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集美中学《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实施方案

集美中学《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实施方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集美中学《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四个基本理念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在认真学习、深入分析与研讨的基础上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并于2006年9月1日实施。

二、 我校的基本情况

班级:我校是省一级达标校、市属中学,初中各8个班,高中各12个班和一个新疆班,共计61个行政班; 师资:体育教师8人,其中7人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人为中专学历,2人为学校中层领导(6节满工作量,其余教师12节满工作量),特长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形体等;

场地器材:学校有篮球场3块,排球场1块,羽毛球场4块,乒乓球台10张,400米标准田径场1块,形体教室1间(可容纳1班)。

三、

册”。

选项教学规划

1、选项引导工作:利用军训期间配合学校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印发的两本手册,即“宣传手册”和“学生选课指导手

2、项目设置:篮球(2班)、排球(1班)、足球(1班)、乒乓球(1班)、羽毛球(1班)、形体(1班)、武术(1班);每班约40人。

3、 选项登记工作:在第1节课上对学生先进行集体辅导和选项说明,而后进行现场报名,即在相应项目的报名表(见附表)上填上姓名等,任课教师在现场进行相应的指导。

4、试听阶段:开学前两周为试听、确定选项阶段:允许部分学生对所选择的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人数过多的班级通过筛选等方式进行积极疏导和调整。

5、确定选项名单:经过前两周的试听确定名单并送报学校教务处。 6、教学人员配备:武术、乒乓球为外聘教师,其余为本校教师。

7、模块实施:在1学年内,不再进行选项,根据需要对个别学生进行项目的调整,在学年结束后重新进行。

四、 项目的总体安排:

必修:田径模块安排在高一和高二上学期修习;健康教育专题模块分布在前5个学期中进行。 选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供学生选择的模块如上。

课程设置与安排 上学期 学分 △ 0.5 ☆ 1.5 高一 下学期 ☆ 2 上学期 △ 0.5 ☆ 1.5 高二 下学期 ☆ 2 上学期 ◇ 1 ☆ 1 高三 下学期 ☆ 1

必修△◇ 选修☆ △ ◇ ☆ ◇ ☆ △ ◇ ☆ ◇ ☆ ◇ ☆ ☆ △为田径必修模块 ◇为健康教育必修模块 ☆为选修模块

五、

日课表:

课程表的编排

我校在课表的编排上,采用的是先排体育与健康课,然后排其它学科的方法。下面是我校今年的高中体育与健康的

集美中学2006——2007学年教师任课安排建议表

(高一年级“学分制”选项教学,其余“常规”教学方案)

填表日期:2006 年 7 月 29 日 体育 教研组 组长 李怀闽 任课年级 任课教师安排建议 初一年级 女:新(武术)1—8 男:★吴智鹉1—8 女:新(乒乓球)1—8 初二年级 男:★洪汉杰1—4 张天龙5—8 初三年级 女:★姚宝玉1—8 男:★陈永春1—8 高一年级 高二年级 高三年级 洪智勇★万虹等8位教师 新疆班:万虹 女:新教师1—4 ★张天龙5—12 男:陈永春1—8 洪智勇9—12 女:万 虹1—6 姚宝玉7—12 男:★李怀闽1—12 拟定备课组长 初中备课组长: 姚宝玉 高一年备课组长: 万 虹 高二、高三备课组长: 张天龙 备注: 1、教师任课的工作量统计: 万 虹:12节 吴智鹉:12节 姚宝玉:14节 张天龙:16节 洪汉杰:8节 陈永春:16节 李怀闽:16节 洪智勇:8节 新教师:各14节 (新教师应为武术和乒乓球专项) 2、★号为教师的户口规属。 3、高一年选项设置和教师安排: 略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课程

(高一年级“学分制”选项教学,其余“常规”教学方案)

上午 2 一 高二1、2 高三9、10 安 排 表 二 三 初一1、2 初二1、2 初三1、2 高二9、10 四 高二7、8 高三7、8 五 初一7、8 初二7、8 初三7、8 高三1、2

3 4 5 下午 高一1——6 高一7——12 高二3、4 高三11、12 6 高二5、6 高三5、6 高二7、8 高三7、8 初一3、4 初二3、4 初三3、4 高二11、12 初一5、6 初二5、6 初三5、6 高三1、2 初一7、8 初二7、8 初三7、8 高三3、4 高一7——12 高二5、6 高三5、6 高二3、4 高三11、12 高二1、2 高三9、10 初一5、6 初二5、6 初三5、6 高三3、4 初一3、4 初二3、4 初三3、4 高二11、12 初一1、2 初二1、2 初三1、2 高二9、10 高一1——6 7 备注: 1、高一年级“学分制”选项教学项目设置和教师安排:

篮球(男生班):洪智勇 篮球(女生班):李怀闽 足球(混合班):张天龙 排球(混合班):吴智鹉 形体(混合班):万 虹 武术(混合班):新教师 羽毛球(混班):洪汉杰 乒乓球(混班):新教师 2、因为部分教师跨年级教学,若要调课表要防止“撞车”。

3、篮球场地不够,建议在田径场的半园区上改造(具体方案另附)。 4、新疆班的教学届时另作安排。

六、 必选和自选项模块(部分)教学计划

(一) 田径(必修)模块教学计划

1、学习目标:

① 了解田径运动的锻炼功能和基本知识;能关心并知晓国内外的重大田径事件;

② 较好的掌握跑、跳、投的一些基本技术,发展耐力、速度、力量等体能要素,同时体验学习和运动带来的乐趣,具有探究意识和表现;

③ 乐于参加田径运动的学习和锻炼;在学练过程中形成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能与他人友好相处,有互帮

互助的合作精神。

2、学习内容:

根据选修项目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要求,选择1——3个项目授课(任课教师应将模块单元教学计划上报备课组长),示例如下: 学习1、 发展跑的能力(快速跑和耐久跑) 发展跳跃能力(男:三级跳远或背越式跳高; 女:跳远或跨越式跳高) 主教材 副教材 备注 内容 2、 课时

6 快速跑:建立正确的途中跑姿势—起跑和加速跑—冲刺跑 多种快速跑的辅助练习及接力游戏 结合选项内容发展耐力的练习;三分探究步频和步长的关系 耐久跑:正确的途中跑动作和弯道跑技术 钟跳绳、定时跑、定距跑及越野跑等 6 三级跳远:建立单脚跳、跨步跳、跳跃的动作结构—改进各跳的技术动作—适合自身条件的技术动作 跨越式跳高、背越式跳高及跳远:助跑与起跳—空中动作—落地动作 4 投:侧向滑步推铅球 实心球、发展上肢力量的练习 探究全身如何协调用力 2 学习效果检验:(1)50米测验 (2)1000米或800米测验 单足跳、跨步跳的结合练习;发展跳跃能力的多种练习;多种跳跃游戏的练习。 探究助跑速度、弹跳力、技术与跳远成绩的关系 信息反馈与小结: 3、授课形式和学习时间等的安排:

在选项课之外单独进行,也可在选项课之中结合进行,教师由选项课教师自行担任,具体时间自酌。 (二)健康教育(必修)模块教学计划

1、学习目标:

① 大多数学生比较重视健康知识的掌握,并乐于参加学习活动;

② 了解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并将所学应用于生活之中。 2、学习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理论知识部分,具体内容略。 3、授课形式和学习时间等的安排:

讲授和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操作相结合;随班授课(专项教师负责)和大班授课(按课程表,全年级分两个

单位授课)相结合等,上课的具体时间略。 (三)自选项模块(部分)教学计划 1、学习目标:

① 形成自己的运动兴趣和爱好,较熟练地掌握和应用1——3项运动技能; ② 发展体能;养成课余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在行为上得到体现。 2、学习内容:

由任课教师根据项目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等情况酌情制订,单元教学计划要上报备课组长,示例如下:

篮球运动单元教学计划(示例1)

对象:水平五(高一年级) 执教者: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1、认知篮球运动的健身价值,明白所学基本技、战术的动作方法; 2、较好地掌握运球行进间上蓝、突分配合等基本技、战术,并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3、积极参与学习和锻炼,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能遵守篮球的学习守则和竞赛规则。 较好地掌握运球、投篮、传球、突破技术及其组合动作,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战术。 18学时的学习内容 课次 主 内 容 介绍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建身价值,商约篮球课学习守则 高、低运球和单手肩上投蓝 运球急停急起练习 双手传接球和胸前投蓝 传接球和运球组合练习 运球急停跳起投篮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交叉步突破和双手低手投蓝 同侧步突破和单手低手投蓝 复习所学的技术 运球结合跳投练习 传接球结合跳投练习 突破结合跳投练习 突分技术与配合 辅 助 内 容 半场传接球行进间上蓝和教学比赛 (了解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熟悉球性练习,滑步和交叉步 熟悉球性练习,俯卧撑臂屈伸 复习运球急停急起,传、运球组合接力比赛 复习双手传接球,单双脚跳台阶练习 复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运球追拍练习 复习运球急停跳起投篮,曲折线回跑练习 复习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看手势滑步练习 复习交叉步突破,一攻一守练习 教学比赛 游戏:“贴烧饼”,连续“补蓝”比赛 游戏:听令追拍;复习运球结合跳投练习 复习传接球结合跳投,双手摸脚跟走练习 复习突破结合跳投练习,快速立卧撑练习 备 注 1、利用讲解示范和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动作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技能概念; 2、通过多种练习形式,改进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的水平; 3、利用各种练习手段发展学生的专项素质和体能,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4、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1

15 16 17 18 简单的篮球规则学习 防守的移动步法 总复习 单元学习测评 复习突分配合和行进间单、双手低手投篮,半场二打二练习 游戏:呼号接掷球和闪躲;半场三打三 教学比赛 教学比赛

乒乓球运动单元教学计划(示例2)

对象:水平五(高一年级) 执教者: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课次 1 1、初步了解现代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2、初步掌握乒乓球运动的主要基本技术;提高协调性和灵敏性,全面发展体能; 3、学会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感受运动过程中与人交往、合作的乐趣,改善自己的心理状况。 初步掌握主要基本技术的关键环节和难点。 18学时的学习内容 主 内 容 乒乓球运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简介 握拍法、准备姿势、正反手平击发球 挡球 正反手发急球 快推斜线球 快推直线球 正反手发左右侧上旋球 正手近台攻斜线球 正手近台攻直线球 单步、跨步 辅 助 内 容 观看乒乓球运动的比赛片段 备 注 1、利用讲解示范和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动作技能概念; 2、通过多种练习形式,改进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的水平; 3、利用各种练习手段发展学生的体复习快推直线球;灵敏、柔韧练习 复习正反手发左右侧上旋球;对推比赛 复习正手近台攻斜线球 游戏:攻或对推目标 复习正手近台攻直线球 游戏:攻或对推目标 能,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4、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 3 4 5 6 7 8 9 10 做乒乓球拍操,灵敏、力量练习 复习正反手平击发球;灵敏、速度练习 复习挡球技术;灵敏、柔韧练习 复习正反手发急球、挡球技术;灵敏、力量练习 复习快推斜线球;灵敏、速度练习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正手中台攻斜线 正手中台攻直线 正反手发左(右)侧下旋球 慢搓 正手拉斜线球 正手拉直线球 正手扣杀 教学比赛 单元学习测评 复习单步、跨步;对攻比赛 复习正手中台攻斜线技术 左推右攻比赛 游戏:人球一体 复习正反手发左(右)侧下旋球 搓攻教学比赛 复习正手拉斜线球 搓攻结合左推右攻教学比赛 复习正手拉直线球;教学比赛 复习各项基本技术;灵敏、柔韧练习 教学比赛 3、教学注意事项:

①要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注意发挥专项组长和骨干的作用;

②上课时要突出身体练习的特质,精讲多练,既要考虑使学生有效地获取运动知识和技能,又要考虑多重学习目标的有机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使学习目标得以分解实现,体现教学成果的多样性; ④要延伸课堂,通过布置课余作业等形式,督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七、 学分评定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以便改进教学;发现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及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培养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学习评价重点是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评价对篮球运动的理解、技、战术掌握情况和运用;既评价最终成绩,又重视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相结合。

学习评价采用等级评定,健康教育模块凡按要求全程参与者,均为合格,记1学分;田径模块和自选项模块采用“评价表”评价,凡达到合格等级及以上者,均给予相应的学分(分配见四);三年必须修满11学分。评价细则如下:

项目教学单元学习评价表 高 年级 班 姓名 性别 评定日期 成绩 评定等级 评定范围 评价方法 评价内容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A B C 格D 学生 自评 学生 互评 教师评定 总评 综 合评 价

体能20% 测验观察 测验观察技能判定等 体能达到的水平与进步幅度:可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验内容 技能掌握 技能运用 技能展示 体育与健康课的出勤 熟练应用较好较好基本能够不能不能 知识与 技能40%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自如 应用 应用 应用 经常 一般 偶尔 没有 好 好 3次以上 自信 较自信 强 不太较好 不太好 在体育与健康课上的表现 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 对体育学习与活动的自信程度 在实现体育学习目标中的成功体验程度 在体育学习与活动表现3次 较好 不太好 2次 2次以下 不自 自信 信 不强 不坚不稳 强 坚强 较坚强 稳定 较稳定 好 好 不太不太坚强 强 稳定 定 不好 不好 好 较好 不太好 好 较好 不太好 不好 不好 不好 学习态度20% 观察问卷回答等 较强 不太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20% 观察记录问卷回答等 出的意志品质 在体育学习与活动表现出的情绪稳定程度 在体育活动中遵守活动规则的表现 与同伴一起完成体育学习与活动任务的合作表现 在体育学习与活动中爱护体育器材的表现 较好 不太备注:

八、 关于实验研究

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现有条件下 “软着陆”的研究与实践》为总课题,就“‘课程标准’在现有国情和学校实情下的实施”等问题进行研究。

附表一:

集美中学水平五教学计划 高一学年 §按兴趣和实际情况按选择的运动项目上好体育课; 运 动 参 与 §小球项目自备体育器材; §知道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 §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简单的个人锻炼计划;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竞赛活动。 §通过多种练习提高心肺功能、有氧耐力、肌肉力量等 §了解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身 体 健 康 措施; §了解饮食的科学知识,学会如何通过练习控制体重; §注意合理营养和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 §懂自己学习生活中情绪变化特征,知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危害; §运用所学方法调控自己在体育活动和心 比赛中的情绪; §通过多种练习增强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提高速度和反应时等; §了解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起因和预防措施; §了解常见传染病和遗传性等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懂得环境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认识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健康的积极手段,制定改善计划并实施。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断培养自尊和自信; §将体育活动中培养的坚强意志品质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通过体育活动发展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了解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知道体育对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 §分析体育活动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不断提高抗挫折能力。 §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与其他活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在学校和社区体育与健康活动中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在体育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运动能力; §表现出珍爱生命、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将体育活动中发展的学习能力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能通过体育活动预防或消除心理障碍。 §正确认识正常的异性交往,增强性问题上的守法观念。 §了解国家有关体育与健康的主要法规; §尊重他人参与学校和社区体育与健康活动的权利和义务; §学会一两种我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 §懂得学习、劳动等过程中对饮食营养卫生的要求; §了解食物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的构成,初步制订2~3个有特色的简单营养配餐处方; §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高二学年 §按兴趣和实际情况按选择的运动项目上好体育课; §有规律、按计划进行体育锻炼; §自己评价体能测试的结果; §描述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 §与伙伴一起进行体育活动。 高三学年 §按兴趣和实际情况按选择的运动项目上好体育课; §应用简单的方法测试自己的体能; §描述经过一段时间体育锻炼后自身健康状况的变化; §给同伴体育活动予适当指导。 理 §了解体育活动对形成坚强意志品质的健 重要作用; 康 §通过合理设置目标使自己在体育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 §了解性成熟的心理特征,并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心理变化。 社 §在体育活动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会 §尊重他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需要; 适 §在体育活动中不故意伤害他人; 应 §寻找确定体育练习同伴。

§在体育比赛中遵守规则和服从裁判; §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主动为学校体育与健康活动服务; §与同伴一起分担和处理体育活动与其他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与同伴齐心协力取得集体的成功。 §成为体育比赛的文明观众; §在体育与健康活动中表现出负责任的社会行为; §将体育培养的团队意识和行为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简易处理方法; §通过多种媒体获知有关体育赛事的报导; §参加各种体育比赛或组合、选编运动动作; 运 动 §了解并学会常用救生方法,如人工呼吸等; §调查体育活动过程中影响安全的因§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知识和方法;§自主选择学习进度,会欣赏比赛;§自觉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提高田径中某些项目的运动技能水平; 素; §对某些重大体育赛事做出简单评论; §熟悉所选项目规则和裁判法,担任学校比赛的裁判工作。 §讨论竞技运动与健身运动的区别; §认识多种运动项目对改善身体健康、§提高田径中某些项目的运动技能水平; §较好地掌握所选运动项目的主要技术与战§较好地掌握所选运动项目的主要技术术; 技 与战术; 能 §学习所选运动项目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法。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模块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形体等项目。 学分认定见《四:项目的总体安排》 §学习所选运动项目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法。 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价值; §继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模块有篮球、排球、足本单元可供选择的模块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形体等项目。 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形体等项目。 (1)本表是水平5教学计划的框架格式,各项目应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具体化; 说明 :

(2)注意结合专项教学的特点穿插体能练习的内容,以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 (3)根据实际情况将体育与健康课的知识内容适当分配到各学期进行教学; (4)具体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可列入各项目单元和学时教学计划中。 附表二:

高一年“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报名表 项目 姓名 性别 班级 姓名 性别 班级 姓名 性别 班级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