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围 第一条 企业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包括对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财产清查、成本核算的整个会计循环的规范。 二、会计业务范围及其程序规范 第二条 会计业务范围 1234567 原始凭证的核签; 记账凭证的编制; 会计账簿的登记; 会计报表的编制、分析和解释; 内部审核; 会计档案的整理和保管; 其他依法应办理的会计事务。 第三条 会计业务的处理程序 123根据合法的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 根据合法的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根据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其中原始凭证的格式及其所载事项具备记账凭证条件的,可以代替记证。 三、会计凭证处理规范 第四条 原始凭证的合法性 原始凭证应先详细审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当视为不合法: 123 填写的数字计算错误; 填写的数字与规定及事实经过不符; 与法律和企业有关规定不符者。 2 / 10 签发人 责任人签名
制度名 电子文件编码 GLZD121 会计管理规范 页码 5-2 3 / 10
第五条 原始凭证的审核 12支出凭证的审核 (1)支付款项应取得收款人的统一发票,但金额较小的可以用收据代替; (2)对于企业购进物品或支付费用的原始凭证,应盖有该企业的印章,并记明下列各项: ①该企业的名称、地址; ②商品名称、规格及数量或费用性质; ③单价及总价; ④交易日期; (3)对于个人支付费用的原始凭证,应记明下列各项: ①该用款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 ②支付款项事由; ③实收金额; ④收到日期; 收入凭证的审核 (1)各项收入无论属于营业收入或者营业外收入,均应取得足够证明收入的凭证; (2)各项成品销售及其他资产出售,所开的统一发票应记明下列事项: ①销售(或出售)日期; ②客户名称及地址; ③销售成品或其他资产名称、数量; ④单价及总价; 4 / 10 ⑤企业的名称、地址及印章; (3)收入凭证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当视为不合法: 签发人 责任人签名
制度名 电子文件编码 GLZD121 会计管理规范 页码 5-3 5 / 10
③数字计算错误; ④手续不全; ⑤其他与法律和企业有关规定不符的情况。 第六条 记账凭证的合法性 记账凭证有下列情况者,一般应视为不合法的凭证,并予以更正: 1记账凭证根据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填写; 未依规定程序编制; 记载内容与原始凭证不符; 《会计法》规定应记载事项未经记明; 依照规定,应经各级人员签章,而未经其签名盖章;但各单位主管,2345已在原始凭证上签章者,记账凭证上可以不签章; 67 有记载、计算错误,而未遵照规定更正; 其他与法律、企业规章不合的情况。 四、会计记账处理规范 第七条 企业在记账时必须以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为依据,账簿内的会计科目、金额摘要与记账凭证一致。 第八条 账簿有下列情况者,视为不合法的账簿,应予以更正;如不更正,不得据以编制会计报表: 12账簿的登记未据规定的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 账簿的内容与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不符,或总分类账内容与日记账不符; 34 记载、计算等错误,不依规定更正; 其他与法律不符者。 6 / 10 第九条 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办理结账: 签发人 责任人签名
制度名 电子文件编码 GLZD121 会计管理规范 页码 5-4 7 / 10
23 企业改组合并; 企业解散。 第十条 结账企业应做下列各项的整理分录: 1所有预收、预付、应收、应付各科目及其他权责已发生而尚未入账各事项的整理分录; 23 折旧坏账及其他应属于本结账期内的费用整理记录; 材料、产成品等实际存量与账面存量不符的整理记录。 第十一条 账簿及重要备查簿内记载错误而当时发现者,应由原记账人员划双红线注销更正,并于更正处盖章证明,不得挖补、擦刮或用药水涂抹。如错误于事后发觉,而其错误不影响结算者,应由发现人员将情况报告主任会计加以更正;若其错误影响结算或相对账户的余额者,应另制传票加以更正。 数字书写错误,无论写错一位或数位,均应将该错误数额全部用双红线划去,另行书写正确数字,并由记账人员盖章证明。 第十二条 账簿及重要备查簿内有两面中间有空白时,应将空白页划双红线注销;如有误空一行或两行,应将误空的行划红线注销,画线注销的账页空行均应由记账人员盖章证明。〖JP〗 第十三条 各种账簿的首页,应列启用单,标明公司名称、年度、账簿名称、册次页数、启用日期,并由负责人及主任会计盖章;各种账簿的末页,应列经办人员一览表,填明记账人员的姓名、职别、经办日期。 第十四条 各种账簿账页编号,除订本式应按账页顺序编号外,活页式账簿应按8 / 10 各账户所用账页顺序编号,年度终了时应装订成册。总分类账及明细分类账应在账簿前加目录。 签发人 责任人签名
制度名 电子文件编码 GLZD121 会计管理规范 页码 5-5 第十六条 会计报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更正: 12345其内容与会计账簿不符; 编制不依程序或内容明显有错误; 编写计算等错误; 未经负责人员签核; 其他与法律、企业规定不符的情况。 第十七条 各种会计报表,均应留存底稿。会计报表未经批准,不得随意给予任何其他企业或个人。 第十八条 会计报表的方式应尽量使非会计人员易于了解,会计报表规格应大小一致,以便装订。 9 / 10
签发人 责任人签名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