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焙烤食品加工工艺

焙烤食品加工工艺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焙烤食品加工技术

一 概述

1 焙烤食品的概念与特点

焙烤食品是指以谷物或谷物粉为基础原料,加上油、糖、蛋、奶等一种或几种辅料,采用焙烤工艺定型和成熟的一大类固态方便食品。

焙烤食品分为许多大类,而每一类中又分为数以百计的不同花色品种,它们之间既存在着同一性,又有各自的特性。焙烤制品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1.所有焙烤制品均以谷类为基础原料。

2.大多数焙烤制品以油、糖、蛋等或其中1-2种作为主要原料。 3.所有焙烤制品的成熟或定型均采用焙烤工艺。 4.焙烤制品是不需经过调理就能直接食用的食品。 5.所有焙烤制品均属固态食品。 2 焙烤食品的分类

焙烤食品已发展成为品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食品。例如:仅日本横滨的一家食品厂生产面包就有600种之多,故而分类也很复杂。通常有根据原料的配合、制法、制品的特性、产地等各种分类方法。

按生产工艺特点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类:

(1)面包类 包括主食面包、听型面包、硬质面包、软质面包、果子面包等。 (2)饼干类 有粗饼干、韧性饼干、酥性饼干、甜酥性饼干和发酵饼干等。

(3)糕点类 包括蛋糕和点心,蛋糕有海绵蛋糕、油脂蛋糕、水果蛋糕和装饰大蛋糕等 类型;点心有中式点心和西式点心。

(4)松饼类 包括派类、丹麦式松饼、牛角可松和我国的千层油饼等。 按发酵和膨化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用酵母发酵的制品 包括面包、苏打饼干、烧卖等。

(2)用化学方法膨松的制品 指蛋糕、炸面包圈、油条、饼干等。总之是利用化学疏松 如小苏打、碳酸氢铵等产生二氧化碳使制品膨松。 (3)利用水分气化进行膨化的制品,指天使蛋糕、海绵蛋糕一类不用化学疏松剂的制品。

二 焙烤食品的原辅料及其加工特性

I 面粉

面粉是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面粉的性质是决定焙烤食品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从事焙烤食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必须对面粉的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

一 面粉的化学成分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面粉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约占面粉质量的75%。面粉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淀粉、低分子糖和少量的糊精。

面粉中的淀粉是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淀粉粒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构成,直链淀粉约占1/4,支链淀粉约占3/4。直链淀粉易溶于热水中,形成的胶体黏性较小,而且不易凝固;支链淀粉溶于热水中形成黏稠的溶液。

除了淀粉之外,面粉中的碳水化合物还包括少量的游离糖、戊聚糖和纤维素。面粉中纤维素含量很少,仅有0.1%~0.2%,面粉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纤维素有利于胃肠的蠕动,能促进对其他营养成分的吸收,并将体内的有毒物质带出体外。 2.蛋白质

面粉中蛋白质的含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础,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含量才能保证各种焙烤食品的制作质量。面粉中蛋白质的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不同的蛋白质量可用于生产不同的焙烤食品。面粉中蛋白质的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面筋蛋白占面粉总蛋白的比例,比例越高,形成的面团黏弹性越好。二是面筋蛋白中,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的相对含量,两者比例合适,形成的面团工艺性能就好。如果麦谷蛋白含量过多,就会使面团的弹性、韧性太强;无法膨胀,导致产品体积较小,或因面团韧性和持气性太强,面团气压大而造成产品表面开裂现象。如果醇溶蛋白含量过多,则造成面团太软弱,面筋网络结构不牢固,持气性差,会

造成产品顶部塌陷、变形等不良后果。 3.脂质

面粉中脂肪的含量很少,为1%~2%。面粉在贮藏过程中,甘油脂在裂酯酶、脂肪酶作用下水解形成脂肪酸。高温和高水分含量可促进脂肪酶的作用,因而在高温、高湿季节面粉易酸败变质。 4.水分

我国的面粉质量标准规定特一粉和特二粉的水分含量为(13.5±O.5)%,标准粉和普通粉的水分含量为(13.0土0.5) %。面粉中的水分含量过高,易酸败变质。面粉中的水以游离水和结合水两种状态存在,绝大部分呈游离水状态。 5.矿物质

面粉中的矿物质是用灰分来表示的。面粉的灰分含量越低,表明面粉的精度越高。 6.维生素

面粉中主要含有B族维生素、烟酸、泛酸和维生素E,维生素A含量很少,几乎不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D。面粉本身含有的维生素较少,在焙烤蒸煮过程中又会损失一部分维生素,为了弥补面粉中维生素的不足,常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以提高面粉的营养。 7.酶

面粉中重要的酶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脂肪氧化酶,植酸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等。淀粉酶和蛋白酶对于面粉的烘焙性能和面包的品质影响最大。

二 面粉的加工性能

面粉加工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面粉中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但面粉中的其他成分如碳水化合物、类脂和酶对面粉的工艺性能也有重要影响,面团的性质是面粉中各种成分所起作用的综合体现,因此可通过面团性质的测定来评价面粉的工艺性能。

1.面团的流变学特性 1. 面粉粉质

面粉粉质的测定国际上广为使用的是德国Brabender公司生产的粉质仪。 2. 面团的拉伸性

面团的拉伸性和韧性可从面团拉伸曲线上反应出来。 2.面粉的物化性能 1. 湿面筋含量 如前所述,面粉的蛋白质含量与质量是影响其食品加工品质的最重要因素。但在实际生产中,蛋白含量相等的面粉,其食品加工性能相差较多,甚至有些蛋白质含量低的面粉做面包加工性能好于蛋白质含量高的面粉,主要是由蛋白质质量或组成的不同造成的。而湿面筋含量则较好地表征了面粉中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的含量及比例,因此湿面筋含量被各国作为面粉等级标准的重要指标。面粉中湿面筋含量一般是通过洗面筋的方法来测定的。洗面筋的方法以前是用手洗,现在多采用现代化的机器洗,即面筋测定仪。 2. 降落值

降落值是以α-淀粉酶能使淀粉凝胶液化,使黏度下降这一原理为依据,以一定质量的搅拌器在被酶液化的热凝胶糊液中下降一段特定高度所需的时间(以s为单位)来表示的。

II 糖

糖是焙烤食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之一。常用的糖有蔗糖、转化糖浆、淀粉糖浆、蜂蜜等。蔗糖的甜味纯正、反应快、很快达到最高甜度,是使用最广泛的、较理想的甜味剂。糖在焙烤食品中的主要作用为: 1. 改善制品的色、香、味、形

在面包、饼干或其他焙烤成熟的制品中,由糖参与的焦糖化反应和美拉德反应,可使产品表面形成金黄色或棕黄色,并产生诱人的焦香味,糖在糕点中起到骨架作用,能改善糕点的组织状态,使外形挺拔。 2. 作为酵母的营养物质

在发酵制品生产中,配料中加一定量的糖,作为酵母发酵的主要能量来源,有助于酵母繁殖和发酵。但糖的渗透压大,加糖量在小于6%(以面粉计)时可促进面团发酵,超过6%,则对酵母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中高档点心面包中加糖量较多,可达15%~20%,一般通过

延长发酵时间或采用二次发酵法来完成发酵过程。

3. 延长产品的货架寿命

糖的高渗透压作用,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能增进糕点的防腐能力,延长货架期。另外,含糖高的产品中氧的溶解度大幅度下降,对于含油较多的饼干、点心具有一定的防油脂氧化酸败的作用。 4. 作为面团的改良剂

面粉在搅拌作用下吸水形成面团时,主要是依靠蛋白质胶粒内部浓度造成的渗透压使水分子进入到蛋白质分子中去的。如果在面团中加入一定量的糖或糖浆,它不仅吸收蛋白质胶粒之间的游离水,也会使蛋白质胶粒外部浓度增加,对胶体内部的水分会产生反渗透作用。因而过多的使用糖会使面团的吸水力降低,妨碍面筋的形成,因此糖在面团搅拌中起到的是反水化作用。

在面包生产中,糖的用量最好不大于30%,用糖过多,面筋未能充分扩展,会使产品体积小,组织粗糙。在制作高糖面包时,应适当延长搅拌时间或采用高速搅拌机。对于不希望过多形成面筋的面团,如饼干面团,酥性点心面团等高糖利于抑制面筋的形成,使产品在焙烤时不变形,酥脆、可口。

III 油脂

一 常用的油脂

在焙烤食品中常用的油脂有植物油、动物油、人造奶油和起酥油等。 1.植物油

植物油有大豆油、棉子油、花生油、棕榈油、玉米胚芽油等。植物油中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其营养价值高于动物油脂,但加工性能不如动物油脂和人造固态油脂。

2.动物油

天然动物油中常用的是奶油和猪油。大多数动物油都具有熔点高、起酥性好、可塑性强的特点。

3.人造奶油

人造奶油是指精制食用油添加适量的水、乳粉、色素、香精、乳化剂、防腐剂、抗氧化剂、食盐、维生素等辅料,经乳化、急冷捏合而成的具有天然奶油特色的可塑性油脂制品。由于人造奶油具有良好的涂抹性能、口感性能和风味性能等加工特性,它已成为世界上焙烤食品加工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油脂之一。

4.起酥油

起酥油是指精炼的动植物油脂、氢化油、酯交换油或这些油的混合物,经混合、冷却、塑化而加工出来的具有可塑性、乳化性的固态或流动性的油脂产品。起酥油与人造奶油的主要区别是起酥油中没有水相。在国外起酥油的品种很多,在面包、饼干、糕点中使用最为广泛。

二 油脂在焙烤食品中的主要作用 1. 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固态油脂(人造奶油、奶油、起酥油、猪油等)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自身形状,撤去外力后能保持一定形状的性质。可塑性良好的固态油脂在面包、饼干、糕点面团中可呈片状、条状、薄膜状分布,而相同条件下液态油只能分散成球状。因此,固态油脂要比液态油能润滑更大的面团表面积,可使面团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可塑性人造奶油加到面包面团中,可使面包的瓤心呈层状结构,可塑性良好的起酥油加到蛋糕中,可使蛋糕的体积增大,加到饼干和酥性点心中,食用时口感酥脆。 2. 起酥性

起酥性是指油脂具有能使食品酥脆易碎的性能。在调制酥性食品时加大量油脂,由于油脂的疏水性限制了面筋蛋白质的吸水润胀,面团含油越多,吸水率越低,面筋形成越少。油脂能在面团中形成油膜,产生隔离作用,阻碍面筋网络的形成,也使淀粉之间不能结合,从而降低了面团的弹性和韧性,增加了面团的塑性。从而使酥性制品口感酥松,入口即碎。 3. 充气性

油脂的充气性,也称为油脂的融合性。它是指油脂在空气中高速搅打时,空气被裹入油脂中,在油脂内形成大量小气泡的性质。在蛋糕和面包生产中加入充气性良好的油脂可使它们的体积增大,在饼干和酥性点心中加入这种油脂,会使产品酥脆适口,质地疏松。油脂的

充气性与其组成有关,起酥油的充气性比人造奶油好,猪油的充气性较差。 4. 乳化分散性

乳化分散性是指油脂在与含水的原料混合时的分散亲和性质。在制作韧性饼干时,乳化分散性良好的油脂可使油水在面团中均匀分散。制作蛋糕时,油脂的乳化分散性越好,油脂小粒子分布越均匀,得到的蛋糕体积越大,质地越柔软。因此,添加了乳化剂的起酥油、人造奶油以及植物油最适宜制作高糖、高油类糕点和饼干。 5. 吸水性 起酥油、人造奶油都具有可塑性,在没有乳化剂的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和持水能力。硬化处理的油还可以增加水的乳化性。吸水性对生产冰淇淋、焙烤食品点心类有重要意义。

6. 稳定性

油脂的稳定性是指油脂抗氧化酸败的性能。对植物油来说,油脂的稳定性取决于其不饱和脂肪酸和天然抗氧化剂的含量。固态油脂、起酥油的稳定性好于猪油和人造奶油,因而常用起酥油来制造需要保存时间长的焙烤食品,如饼干、酥饼、点心、油炸食品。

IV 乳与乳制品

乳与乳制品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良好的加工性能及特有的奶酪香味,是高档焙烤食品(高档面包、饼干等)的重要原料之一。常用的乳及乳制品有鲜奶、奶粉、炼乳、干酪等。乳在焙烤食品中主要有以下的作用: 1. 具有良好的风味及滋味

乳制品的添加,可使焙烤食品具有特有的美味和香味,尤其于高级面包、饼干,乳制品成为必须添加的原料。

2. 改善制品的色、香、味

乳及乳制品中含有乳糖,它是一种还原性二糖,不被酵母发酵,在面团中作为剩余糖,在制品焙烤时发生焦糖化作用和美拉德反应,使产品上色较快。在焙烤食品中添加乳制品可使产品具有乳品所特有的香味。 3. 提高制品的营养价值

面粉是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但面粉在营养上的先天不足是赖氨酸十分缺乏,维生素含量相对较少。乳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几乎所有的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亦很丰富。 4.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

乳粉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质可提高面团的吸水率、搅拌耐力和发酵耐力,特别是对于低筋面粉,效果更为明显。

5.改善制品组织结构,延缓制品老化 由于乳粉增强了面筋筋力,改善了面团发酵耐力和持气性,因而含有乳粉的制品组织均匀、柔软、疏松并富有弹性。添加乳粉增加了面团的吸水率和成品面包体积,使制品老化速度减慢。

V 蛋与蛋制品

蛋品是生产面包、糕点的重要原料。蛋品中用量最多的是鸡蛋、鸭蛋。蛋品的原料类型有带壳鲜蛋、冻蛋、全蛋粉、蛋清粉等。鹅蛋因有异味,很少使用。蛋在焙烤食品中有以下功能:

1. 改善产品的色、香、味和提高营养价值

在面包、糕点的表面涂上一层蛋液,经焙烤后,呈诱人的金黄色,表皮光亮,外形美观。加蛋的面包、糕点成熟后具有悦人的蛋香味,并且结构疏松多孔,体积膨大而柔软。蛋与蛋制品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制品的营养价值。

2. 蛋的凝固性利于制品的成型

鸡蛋蛋白在热的作用下可变性凝固,形成坚实的结构,不仅可协助面粉形成制品的骨架,而且有利于制品的成型。对筋力弱的面粉,或添加豆面的面粉,生产挂面时,可加入适量的蛋液来强化制品的骨架结构。蛋糕柔软、膨松结构主要取决于蛋的多少和蛋的搅拌质量。 3. 蛋白的起泡性使产品疏松、有弹性和韧性

蛋白是一种亲水胶体,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在糕点生产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西

点的装饰方面。蛋白经过强烈搅打,可将混入的空气包围起来形成泡沫,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泡沫成为球形。由于蛋白胶体具有黏性,将加入的其他辅料附着在泡沫的周围,使泡体变得浓厚坚实,增加了泡沫的机械稳定性。制品在焙烤时,泡沫内气体受热膨胀,增大了产品体积,使产品疏松多孔并且具有一定弹性和韧性。 4. 提供乳化作用

蛋黄中磷脂含量较高,且磷脂具有亲油和亲水的双重性质,是一种理想的天然乳化剂。它能使油、水和其他原料均匀地分布在一起,促进制品组织细腻,质地均匀,疏松可口,并具有良好的色泽。目前,国内外焙烤食品工业广泛使用蛋黄粉来生产面包、糕点和饼干。在使用时,可将蛋黄粉和水按1:l的比例混合,搅拌成糊状,添加到面团或面糊中。

VI 酵母

酵母是发酵食品的基本配料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产生的CO2使面包的体积膨大,产生疏松、柔软的结构。除产气外,酵母菌体本身对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目前发酵食品制作中常用的酵母有鲜酵母、活性干酵母和即发活性干酵母。

VII 食盐

食盐是制作焙烤食品的基本配料之一,虽然用量不大,但对制品品质改良作用明显。食盐主要有以下作用:

1. 提高面食的风味

盐与其他风味物质相互协调、相互衬托,使产品的风味更加鲜美、柔和。 2. 是调节控制发酵速度 盐的用量超过1%时,就能产生明显的渗透压,对酵母发酵有抑制作用,降低发酵速度。因此,可通过增加或减少盐的用量,来调节控制面团发酵速度。

3. 是增加面筋筋力

盐可以使面筋质地细密,增强面筋的主体网状结构,使面团易于扩展延伸。 4. 是可改善面食的内部色泽。

实践证明,添加适量食盐的面包、馒头其瓤心比不添加的白。食盐的添加量应根据所使用面粉的筋力,配方中糖、油、蛋、乳的用量及水的硬度具体确定。食盐一般是在面团即将形成时添加。

VIII 其他辅助料及添加剂

为了有利于焙烤食品工艺操作和提高产品质量,焙烤食品生产中使用的其他辅助料及添加剂还有乳化剂、氧化剂、疏松剂、增稠剂、抗氧化剂、香精香料和食用色素等。

三、 面包生产技术

一、 概述 (一)、 面包的概念

面包是焙烤食品中历史最悠久、消费量最大、品种繁多的一大类食品。 据美国1977年的不完全统计,汉堡包(一种夹有油炸肉饼的梭形面包)年消费量达500亿个,即平均每人每年消费250个。热狗(一种夹有小红肠的梭形面包)年消费量达300亿个,平均每人每年消费150个,成为人们的主食.随着经济的发展,面包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面包是一种经过发酵的烘焙食品。它是以小麦粉、酵母、盐和水为基本原料,添加适量糖、油脂、乳品、鸡蛋、果料、添加剂等,经搅拌、发酵、成型、醒发、烘焙而制成的组织松软的方便食品.面包与饼干、蛋糕的主要区别在于面包的基本风味和膨松组织结构,是主要靠发酵工序完成的,它有以下特点:

1. 易于机械化和大规模生产

生产面包有定型的成套设备,可以大规模机械话、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便于节省大量的能源以及人力和时间。

2. 耐贮存

面包是经200℃以上的高温烘烤而成,杀菌比较彻底,甚至连中心部位的微生物也能杀灭,一般可贮存几天不变质,比米饭、馒头耐贮存。 3. 食用方便

面包作为谷类食品的一种,在同属中出类拔萃,优于馒头、大米饭等主食品。其包装简单,携带方便,可以随吃随取,不像馒头、米饭还得配菜。特别适应旅游和野外工作的需要。

4. 易于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

二 、面包生产工艺

(一)、面包的生产工艺流程

面包生产工艺主要三大过程:

面团搅拌→面团发酵→面包的整形→醒发→成品焙烤→冷却包装

面包的制作,无论是手工操作,还是机械化生产,都包括3大基本工序,即面团搅拌、面团发酵和成品焙烤。在这3大基本工序的基础上,根据面包品种特点和发酵过程常将面包的生产工艺分为一次发酵法(直接法),二次发酵法(中种法)和快速发酵法。

一次发酵法的优点是发酵时问短,提高了设备和车间的利用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产品的咀嚼性、风味较好。缺点是面包的体积较小,且易于老化;批量生产时,工艺控制相对较难,一旦搅拌或发酵过程出现失误,无弥补措施。

二次发酵法的优点是面包的体积大,表皮柔软,组织细腻,具有浓郁的芳香风味,且成品老化慢。缺点是投资大,生产周期长,效率低。

快速发酵法是指发酵时间很短(20~30 min)或根本无发酵的一种面包加工方法。整个生产周期只需2~3个h。其优点是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投资少,可用于特殊情况或应急情况下的面包供应。缺点是成本高,风味相对较差,保质期较短。3-11 所示.

(二)、技术要点 (1) 面包的配方

面包配方是指制作面包的各种原辅料之间的配合比例。要设计一种面包的配方,首先要根据这种面包的色、香、味与营养成分、组织结构等特点,充分考虑各种原辅料对面包加工工艺及成品质量的影响,在选用基本原料的基础上,确定添加哪些辅助原料。面包配方中基本原料有面粉、酵母、水和食盐,辅料有砂糖、油脂、乳粉、改良剂以及其他乳品、蛋、果仁等。

(2) 面团的调制

面团调制也称调粉或搅拌,它是指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各种原辅料充分混合,面筋蛋白和淀粉吸水润胀,最后得到一个具有良好黏弹性、延伸性、柔软、光滑面团的过程。

影响面团调制的因素

1. 面团搅拌的投料顺序 2. 面团搅拌时间的确定 3. 加水量

4. 面团温度的控制 5. 搅拌机的速度

(3) 面团的发酵 1. 面团发酵的作用

面团的发酵以酵母为主,还有面粉中的微生物参加的复杂的发酵过程:在酵母的转化酶麦芽糖酶和酿酶等多种酶的作用下,将面团中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以及还有种种微生物酶的复杂作用,在面团中产生各种糖氨基酸有机酸酯类,使面团具有芳香气味,把以上复杂过程称为面团发酵.面团在发酵的同时也进行着一个熟成过程.面团的成熟是指经过发酵过程的一系列变化,使面团的性质对于制作面包达到最佳状态。即不仅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和各类风味物质,而且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使得面团的物理性质如伸展性、保气性等均达到最良好的状态。

3. 影响面团持气的因素

(1)面粉面粉中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是面团持气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面粉的成熟不足或过度都使面团的持气能力下降,成熟不足应使用氧化剂,成熟过度时应减少面团改良剂的用量。

(2)乳粉和蛋品奶粉和蛋品均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对面团发酵具有pH值缓冲作用,均能提高面团的发酵耐力和持气性。

(3)戊聚糖的作用 戊聚糖是一种植物胶,对面粉的焙烤特性有显著影响。有实验证实,在弱筋粉中添加2%的水溶性戊聚糖,能使面包的体积增加30%~45%。在面团中加入汉生胶或槐豆胶,也可增加面团的持气性。

(4)面团搅拌 面团搅拌到面筋网络充分形成而又不过度,此时面团的持气性最好。

4. 面团成熟

面团发酵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达到制作面包的最佳状态,称作成熟,这一过程叫熟成,也就是调制好的面团,经过适当时间的发酵,蛋白质和淀粉的水化作用已经完成,面筋的结合扩张已经充分,薄膜状组织的伸展性也达到一定程度,氧化也进行到适当地步,使面团具有最大的气体保持力和最佳风味条件。对于还未达到这一目标的状态,称为不熟,如果超过这一时期则称为过熟,这两种状态的气体保持力都较弱。在面包制作中,发酵面团是否成熟是成品品质的关键,因此,如何判断发酵面团是否成熟十分重要。鉴别面团发酵成

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回落法 面团发酵一定时间后,在面团中央部位开始向下回落,即为发酵成熟。但要掌握在面团刚开始回落时,如果回落幅度太大则发酵过度。

(2)手触法 用手指轻轻按下面团,手指离开后,面团既不弹回,也不继续下落,表示发酵成熟;如果很快恢复原状,表示发酵不足,如果面团很快凹下去,表示发酵过度。 (3)温度法 面团发酵成熟后,一般温度上升4~6℃。

(4)pH值法 面团发酵前pH值为6.0左右,发酵成熟后pH值5.0,如果低于5.0,则说明发酵过度。 5.面包的整形

将发酵好的面团做成一定形状的面包坯称做整形。整形包括分块、称量、搓圆、中间醒发、压片、成型。在整形期间,面团仍进行着发酵过程,整形室所要求的条件是温度26~28℃,相对湿度85 %。

分块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主食面包的分块最好在15~20 min内完成,点心面包最好在30~40 min内完成,否则因发酵过度影响面包质量。由于面包在烘烤中有10%~12%的质量损耗,故在称量时将这一质量损耗计算在内。 搓圆就是使不整齐的小面块变成完整的球形,恢复在分割中被破坏的面筋网络结构。手工搓圆的要领是手心向下,用五指握住面团,向下轻压,在面板上顺一个方向迅速旋转,将面团搓成球状。中间醒发也称静置。面团经分块、搓圆后,一部分气体被排除,内部处于紧张状态,面团缺乏柔软性,如立即进行压片或成型,面团的外皮易被撕裂,不易保持气体。因此需一段时间的中间醒发。中间醒发的工艺参数为温度27~29℃,湿度80%~85%,时间12~18 min。

压片是提高面包质量、改善面包纹理结构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将面团中原来不均匀的大气泡排除掉,使中间醒发产生的新气泡在面团中均匀分布。压片分手工压片和机械压片,机械压片效果好于手工压片。压片机的技术要求是转速140~160 r/min,辊长220~240 mm,压辊间距0.8~1.2 cm。如果生产夹馅面包,压辊间距应为O.4~0.6 cm,面片不能太厚。

成型是将压片的小面团做成所需要的形状,使面包的外观一致。一般花色面包多用手工成型,主食面包多用机械成型。 6.最终发酵

成型后还需要一个醒发过程,也称为最后发酵。经过整型的面团,几乎已失去了面团应有的充气性质,面团经过整型时的辊轧、卷压等过程,大部分气体已被压出,同时面筋失去原有的柔软而变得脆硬和发黏,如立即送入炉内烘烤,则烘烤的面包体积小,组织颗粒非常粗糙,同时顶上或侧面会出现空洞和边裂现象。为得到形态好、组织好的面包,必须使整形好的面团重新再产生气体,使面筋柔软,增强面筋伸展性和成熟度。 7.面包的焙烤与冷却

焙烤是面包制作的三大基本工序之一,是指醒发好的面包坯在烤炉中成熟的过程。面团在入炉后的最初几分钟内,体积迅速膨胀。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面团中已存留的气体受热膨胀;另一方面由于温度的升高,在面团内部温度低于45℃时,酵母变得相当活

跃,产生大量气体。一般面团的快速膨胀期不超过10min。随后的焙烤过程主要是使面团中心温度达到100℃,水分挥发,面包成熟,表面上色。

面包需冷却后才能包装。由于刚出炉的面包表面温度高(一般大于180lC),面包的表皮硬而脆,面包内部含水量高,瓤心很软,经不起外界压力,稍微受力就会使面包压扁,压扁的面包回弹性差,失去面包固有的形态和风味。出炉后经过冷却,面包内部的水分随热量的散发而蒸发,表皮冷却到一定程度就能承受压力,再进行挪动和包装。

四、糕点生产技术

糕点是以面粉、糯米、砂糖、油脂为主要原料,配以蛋品、乳品、果仁等辅料,经过面团或面浆调制、成型、装饰等加工工序,以人们的嗜好要求为基础制成的调理食品。

糕点是焙烤食品中的一大类,品种繁多,分类复杂。根据糕点的用料及产品特征可分为两大类。

(1)蛋糕

蛋糕是以鸡蛋、面粉、砂糖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具有浓郁蛋香味,质地松软或酥散的焙烤方便食品。 (2)点心

点心是继面包和蛋糕之后发展起来的一大类焙烤食品,品种丰富,各有特色。点心配方中蛋用量少,有的甚至完全不用,质地酥松,主要依靠油脂、糖以及化学疏松剂的作用。 I糕点的基本加工工艺流程

各类糕点的制作工艺虽有所不同,但总的基本加工工艺流程仍可大致归纳为:

原料的选择与配比 → 面团(糊)的调制 → 成型 → 熟制 → 冷却 → 装饰 → 成品

一、原料选择与配比

各类糕点都有一定的配方,但配料的种类和用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条件和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变动,这种变动需遵循一定的配方平衡原则。配方平衡的基本原则是:在一个合理的配方中应该满足干性原料和湿性原料的平衡以及强性原料与弱性原料之间的平衡。

二、 面团(糊)的调制

按一定次序投料后,通过搅打、翻拌或搅拌的方式将原辅料混合,调制成所需要的面团或面浆料。糕点制作所需面团大致可分为酥性面团、韧性面团、塑性面团和面浆四大类。 三、成型

糕点成型是生产中的关键性环节,成型方法主要有手工成型、机械成型和印模成型。 手工成型比较灵活,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所以糕点制作仍以手工成型为主,手工成型又包括多种手法,如搓、捏、擀和挤注成型等。

机械成型是在手工成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传统糕点的工业化,目前西式点心中机械成型的品种较多,中式糕点机械成型相对较少。常见的糕点机械成型方式主要有压延、切片、浇模、辊印、包馅等。

印模成型是借助于木制的或铁制的模具,使制品具有一定的外形或花纹。木制模具一般用于蒸制成熟产品,铁制模具一般用于焙烤成熟的产品。 四、熟制

熟制是糕点由生坯通过加热熟化的过程,熟制的方法主要有焙烤、油炸和汽蒸。其中以焙烤最为普遍,焙烤是把成型的糕点生坯,送入烤炉内,经过加热使产品烤热定型,并具有一定的色泽。焙烤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如水分蒸发、气体膨胀、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糖的焦糖化与美拉德褐变反应等,焙烤对产品的质量与风味有着重要影响。

五、冷却

糕点熟制结束时,温度和水分含量都较高,需要在冷却过程中挥发水分和降温,才能保持正常的形态,大多数品种冷却到35-40 ℃进行包装。有些需要装饰的糕点出炉后,先在

烤盘内冷却10 min,取出继续冷却1-2h,然后 再加奶油或巧克力等需要的装饰。另外,还有些糕点(如海绵蛋糕)出炉后应马上翻转使表面向下,以免遇冷而收缩。 六、装饰

许多糕点在包装前需要进行装饰,装饰能使糕点更加美观度,也增加糕点的风味和品种。常用的装饰方法有色调装饰、裱花装饰、馅料装饰、表面装饰和模型装饰。装饰需扎实的基本功,熟练精湛的技术,同时还涉及到审美情调和艺术想象力。

五、饼干生产技术

一、 概述

饼干是以小麦粉(或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糖、油及其他辅料,经调粉、成型、烘烤制成的水分低于6%的松脆食品。饼干从广义上说,应当属于方便食品中的焙烤制品类,不过由于发展迅速,已单独形成了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所以人们在分类时习惯上将它与其他方便食品分开。 (一)、 按原料配比分类

按原料的配比分,将饼干分为下表的五类。

表3-3 按原料的配比分类 种类 粗饼干类 韧性饼干类 酥性饼干类 甜酥性饼干类 油糖比 0:10 1:2.5 1:2 1:1.35 油糖与面粉比 1:5 1:2.5 1:2 1:1.35 品 种 硬饼干、发酵硬饼干 低档甜饼干,如:动物、什锦饼干等 一般甜饼干,如:椰子、橘子饼干等 高档酥饼类甜饼干,如:桃酥等 发酵饼干类 10:0 1:5 中、高档苏打饼干 二、 饼干的配方 饼干生产所用的原辅料与面包相似,所不同的是饼干使用的面粉为低筋粉,而且饼干生产中 需用较多的香精、香料、色素、抗氧化剂、化学疏松剂等。

kg

三、 饼干的生产工艺

(一)、饼干生产工艺流程

饼干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为:

原辅料预处理→面团的调制→辊轧→成型→焙烤→冷却→包装

但各种不同类型的饼干生产工艺差别较大,在此主要介绍韧性饼干、酥性饼干、苏打饼干的生产工艺流程。

(二)、操作要点 1 面团调制

面团调制是将生产饼干的各种原辅料混合成具有某种特性面团的过程。饼干生产中,面团调制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它不仅决定了成品饼干的风味、口感、外观、形态,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以后的工序能否顺利进行。要生产出形态美观、表面光滑、内部结构均匀、口感酥脆的优质饼干,必须严格控制面团质量。饼干面团调制过程中,面筋蛋白并没有完全形成面筋,不同的饼干品种,面筋形成量是不同的,而且阻止面筋形成的措施也不一样。 2. 成型

饼干成型方式有冲印成型、辊印成型、辊切成型、挤浆成型等多种成型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饼干,由于它们的配方不同,所调制的面团特性不同,这样就使成型方法也各不相同。 (1)冲印成型

冲印成型是一种古老而且目前仍广泛使用的饼干成型方法。它的优点是能够适应多种大

众产品的生产,如粗饼干,韧性饼干,苏打饼干等。其动作最接近于手工冲印动作对品种的适应性广,凡是面团具有一定韧性的饼干品种都可用冲印成型。冲印成型机有旧式的间歇式冲印成型机和较新式的摆动冲印成型机。 (2)辊印成型

辊印成型机上方为料斗,料斗的底部是一对直径相同的辊筒。一个叫做喂料辊,另一个称做模具辊。喂料辊表面是与轴线相平行的沟槽,以增加对面团的携带能力,模具辊上装有使面团成型的模具。两辊相对转动,面团在重力和两辊相对运动的摩擦力作用下不断填充到模具辊的模具中。在两辊中间有一紧贴模具辊的刮刀,可将饼干坯上超出模具厚度的部分刮下来,即形成完整的饼干坯。当嵌在模具辊上的饼干坯随辊转动到正下方时,接触帆布传送带和脱模辊,在饼干坯自身重力和帆布摩擦力的作用下,饼坯脱模。脱了模的饼坯由帆布传送带输送到烤炉的钢丝网带上进入烤炉。这种设备只适用于配方中油脂较多的酥性饼干和甜酥饼干,对有一定韧性的面团不易操作。

(3)辊切成型

辊切成型是综合冲印成型及辊印成型两者的优点,克服其缺点设计出来的新的饼干成型工艺。这种成型方法由于它是先压成面片而后辊切成型,所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生产韧性、酥性、甜酥性、苏打等多种类型的饼干,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一种饼干成型工艺。

(4)其他成型方式

除以上3种常用的成型方式外,还有钢丝切割成型、挤条成型、挤浆成型等成型方式。钢丝切割成型是利用挤压装置将面团从模孔中挤出,模孔有花瓣形和圆形多种,每挤出一定厚度,用钢丝切割成饼坯。挤条成型与钢丝切割成型原理相同,只是挤出模孔的形状不同。挤浆成型是用液体泵将糊状面团间歇挤出,挤出的面糊直接落在烤盘上。 由于面糊是半流体,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因挤出模孔的形状不同或挤出头做O形或S形运动,就可得到不同形状的饼干。蛋黄饼干、威化饼干一般采用挤出成型工艺。 3) 饼干的焙烤、冷却与包装

1. 焙烤

饼干焙烤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产品水分,使其熟化,并赋予产品特殊的色、香、味和组织结构。在焙烤过程中,化学疏松剂分解产生的大量CO。,使饼干的体积增大,并形成多孔结构,淀粉胶凝,蛋白质变性凝固,使饼干定型。

2.冷却、包装

刚出炉的饼干表面温度在160℃以上,中心温度也在110℃左右,必须冷却后才能进行包装。一方面,刚出炉的饼干水分含量较高,且分布不均匀,口感较软,在冷却过程中,水分进一步蒸发,同时使水分分布均匀,口感酥脆;另一方面,冷却后包装还可防止油脂的氧化酸败和饼干变形。冷却通常是在输送带上自然冷却,也可在输送带上方用风扇进行吹风冷却,但不宜用强烈的冷风吹,否则饼干会发生裂缝。饼干冷却至30~40℃即可进行包装、储藏和上市出售。

六、我国焙烤食品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焙烤食品行业基本形成了独资,合资,国有,民营,私企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经营体制。从目前看,国内市场大体可以说是三分天下,三资企业占领高档市场,国营企业居中档,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占领低档市场;从发展趋势看,还有逐步增强的势头,各类焙烤产品均有其销售市场和消费群体。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消费者对焙烤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呈现出高品位,质量的要求,这对焙烤行业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我国的烘焙食品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管是加工技术、成品质量,还是生产规模、花色品种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烘焙食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随着中国人民饮食习惯的变化和国际交往的增多,烘焙食品的生产有了新的发展,烘焙食品行业成为一个独特的中西饮食文化交融的新兴行业。

中商情报网研究数据显示:2003-2008 年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29.3%,2008年烘焙食品行业达到778亿元的产业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截至2009年底,我国焙烤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即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共1374家、实现年产品产量441.11万吨、当年价工业总产值1006.7亿元、当年价工业销售产值985.51亿元、年实现利润约为70.85亿元、利税约106.23亿元、产品出口交货值26.19亿元。随着烘焙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健康增长,中商情报网预计到 2013 年烘焙食品行业将会达到 1300 亿元人民币的产业规模。

七、我国焙烤食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7.1我国焙烤食品存在的问题

7.1.1 产品种类缺乏多元化

现在的焙烤食品花色品种较少,大部分为传统工艺生产的传统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7.1.2 营养结构不够健康

目前市场上焙烤食品使用的原料多是高糖分、高脂肪、高胆固醇,不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的理念。

7.1.3 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参差不齐

焙烤食品的质量状况:我国焙烤食品企业生产规模、 技术等参差不齐。一部分食品企业加工技术和设备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企业质量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另外有一部分企业生产规模小、企业职工人数少、技术力量薄弱,大多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生产。而细菌总数超标、大肠菌群超标、霉菌计数超标、食品添加剂的超量和超范围使用、酸价和过氧化值指标超标等,这些质量问题严重影响食品安全,而且绝大部分出自小企业。

7.2 我国焙烤食品的发展趋势

1安全、卫生是最基本的发展趋势 2低能量、无糖烘焙食品的开发

3新材料和新技术在焙烤制品中的应用

进入21世纪,主餐食品工业化将成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人们将更加注重食品的营养与健康,把食品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安全、营养、方便、美味将成为食品生产的四要素,人们的膳食结构将趋于品种多样化、口味多样化。

们都说你技术好,我想试试真假。真的,我平时对你也不错吧,你可不能让我干等着呀。”

她回:“那好吧,你先等我,我在家里,先洗个澡,换身衣服吧。”

半个小时后,她问:“你在哪里开房?”

“欢乐斗地主,电信一区,12号房间,不见不散哦。”

“给老娘滚!”

手机震动,来一条微信消息,他说:“我开好房间了,等你!他

当然,以上是个笑话。不过,近日成都一家燃气公司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情,董事长在微信里发了一个六十块钱的红包,三名员工一时手痒,按耐不住诱惑,结果伸手一抢纷纷中招:工作时间玩手机,罚款五百!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董事长表示:“我为了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所以加入了员工的微信群里。”

贵董事长显然忘记了,微信是一款私人社交APP,主要用于朋友间的情感交流,如果谈工作,我们有OA或IMO等专门的办公协作软件。

如果公司实在不成气候,一时没有使用这样的专业应用程序,也应当提前与员工约定,公司把QQ或者微信当做办公交流的专用软件。

没有事先的约定,董事长从微信里冒出来,就是以“朋友”的身份,而非“老板”的身份。朋友发红包,抢还是不抢呢?朋友上班抢红包,罚还是不罚呢?

显然,天真的员工把董事长当做了朋友,所以抢了红包,而老谋深算的董事长没有把员工当做朋友,所以罚了员工。

试探是一把双刃剑,你在试探别人的时候,往往先暴露了自己

然而,朋友圈里的试探之风经久不衰。

最常见的试探:“清清吧,不用回。试试吧,复制我发的消息,找到微信里的设置,通用,群发助手,全选,粘贴复制的信息发送就行,谁的发送失败了,就是把你拉黑了,你再扔掉那些尸体就OK啦!”

发出这种试探信息的人,骨子里肯定极端自卑,而且平时很可能不大受待见,要不怎么老怀疑自己被朋友删了呢?像马云,我猜他一定不会纠结于自己是不是被微信好友给删了。

我一般收到这样的消息,会当下把对方拉黑。既然你连这点做人的底气都没有,咱俩之间的友谊连这点信任的基础都没有,我还有必要把你保留在我的朋友圈里吗?

试探朋友关系的升级版,是在朋友圈求助。“临时急用,不多,就两千, 哪位朋友方便的话请来电告诉我,事情万分紧急,不挨着问了,谢谢!”

看到这样的信息,是朋友的自然要赶紧打个电话,电话接通那边却是云淡风轻,“没事儿,我就试试。”你丫小学没毕业吧,狼来了的故事听过没?下次你再说有急事,我可保不准是真是假,到时候看我帮不帮你。还有,刚才急着打电话,晾了个好几亿的大单,你赔不赔?你当我像你这么闲呢!!

还有一种另类的试探,是从网上狂下美女图片,把自己的朋友圈打扮的花枝招展,然后换个昵称,换张头像,给自己的老公来一句:“帅哥,约吗?”

如果老公回一个心花怒放的表情,得咧,回去跪搓衣板吧。小公主碎了一地的玻璃心,一时半会儿是哄不好了。要是老公如柳下惠般一本正经,事情就这样完美收工了吗?不,她会继续下载更妖艳更动人的图片,直到有一天老公随口地问一句:“请问多少钱一晚?”

男人记住,女人试探的时候,往往心里已经有了预设的结果,预设的结果没有出现,那就是自己试探的还不够。带着一种不见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执着,女人生生把幸福推向远方。

女人,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男人,遇见一个才貌双全不求名利,一心只想倒贴给你的凡间仙子,难道你不会动心?

试探人性的弱点,只会暴露自己的无知。

而这样的试探,有百害而无一利,却有很多无知的朋友乐此不疲。

所以说,如果你缺乏安全感,不知道你的朋友是否把你当朋友,也不知道你的爱人是否把你当爱人,那你不妨多学习,多打扮,充实内心,提升自己。记住,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无味

的试探,只会使你化身荆棘,刺痛别人,刺伤自己! 生活有压力,经济有压力,学业有压力,晋升有压力,人际关系有压力,情感世界有压力,婚姻也有压力……人们的交谈中,无不涉及林林总总的压力。压力像汽油桶被打翻,弥散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散发着浓烈的气味,我们躲不胜躲,防不胜防,它不定在哪个瞬间就燃起火焰。

其实,适当的压力是保持活性的重要条件。

如果空气没有了压力,我们的呼吸就会衰竭;

如果血液没有了压力,我们的四肢就会瘫痪;

如果水管子没有了压力,那结果是让任何一个住在高层楼房的人都噤若寒蝉的,你将失去可饮可用的清洁水。

20世纪的石油英雄“王铁人”也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不进步”.

只是这压力须适度。比如冬日里柔柔的阳光照在身上,这是一种轻松的压力,让我们温暖和振奋。设想这压力增加十倍,在吐鲁番酷热的夏季,大伙儿只有躲到地窖里才能过活。假如这压力继续增加,到了百倍千倍,结果就是人们成了一堆焦炭了。

现代人常常陷于压力构建的如焚困境之中。也许是某一方面的压力过强,也许是多方面的压力综合在一起。如是后者,单独某一方面的压力尚可容忍,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细微的压力堆积起来就成了如山的重负。金属都有疲劳的时候,遑论血肉之躯?如不减压,真怕有一天成了齑粉。

如果你因压力忙到无力自拔,忙到昏天黑地,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和家人的聚会,忘掉了自己如此辛辛苦苦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你想改变,就试着了解压力吧。寻找压力的种种成因,为扑朔迷离、捉摸不定的压力画像,澄清了我们对压力的迷惘之处,让折磨我们的压力毒蛇从林莽之中现形,让我们对压力的全貌和运转的轨迹有较为详尽的了解。中国的兵法上有句古话,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你认识到了你所承受的压力的强度和种类,在某种程度上你就已经钉住了压力毒蛇的“七寸”.

明白了压力的起承转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之后,你的呼吸就会轻松一点,胸中的块垒也会松动出些许的空隙。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你就会一寸寸地脱离沉重的压力,把自己成功地拔出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