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复习要点
第一章 导言 [教材第一章]
1.资源稀缺性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学的关系。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价格理论 [教材第二章]
1.需求[供给]的含义及其三种表示方式。
2.需求[供给]规律与需求[供给]曲线的特征。
3.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决定。
4.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5.需求[供给]的变动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的区别。
6.需求价格弹性的三种基本类型。
7.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
8.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益的关系。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第三章 消费理论 [教材第三章]
1.效用的含义及其特点。
2.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3.边际效用的含义及其与总效用之间的关系。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5.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6.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
7.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8.预算线的含义与特征。
9.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第四章 生产理论 [教材第四章]
1.生产函数的含义。
2.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的区别。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前提条件。
4.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5.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和特征。
6.边际技术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7.等成本线的含义和特征。
8.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要素组合(最大产量组合和最小成本组合)的含义及其条件。
9.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
第五章 成本理论 [教材第五章]
1.隐成本与显成本及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区别。
2.短期成本分类及其计算:TC、TVC、TFC、TAC、AVC、AFC和MC。
3.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
4.长期平均成本的形状与规模报酬的变动的关系。
第六章 市场理论 [教材第六、七章]
l.四种基本的市场类型。
2.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条件。
3.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的特点及其原因。
4.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5.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及其停止营业点。
6.完全垄断市场形成的条件。
7.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的特点及其原因。
8.完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9.垄断竞争市场形成的条件。
10.寡头垄断市场的主要特征。
第七章 分配理论 [教材第八、九章]
1.四大生产要素与四种基本收入形式。
2.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的特点。
3.边际产品[MP]、边际收益[MR]、边际收益产品[MRP]、平均收益产品[ARP]和边际要素成本[MFC]、平均要素成本[AFC] 。
4.边际产品价值[VMP]与边际收益产品[MRP]的区别。
5.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MRP=MFC]。
6.劳动供给曲线的特点。
7.土地供给曲线的特点。
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教材第十章]
1.一般均衡的含义与前提
2.福利经济学与帕累托最优
3.帕累托最优的一般均衡分析
4.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
5.社会福利函数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教材第十一章]
1.市场不灵的含义及其表现。
2.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
3.外部性及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含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