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制剂获发明专利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 Ⅳ - “天熠"移动操作系统研制成功 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获悉,该集团二院706所成功 研制出基于龙芯处理器的移动操作系统——第二代 “天熠”移动操作系统,实现了系列化国产关键软硬件 产品在移动终端信息产品领域的优化集成,对我国军 民用移动通信产业链,尤其是移动终端实现全面自主 可控与自主保障具有突出意义。 第二代“天熠”移动操作系统的成功研制,标志着航 天领域拥有了首款国产化移动基础软件产品,改变了 以往国产化移动终端领域“有设备无系统软件”的尴尬 局面。该系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提供良好的图形 界面和用户体验,可操作性强,并具备强大的网络功 能,可实现移动通讯信息的快速准确交互。此外,该产 品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不仅可应用于手持 机,还能广泛适用于一体机、平板电脑、PDA等各类电 子终端产品。 在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移 动信息终端已经成为信息链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节 点,其安全与自主可控正在成为技术发展过程中迫切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 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在未来f5年依托信息 领域的“核高基”(即核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 件产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任务,奠定我国信息产 业的硬件和软件基础,彻底改变我国在全球信息产业 分工中所处的弱势境地,同时也将为我国经济建设与 社会发展提供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 (来源:科技日报) 直升机“火眼金睛"看地下 宝藏 我航空物探深度大于400米 随着直升机缓缓起飞,下面悬挂的直径5米、重400 多公斤的“大圆环”也被带到空中;尔后,这架吊着“大 尾巴”的直升机开始在不远处的深山上空折返飞行 ……这是记者近El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看到的利用 科技信息 先进的航空物探技术寻找矿藏的一幕。 这项技术叫做“吊舱式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勘查 系统开发集成”,是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航空地球物 理勘查技术系统”中的课题,由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 遥感中心(简称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联合吉林大学、成都 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实施。 其工作原理是,先由直升机悬吊的圆环外侧的大圈 向地面发射电流,随后关闭电流,观察电磁波渗透到地 下后的反应;如果是金属矿产,则会产生电磁异常,被圆 环上的接收装置接收;汇总后,再对重要异常进行地面 查证,最终探明埋藏在地表下的矿产。 项目课题组组长、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教授级高工陈 斌介绍,作为我国第一套吊舱式直升机时间域航空电磁 探测系统,该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等特点,在发 射波形、效率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前的频率 域电磁系统相比,正常地电条件下的勘查深度从100米 提高到400米以上,在深部空间找矿、特别是在复杂地 形条件下寻找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效果显著。 该技术的成功研发,打破了欧关国家对同类技术的 垄断,对于我国自主寻找深部高品位、大规模矿床,降低 重要矿种的对外依存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技术已 在桐柏县试飞一个多月,完成2400多公里的测量线和 实验工作。 据悉,该技术也是河南省根据国土资源部“重要矿 产资源地质找矿计划”,利用先进技术大力推进整装勘 查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河南省新发现矿产地600余处,能源矿产、 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找矿均实现突破。 (来源:科技El报) 一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 制剂获发明专利 一种抗癌作用独特的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中药制剂, 前不久获国家发明专利。 该专利发明人、郑州许氏消癌康复研究所所长许宗 宽研究员介绍,这个专利成果的功能为扶正祛邪,清热 科技信息 ・ V ・ 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 杀伤癌细胞的活力,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 恶性淋巴瘤发病率高,早期不易被发现。临床所见 大部分为中晚期,手术和化疗的局限性,无法解决癌浸 润和转移。用中药有效抗癌,有着独特的优势。 许宗宽等人认为,癌症多由情志,内伤于忧怒;起居 不节,用力过度致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 散,津液凝滞,著而不去,而积成,久之结成顽岩之 术。 试验由铁道部科技司、运输局与青藏铁路公司、中 国铁道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启动。试验及测试数据证 明,系统监控、保护完善,车栽兼容技术性能稳定,高低 压电器设备绝缘等电气性能符合青藏高原的应用环 境,满足了机车保持牵引力,乘务员免操作,平稳自动 通过电分相的要求,充分保障了机车、牵引供电设备运 行的安全可靠。 疾——癌。 他们依照“结者散之、坚者削之”的治则,采用8味 中药,将其中3味中药原料研成中药粉,与另外5味中 药原料提取的浓缩液相混合,制成药丸。这8味中药, 分别担当起3个方面的功能,即:扶正固本;祛瘀散结, 清热解毒,消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新。 这一成果,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所繁育场提 供的小白鼠药理实验中证明,对所用肿瘤细胞株均有 一定杀伤活性,对正常细胞杀伤作用明显减弱;抑瘤率 与剂量正相关,重复性较好。按照WTO标准进行的临 床应用疗效评定,在中晚期癌症中,在不适合放疗、化 疗的情况下,该研究可明显提高生存质量,减轻或解除 其病痛,有效延长其生存期。 许宗宽等人此前还获得了“治疗细胞学分类腺癌的 中药”等3项有关中医药治疗癌症的发明专利和一项 实用新型专利。本文即将发稿时,许宗宽因此还收到了 第六届中国发明家论坛及第七届发明创业奖颁奖典礼 邀请函。 (来源:科技日报) 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新式高原 机车试验成功 目前,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HXDIC高原型电力 机车,在青藏铁路西格段采用地面控制自动过分相技 术试验获得成功。 地面控制自动过分相技术是目前电气化铁路高坡、 重载区段实现安全、准确、快捷、强劲运输的最优选择, 集成了高压电器、自动控制、同步关合等先进应用技 此次试验的成功,不仅是世界上首次在高海拔地区 采用地面控制自动过分相技术的成功,也标志着我国 在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兼容技术方面的研究已经成熟。 (来源:中国科技网) 中国石油发布一项自主创新 成果 精细控压系统钻井提速90% 据中国石油最新消息,其旗下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自主研制的PCDS—I精细控压 钻井系统,在华北油田牛东102井实施精细控压钻井 作业取得突破性成功,机械钻速提高90%,目的层“零 漏失”“零复杂”,解决了该区块漏失、井壁坍塌等钻井 复杂难题。 据中国石油钻井院副总工程师周英操介绍,随着油 气勘探开发越来越趋向深层、复杂地层,窄密度窗口 (即压差小于维持井壁稳定的钻井压力,导致井下漏、 喷、塌、卡等复杂事故多发,钻井周期延长)问题日益突 出。而控压钻井这一当今世界钻井工程前沿技术是解 决窄密度窗口问题的有效手段。该项技术自2007年开 始工业化应用,并逐步在北海、墨西哥湾及巴西海上等 地区推广,核心装备和技术由少数跨国服务商垄断,服 务费用昂贵。 周英操透露,PCDS—I系统已在四川蓬莱9井、塔 里木中古105H井等现场试验大获成功;而此次华北油 田的作业意在验证其对各种不同复杂地质条件的适应 性。他介绍,牛东区块埋藏深度深、钻井难度大,钻井周 期在1年以上;而且在常规钻探过程中,该区块在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