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红外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

红外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

红外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

一、 单选题

1.二氧化碳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总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 A、2,3,3 B、3,2,8 C、3,2,7 D、2,3,7 E、7,2,3

2.乙炔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 A、3,2,7 B、2,3,4 C、3,4,2 D、4,2,3 E、4,3,2

3.一种能作为色散型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晶体 E、金属

4. 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 A、CO B、H2O C、SO2 D、H2

5. 下列化学键的伸缩振动嗦产生的吸收峰波数最大的是〔 A、C=O B、C-H C、C=C

1 / 6

.

D、O-H

6. 在醇类化合物中,O-H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增加而向低波数移动,原因是〔 A、溶液极性变大 B、分子间氢键增强 C、诱导效应变大 D、易产生振动偶合

7. 羰基化合物a.RCOR, b.RCOCl,c. RCOH,d.RCOF中,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的是〔 A、a B、b C、c D、d

二、 多选题

1.下列属于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有〔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氢键 D、杂化效应 E、振动耦合

2.为了测定固体试样的红外光谱图,对固体试样的制备方法有〔 A、溶液法 B、粉末法 C、糊状法 D、薄膜法 E、压片法

三.问答题

1.按照VC=O频率增加的顺序排列下列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OCCH3OOCCCH3 C. CH3A. B. CH32.下列两个化合物的红外光谱有何不同?

OCH3

2 / 6

.

CH3-CH2-CH=CH2 CH3-CH=CH-CH3

A B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

一、 单选题

1.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原子蒸气对共振辐射的吸收程度与〔。 A、透射光强度I成正比 B、基态原子数N0成正比 C、激发态原子数Nj成正比 D、被测物质原子数Nj/N0成正比 E、透射光强度I成反比

2.AAS选择性好,是因为〔 。 A、原子化效率高

B、光源发出的特征辐射只能被特定的基态原子吸收 C、检测器灵敏度高

D、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数不受温度影响 E、线性范围宽

3.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广泛采用的光源是〔 。 A、无极放电灯 B、空心阴极灯 C、氢灯 D、钨灯 E、氘灯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光源的作用是〔。 A、发射很强的连续光谱

B、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共振辐射 C、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D、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E、将待测试样转化为原子状态

3 / 6

.

5.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线半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阴极材料 B、阳极材料 C、灯电流 D、内充气体 E、外界温度

6.在原子吸收分析中,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空心阴极灯 B、原子化系统 C、分光系统 D、检测系统 E、电子元件

7.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与火焰法相比,其优点是〔。 A、灵敏度高 B、重现性好 C、分析速度快 D、背景吸收小 E、线性范围宽

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的最佳测量范围是〔 。 A、0.15—0.6 B、0.1—0.5 C、0.01—0.05 D、0.6—0.8 E、0.15—1.0

9.已知钙的特征浓度为0.004 ug·mL-1·1%-1 吸收,某固体样品中钙的含量约为0.01%。若配制该样品的溶液体积为50 mL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应称取该固体样品的质量范围为〔 。 A.、0.034~0.136g B、0.2~0.4g

4 / 6

.

C、0.34~1.36g D、0.68~2.72g E、0.068~2.72g

二. 填空题

1. 原子发射光谱是基于原子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所以属于。

2. 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狭缝宜,原因是。而定量分析时,狭缝宜,原因是。 3.石墨炉的升温过程大致可分为、、和除残四个阶段。

4. 原子吸收分析用的火焰,按燃气与助燃气混合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和两大类,其中是原子吸收分析最常用的,该火焰类型的结构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即 ,,,。在这四个区中,原子吸收分析中主要应用区是,原因是,不能用于原子吸收分析的是 ,原因是,基态原子开始重新形成 。 三. 计算题

1.在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0.50gmL1镁溶液,测得透光率为40.0%。用此法测定某试样中镁的含量〔约为0.005%,若取样量约为0.5g,现有10mL、50 mL和250 mL3个容量瓶,选择哪个容量瓶最合适? 2.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某食品中的金属元素M时,称取1.000g样品制备成100mL溶液,再用10mL萃取液萃取M〔萃取率为90%,然后将所得溶液平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浓度为5.00gmL1的M标准溶液2.00mL。两份均用水稀释至25mL后,测得吸光度分别为0.32和0.60。求该食品中金属元素M的含量?

红外: 一、

1-5 BADDD 6-7 BD

二、 1 ABCDE 2 ABCDE 三、1.从共轭效应和电子效应两方面去考虑

2. 端基烯烃和非端基烯烃-C=CH上C-H伸缩振动的不同。 原子吸收

5 / 6

.

一、1-5 BBBBC 6-9 BAAE 二、

1.线状光谱、原子光谱

2.小、保证有一定的分辨率、减少谱线间重叠干扰、大、保证有较大的光的照度、提高谱线强度 3.干燥、热解、原子化

4.预混合火焰〔层流火焰、 非预混合火焰〔紊流火焰、 预混合火焰、 预热区、

第一反应区〔第一燃烧区、 中间薄层区 、 第二反应区〔第二燃烧区、 中间薄层区 、 温度最高、 第二反应区、 温度逐渐下降、化合物 三、 1.解 Sc0.00440.500.00440.0055(gmL1/1%吸收 Alg0.400 0.15~0.60吸光度对应的浓度范围为

ms0.005%106因为 c

V0.50.005%106V1mL132mL0.19所以 60.50.005%10V2mL33mL0.75即配置试样溶液的体积应在33mL~132mL之间,才能满足要求, 因此,选择50mL的容量瓶最合适。 2. 解:

Ax5cx/25cx=2.3gmL1 Ax55cx5225cx10106100%0.0026% 食品中的M的含量为

190%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