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梦露
【摘 要】自然美和艺术美是人的审美活动中最重要的两大美感对象与审美形态,不能简单地看待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美是源于自然美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二者相互统一,密不可分. 【期刊名称】《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26)004 【总页数】4页(P83-86) 【关键词】自然美;艺术美;王国维 【作 者】范梦露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徐州,22111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B83-0
王国维是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人物,二十世纪,他借鉴了西方美学理论,对美进行了分析,吸取西方美学理论的观点,正式地提出了自然美和艺术美。 王国维运用传统的表述方式融合西方美学观念提出的这一理论,弥补了中国古典美学只有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论述,却没有准确定义的缺点,完成了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突破,把自然美和艺术美提升为一对美学范畴,为20世纪中国美学对美的分类奠定了基础。
王国维认为美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自然美。自然美是“美之第一形式”,侧
重事物本身的美,如山明水秀,鸟飞花落等,是纯粹的自然的美丽,是自然界天然形成的。自然的事物在符合了人们的审美情趣,被人们感知到并为人们欣赏后成为了美学中所谓的自然美。朱光潜认为自然美是指事物的常态,他在《谈美》中说:“自然美为许多最普遍的性质之总和。”他认为人物都以常态为美,“一般生物的常态是生气蓬勃,活泼灵巧”[1],可以说自然美展示的是自然事物的活力和伟大。 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自然只有被人欣赏后,它的美才有了深刻的含义。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说道:“美的自然是自然人化的结果,作为审美对象,与特定社会、时代、民族、阶级、集团以及个体相关”,[2]劳动、社会时间产生的因果会影响自然美的形成以及对其的把握,但这不意味着自然美是人的创造。自然美不依赖人而存在,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美是自然事物本身散发出来的美丽,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有其天然的形式,是自然创造出来的伟大的艺术作品,表现的是自然的生命美。
王国维认为美的第二种形式是艺术美,艺术美是根据第一形式创造出来的第二形式之美,通过艺术形式所反映的事物的美。“王国维认为艺术美是从纯粹美的观赏的角度,完全脱离事物的实用价值创造出来的‘物之种类之形式’,是‘形式之美之形式之美’。”[3]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是艺术形象之美,是美的高级形式。
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再现,是艺术家通过自己对自然的审美,赋予现实生命以感性形式的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通过个人主观意识的表达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美,给人以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纯粹的美的愉悦和享受。艺术美与人类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可以从艺术品中体验到人所创造的审美的快乐。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是李白游庐山时为了描绘庐山瀑布的美景而创作的,李白通过自己独特的审美,用极具李氏风格的高度夸张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
化,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然后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李白用自己的笔触赋予了庐山瀑布不一样的美,于不经意间创作出《望庐山瀑布》这宛如画一般的极具美感的艺术作品,给人美的享受,悦心悦意。 “艺术美表现了事物的典型性,这种典型性在纯自然中是很少见的,而艺术家可以经过加工制作,使美的典型再现出来而比自然美愈美。”[3]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根源于人的生活,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一样具有生动性,但它源于生活却不同于现实生活,它是人类审美创造性的产物,是生活的典型概括,但它的美比生活中的美更集中、典型。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精髓,是艺术家对自然事物进行再创造时一种符合人类审美情趣的产物,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艺术美使人的审美能力不断的提高,对美的要求不断的深入和变化,而审美能力的提高又促使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向更高级和更多面去扩展,正是在这种相互促进中,艺术不断向前发展,艺术美也不断的提高。如中国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它是中国传统艺术美的代表,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演变到大篆、小篆、隶书,直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地演变,展示着各个时代不同的审美情趣。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绘画和雕塑作品都不是对现实事物的简单模仿,它们往往是对某一类事物特性的综合反映,从中反映此类事物的本质。
艺术美更便于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融合,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艺术美的主观因素则主要是指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感,客观因素是现实生活。艺术创作包含了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而艺术美是它们的有机统一。主观因素不同,主客观统一的方式和过程不一样,艺术美的表现也会产生不同特点。
艺术美和自然美相互联系,二者密不可分。首先从艺术美产生的源头上来看,艺术
美源于自然美。
李泽厚提到过: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巫术活动是最早的陶冶性情、构建人性的“艺术形式”,这种形式有具体生活的想象,从而经常是诉诸情欲的形象世界,展现为有着具体内容的,由活动到静观的艺术世界。从李泽厚的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艺术起源于巫术,巫术是人类祭祀祖先或祈求自然、鬼神的保佑、帮助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类的精神得到了寄托,有了新的希望,得到了愉悦和满足感,这种活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逐渐演变成艺术。巫术是人类寄情于自然,寄希望于自然产生而来的,由巫术发展而来的艺术也是如此,它是人类以自然为源泉创造出来的,反映的内容也是和自然相关的,从而艺术产生的美也和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艺术美是艺术家从自然物品的形式中撷取美的因素再现于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家通过自己对自然的观察、把握,再现自然中固有的某一形式美,在再现的过程中把自己主观美感情趣融入其中,形成自己艺术作品,可以说艺术美就是艺术家通过实践与创造,把现实中的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比如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画家们游览自然山水时受到自然美的触动,发出无限感叹,把自然山水的美好形象映于脑海中,从而进行山水画的创作,一幅幅充满艺术美的山水画由此形成。这些山水画中体现的艺术美源于画家们对自然美的体悟,画中想要表现的也是自然山水的美丽。因此可以说,自然是艺术美的核心与精髓,是艺术美创作出来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和用之不竭的动力。
值得强调的是虽然艺术美源于自然美,但是艺术美不是对自然美的简单的复制,而是提炼加工后的再创造。艺术作品产生于对自然的描绘,但是绝不是简单的再现式的模仿,艺术美更不是仅仅对自然美的再现。一件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摹,也参进了创作者对自然的认识、评价、情感,因此艺术美不仅只是对自然美的一种反映,而且还参入了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加入了艺术家的主观审美体验和感受。艺
术作品因为艺术家主观的情感使在反映自然美的同时把自然美进行了加工、变形、再创作,各种艺术手法的加入,各种情感的加入,使艺术作品体现出来的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美。因而同样是写秋,同样是发出秋日的感叹,既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悲秋、伤秋的诗词,也有刘禹锡独具一格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王国维从‘美在形式’和美的超功利出发,认为艺术美更能使审美主体脱离人生功利欲望,使人陶醉于美的感染之中,忘却无我的对立,融物我于一体,所以他更重是艺术美的审美价值,”[3]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在美学发展史上,除了以王国维为代表的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观点,也有与之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笔者更赞同第三种观点,认为自然美并没有高于艺术美,艺术美也不会高于自然美。自然美和艺术美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都是不可替代的,二者既有优于对方的方面,又有劣于对方的方面,各自有其特有的优越性,因此,两者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西方哲学大师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中国早期美学家受其影响,大多秉持这一观点。然而艺术美真的高于自然美吗?
艺术美源于自然美,没有自然美的存在艺术美也许就不会产生,艺术家正是想把自然美记录、保留下来创造出了艺术作品,艺术美因此才能够产生。艺术家创作艺术品首先要有创作的素材,素材是什么,是自然。如果艺术美是高于自然美的,那么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艺术美源于自然美又高于自然美,自然美经过这么久的发展、进化,应该已经被淘汰,已经失去了和艺术美竞争的能力,然而事实呢?如大家所见,自然美经过历史的考验,依然存在于当今世界,而且越发的耀眼。随着艺术越来越受重视,艺术美也越多的呈现于人们的眼前,即使艺术美势头越发凌厉,自然
美依然能够和艺术美平起平坐,这就说明自然美不低于艺术美。
相较于艺术美而言,自然美更具有恒定性。自然美有其自身的运动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春夏秋冬永远在交替变换,四季的美景也不断循环地出现。然而艺术美不同,艺术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且和艺术家的主观审美情趣有着很大的关联。一旦社会生活发生改变,艺术美的评定标准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社会的动荡会在艺术中留下明显的痕迹。初唐开始,诗、诗人就得到较大的关注,从初唐四杰到李白杜甫,从大李杜再到小李杜,诗的艺术发展到极盛,然而词的艺术却埋没在诗的光辉之下,然而等到进入宋代,诗的艺术逐渐没落,唐朝时期默默无闻的词渐渐被开发、挖掘,其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宋朝的一大特色。艺术与时代息息相关,由于各个时代风貌的不同,艺术美也体现出不同的风格。虽然现今相对于自然美人们更重视艺术美,但由于艺术美的变化性,我们不能预知艺术美往后的发展,是更加受到重视还是会有所没落,但是无论艺术美如何变化,自然美始终屹立在自己的岗位上,因而从长期的发展这一方面说,自然美要略胜艺术美一筹。 此外,由于艺术美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美,会受到各种局限,欣赏艺术美的群体也受到各种限制,因而艺术美不能传达到每一个人,而自然美不同,它散布在各个角落,各个地方,可以为所有人拥有,所有人都可以欣赏自然美。自然美有着无限的潜力,你越深入地探寻它,就会发掘越多的东西,越惊叹于它的美。
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美有着艺术美无法超越的东西,有着优于艺术美的地方存在,所以艺术美不高于自然美。
当然,自然美也不高于艺术美。虽然艺术美来源于自然美,但是艺术美并不低于自然美,艺术美有着自己特有的优越性。艺术不是重复自然,艺术美在记录自然美的同时超越了自然美,可以说,一切的自然美都可在艺术美中找到新的活力,新的表现力,艺术美有自己的生命力。而且艺术美是在艺术家的参与操作下完成的,艺术作品中饱含了艺术家的心血,是艺术家的心智创造的美。黑格尔说过“只有心灵才
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涉及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而且,由于人类的创造,同样的自然美,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既可以变成诗的艺术,又可以变成画的艺术,既可以变成歌的艺术,又可以变成舞的艺术。从这些方面来说,自然美不高于艺术美。
艺术美与自然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常常相互统一。艺术美源于自然美,自然美启发了艺术美的创造,是艺术美的基础,同时艺术美的创作是为了记录、描摹、反映自然美,艺术美中隐含了自然美,二者相互统一。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写道:“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主要的还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于自然,对于探求哲理,对于友谊,都有可述。”“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4]晋人体悟自然,对自然深情,因此他们的艺术达到后世不可及的意境,有了后世不可超越的内容存在。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充满艺术美的作品,不仅是因为他们会捕捉自然中美好的事物,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提供好的素材,而且他们有一颗热爱自然的心,用热忱的艺术之心,用自己的情感进行创作,使得自己的艺术作品中既有自然美的纯真、朴实,又有艺术美的别具一格。
中国画就是自然美与艺术美兼具的代表。中国画追求“空”,追求虚无,追求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但是它追求的不是无穷尽的空,而是要回归到万物,超越而又切近自然,同时要把人性赋予画中。它既不是对自然美的简单的模仿,也不是对艺术美盲目的追寻。中国画中描写的各种意象,山川、湖泊、花鸟、草木,都有无限的自然美,是自然美与艺术美完美结,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 自然美与艺术美作为人类的审美活动中两大美感对象,关系非常密切。艺术美源于自然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术美是高于自然美的,自然美是艺术美的基础和源泉,艺术美是自然美的升华和提炼,是人认识自然美的同时进行的再创造,两者关系密切,相互统一。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到自然美的重要性,保护好自然美,让其为艺
术美提供更好的素材,又要重视艺术美,认识到艺术美是我们人类文明的结晶,从而更好地发展它。
【相关文献】
[1] 朱光潜.谈美[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2] 李泽厚.美学四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
[3]朱存明.情感与启蒙:20世纪中国美学精神[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 [4]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