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考点28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及其独裁统治(★★二级考点,单选)
1.政治上:1928年12月,张学良在东北宣布“改易旗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标志着北洋军阀作为独立的政治势力的结束,与此同时也标志着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1928年4月18日,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与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合并,组成新的南京国民政府,史称“宁汉合流”。 2.经济上:(单选题)
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金融业开始的。并且开始垄断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大银行。
3.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任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代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在当时,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目标。
考点29中间党派的活动及其政治主张(★★二级考点,单选)
党派名称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乡村建设派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青年党(醒狮派、国家主义派)中国国家社会党(再造派)领导人邓演达梁漱溟黄炎培曾琦、李璜、左舜生张君劢、张东荪、罗隆基 考点30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和人民军队的创建(★★二级考点,单选、简答、论述) 1.中国共产党人发动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
(1)1927年,毛泽东在汉口召开的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是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确定的两项方针是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这次会议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发动的三大著名起义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担任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是周恩来。
(3)1927年9月9日,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的毛泽东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2月11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 2.简述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2)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3)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3.简述“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将原有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
第二,在部队中建立共产党各级组织,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
1
2021年-2022年
第三, 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部队内部实行民主管理。 4.简述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 第一,它放弃了 “左派国民党”运动的旗号,公开打出了 “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第二,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5. 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意义。
(1)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武装起义树立了榜样;
(2)它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
(3)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 考点3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二级考点,单选)
1. 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 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泽东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3. 1930年至1931年,红一方面军(毛泽东、朱德)在取得三次反“围剿”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合并了闽西与赣南两块根据地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4. 1928年12月《井冈山土地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5. 1929年4月毛泽东发布《兴国土地法》。新民主主义土地政策是: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考点32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二级考点,单选、简答)
1. 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 2.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屡次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第一,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
第二,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
第三,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考点33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一级考点,单选、简答、论述) 1.中央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
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率先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的是红一方面军。 2.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集中全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的新的军事指挥小组成员有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3.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1)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
(3)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考点34红军三大主力部队胜利完成长征(★★★一级考点,单选、简答、论述) 1.三大主力、四次会师
2
2021年-2022年
时间 1935.6 部队 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与红四 方面军 地点 四川懋功 陕北吴起镇 甘孜 甘肃会宁、静宁 意义 —— 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 长征结束 —— 胜利结束长征 1935.10 中央红军陕甘支队与红十五军团 1936.7 1936.10 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 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 2.长征的伟大意义:
第一,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史诗。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第二,通过长征,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第三,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这是党和红军极为宝贵的精华。
第四,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第五,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即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总之,红军长征的胜利,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