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新版细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新版细则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依据国家安全生产 方针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集团企业《相关构 建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重预防机制指导意见》精神, 结合我企业实际,全方面表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思想,实现对 风险超前预控,连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时排查、治

理。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订方法,落实责任,落实 到人,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方 法、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第三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隐患 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定、整 改、验收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施挂牌督办、跟踪治理、 逐项销项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定、分级、分责、监控、 预警、预报制度。

第四条安全隐患治理坚持坚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深入强

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 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亡在事故Z前,做到 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掌握不生产。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企业成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评审小组。负责危 险源辨识、评价工作。

第六条 企业、各子(分)企业、各项目部成立安全风险分 级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 和风险管控工作。

第七条 各单位关键责任人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和 风险预控管理第一责任人;生产副经理,对分管范围内安全隐患 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过程负领导责任;总工程师负责对分管 范围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技术领导责任;各工 地负责分管范围内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对本工地所属班组安全隐 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负全方面责任;班组长,对本班组生 产作业场所存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负直接责任;职员 个人对本岗位作业场所存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负直 接责任。

第八条各级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 险预控管理负监督管理责任。

第九条各职能部门对分管业务范围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和风险预控管理负管控责任。

第十条各单位应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风险预控所需 资金,安全费用应优先用于安全隐患治理和风险控制。

第三章危险有害原因辨识和评定

第十一条企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评审小组,经过深入 企业生产过程和服务各工序进行现场观察,分析判定。对已经和 可能产生及可望施加影响危险有害原因和环境原因将其按工序 逐一排列、汇总,最终形成企业危险有害原因和环境原因。

第十二条安全监督部将确定危险有害原因和环境原因汇 编成危险有害原因和环境原因清单。印发到企业各相关部门和项 目部。各部门和项目部在接到企业危险有害原因和环境清单后组 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对需补充

危险有害原因和环境原因用危险 有害原因清单和环境原因清单向安全监督部上报。

第十三条企业在已确定危险有害原因和环境原因基础上, 依据不一样危险有害原因和环境原因可能产生危害程度、发生频 次影响范围、相关方关注程度、违反要求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以确定企业重大危险有害原因和环境原因。

第十四条评审小组经过定量评价法,分析危害造成危险事 件发生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大小,实现对企业存在重大危险 源预防和有效控制。定量评价关键采取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也称 LEC法,即用和系统危险性相关三种原因指标值Z积来评价系统 人员伤亡危险大小,这三种原因是:

D —危害程度(风险值) L 一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

E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屮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损失后果。 其简化公式是:D = LXEXC

a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 对不可能事件发生概率为0;而肯定发生事件概率为1,但在作 系统安全考虑时,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所以人为地将“发 生事故可能性极小”分数定为0.1,而肯定要发生事件分数定为 10 o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情况指定了若干个屮间值,如表1所 表示。

表1发生事故可能性(L) 分数值 10 6 3 1 0.5 0.2 0.1 完全可能预料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常常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很不可能,能够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事故发生可能性 b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屮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要求连 续暴露在此危险环境情况定为10,而很罕见地岀现在危险环境 中定为0.5。一样,将介于二者之间多种情况要求若干个屮间值, 如表2所表示。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程度(E) 分数值 产生环境影响和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 程度 10 连续产生和暴露 6 3 2 1 0. 5 天天工作时间产生和暴露 每七天一次产生和暴露 每个月一次产生和暴露 每十二个月几次产生和暴露 很罕见地暴露 C・事故造成人身伤害改变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 极小轻伤直到多人死亡严重结果。因为范围宽广,所以要求分数 值为1〜100,轻伤要求分数为1,把造成十人以上死亡可能性分 数要求为100,其它情况数值均在1和1

0

0

3

表3发生事故产生后果(C) 分数值 100 40 15 7 3 1 发生事故产生后果 法律、法规不许可;很多人死亡 相关方极其不满超小区;数人死亡 略超标准,相关方很关注小区内;一人死亡 相关方较为关注小区内;重伤 相关方稍微关注场界内;致残 对环境略有影响;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d依据公式就能够计算作业危险程度,但关键是怎样确定各 个分值和总分评价。依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被认为是低危险; 假如危险分值抵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危险性,需要立即 整改;假如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个必需立即 采取方法进行整改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高分值表示环 境很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

环境得到改善为止。危险等级划 分是凭经验判定,难免带有不足,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应用时 需要依据实际情况给予修正。危险等级划分如表4所表示。

表4危险等级划分(D) 等级 V级 IV级 III级 II级 I级 分数值(D值)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环境影响/危险程度 影响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影响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影响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环境有一定影响;通常危险,需要注意 环境略有影响;稍有危险,能够接收 第十五条企业依据评审小组评审结果,公布《危险源辨识 和风险评价清单》。

第四章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第十六条 依据危险有害原因风险值(D值)不一样,将危 险有害原因划分为I、1【、IIL IV、V五个等级。确定各级管控 范围以下:

I级有害原因由作业班组管控; II级有害原因由工地管控; III级有害原因由项目部管控; IV级有害原因由分企业管控; V级有害原因由企业管控。

分级管控内容以下表所表示: 风险等级 I II 管控层级 班组 工地 常性检验,发觉问题立即处理 明确责任人,制订管控方法并组织实施, 制订III 项目部 防范方法,建立项目部安全风险管控 清单台账,建立现场应急处理方案 制订管控方法并组织实施,明确责任人, 制订IV 分企业 防范方法,建立本级安全风险管控清 单台账,建立应急预案 管控方法 遵守规程、要求,不违章作业 建立工地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台账,进行常 制订管控方法并组织实施,明确责任人, 制订V 公司 防范方法,建立本级安全风险管控清 单台账,建立应急预案,汇报属地安全监 督管理部门 第十七条各管控层级要依据风险评定结果,针对安全风险 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 控。要经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 控设施等方法,达成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目标。要对安全风险 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总部、 分企业、项目部(车间)、班组和岗位管控责任。各项目部要高 度关注施工生产情况和危险源改变后风险情况动态评定,立即调 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方法,确保安全风险一直处于受控范

围内。

第五章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

第十八条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分五级:企业级、子(分) 企业级、各项目部、工地、班组。企业每个月排查一次,分企业 每个月最少排查一次,项目部每七天排查一次安全隐患;各工地 每日一次、班组每日排查不少于二次安全隐患并将排查治理情况 报项目部安全部门备查。

第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任何时间发觉安全隐患,全部 有权有责任有义务向项目部安全部门汇报。

第二十条 项目部对每七天、日排查出安全隐患必需坚持 “谁主管、谁治理,谁验收、谁负责”标准,确定责任人、隐患 等级、治理方法,进行登记,项目部安全部门对落实情况进行监 督检验。

第二十一条 班组排查出安全隐患必需当班整改消除,并做 好统计。当班确实处理不了安全隐患应立即向工地或直接向项目 部安安全部门汇报,经采取具体方法后,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才能 组织生产。

第二十二条 风险等级为III级和IV级安全隐患,由责任单位 根据“五落实”即:落实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方法、落实整改时 限、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资金,要求制订整改计划和方案, 责成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并下达整改通知书。对限期整改隐患, 立即建档编号,由整改责任人负责监督检验和整改验收,验收合 格后报本项目部关键责任人审核签字、销项,同级安全安全隐患 整改验收情况进行定时和不定时检验。

第二十三条 V级安全隐患整改,由企业相关部门组织项目 部相关责任人制订并实施安全隐患治理方案。V级安全隐患治理 方案应该包含以下内

容:

(一)治理目标和任务;(二)采取方法和方法;(三) 经费和物资落实;(四)负责治理部门和人员;(五)治理时 限和要求;(六)安全方法和应急预案。

第二十四条 对V级安全隐患由企业实施挂牌督办,项目部 负责具体落实,安全隐患整改结束后,由相关专业部室组织验收、 销项。企业安全部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监察、复查。

第二十五条 对于因自然灾难可能造成事故灾难隐患,应立 即排查治理,采取可靠预防方法,制订应急预案。在接到相关自 然灾难预报时,应立即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难可能危及人 员安全情况时,项目部立即开启应急预案,并立即向企业相关部 室汇报。

第二十六条在安全隐患治理过程屮,应采取对应安全防范 方法,预防事故发生。安全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屮无法确保安 全,应该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其它人员, 设置警戒标志,临时停工或停止使用;对临时难以停工或停止使 用相关施工生产、设施、设备,应制订并落实对应安全防范方法, 预防事故发生。

第五章连续改善

第二十七条对于现场排查出不在企业公布《危险源辨识和 风险评价清单》内安全隐患,项目部、分企业应立即汇总并汇报 企业评审小组。

第二十八条企业评审小组对上报安全隐患组织进行评审, 确定风险等级,并立即公布评审结果。

第二十九条 企业每十二个月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清 单》更新

一次,并正式公布。

第三十条 项目部在开工前以企业辨识出危险有害原因和 环境原因为基础,依据项目标实际情况给予增删,以确定本项目 可能产生危险有害原因和环境原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