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自校规程 ..................................................................................... 1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自校记录表 ................................................................................... 3 2、水泥负压筛析仪自校规程 ................................................................................................. 4 水泥负压筛析仪自校记录表 ............................................................................................... 7 3、水泥沸煮箱自校规程 ......................................................................................................... 7 水泥沸煮箱自校记录表 ....................................................................................................... 8 4、水泥净浆搅拌机自校规程 ................................................................................................. 9 水泥净浆搅拌机自校记录表 ............................................................................................. 11 5、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自校规程 ................................................................... 12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自校记录表 ................................................................. 15 6、水泥行星式胶砂搅拌机自校规程 ................................................................................... 16 水泥行星式胶砂搅拌机自校记录表 ................................................................................. 18 7、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自校规程 ............................................................................... 19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自校记录表 ............................................................................. 21 8、水泥胶砂试模自校规程 ................................................................................................... 22 水泥胶砂试模自校记录表 ................................................................................................. 24 9、水泥抗压夹具自校规程 ................................................................................................... 25
1
水泥抗压夹具自校记录表 ................................................................................................. 27 10、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自校规程 ..................................................................................... 28 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自校记录表 ..................................................................................... 30 11、建筑用砂试验筛自校规程 ............................................................................................. 31 建筑用砂试验筛校验记录表 ............................................................................................. 33 12、建筑用石子试验筛自校规程 ......................................................................................... 34 建筑用石子试验筛自校记录表 ......................................................................................... 36 13、卵石或碎石针状规准仪自校规程 ................................................................................. 37 卵石或碎石针状规准仪自校记录表 ................................................................................. 39 14、卵石或碎石片状规准仪自校规程 ................................................................................. 40 卵石或碎石片状规准仪自校记录表 ................................................................................. 42 15、振筛机自校规程 ............................................................................................................. 43 振筛机自校记录表 ............................................................................................................. 44 16、混凝土试模自校规程 ..................................................................................................... 45 试模自校记录表 ................................................................................................................. 47 17、混凝土振动台自校规程 ................................................................................................. 48 混凝土振动台自校记录表 ................................................................................................. 50 18、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自校规程 ................................................................................. 51 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自校记录表 ................................................................................. 52
2
19、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校规程 ......................................................................................... 53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校记录表 ......................................................................................... 55 20、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自动控制器自校规程 ......................................................... 56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自动控制器自校记录表 ......................................................... 57 21、电热干燥箱自校规程 ..................................................................................................... 58 电热干燥箱自校记录表 ..................................................................................................... 60 22、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自校规程 ..................................................................................... 61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自校记录表 ..................................................................................... 64 23、混凝土贯入阻力仪自校规程 ......................................................................................... 65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校验记录表 ......................................................................................... 66
3
1、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的自校。 1 概述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是《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419)中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的专用设备,主要由跳桌、截锥圆模和捣棒组成。 2 技术要求
2.1 跳桌外观完好,应固定在坚固的基座上,圆盘台面应水平,跳桌跳动灵活,上升过程中保持圆盘桌面平稳,不抖动。
2.2 跳桌圆盘直径(300±1)mm,跳动部分(包括铸钢圆盘桌面和推杆)总质量(4.35±0.15)kg,圆盘跳动落距(10.0±0.2)mm。
2.3 桌面跳动频率为1次/s,跳动一个周期25次的时间为(25±1)s。 2.4 截锥圆模上口内径(70±0.5)mm,下口内径(100±0.5)mm,下口外径(120±0.5)mm,高(60±0.5)mm,模壁厚大于5mm。截锥圆模上有套模,套模下口应与圆模上口配合。
2.5 金属捣棒工作部分直径(20±0.5)mm,长(200±1.0)mm。 3 检验条件
3.1 检验用的仪器设备
3.1.1 游标卡尺:测量范围0~125mm,分度值0.02mm; 3.1.2 钢直尺:测量范围0~500mm,分度值1mm; 3.1.3 天平:称量5000g,感量5g;
1
3.1.4 秒表:分度值不小于0.1s;
3.1.5 大量程百分表:测量范围0-30mm,分度值0.01mm; 3.1.6 水平仪;
3.1.7 量块:10.20mm和9.80mm两块。
3.2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应在(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的室内检验。
4 校验方法
4.1 外观检查:目测。
4.2 圆盘桌面的水平度:用水平仪检查。 4.3 跳动部分总质量 :用天平称量。 4.4 落距检测(两种方法可选):
4.4.1用量块测量。将10.20mm量块放在机架顶面和凸肩平面之间,转动凸轮,凸轮与托轮不接触,将9.80mm量块放在机架顶面和凸肩平面之间,转动凸轮,凸轮与托轮不接触。符合以上情况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4.4.2 将大量程百分表垂直于圆盘中心后,使圆盘跳动6次,记录每次大量程百分表的位移测值,取平均值为振幅。
4.5 跳动频率:用秒表测量跳动一个周期25次所用秒数。测量两个数值,取平均值。
4.6 桌面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取平均值。 4.7 截锥圆模几何尺寸:用游标卡尺检测高度、上口内径、下口内径、下口外径,分别测量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取其平均值。
2
4.8 金属捣棒工作部分直径和长度检测:用游标卡尺测量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取其平均值;用钢直尺测量长度。 4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为合格。 5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6 检验记录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检验记录表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检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外观完好,固定在坚固的外观 目测 基座上,圆盘台面水平,跳动灵活,桌面平稳,不抖动。 圆盘桌面的水平度 — 水平 检验数据 结果 3
跳动部分总质量 落距检测 跳动一个周期25次kg mm 4.35±0.15 10.0±0.2 s 的时间 桌面直径 高度 mm mm mm mm mm 25±1 300±1 60±0.5 70±0.5 100±0.5 120±0.5 截锥圆模几何尺寸上口内径 下口内径 下口外径 工作部分 金属捣棒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mm 直 径 工作部分 mm 长 度 200±1 20±0.5 复核人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2、水泥负压筛析仪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水泥负压筛析仪的自校。
4
1 概述
水泥负压筛析仪是用于《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GB/T 1345)水泥细度检验的专用设备。 2 技术要求
2.1 数显时间控制器误差2min±5s。
2.2 筛析仪性能,要求密封良好,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 2.3 水泥细度筛,筛网不得有堵塞、破洞现象,其校正系数应在0.80~1.20 范围内。 3 检验工具
3.1电子计时表或秒表
3.2天平:称量100g,分度值0.05g 3.3水泥细度标准粉 4 校验方法
4.1 采用电子计时器或秒表测试数显时间控制器是否准确。
4.2 用目测检查橡胶密封圈是否老化、损坏,确定筛析仪的密封程度。 4.3 按动电源开关,旋转调压风门,使仪器空转,检查是否能达到负压 4000Pa。若达不到,说明抽气效率不够,应打开吸尘器,抖动布袋,将吸附在袋上的水泥抖下,使布孔畅通,至负压正常为止。
4.4 将水泥细度筛筛网对着光照看,观察筛网是否有堵塞破洞现象。 4.5 水泥细度筛修正系数测定方法
4.5.1 用一种已知80µm标准筛筛余百分数的水泥细度标准粉作为标准 样。按负压筛析法操作程序测定标准样在水泥细度筛上筛余百分数。
5
4.5.2 试验筛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C——试验筛修正系数;
Fn——标准样给定的筛余百分数,%; Ft——标准样在试验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修正系数计算至0.01。
4.5.3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结果修正按下式计算:
式中:C——试验筛修正系数;
Fc——水泥试样修正后的筛余百分数,%; F——水泥试样修正前的筛余百分数,%。 5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水泥负压筛析仪自校记录表
6
水泥负压筛析仪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检验项目 数显时间控制器 技术要求 检验数据 结果 测试时间 2min±5s 外 观 筛析仪 密封良好 负 压 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 可调范围 水泥细度筛 外 观 筛网不得有堵塞、破洞现象 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为0.80~1.20 检验结论 7
检验人 复核人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3、水泥沸煮箱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水泥沸煮箱的自校。 1 概述
沸煮箱是《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测定水泥安定性的一种专用器具。 2 技术要求
2.1 仪器外观完好、无锈蚀、无漏水现象; 2.2 仪器应有接地线,沸煮箱、程控器不得漏电;
2.3 自动控制:能在(30±5)min内将箱中试验用水从(20±2)℃加热至沸 腾状态并保持(180±5)min后自动停止,整个试验过程中不需补充水量。 3 检验器具
3.1电子计时表或秒表 3.2标准温度计 3.3电笔 4 自校规程
4.1 外观检查:通过目测查看仪器外观是否完好,有无锈蚀,有无漏水现象。
8
4.2 沸煮箱、程控器有无漏电:采用电笔测试。
4.3 程控器控制时间:采用温度计测温,计时表或秒表计时,准确测出加热 至沸腾时间和维持沸腾时间。 5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水泥沸煮箱自校记录表
水泥沸煮箱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检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仪器外观完好,无锈蚀、 无漏水现象 仪器应有接地线 检验数据 结果 外观 — 仪器漏电测试 — 沸煮箱、程控器不得漏电 加热至沸腾 程序控制器控制时 间测试 维持沸腾 min 时间 180±5 min 时间 30±5 9
检验 结论 检验人 复核人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4、水泥净浆搅拌机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及检修后的水泥净浆搅拌机自校。 1 概述
水泥净浆搅拌机是用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试验的专用设备。 2 技术要求
2.1 搅拌机不得有碰伤、划痕和锈斑。
2.2 搅拌机运转时声音正常,搅拌锅和搅拌叶片没有明显的晃动现象。 2.3 搅拌机拌和一次的自动控制程序:慢速(120±3)s,停拌(15±1)s,快
10
速(120±3)s。
2.4 搅拌锅由不锈钢或带有耐腐蚀电镀层的铁质材料制成,搅拌叶片由铸钢 或不锈钢制造。
2.5 搅拌锅深度:(139±2)mm。 2.6 搅拌锅内径:(160±1)mm。
2.7 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2±1)mm。
2.8 在机头醒目位置标有搅拌叶片公转方向的标志。搅拌叶片自转方向为顺 时针,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3 检验条件
3.1 检验室内应保持在(20±2)℃,湿度≥50%。 3.2 检验用仪器设备
3.2.1 秒表:精度不低于0.1s;
3.2.2 游标卡尺:分度值不大于0.02mm; 3.2.3 钢直尺;
3.2.4 φ1mm和φ3mm钢丝。
4 校验方法
4.1 外观及运转情况:目测。 4.2 搅拌机拌和一次的自动控制程序:
4.3 用秒表测量一个工作周期中的慢速、停拌及快速的时间。测量两个周期, 取平均值。
4.4 搅拌锅深度、内径:用游标卡尺检测锅底圆弧最低点至锅口平面的距离; 用游标卡尺在两个垂直方向检测内径,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11
4.5 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切断电源,用手转动叶片,使搅拌 叶片平面处于锅壁垂直状态,在相互对称的6个位置用φ1mm和φ3mm钢丝检查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的间隙。 5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水泥净浆搅拌机自校记录表
12
水泥净浆搅拌机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检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检验数据 结果 搅拌锅由不锈钢或带有耐腐蚀电镀层的铁质材料制成,搅拌叶片由铸钢或不锈钢制造,搅拌机运转时声音正常,搅拌锅和搅拌叶片没有明显的晃动现象,搅拌叶片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搅拌机拌和一次的自动控制程序时间 慢速 s 120±3 外观及运转情况 / 停拌 s 15±1 快速 s 120±3 深度 搅拌锅 内径 搅拌叶片mm 139±2 mm 160±1 mm 与锅底 工作间隙 搅拌叶片mm 与锅壁 2±1 2±1 13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5、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自校。 1 概述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是《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和凝结时间的专用仪器。 2 技术要求
2.1 滑动杆表面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紧涩和晃动现象; 2.2 标尺读数和刻度范围下落距离为0~70mm,分度值为1mm;标尺刻度 清晰,位置固定并挺直;
2.3 试杆、试针的同轴度:在试杆、试针与底座平面接触情况下,试杆、试 针的同轴度<1.0mm;
2.4 滑动杆直径为:11.93~11.98mm(新购);11.90~12.02 mm(使用中); 2.5 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有效长度为(50±1)mm,由直径(10.00±0.05) mm的圆柱形耐腐蚀金属制成。
14
2.6 测定凝结时间用试针由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50.0±1.0)mm、 终凝针为(30.0±1.0)mm、直径为(1.13±0.05)mm的圆柱体。
2.7 终凝针上安装的环形附件,顶部外径(3.3±0.1)mm,底部外径(5±0.1) mm,高度(6.4±0.1)mm,环形附件平面与针头的距离为0.50mm,并且环形附件与试针应焊接牢固。
2.8 滑动杆与试杆、滑动杆与试针(包括固定螺丝、标尺指针)的总质量均 为300g±2g。
2.9 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应由耐腐蚀的、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试模为高 (40±0.5)mm、顶内径(65±0.5)mm、底内径(75±0.5)mm的截顶圆锥体。 3 检验项目及条件
3.1 检验项目
3.1.1 外观与材质
3.1.2 滑动杆、试杆、试针及环形附件尺寸及环形附件尺寸 3.1.3 滑动杆与试杆、滑动杆与试针的总质量 3.1.4 试杆、试针同轴度 3.1.5 截顶圆锥体试模尺寸 3.2 检验用器具
3.2.1 天平:称量500g,感量0.1g;
3.2.2 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3.2.3 塞尺。
4 校验方法
4.1 外观检查:通过目测、手动进行2.1~2.2条检验。
15
4.2 滑动杆、试杆与试针直径、长度及环形附件的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 将一块平整的玻璃板放在已安装终凝用试针的测定仪底座上,缓缓放下滑动杆,使终凝用试针与玻璃板接触,用0.5mm塞尺检测环形附件平面与针头的距离。
4.3 滑动与试杆、滑动杆与试针的总质量用天平称量。 4.4 同轴度的检测 4.4.1试杆同轴度的检测
在滑动杆下端上装上试杆,固定,在底座上放一块玻璃板,取两张白纸,中间夹一张复印纸一并放在玻璃板上。将滑动杆放下,使试杆与纸接触,然后用手轻轻转动滑动杆一周,此时试杆在纸上划出一个圆圈。用游标卡尺检测圆圈的直径扣除试杆的直径后除以2即为试杆的同轴度。平行测定两次,取平均值。
4.4.2试针同轴度的检测
在滑动杆下端装上试针,按4.4.1步骤测定,使试针的针尖在纸上划出一个圆圈,用游标卡尺测量的直径,扣除试针的直径后除以2即为试杆的同轴度。平行测定两次,取平均值。
4.5 截顶圆锥体试模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深度,试模上、下口内径用游 标卡尺在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测量取平均值。 5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自校记录表
16
仪器编号: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自校记录表
检验编号:
17
检验数据 检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测值 平均值 滑动杆表面光滑,能外 观 / 自由下落,无紧涩和旷动现象。 试杆 同轴度 初凝针 终凝针 mm mm mm <1.0 <1.0 <1.0 新购:11.93~11.98 使用中:11.90~12.02 50±1 mm 10.00±0.05 50.0±1.0 1.13±0.05 30.0±1.0 mm 试针尺寸 针 直径 高度 顶部外径 环形附件 底部外径 终凝针端部露出0.50 环形附件长度 mm 1.13±0.05 6.4±0.1 3.3±0.1 5±0.1 结果 滑动杆尺寸 直径 mm 长度 试杆 直径 初凝针 试杆与终凝长度 直径 长度 18
滑动杆与试杆总质量 滑动部滑动杆与初凝针的总g 300±2 g 分 质量 300±2 总质量 滑动杆与终凝针的总g 质量 截顶圆锥体试模尺寸 检验 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年 月 日 顶内径 底内径 高 mm 65±0.5 75±0.5 40±0.5 300±2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19
6、水泥行星式胶砂搅拌机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水泥行星式胶砂搅拌机的自校。 1 概述
水泥行星式胶砂搅拌机是用于《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 17671)水泥强度试验方法的专用设备。 2 技术要求
2.1 搅拌机不得有碰伤、划痕和锈斑。
2.2 搅拌机运转时声音正常,搅拌锅和搅拌叶片没有明显的晃动现象 2.3 胶砂搅拌机的自动控制程序为:低速(30±1)s,再低速(30±1)s、同 时自动加砂、20~30s全部加完,高速(30±1)s,停(90±1)s,高速(60±1)s。
2.4 搅拌锅由不锈钢或带有耐腐蚀电镀层的铁质材料制成,搅拌叶片由铸钢 或不锈钢制造,内径(202±1)mm,深度(180±3)mm。
2.5 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3±1)mm。
2.6 在机头醒目位置标有搅拌叶片公转方向的标志。搅拌叶片自转方向为顺 时针,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3 检验条件
3.1 检验室内应保持在(20±2)℃,湿度≥50%。 3.2 检验用仪器设备
3.2.1 秒表:精度不低于0.1s;
3.2.2 游标卡尺:分度值不大于0.02mm;
20
3.2.3 深度尺:分度值不大于0.02mm; 3.2.4 钢直尺;
3.2.5 2mm和φ4mm钢丝;
4 校验方法
4.1 外观及运行状态检查:目测。 4.2 搅拌机拌和一次的自动控制程序:
4.3 用秒表测量一个工作周期中的慢速、加砂、停拌及快速的时间。测量两 个周期,取平均值。
4.4 搅拌锅深度、内径:用深度尺检测锅底圆弧最低点至锅口平面的距离; 用游标卡尺在两个垂直方向检测内径,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4.5 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切断电源,用手转动叶片,使搅拌 叶片平面处于锅壁垂直状态,在相互对称的6个位置用φ2mm和φ4mm钢丝检查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的间隙。 5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水泥行星式胶砂搅拌机自校记录表
21
水泥行星式胶砂搅拌机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单位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数据 结果 搅拌锅由不锈钢或带有耐腐蚀电镀层的铁质材料制成,搅拌叶片由铸钢或不锈钢制造,搅拌机运外观及运转情况 / 转时声音正常,搅拌锅和搅拌叶片没有明显的晃动现象,搅拌叶片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搅拌低速 s 30±1 22
机拌和一次的自动控制程序时间 搅拌锅 低速 同时加砂 高速 停拌 s s s s 30±1 20~30 30±1 90±1 高速 s 60±1 深度 内径 搅拌叶片mm mm 180±3 202±1 mm 工作间隙 与锅底 搅拌叶片mm 与锅壁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3±1 3±1 复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7、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的自校。
23
1 概述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是用于《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 17671)水泥强度试验方法的专用设备。 2 技术要求
2.1 应有铭牌,其中包括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出厂编号与日期。 2.2 振实台外表面不得有粗糙不平及未规定的凸起、凹陷,臂杆轴只能转动 不允许有旷动。振实台启动后,其台盘在上升过程中和撞击瞬间无摆动现象,传动部分运转声音正常,控制器和计数器灵敏可靠,能控制振实台振动60次后自动停止。
2.3 振实台的振幅:(15.0±0.3)mm。 2.4 振动60次的时间:(60±2)s。
2.5 卡具与模套连成一体,卡紧时模套能压紧试模并与试模内侧对齐。 2.6 台盘表面应是水平的。 3 检验条件
3.1 秒表:分辨率不低于0.1s; 3.2 百分表、14.7mm和15.3mm量块; 3.3 钢直尺;
3.4 卡尺:分度值0.02mm; 3.5 水平仪;
3.6 检验应在温度(20±2)℃,湿度≥50%室内检验。 4 校验方法
4.1 按2.1、2.2、2.5要求进行外观和工作状态的检查。
24
4.2 振幅检测(两种方法可选)
4.2.1用14.7mm和15.3mm量块检测。当在突头和止动器之间放入14.7mm 量块时,转动凸轮,凸轮与随动轮相接触;当放入15.3mm量块时,再转动凸轮,则凸轮与滚轮不接触。符合以上情况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4.2.2将大量程百分表垂直于台盘面中心后,振动6次,记录百分表的位移测值,取平均值为振幅。
4.3振动频率的检测
启动振实台,先空振一周,然后在开动振实台的同时用秒表计时,读取振实台振动60次的时间。
4.4用水平仪检测台盘表面水平状态。 5 检定结果的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为合格。 6 检定周期
振实台的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自校记录表
25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检验 数据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结果 1、应有铭牌,其中包括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出厂编号与日期。 2、振实台外表面不得有粗糙不平及未规定外观及工作状态 的凸起、凹陷,臂杆轴只能转动不允许有旷动。振实台启动后,其台盘无摆动现象,声音正常,控制器和计数器灵敏可靠,能控制振实台振动60次后自动停止。 卡具与模套连成一体,卡紧时模套能压紧试模并与试模内侧对齐 15.0±0.3 60±2 26
模套外观 振 幅(mm) 振动60次的时间(s) 台盘表面水平状态 水平仪检测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8、水泥胶砂试模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水泥胶砂试模的自校。 1 概述
水泥胶砂试模是《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 17671)的专用模具。 水泥胶砂试模是由底座、隔板、端板、紧固装置和定位销组成的三联模(一个模具成型三个试块)。 2 技术要求
2.1 试模加工面应光滑、无气孔、整洁、无粗糙不平现象;非加工表面宜刷 漆处理无留痕,端板、隔面不得有锈蚀缺陷。
2.2 试模的侧板和端板应由硬质钢材制造,底座可用铸铁或铸钢制造。组装 后试模的模腔尺寸长:160±0.80 mm,宽:40+(0.05~-0.10)mm,深:40.0+0.10
27
mm。
2.3 试模质量:(6.25±0.25)kg。
2.4 试模组装后,内壁各接触面应相互垂直,垂直公差不大于0.2mm。 2.5 端板与隔板工作面平面公差不大于0.03mm。
2.6 试模组装应紧密,隔板不倾斜晃动,紧固后隔板与底板的间隙应小于 0.05mm,且在试件成型时不出现漏浆现象。 3 检验条件
3.1 检验用的仪器设备
3.1.1 游标卡尺,分度值0.02mm; 3.1.2 钢直尺; 3.1.3 刀口尺;
3.1.4 普通级塞尺:厚度0.02~0.1mm; 3.1.5 垂直公差专用检具;
3.1.6 台秤或电子秤:分度值不大于5g; 3.2 水泥胶砂试模应在(20±2)℃ 的室内检验。 4 校验方法
4.1 按技术要求对试模的外观和资料进行检查。
4.2 用游标卡尺对试模的有效尺寸进行测量。长应在宽度方向的两端检测两 点,取平均值;宽、深在长度方向两端和中间检测三点,取平均值。
4.3 用台秤或电子秤检测试模质量。
4.4 用刀口尺和塞尺对试模内表面、端板和底座测量平面公差。
4.5 用垂直公差专用检具、塞尺测量组装后的试模的垂直公差,分别检测底
28
座与端板、底座与隔板、隔板与端板各一点。
4.6 隔板与底板的间隙用塞尺检测。
4.7 将装满水泥胶砂的试模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的操作步骤在振动台上 振30s,检查是否有漏浆现象。 5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水泥胶砂试模自校记录表
水泥胶砂试模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29
检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模加工面应光检验数据 结 果 试 模 外 观 — 滑、无气孔、整洁、无粗糙不平现象。 长 mm 160±0.8 试模尺寸 宽 mm 40m±0.2 高 mm 40.1±0.1 试 模 质 量 kg 6.25±0.25 ≤0.03 试模内表面平面公差 mm 底座与端板 mm 试模垂直公差 底座与隔板 mm 隔板与端板 mm ≤0.2 试模隔板与底板 mm 的间隙 <0.05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30
9、水泥抗压夹具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水泥抗压夹具的自校。 1 概述
水泥抗压夹具是用于《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7671)中检测水泥强度的专用夹具。 2 技术要求
2.1 应有牢固的铭牌,其内容包括: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出厂编号和 日期。
2.2 抗压夹具应保持清洁,不得有碰伤划痕; 2.3 上、下压板表面平整光洁,球座应能自由转动。
2.4 传压柱进行导向运动时垂直滑动而不发生明显摩擦和晃动,外力撤消后, 传压柱能自动返回原位。
2.5 上、下压板应为硬质钢材制成,其长度为(40±0.1)mm,宽度大于40mm, 厚度大于10mm。
2.6 上、下压板与试件整个接触表面的平面度为0.01mm,上、下压板自由距 离>45mm。
2.7 定位销高度不高于下压板表面5mm,间距为41~55mm。 3 检验项目及条件
3.1 检验项目
3.1.1 目测检查外观。
3.1.2 上、下压板的长度、宽度、厚度。
31
3.1.3 上、下压板的平面度。 3.1.4 上、下压板自由距离。 3.1.5 定位销高度、间距。 3.2 检验用器具
3.2.1 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3.2.2 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3.2.3 刀口尺、塞尺。
4 检查方法
4.1 目测及手感检查外观;
4.2 用钢直尺测量上、下压板自由距离;
4.3 用游标卡尺测量上、下压板的长、宽、厚及定位销高度、间距; 4.4 用刀口尺、塞尺检查压板表面的平面度。
5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水泥抗压夹具自校记录表
32
水泥抗压夹具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检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1应有牢固的铭牌; 2抗压夹具应保持清洁,不得有碰伤划痕; 3上、下压板表面平整光洁,球座应能外观状态 目测 自由转动。 4传压柱进行导向运动时垂直滑动而不发生明显摩擦和晃动,外力撤消后,传压柱能自动返回原位。 上压板尺寸 长 宽 mm mm 40±0.1 >40 检验数据 结果 33
厚 长 下压板尺寸 宽 厚 压板表面的平mm mm mm mm >10 40±0.1 >40 >10 mm 面度 自由距离 高 定位销 间距 mm 检验 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mm mm ±0.1 >45 ≤5 41~55 复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10、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的自校。 1 概述
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使用于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7671)检验水泥胶砂强度,为水泥试件提供标准养护条件的专用设备。 2 技术要求
2.1 外观:箱内外保持清洁,密封良好;资料齐全,运转状况正常;
34
2.2 温度(20±1)℃,湿度不低于90%。温度显示器示值与实测值相差小于 0.5℃;湿度显示器示值与实测值误差在-3%RH~5%RH范围内。
2.3 箱内篦板呈水平放置。
2.4 空载运行24h后,养护空间内无滴水现象。 3 检验项目及条件
3.1 检验项目
3.1.1 外观; 3.1.2 温度、湿度。 3.2 检验用器具
3.2.1 干湿温度计:测温准确度±0.2℃;测湿准确度小于3%RH; 3.2.2 水平仪。
4 校验方法
4.1 用手摸、目测等感官方法检查外观、密封性及运转状况;用试电笔检查有无漏电现象;
4.2 养护箱内温度测定:将温度计放置于养护箱内上、中、下层等不同部位,待温度稳定后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共读测4-6点;
4.3 养护水温度的测定:将温度计放置于养护水槽内,待温度稳定后读出温度计上的读数共测3点;
4.4 箱内湿度: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量三个不同点的湿度; 4.5 用水平仪测试箱内篦板水平性。
4.6 将养护箱空载运行24h,目测有无滴水现象。 5 检验结果处理
35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自校记录表
36
水泥恒温恒湿养护箱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箱内外保持清洁,密 封良好。 正常 养护箱内温度 温度(℃) 20±1 养护箱水温度20±1 湿度(%) 篦板 空载性能 养护箱内湿度>90 水平 无滴水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37
检验数据 结果 外观及运转 外观检查 运转状况 复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11、建筑用砂试验筛自校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购的、使用中的及维修后的建筑用砂试验筛的自校。 1 概述
建筑用砂试验筛是用于按《建筑用砂》(GB/T 14684)检验建筑用砂颗粒级配的专用仪器。 2 技术要求
2.1 试验筛应有铭牌,包括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出厂编号等; 2.2 筛框平整光滑,无变形及折痕;
2.3 筛面无破损,封接处应能防止被物料堵塞;
2.4 全套试验筛包括7个筛子、一个筛底和一个筛盖,筛框内径为200mm,基本尺寸见下表: 筛孔尺寸(mm) 板厚(mm) 丝径(mm) 2.5 方孔筛的筛孔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筛孔允许偏差 筛孔基本尺寸w(mm) 最大 偏差 X 平均 偏差 Y 中间 偏差 Z=(X+Y)/2 筛孔尺寸 (w+x)-(w+z) 之间的孔不大于(%) 9.50 1.0 / 4.75 1.0 / 2.36 1.0 / 1.18 / 0.63 0.60 / 0.40 0.30 / 0.20 0.15 / 0.112 金属丝 中间允许 偏差 38
9.50 4.75 2.36 1.18 0.60 0.30 0.15
0.210 0.140 0.110 0.160 0.104 0.067 0.044 / / / 0.040 0.022 0.012 0.0069 / / / 0.100 0.063 0.040 0.025 / / / 6 6 6 6 / / / 0.012 0.010 0.007 0.004 2.6 方孔筛的单个筛孔尺寸不能大于基本尺寸与最大允许偏差之和(w+x); 2.7 方孔筛的筛孔平均尺寸不能大于基本尺寸与平均偏差之和(w+y),也不能小于基本尺寸与平均偏差之差(w-y);
2.8 方孔筛的筛孔尺寸在(w+x)和(w+z)之间的筛孔数不得超过筛孔总数的6﹪;
3 校验用测量设备
3.1 游标卡尺:量程300 mm,分度值0.02 mm;
3.2 刻度放大镜(读数放大镜):量程8 mm,分度值0.01 mm; 4 校验方法
4.1 用感官方法检查2.1、2.2、2.3、2.4项技术要求;。 4.2 用游标卡尺测量圆孔筛各项尺寸偏差; 4.3 用刻度放大镜测量方孔筛各项尺寸偏差;
4.4 在筛面上沿夹角90°或60°的两条直线方向进行测量,每一直线的长度在100mm以上,且至少含有5个孔; 5 校验结果评定
5.1 新购的砂试验筛必须符合全部技术要求;
39
5.2 使用中的及维修后的砂试验应符合除第2.1、2.2条以外的全部技术要求;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建筑用砂试验筛校验记录表
40
建筑用砂试验筛校验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筛孔尺寸 9.50mm 4.75mm 2.36mm 项 目 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 最大偏差(X) 平均偏差 1.18mm 中间偏差 (w+x)-(w+z)% 丝径偏差 最大偏差(X) 平均偏差 0.60 mm 中间偏差 (w+x)-(w+z) % 丝径偏差 最大偏差(X) 平均偏差 0.30 mm 中间偏差 (w+x)-(w+z) % 丝径偏差 0.15 mm 最大偏差(X) 技术要求 0.21 0.14 0.11 0.16 0.04 0.10 6% 0.012 0.104 0.022 0.063 6% 0.010 0.067 0.012 0.040 6% 0.007 0.044 41
校验数据 结 果 平均偏差 中间偏差 (w+x)-(w+z) % 丝径偏差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0.0069 0.025 6% 0.004 复核人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12、建筑用石子试验筛自校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购的、使用中的及维修后的建筑用石子试验筛的自校。 1 概述
建筑用石子试验筛是用于按《建筑用碎石、卵石》(GB/T14685)检验建筑用石子粒径和颗粒级配的专用仪器。 2 技术要求
2.1 试验筛应有铭牌,包括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出厂编号等; 2.2 筛板平整光滑无毛刺,冲孔面向上,孔形规则,孔距一致;
2.3 全套试验筛包括12个筛子、一个筛底和一个筛盖,筛框内径为250-300mm,其基本尺寸见下表:
筛孔尺寸(mm) 90.0 75.0 63.0 53.0 37.5 31.5 26.5 19.0 16.0 9.50 4.75 2.36 42
筛孔数 4 (个) 孔距 -- (mm) 筛板厚度(mm)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 80 66 50 35 30 25 18 13 7.5 5.0 5 7 7 19 37 61 73 121 301 931 -- 2.4 不同筛孔尺寸的筛的允许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筛孔基本尺寸(mm) 90.0 75.0 63.0 53.0 37.5 31.5 筛孔尺寸偏差(mm) 0.70 0.65 0.60 0.55 0.45 0.40 最佳孔距 (mm) 100.0 90.0 80.0 63.0 50.0 40.0 筛孔基本尺寸(mm) 26.5 19.0 16.0 9.50 4.75 2.36 筛孔尺寸偏差(mm) 0.35 0.30 0.26 0.21 0.14 0.11 最佳孔距 (mm) 31.5 25.0 18.0 12.6 6.9 3.9 3 校验用测量设备
3.1 游标卡尺 :量程 300mm,分度值0.02 mm。 4 校验方法
4.1 用感官方法检查冲孔面方向、孔形、孔距; 4.2 用游标卡尺测量各号筛的孔径及尺寸偏差;
4.3 筛板上圆孔多于20个时,沿夹角为90°或60°的两条直线方向进行测量,每条直线的长度在100mm以上,且至少有5个孔;
43
5 校验结果评定
5.1 新购的石子试验筛必须符合全部技术要求;
5.2 使用中的和维修后的石子试验筛应符合除第2.1条、第2.2条以外的全部技术要求; 6 自校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自校记录表
建筑用石子试验筛自校记录表
建筑用石子试验筛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44
孔径允许误校验 数据 (mm) 差(mm) 90.0 75.0 63.0 53.0 37.5 31.5 0.70 0.65 0.60 0.55 0.45 0.40 结论 孔径允许误校验 (mm) 差(mm) 数据 26.5 19.0 16.0 9.50 4.75 2.36 0.35 0.30 0.26 0.21 0.14 0.11 结论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复核人 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45
13、卵石或碎石针状规准仪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的卵石或碎石针状规准仪自校。 1 概述
碎石或卵石针状规准仪是《普通砼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和《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进行碎石或卵石针状含量试验的专用仪器。 2 技术要求
2.1 针状规准仪底板长348.7mm、宽20mm、厚5mm。 2.2 针状规准仪柱直径6mm。
2.3 针状规准仪柱间距分别为82.8mm、69.6mm、54.6mm、42.0mm、30.6mm、 17.1mm。
2.4 底板与规准柱应平直、光滑、表面镀铬。每根柱垂直底板、焊接牢固且 无焊痕。
3 检验项目及条件
3.1 检验项目
3.1.1 外观 3.1.2 尺寸 3.2 检验用工具
3.2.1 游标卡尺:量程200mm,分度值0.02mm。 3.2.2 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0mm。
46
3.2.3 直角尺。
4 校验方法
4.1 目测和触摸是否光滑、平直、是否镀铬,有无锈蚀及焊疤,焊接是否牢 固。
4.2 用钢直尺测量底板长、宽、厚和规准柱间距。 4.3 用游标卡尺测量规准柱直径,精确至0.1mm。 4.4 用直角尺测量规准柱是否垂直底板。 5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卵石或碎石针状规准仪自校记录表
47
卵石或碎石针状规准仪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检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底板与规准柱应平直、光滑、外观 — 表面镀铬,每根柱垂直底板、 焊接牢固且无焊痕。 长 底板 宽 厚 尺 寸 规准柱 间距 mm 直径 mm mm 348.7 20 5 6 82.8 69.6 54.6 42.0 30.6 48
检验数据 结果 17.1 规准柱是否垂直底— 板 垂直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1 概述
碎石或卵石片状规准仪是《普通砼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和《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进行碎石或卵石片状含量试验的专用仪器。 2 技术要求
2.1 片状规准仪长240mm、宽120mm。
2.2 片状规准仪柱为条孔,长×宽分别为82.8mm×13.8mm、69.6mm×11.6mm、 54.6mm×9.1mm、42.0mm×7.0mm、、30.6mm×5.1mm、17.1mm×2.8mm。条孔均匀分布在规准仪上。
49
复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14、卵石或碎石片状规准仪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卵石或碎石片状规准仪自校。
2.3 规准孔两端为圆弧形,其弧径分别为各孔宽度。 2.4 规准板应平直、光滑、表面镀铬,孔壁平直。 3 检验项目及条件
3.1 检验项目 3.1.1外观 3.1.2尺寸
3.2 检验用工具
3.2.1游标卡尺:量程200mm,分度值0.02mm。 3.2.2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0mm。 3.2.3弧度板。 4 校验方法
4.1 目测和触摸是否光滑、平直、是否镀铬,有无锈蚀。 4.2 用钢直尺测量片状规准仪长、宽。 4.3 用游标卡尺测量孔宽及孔长。 4.4 用弧度板测量条孔端部的弧径。 5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卵石或碎石片状规准仪自校记录表
50
卵石或碎石片状规准仪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单位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数据 结果 外 观 — 规准板应平直、光滑、表面镀铬,孔壁平直 规准板 长 mm 宽 长 ① 宽 长 ② 宽 长 240 120 82.8 13.8 69.6 11.6 54.6 9.1 mm 42.0 7.0 30.6 5.1 17.1 2.8 mm 51
尺 寸 规准孔 ③ 宽 长 ④ 宽 长 ⑤ 宽 长 ⑥ 宽 ① 弧13.8 径 弧② 径 弧③ 径 弧④ 径 弧⑤ 径 弧⑥ 径 2.8 5.1 7.0 9.1 11.6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52
15、振筛机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摇筛机的自校。 1 概述
振筛机是一种和标准筛一起用于检测砂筛分试验及组成情况的专用设备。 2 技术要求
1.1 外观要求整洁。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等。并有产品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
1.2 振筛机技术性能:振摆功能正常,压紧装置完好。 3 检验项目
3.1 检验项目
3.1.1 外观 3.1.2 技术性能
4 校验方法
4.1 目测仪器外观,检查标志和资料是否齐全。
4.2 启动后,检查振筛机振摆功能是否正常,压紧装置是否完好。 5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振筛机自校记录表
53
振筛机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项 目 校 验 数 据 结 果 外 观 是否有铭牌、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 1、振摆功能是否正常 技术性能 2、压紧装置是否完好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54
16、混凝土(砂浆)试模自校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购的、使用中及维修后的混凝土(砂浆)试模的自校。 1 概述
混凝土试模是用于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测试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制作试件的专用模具。
砂浆试模是用于《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 70)测试砂浆力学性能制作试件的专用模具。 2 技术要求
2.1 内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砂眼或缺陷、裂纹及划痕。 2.2 承压面的平面度不得超过0.0005 d(d为边长);
2.3 组装后各相邻面的夹角应为90°,不垂直度不应超过±0.5°; 2.4 试模各边长、直径和高的尺寸允许偏差不得超过1mm。 3 检验项目及条件
3.1 检验项目 3.1.1 不平整度 3.1.2 相邻面不垂直度 3.1.3 内部尺寸 3.2 检验用器具。
3.2.1钢直尺:量程500 mm,分度值0.5 mm;
55
3.2.2、游标卡尺:量程300 mm,分度值0.02 mm; 3.2.3 塞尺(厚薄规):量程0.01~1 mm,分度值0.01 mm; 3.2.4 角度规:量程0 ~320 °,分度值2'; 4 校验方法
4.1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模内部长度或直径; 4.2 用钢直尺和塞尺测量试模内表面不平度; 4.3 用角度规测量各相邻两边角度。 5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 )试模自校记录表
56
( )试模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内表面极限不平度(mm) 检验结论 序号 试 模 规 格 外观检查 每边极限尺寸(mm) 各相邻极限角度 结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57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 核 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17、混凝土振动台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混凝土振动台的自校。 1 概述
混凝土振动台是用于混凝土试块成型的专用设备。 2 技术要求
2.1 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和出厂日期等。 2.2 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2.3外表应平整光洁,台面应水平。在启动、工作、停机时均振动平稳,声音正常。
2.4 电气控制系统应安全可靠,必须具备短路、过载及漏电保护装置。 2.5 在空载条件下,台面中心点的垂直振幅应为(0.5±0.02)mm,台面振幅的不均匀度不大于15%。
2.6 振动台负载与空载时,台面中心点的垂直振幅之比不小于0.7。 2.7 振动台在空载条件下,频率应为(50±3)Hz。 2.8 台面尺寸偏差为:±5mm。 3 检验项目及条件
58
3.1 检验项目
3.1.1 外观 3.1.2 性能测试 3.2 检验用器具
3.2.1 二级测振仪。
3.2.2 钢卷尺:测量范围2m,分度值1mm。 3.2.3 万用表。
4 校验方法
4.1 用目测和查阅对外观和资料检验。 4.2 用万用表检验接地保护装置。
4.3 用测振仪检测振动台的垂直振幅。垂直振幅测点,应在振动台台面四角 各选一点,每边中间位置各选一点,台面中心一点,共9个测点。启动振动台,待运转平稳后,按选定测点进行测量。台面振幅的不均匀度N按下式计算,即
N=(︱△max︱/A)×100%
式中,︱△max︱——同次测量中各点振幅与台面中心点振幅的最大偏差,mm;
A——台面中心点的振幅,mm。
4.4 测定振动台负载台面中心垂直振幅时,其负载为三组装满混凝土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启动振动台,待运转平稳后,测量振动台中心点的振幅。
4.5 振动频率采用测振仪测定。 5 检验结果处理
59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混凝土振动台自校记录表
混凝土振动台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项 目 校 验 数 据 1、应有铭牌、合格证、说明书 外 观 2、外表光洁,启动、工作、停机应平衡,结 果 60
声音正常 1、振动频率: Hz 空载振动频率与振2、中心垂直振幅: mm 幅 3、振幅的均匀度: % 负载与空载中心垂直振幅比 台面尺寸(mm)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18、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的自
61
校。 1 概述
混凝土搅拌机是用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的专用设备。 2 技术要求
2.1 应有铭牌,其内容齐全;启动平稳,工作正常,绝缘性良好; 2.2 达到混凝土匀质性要求的搅拌时间:自落式≤50s,强制式≤45s; 2.3 满载后停机5min后再启动或超载10%时运转正常; 2.4 卸料时间:自落式≤30s,强制式≤15s。 3 检验项目及条件
3.1检验项目
3.1.1外观
3.1.2搅拌机性能测试 3.2检验用器具
3.2.1万用表。 2.2.2秒表。
3.2.3台秤:称量50kg,感量50g。
4 校验方法
4.1 用目测和查阅对外观和资料检验。 4.2 用万用表检验接地保护装置。
4.3 观察满载后停机5min后再启动或超载10%时运转是否正常; 4.4 用秒表测量卸料的时间(搅拌机内混凝土残留量≤5%)。 5 检验结果处理
62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自校记录表
试验室用混凝土搅拌机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项 目 外 观 技术要求 有铭牌、外表是否整洁;启动、关闭平稳控制器操作灵活;绝缘性良好。 校验数据 结 果 搅拌时间 负载能力 卸料时间 检验结论 检验人 自落式≤50s 强制式≤45s 满载后停机5min后再 启动运转正常 超载10%时运转正常 自落式≤30s 强制式≤15s 复核人 63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64
19、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建的,使用中和维修后的混凝土标准养护室(简称标养室)的自校。 1 概 述
标养室是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的要求进行混凝土试件标准养护的试验室 2 技术要求
2.1 标养室应清洁,试件放置架应整齐有序。标养室应安装有升温、降温和
加湿设备;
2.2 标养室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室内照明灯具应采用安全电压并有防水装
置。
2.3 标养室有温度应为(20±2)℃,相对湿度应不小于95%,室内温湿度的均
匀性应满足上述要求
2.4 室内设有试件架,试件在架子上彼此间隔应为10~20mm; 2.5 无论采用何种加湿方法,水以雾化为宜,且不得直接淋刷试件。 3 自校条件
3.1 检定用的仪器设备:
干湿球温度计。测量范围0~50℃,分度值0.5℃。 3.2 标养室应在实际运行状态下检验。 4 自校项目和自校方法
4.1 按2.1、2.2、2.4、2.5条对标养室进行外观和资料的检验。
65
4.2 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量标养室内各部位温、湿度,每隔2h测量一次,共 测8次,在实际使用范围内至少布置5个测点。可按室内上下两条对角线设置测点,在顶角和中间各设一点。 5 检验结果处理
经检验,满足第2条技术要求的即为合格,发给合格证书。任何一条要求不合格者,均为检验不合格,发给检验结果通知书。 6 检验周期
标养室的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校记录表
66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1、清洁、整齐 室内环境状态 2、应有漏电保护装置 3、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灯具有防水装置 温度 温度应为(20±2)℃ 检验数据 结果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应不小于95% 试件架 加湿装置工作状态 试件距离10~20mm 水宜雾化且不得直接淋刷试件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复核人 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67
20、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自动控制器自校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新购的、使用中的及维修后的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自动控制器的自校。 1 概述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自动控制器是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的要求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标准养护的温湿度自动控制器。 2 技术要求
2.1 设备铭牌内容齐全,外观洁净; 2.2 绝缘效果好,无漏电现象;
2.3 温度显示允许误差20±1℃,湿度显示允许误差±1%; 3 校验设备 干湿球温度计 4 校验方法
4.1 用感官观测检查2.1条; 4.2 用试电笔检查2.2条;
4.3 用干湿球温度计测量标养室内有代表性三个部位温、湿度,检查实际温湿度与仪器显示温湿度是否符合要求; 5 校验结果评定
经检验后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自动控制器应满足全部技术要求才能评定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68
标养室的检验周期为一年。 7 自校记录表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自动控制器自校记录表
69
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温湿度自动控制器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项目 技术要求 校验数据 结果 外观 清晰、洁净 绝缘性 良好 温度控制 20±1℃ 湿度控制 ±1% 检验结论 校 验 人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复 核 人 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70
21、电热干燥箱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的电热干燥箱自校。 1 概述
电热干燥箱主要用于烘干各种试剂、试样和各类试验器具。 2 技术要求
2.1 应有铭牌,包括制造厂、规格、出厂编号与日期。 2.2 外表应平整光洁,门闭合无明显缝隙,音响正常。 2.3 绝缘性能良好。
2.4 调温范围为50-300℃,控制温度允许误差为±5℃。 2.5 恒温时,箱内温度应在半小时内保持稳定。 3 检验项目及条件
3.1 检验项目
3.1.1 外观 3.1.2 绝缘性能 3.1.3 恒温稳定性 3.1.4 控制温度误差 3.2 检验用器具
3.2.1 温度计:量程300℃,分度值1℃; 3.2.2 秒表。
4 校验方法
4.1 用目测和启动电源及电笔来检查外观与绝缘性能。
71
4.2 在电热干燥箱顶端插入标准温度计,接上电源,将箱体温度指示刻度盘 分别置于50℃、60℃、70℃、90℃、105℃、115℃,观察温度计上的数值与控制温度是否一致。控制温度允许偏差为±5℃。
4.3 当温度升到所需恒定温度时,用秒表计时,半小时左右稳定至所需温度。 4.4 对于控制器无温度刻度表示的干燥箱,温度控制器所控制的试验温度由 箱顶温度计标定,控制允许误差为±5℃。 5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电热干燥箱自校记录表
72
电热干燥箱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1 应有铭牌,包括制造厂、规格、出厂编号与日期。 2 外表应平整光洁,门闭合无明显缝隙,音响正常。 绝缘性能 控制器指示温度 50℃ 60℃ 70℃ 90℃ 105℃ 115℃ 误差±5℃ 箱顶温度计实测温度 良好 检验数据 结果 外观 控制温度误差 73
恒温稳定性 温度应在半小时左右稳定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复核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22、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自校规程
本自校规程适用于新购置、使用中和检修后的混凝土的含气量测定仪的自校。 1 概述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是用于《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测定混凝土含气量的专用仪器。 2 技术要求
2.1 应有铭牌,其中包括型号、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和出厂日期等。 2.2 应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
2.3 含气量测定仪应由硬质金属制成,表面应平整无损;内表面光滑,无凹 凸不平的部位。
74
2.4 容器内直径与深度相等,容积应为(7000±25)mL。
2.5 盖体部分应有气室、操作阀、进气阀、排气阀、加水阀、排水阀及压力 表。
2.6 容器与盖体之间用螺栓连接,并应装有密封圈,连接处不得有空气留存, 并保证密闭。 3 检验项目及条件
3.1 检验项目
3.1.1 外观检查 3.1.2 容器容积标定 3.1.3 含气量测定仪的率定 3.2 检验用器具
3.2.1 压力表:量程0~0.25MPa,精度0.01MPa。 3.2.2 台秤:50kg,感量5g。
4 校验方法
4.1 目测检查是否有铭牌,内壁是否光滑,有无凹凸部位。 4.2 容器容积标定
4.2.1擦净容器,并将含气量仪全部安装好,测定含气量仪与玻璃板的总质量准确至1g。
4.2.2 将量钵装满水,用玻璃板沿量钵顶面平推,使量钵装满水且玻璃板下无气泡,擦干量钵外表面的水,测定含气量测定仪量钵、水与玻璃板合计质量,准确至1g。
4.2.3 由含气量测定仪量钵、水与玻璃板合计质量以及含气量测定仪量钵与
75
玻璃板合计质量,可求得充满量钵的水的质量。
4.2.4 测定量钵中水的温度,查得水的密度,即可计算量钵的容积。 4.3 含气量测定仪的率定 4.3.1 含气量0%点的标定 (1)用水平仪检查仪器的水平。 (2)将量钵内加满水。
(3)把标定管②接在钵盖下面的小水龙头端部,打开小水龙头,把钵盖轻轻放在量钵上用夹子夹紧。
(4)松开出气阀,用注水器从小水龙头处加水直至出气阀出水口冒水为止,关闭小水龙头和出气阀,此时钵盖和钵体之间完全被水充满。
(5)用手泵向气室充气,使表压稍大于0.1MPa,然后用微调阀调整表压使其为0.1MPa,按下阀门杆1-2次,使气室的压力气体进入量钵内,读压力表读数,此时表盘所示压力相当于0%含气量。
4.2.3 含气量1%-10%刻度的标定
(1)将标定管①接在钵盖小龙头的上端,然后按一下阀门杆,慢慢打开小龙头,量钵中的水就通过标定管①流到量筒中,当量筒中的水为量钵容积的1%时,关闭小水龙头。
(2)打开排气阀,使量钵内的压力与大气平衡。
(3)再关上排气阀,用手泵加压,并用微调阀准确调到0.1MPa,再按1-2次阀门杆,使气室的压力气体进入量钵内,读压力表读数,此时表盘所示压力相当于1%含气量。
(4)用同样的方法可测得含气量2%、3%……10%的压力表值。
76
(5)以压力表读数为横坐标,含气量为纵坐标,绘制含气量与压力表值关系曲线。 5 检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6 检验周期
检验周期为一年。 7 检验记录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自校记录表
77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自校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项 目 外 观 校 验 数 据 是否有铭牌,内壁是否光滑,有无凹凸部位。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量钵容积标定 次数 量钵与玻璃板合计质量(g) 量钵、水与玻璃板合计质量 (g) 水的密度 量钵中水的质量(g) 水温 (℃) 密度 (g/cm3) 量钵容积(ml) 测值 平均值 结 果 含气量0%-10%刻度的标定 含气量 量钵容积 (%) (ml) 按含气量计算的水的体积(ml) 实际流入量筒中水的体积(ml) 第一次 对应压力表读数 (MPa) 第二次 平均值 0 1 2 3 4 5 78
6 7 8 9 10 检验结论 检验人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复核人 有效日期 年 月 日 23、混凝土贯入阻力仪自校规程
本规程使用于新购的或使用中的以及自行改装的混凝土贯入阻力仪的校验。 1 概述
混凝土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是用于按《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测试混凝土凝结时间的专用仪器.。 2 技术要求
2.1 外观应完好,无严重锈蚀。 2.2 磅秤刻度精度5N。
2.3 测针:长度约130mm,平头测针圆面积100mm2、50 mm2、20 mm2,在距贯入端25mm处刻有一圈标记。
2.4 手轮:转动自然平顺;磅秤主体放置平稳,其它部位结合处无松动滑脱现象。
79
3 校验用器具
3.1 游标卡尺:量程200mm,分度值0.02mm。 3.2 钢尺。 4 校验方法
4.1 用目测手模等感官方法检查外观。
4.2 用钢尺测量测针的长度,重复两次取平均值;并测量针头至25mm标记处的长度,重复两次,观察其是否标准。
4.3 用游标卡尺测量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测针针头的直径,计算其面积,各重复两次,取平均值。
4.4 直观检查手轮转动、主体的安置情况。 5 校验结果评定
新购和使用中的混凝土贯入阻力仪应符合全部技术要求。 6 检验周期
标养室的检验周期为一年。 7 自校记录表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校验记录表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校验记录表
仪器编号: 检验编号:
项目 技术要求 校验数据 结果 80
外观 外观应完好,附件齐全, 无严重锈蚀 能正常运转 100 试运行 试针截面积50 (mm2) 20 试针头至25mm标记处的长度(mm) 检验结论 校 验 人 检验日期
复 核 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有效日期 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