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郭老师,大家好:
在我开始我的口语表达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大家对历史的认识 XXXXXXXXXX 没错 我曾经认为 所谓 没有让人吗?那我来说说我的理解吧
历史,就是残暴的,血腥的。但当我读了——时,我才发现原来我错了。当年明月写的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那么老套的以史为鉴,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证明历史原本是十分精彩的,历史也可以写的很好看,而他也确实做到了。书中有很多插图,可以很形象的说明某些原本很枯燥的东西。我这里有两张插图给大家看一看。(拿出插图)
其实——虽然是本历史书,但他对某件事,某个人的评价却堪称经典。我最喜欢他对英雄一词的解释。也许有人认为英雄都是天生的,都是上天所眷顾的。但其实不然。所谓英雄,其实是一群心怀畏惧的人。世上本就不存在天生的英雄,因为只要生活就会产生畏惧。当畏惧使人支撑不下去时,也就是人的分界线。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了这一步便是懦夫。而这一切的关键只在于畏惧的那一刻,你是选择战胜,还是躲避。
我想说: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当我们感到畏惧的时候都应该坚持,决不放弃。因为有了选择,就不该再回头。对于放弃的人,我们虽不支持,但我们理解。但对于坚持到底的人,他们应该得到尊重。咬牙挺过艰辛是不容易的,所以我理解。但我认为,
人还是要有精神,哪怕只有一点儿。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很多封建士大夫。在我看来,他们都是英雄。在很多人的理解中,所谓封建士大夫,代表着局限、落后、腐朽的势力、绝不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而史书上的真相是: 所谓封建士大夫,如王安石、张居正、杨涟、林则徐。所谓封建士大夫精神,就是不懂变通,不识时务,给脸不要脸,自命清高,即使一穷二白,被误解,污蔑,依然坚持原则、坚持信念、坚持以天下为己任。而他们始终相信,无论经过多少艰辛和苦难,自己的理想终究会实现。也就是应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我们挺过了英法联军,挺过了日本入侵。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天灾、人祸之后,中国依旧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贯穿古今。而我们也因该继承着这种精神,踏上我们的征程。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再感到畏惧的时候,超越自我。这就是我今天的口语表达,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