中 不能做到的。 如我园原本种植了一小片低矮的竹林供孩子们嬉戏,但 由于竹子太少,不能满足孩子们尽情玩耍的需要,因此老师们 带领孩子走进幼儿园附近的一大片野生竹林,进行了别具特 色的“翠竹飞舞”活动。在竹林中,老师实地介绍了竹子的特 性,幼儿自由探索竹竿的玩法,创造出了“极速降落”、“惊险荡 桥”、“飞檐走壁”等一系列趣味游戏。孩子在活动中展现出的 创造力、想象力.让老师感到特别惊喜。乡镇孩子特有的运动 能力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 将乡镇自然环境与幼儿园教学实践相结合,让幼儿在大 自然中,与更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互动。激发更浓厚的学习兴 趣,培养更强的自主意识和动手能力。乡镇的孩子会和城市孩 子一样获得发展,老师也会获得更扎实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 教育出版社,2002.4(第一版). [2]肖莎.谈乡土资源的利用.早期教育,2004. [3]师云凤.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学 前教育研究.2006. 1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