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及答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ﻩ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

2ﻩ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mm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 )2.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A.地球ﻩ

C.太阳ﻩﻩD.火星

( )3.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ﻩ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 )4.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A.量程3m,分度值1mmﻩ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A、9米/秒ﻩﻩB、12米/秒ﻩ C、4.5米/秒ﻩ

D、无法确定

( )6.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ﻩ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ﻩ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 )7.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二.填空题

8.传送带正在运送货物,若选择 为参照物,货物是静止的.

9.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这句话是以 为参照物的,“地球又自转又公转”,是以 为参照物的.

10.世界上一切物体都在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 的.

1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 m/s,这个物体在前10 s内的速度是 m/s.

12.火车的速度是54 km/h,子弹的飞行速度为100 m/s,那么 的速度大.

13.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 ,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 .

1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B.“火卫一”探测器 ﻩ

( )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

--

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象。你从该图象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写3 条)?

⑴、 ⑵、 ⑶、 线”)

642 S/m t/s 2 4 6 8 0 15.观察苹果下落时时的频闪照片(图11-25),可知苹果作 运动。(选填 “匀速直线”或“变速直

16. 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

此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17 2002年12月31日,世界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在上海试运行。若最大速度430km/h运行,

则6min便可运行________km,列车转弯时,乘客看到窗外房子都是“斜着身子”一晃而过,这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而言。

18.图11-26中的物体A的长度是 cm。 19.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两运动员中,___________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___________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20、全国铁路已进行多次大提速,“一站式直达城际特快列车”的车次前都以字母“Z”,其中Z85次和Z8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运行区段 北京到 苏州 北京 苏州 19:35开 次日6:55到 苏州 北京 19:28开Z86次 次日6:51到 1379Km 运行距离 Z85次 Z85次 根据上述列车运行时刻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Z85次列车从北京到苏州所用的时间是

h,它的平均速度约等于 km/h。Z85次和Z86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中_________次列车稍大。

21.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所对应的运动时间记录下来,据此可判断,小汽车在这整个路程中作____________运动,运动的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m/s.在最后一个2.2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_m/

s.ﻫ

--

--

三.实验题。(19题8分,20题10分)

14.(1)如图4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3 图4

4 5 图5 6 7 cm 图6

(2)如图5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的长度是 cm。图6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

15.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ﻫ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6分)

路程S/m 时间t/s 平均速度v/(m/s) 小车由甲至乙 26 小车由乙至丙 4 小车由甲至丙 15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4分)

ﻫ 四.计算题(21题6分,22题7分)

16.2011年7月1日,南平九峰山脚下“自锚式独塔悬索斜拉”的跨江大桥投入使用,这座大桥主线桥梁全长449m,双向六车道.一辆小车匀速过桥时的速度如图所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求: (1)该小车的行驶速度为多少km/h?合多少m/s?ﻫ(2)小车以此速度通过主线桥需多长时间?

17.心电图仪(如图17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 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18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 min。则:

甲 乙 (1)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 min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

25mm 25mm 20mm 20mm --

--

s;

(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 (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

五、综合能力题(共11分)

18.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到水平抛出物体的这个“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探究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 钢球质量 抛出点离地 序号 1 2 3 4 m/kg 10 20 10 10 高度h/m 2 2 2 4 水平抛出的ﻫ速度v/(m/s) 1 1 2 2 落地时间 落地点与抛出点ﻫt/s 0.64 0.64 0.64 0.91 的水平距离x/m 0.64 0.64 1.28 1.82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ﻫ(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实验序号为 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分)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分)ﻫ(3)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2分)ﻫ(4)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_和 无关.同时还可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有关”的实验结论.

--

--

《机械运动》参考答案: 1-7:DBAABBD8-10:CD AD BC

11.乙,通过路程大,10 12.11.3 122 Z85 13.匀速 20 20 14.337.5 0.1 3.01 乙 15. 路程S/cm 时间t/s 甲至乙位置 2 乙至丙位置 64 16 甲至丙位置 90 6 平均速度v/(cm/s) 13 (2)不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 16.小车的速度是40km/h,和11.1m/s. 小车过桥需要40.41s.

17.(1) 1 (2)由图甲可知在1s时间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路程是25mm。 ﻩﻩﻩ 据vs 得v = 25mm/s t(3)同一台心电图仪出纸速度相同,由图乙可知乙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出纸的路程是20mm。

ﻩ据v

s 得每次心跳的时间t = 0.8s t故乙的心率 = 60s/0.8 = 75次/ min

18.(1)1、2 (2)1、3 (3)3、4

(4)抛出点高度 抛出钢球的质量 水平抛出的速度 水平抛出的速度 抛出点离地高度.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