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职教新政机遇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滨州市技师学院
滨州市技师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预备技师、高级工、中级工等专业技术人才为主,兼成人教育、社会培训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397亩,教学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有专用实验室(教室)70多个;校内实验、实习场地面积21600平方米,主要实习设备2600多台套,价值3800万余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3万册,电子图书27万册。学院开设机修钳工、维修电工、数控技术和焊工四个技师专业,机床切削加工、高级焊工、电气维修和数控机床加工四个高级工专业,车工、机电技术、会计电算化等15个中级工专业。学院多项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职业教育的前列,先后被评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国家重点职业中专、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多次荣获“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抢抓职业教育新政机遇,积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成全国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2011年1月,学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一批示范性中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教职成厅[2011]1号),2013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通过两年建设,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精品课程、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办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内部管理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二、改革办学模式,提升办学层次
1
近两年,学院下大力气增加高级班、预备技师班招生。一方面扩大高级班规模。招收初中起点四年制高级班和高中起点两年制高级班。另一方面积极开办预备技师班。从高级班在校生中择优组建预备技师班、积极开办初中起点五年制预备技师班和高中起点三年制预备技师班。通过扎实有效地措施,学生和家长对高级班、预备技师班的认可度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高级班、预备技师班。同时,学院积极为学生搭建了成才成长立交桥,确立了“两个直通”办学模式,一个是学历直通,通过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实现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的学历衔接。另一个是技能直通,从中级工到高级工再到技师,学生在我校上学既能获得学历证书又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三、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学校高度重视与企业合作,先后与滨州活塞集团、京博集团等几十家余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为更好地抢抓职教新政机遇,学院于今年1月26日至1月30日,分别对县内42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针对学生大部分去县城企业工作,兴福镇厨具企业招收职业教育毕业生难,录取的员工大部分为初中生的现状,企业老板迫切需求技术技能人才的意愿,学院与兴福镇厨具骨干企业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在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同时,积极做好厨具专业群建设,最终将形成厨具研究新技术推广、新材料应用、新款式设计等技术进步的平台,指导和服务厨具行业的健康发展。这项工作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分步梯次推进,最终确定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厂中设校、跟踪培养,实现招工与招生
2
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运行与管理的目标,目前第一步初见成效。学院与金伯特、皇冠、鲁宝、美厨四家厨具企业就联合招工招生、联合培养进行先行试点,通过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即将班级建在企业,每个企业一个班级,学员总数控制在200人以内,9月份开班,双方优选师资力量,为现代学徒制打下坚实基础。第二步是厨具行业专业群建设,通过与企业联合招工招生、联合培养,探索实践专业建设相关事宜,通过冠名班、定向培养等确定专业建设走向和相对稳定的专业群。第三步是创新体制机制,在设立研究院的基础上,通过和企业合作设立专业研究所,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指导厨具行业发展。力争使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实现新突破,真正实现“专业围着产业转、学校围着企业转、老师围着学生转、教材围着工位转”,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学院积极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教师培养,提高队伍整体水平。学校从实际出发,“重能力、重实用”,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一是向社会公开招聘研究生、大学生;二是从企业招考选调有实践经验、有文化基础的技术骨干到学校任教师;三是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原则,聘用社会能工巧匠到校兼职任教。四是把我校参加全省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学生留校任教,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五是强
3
化内部挖潜,通过外出培训、下场锻炼、听取讲座、参加教学技能比赛等各种形式提高在校教师综合素质。
五、加强技能大赛工作,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就技工院校来说,“就业靠竞争,竞争靠技能”是立校之本,我校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工作,形成了以赛促学,以学带赛,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技能大赛屡创佳绩。2010年,山东省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7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1个。国家级二等奖2个;2011年,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0个、优秀奖1个;2012年,在“冠泓数控杯”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的好成绩;在第五届全国数控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中,我院12名选手参赛,6人获得前十名,选手全部获得优秀以上奖次。2名老师代表山东省参加了第五届全国数控大赛,获得优秀奖;2014年,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获得省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获得市级一等奖17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15个。
六、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教科研成绩突出
教育教学是学院工作的中心,也是学院的生命力所在。学院近年来通过深化课堂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今年270人参加山东省春季高考和天津师范大学对口升学,本科上线109人,为学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极大提高了学院社会影响力。
学院认真组织公开课、讲课、说课、听评课等比赛活动,参加各类科研成果申报、教学成果评选、教学能手评选等工作。上学期,共申报专利16项,申报社科成果15项,申报课题13项,参加劳动口教学成果评选135项,申报山东省技工院校学生创新创意作品大赛17件,12件进入省决赛。
4
学院积极争取指教新政项目。今年以来,学院“3+4”中职与普通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项目得到省教育厅批复同意,取得招生计划45人,目前已完成招生工作;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省教育厅已批复同意实施;机械加工技术被确定为省品牌专业;另外,学院已申报完成滨州市专业对接产业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和滨州市教学改革项目。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学校的多方参与,学校作为最终的执行者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各方面的支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