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不一样的境遇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关心社会弱势群体的情感,学会在感恩生活的同时践行平等的真谛,养成亲社会行为。
2.能力目标:懂得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培养维护平等权利的社会责任意识。
3.知识目标:理解弱势群体的含义,把握其范围及主体,并了解他们的艰难处境。知道尊重和帮助弱势群体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弱势群体或困难人群的含义、范围及主体。 教学难点:平等的真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与弱势群体或困难人群有关的图片、视频及最新数据。 2.准备关于杭州图书馆的图片,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
1.课前初步了解周边弱势群体或困难人群的处境。 2.查阅资料,了解中外历史上探索自由、平等的运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云南的一名小学生——“冰花男孩”的照片,师简单介绍照片人物,播放视频,从而引出“弱势群体”。
(设计意图:通过“冰花男孩”的故事,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初步认识到我们周围的弱势群体还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贫困现象仍然存在,从而导出新课。)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1.阅读教材60-63页,完成自主学习提纲,当堂检查。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从中提取和自学基础知识
的能力,并在规定时间内高效掌握知识点的技能。)
师引导:贫困线——参看P61材料。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
2.课堂游戏互动PK赛:属于弱势群体的是哪些人?
(设计意图:检测自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3.交流分享:学生简单陈述弱势群体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我展示,锻炼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关注弱势群体的思想和情感,增强关注社会的意识。)
活动二:对比感受,畅谈感想
分享交流: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出示图片),学生结合自己所拥有的生活条件,谈谈自己的感想。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结合已了解的冰花男孩的生活状况,让学生感受到贫困孩子们的艰苦生活,从而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学会感恩,并为活动三的开展打好基础。)
活动三:探究分享 ,各抒己见
1.观看视频资料“杭州图书馆”,辨析观点。 你是如何看待的?(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观点进行辨析,培养学生尊重人、关爱人的平等意识,引导学生感悟平等的真谛。)
2.通过上述讨论,师生共同归纳“平等的真谛”——内涵、维护平等的意义等。
(设计意图:充分认识和了解社会公平的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社会能够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处于不利处境的人的尊严和生存条件,促使学生把帮助弱势群体的意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活动四:博古通今,追求平等
1.讲一讲你所知道的古今中外各国人民追求平等的史实。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知识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 学生阅读教材66—67页内容,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讨论交流并回答: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为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做了哪些努力?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整合各学科知识,从而明确我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各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学生对党和
国家的认同感和信任感,切实感受到自己能够通过国家的各项制度、政策得到公平和公正的对待。)
活动五:明辨是非,澄清认识 观念辨析:平等=平均?
(设计意图:学会知识迁移,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未知,与此同时,强化辩证看待社会现象的观念和方法。)
教师引导:结合党的富民政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明白,“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正是“平等和效率相统一”的充分体现,也是实现人人平等的物质和经济基础。
三、课堂小结,寄语未来
1.师总结: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逐步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现更高水平的人人平等,任重而道远,我们全体中国人民要一起努力,尤其是决定祖国未来命运的青少年更要加倍努力。
(设计意图:本活动旨在让学生明确,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社会现在仍然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引导学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励广大学生努力奋斗,争取更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公平正义的更高水平的实现打好基础。)
2.师生齐声朗读“寄语”。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树立通过个人努力奋斗将来建设祖国的责任和热情。)
四、课堂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含义
弱势群体 范围及主体
内涵:生命、人格、权利 追求平等 意义:责任、义务 平等不等于平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