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2006年6月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3 Jun.,2006 音乐教学与情感体验 张本秀 (怀化学院教育系,湖南怀化418008) 摘要:情感体验是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产生内在音乐感受。只有当音乐中 的关感因素被体验,音乐的审美功能才起作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情感的直接抒发和体验来达到审美目的。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体验;审美目的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712(2006)03—0156—02 On Music Teaching and Feeling Experience ZHANG Ben—xiu (Education Department,Huaihua Insittute,Huaihua,418008,China) Abstract:Feeling experience,a kind of intinsirc music feeling,is the product of interaction of music and a person ̄physiol— ogy and psychology through practical music activity.Only when the esthetic element of music is experienced,its esthetic function can take effect.Music is an art of feeling,SO it achieves the esthetic goal by direct expression and experience of feeling. Key words:music teaching;feeling experience;esthetic goal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因素。体验是通 通过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表演优秀的艺术作品,有 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而情感体验则是通过实践性 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珍 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产生的内 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的音乐感受。只有当音乐中的美感因素被体验,音乐的 在欣赏和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国歌)时,教师简短的语 审美功能才起作用。音乐新课程的核心目标是通过音乐 言提示和介绍,学生很快进入一个思绪奔腾,遐想丰富的 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当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程 情感世界。此时,度时,便会上升为审美情趣,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精神境界也不知不觉发生变化,爱国情感得到升华。同时 .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擅长通过情感的直接抒发和体 也培养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自觉自愿地、潜 验来达到审美的目的。高尔基曾说过奇妙的音乐在心灵 移默化地接受着其它教育。深处引起的强烈感情可以使人忘掉一切。音乐家斯特拉 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高 文斯基也说: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音乐 尚情操。音乐情绪和情感,主要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 对人的情感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在实施音乐教育时应利用 的。要让学生真正地走进音乐,融人音乐,就应该通过各 音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发他们的情感体验。 种实践活动来感知音乐,从而获得审美满足,达到自我发 展,从而变被动接受、机械模仿为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 1 以音乐为手段进行情感体验 一使他们从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中不断丰富和积累不同情 首好的音乐作品,一次好的音乐活动所产生的强烈 感的语言表达形式。《中国音乐教育 ̄2003年第9期刊登 的情感影响,会成为终生的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音乐是 的《“记者招待会”》一文,一节音乐欣赏课,别开生面的教 情感的艺术,它能给人情感的震撼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 学形式就犹如答记者问,轻松参与,使情感体验达到极致, 它能直接进入人的情感世界。 很轻松地了解到“号子听起来感觉在干体力活,I LI歌好象 收稿日期:2006—03—22. 作者简介:张本秀(1964一 ),女,湖南沅陵人,怀化学院教育系讲师,从事音乐教学及理论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总第90期 张本秀:音乐教学与情感体验 157 悠闲一些”;“号子的演唱是一个人领唱,很多人跟着唱(一 悲哀和伤感…… 领众和)”,“号子和山歌好象都是在劳动中唱的,小调不 是”;“它们的情绪、速度节奏不一样”。巧妙的课堂设计, 动而不乱的课堂秩序,学生们踊跃参加、辩论、解答、各抒 3在想象和联想中进行情感体验 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可以 己见,从中掌握了民歌的分类及各种类别的特点:劳动号 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是一种非语 子铿锵有力,lJJ歌高亢嘹亮、婉转流畅,小调则清新秀美。 义信息,它具有自由性和模糊性。正因为如此,便为理解 从而引发了我们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为祖国丰富多 和演绎音乐提供了想象和联想的广阔空间。音乐活动离 彩的民歌和民族文化所感动,也为祖国有几千年的渊源文 不开想象,尤其是在欣赏音乐时就更离不开想象了。有了 化而自豪。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音乐教 育要探究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和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 己的尝试和努力,挖掘情感因素并去体验,这样才会去感 受和理解音乐,才能触及到音乐的本质,也才能使他们掌 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 2在对作品的分析和思考中 进行情感体验 在欣赏或者演唱一首音乐作品前,应该对作品进行一 定的分析: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音乐的要素、体 裁、结构、调式调性及和声等等。通过分析思考,让学生掌 握一些相关知识,从而达到健康而快乐的情感体验。 演唱《飞来的花瓣》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两首饱 含对老师无比深厚感情的歌曲时,首先要对歌曲进行分 析,才能正确地把握演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抒发歌曲情 感,可以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想想小时候心 目中的老师形象,长大后对老师辛勤工作不计名利的理解 以及长大后自己成了老师后的自豪和立志做一位好老师 的决心,可以先播放录音,在美妙的背景音乐中分析作品 所要表达的深情。从朗读歌词入手启发学生的情感:谁都 有老师,我们能识字,能写作,能计算等等,都离不开老师 谆谆的教诲。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立志成才,交给老师一 份满意的答卷,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抒发学生的内在情 感,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崇敬与眷恋。这样一来作品的音乐 形象就鲜活和生动了。 在调式的分析中,能让学生了解各种调式的特点:大 调式表现明朗热情的情感,小调式往往表现柔和黯淡的色 彩;在节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密集紧凑的节奏往往表现 紧张热烈的情绪,抒情优美的音乐则往往与舒缓的节奏相 连。在旋律走向分析中就感到上行的音调多表现昂扬向 上的情绪,并且带有渐强的感觉,而下行的音调则伴随着 想象就会引起联想,在想象和联想中进行情感体验。在许 卓娅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一书中就有:一个2岁女孩听 到录音机中播放的河北民歌《小白菜》时,对奶奶做出了假 哭的样子;一位3岁女孩听到教师弹奏的一首进行曲后 说:“我想甩膀子”;另一位3岁女孩在回答能不能慢慢地 唱《我上幼儿园》这首歌的提问时说:“不能慢慢唱,因为慢 慢唱就像要哭的样子,要哭就是不想上幼儿园……”;一位 5岁男孩看了电视上的一位穿着华丽现代服装的女演员演 奏的二胡曲《阳关三叠》后说:这个音乐讲的是古时候穷人 受苦的事情;另外3位5岁男孩在听音乐画图画活动中, 听了《江河水》的录音后,一位画了许多褐色的枯树、坟墓 和黑色的十字架,另一位画了一棵枯萎的果树和一片枯萎 的花草,第三位则画了一个伤心痛哭的妇女,一个正在毒 打这位妇女的坏蛋和一个正在赶来救助这个妇女的好汉 从上述几位小朋友听音乐的反应实例中,证明他们已 经随着音乐情绪在联想在想象了,他们情感世界逐步丰富 起来,他们有了判断能力,懂得爱、温柔、同情,懂得憎恨丑 恶和追求完善。 由于音乐的不确定性和宽泛性,使人们对音乐的理解 不尽相同。教师不能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应 该让他们的体验具有个性化、独特性,充满创造性。教师 要相信学生能力,使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在对作品的分析 思考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与联想,切身体验音乐所包含 的情绪、情感和情境。学会喜欢音乐、热爱音乐,激活音乐 中的美感因子,在情感体验中感受音乐的美。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音if,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l996. [2]王次诏.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