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标准化机制创新与企业提升

标准化机制创新与企业提升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标准化机制创新与企业提升

作者:绳海龙

来源:《科技与企业》2014年第04期

【摘要】标准化机制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为创新标准化工作新思路,本文介绍了以国际合作项目为引擎、以科研成果为支撑、以操作规范为基础的标准化制订途径。提出了建立标准宣贯激励机制,以及强势推进与主动服务并举的工作措施。建议建立科研项目与标准化项目同步进行、同步考核、共同提高的新机制。 【关键词】标准化;机制创新;企业提升 1、标准化观念的创新

1.1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更加迫切

随着石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对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要求越来越迫切,要求建立既符合国际贸易准则又能保护我国利益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这也是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加大对国外先进标准、国外市场的准入条件研究力度,搞清我国石油行业主要产品和国外同类产品的标准和质量差距。传统的标准化管理追求企业产品合格就行,极大地迟滞了企业的创新,无法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标准上与国际先行接轨并持续跟进,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1.2树立标准化管理竞争意识

树立标准化管理竞争意识有利于石油工业技术创新。有利于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生产体系;有利于提高质量和效益。这样才更加有利于构建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我们共同打造中石化“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敬”企业形象的具体行动。 1.3标准化内容的创新

标准化是科技成果的结晶,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科研成果以标准的形式加以固化,更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科技成果要走向市场,以及新产品的生产、检验、包装、操作、应用等诸多环节都离不开标准化工作的有力保证。将复杂的成果用标准的形式加以固化,是推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保证措施。 2.转变观念,创新标准化机制 2.1标准化管理组织实施的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前,我国传统的观念和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引进竞争机制,利用多种合作模式开展标准化工作,缩短先进标准的引进、制订时间,把标准化工作前移,早期介入,及时跟踪,注意参与标准的前期研究,适时制定,以驱使标准引领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作用发挥的更好。 2.2标准化体系策划创新

面对石油企业的大型化、专业化、一体化,只有通过各种标准的规范才能使整个过程按照科学规律,有序进行。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既涉及到管理层面又涉及到技术层面。当我们把标准化的立足点仅放在管理层面,则标准化工作呈现虚化状态,远离经营管理核心,会显得可有可无;当标准化工作立足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则标准化工作便会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涉及到企业多个部门和生产工序等各个环节,只有站在全局工作的战略高度,进行综合系统的规划,才能按照《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2003),制定出科学、实用标准体系。 3.标准化体系制定、标准化项目研究的创新 3.1以国际合作为契机,带动标准的制订

在国内外石油合同招标过程中会接触和使用许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我们一方面可以“被动接受”,以满足国际合作需要。另一面要抓紧消化吸收,采取修改或等同采用的方法,尽快完善我们自己的标准体系,提高我国相关的技术标准水平,做到每一次项目合作,就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提高的机会。通过在不同领域的研发合作,既培养人才,又完善我们的标准体系,取得多赢的效果。

3.2以科研成果为支撑,制订相关的技术标准

在科研工作中,往往能提炼出原创性技术标准。特别是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一定要纳入标准化管理体系。鼓励产、学、研联盟来进行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做到每完成一项成果就有相应的标准诞生,这样既有利于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又有利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规范化,多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3完善各层级的标准化体系

近年来,中国石化制定了大量安全管理、环境保护、设备管理等规定,中原油田也出台了许多设备管理、工艺管理、操作规程、岗位职责等规范性文件。通过实践验证,可以将这些管理规定进行整合,升级为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一定会对统一管理、精细管理具有积极推进作用。由于石油行业的特点,特别在地质勘探、测录井等领域存在着大量的工艺规范和操作规范,值得进一步挖掘整理,转化为标准。在整理这些标准时,可以先行将管理规定或操作规程制定为二级企业标准,如果需要,再进行逐步升级、规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标准化管理机制创新

4.1健全宣传机制,强化企业领导的标准化意识

标准的竞争就是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日益受到国家、社会和企业各界的重视。但是,不可否认由于我们缺乏有效的宣传贯彻机制,部分领导对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重生产、轻管理、重产量、轻质量”的思想依然存在,标准化工作实际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状态,未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通过多渠道、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引起领导的充分重视,是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基础。

4.2健全培训机制,提高职工队伍的标准化水平

标准化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标准化工作者要既懂专业知识和生产工艺过程,又懂管理科学。一是吸收选拔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到标准化队伍里来,通过标准化基础知识的培训,提高标准化意识和技能,加强外语、管理知识的培训,提升综合素质。二是建立标准化工作者培训学习制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随时站在技术前沿,随时掌握最新动态。通过多种渠道与方法,打造一批能力强、专业精、擅沟通、会管理的专家队伍,确保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4.3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渠道

为了鼓励标准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突出创新、讲究效益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是标准化研究项目要像科研项目一样有足够的经费保障;二是标准化研究成果要像科技成果一样评选奖励;三是标准化成果的应用可以商品化,把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坚决拒之门外,避免用户遭受损失,对执行标准的产品予以“放行”,保障其规范应用者获得应有的效益。多种渠道提高标准制定者(拥有者)的积极性,发挥标准的先导性和引领作用。 5.结束语

标准化机制的创新能为企业不断技术创新提供保证,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领高端市场。这样就形成了技术不断发展,先进的标准不断产生,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因此创新标准化机制是企业提升的保证,企业的发展又为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彼此相依。我们要不断探索标准化机制的创新途径,为中石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敬”的企业形象,打下标准化基础。 参考文献

[1]阚艳红.浅谈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创新.《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徐蕾.关于石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思考.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5,04,34-35 作者简介

绳海龙(1978-)男,汉族,河南滑县人,工程师(现任职称),主要从事质量、计量和标准化管理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