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开发角度提升山西旅游资源的质量
2021-05-09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从文化开发角度提升山西旅游资源的质量 刘海鸿 (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山西太原030012) 【摘 要】 本文从旅游文化属性角度对山西的人文旅游资源特性进行了分析,从黄河文化、边塞文化、佛教文化、 古建文化、晋商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山西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品质。提出要从文化开发角度提升山西旅游资源的质量,并 通过旅游主题活动实现资源文化内涵向产品外显的转化,以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关键词】 山西;文化开发;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04—2768(2o02)05—0184—02 作为耕读文化的渊源。相传山西是稷播百谷仓颉造字的地 方,也是著名的“三皇”——太吴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相对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业的首要任务,认识旅游资源的特性 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美国著名学者纽拜曾提出:…风景’与 其说是自然所提供的一种形式外表。不如说它更主要是文明继 集中的舞台。同时像子夏墓、裴氏文中子、司马光、薛文清等故 里坐落在山西,西厢记的故事、大槐移民处又给多少人留下了美 好的遐想。 承和社会价值的体现。”山西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它作为 各个时期人类活动的事项和产物,完整地属于文化范围,因此开 发山西的旅游资源。必须首先了解山西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否 则就无法展示其魅力和价值。同时。将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 品的过程中,也要认真研究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可以引起旅游者 山西还是唐尧、虞舜、夏禹的帝都(平阳、蒲坂、安邑)所在, 三晋大地就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中国古代神话和中国古代史博 物馆。从这个意义上说,山西旅游业的开发不能不做好“山西 ——独特的感受。由此认真分析筛选旅游产品的原材料,并通过加 中华民族文明的火种”这篇大文章。 工制作去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将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种文化 活动来看待,探讨其规律,对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 意义。 一二、从北方游牧文明圈中解读边塞文化 晋北地区的桑干河流域,纬度较高,气温要相对低一些。在 远古时期,这里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原,由于无霜期短。一年中总 、从黄河文化的渊源中探寻中华文化的起源 有几个月无法获取植物类食物,因而狩猎及食肉习惯就显得非 常重要。生活在这里的许家窑人、峙峪人发展了狩猎的获取食物 方式和食肉习惯,在长期的狩猎活动中,也使其逐渐掌握了马、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黄河文明的摇篮和中心区域,也是中 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学者比喻说,山西就是一个文化 湖泊,这湖泊中有清泉流出,这就是发源于此地的五千年文明。 山西这块文化的沃土,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曾发现有旧石器 牛、羊、驴、犬等动物的生活习惯,学会了畜养术。因此,山西北 部在早期应属于北方游牧文明圈,古代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在 这一带发生冲突,留下了道道古长城和边塞、古战场,还有大量 戎边将士墓葬。这里有闻名遐迩富有历史传奇色彩的雁门关、 宁武关、偏头关,有曾经杀声震天、尸横遍野的金沙滩古战场。 挖掘边塞古文化,整理和修复这里的古代文明遗址是发展晋北 旅游市场应当着手考虑的问题。 和新石器的多处遗址。著名的芮城西侯度(180万年前)、襄汾 丁村(7万年前)、沁水下川(1万一7千年前)分别就是中国旧石 器文化早、中、晚期的典型代表。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上古神 话,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在这 里留下了遗址和传说。例如传说中夏门镇(今山西河津县龙门) 霍山山脉与吕梁山脉交汇处,也是黄河支流汾河南流的“瓶颈”, 由于隘口狭窄,常常发生水患。后来大禹“劈开灵石口,空出晋 阳湖”以疏导之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也留下了那段“三过家门不 入”的佳话。在山西临汾吉县的柿子滩人们发现了表现生殖崇 拜的女娲岩画,万荣后土庙又是“女娲抟土造人”的圣地,不能不 说是一种巧合。炎帝神农氏是公认的中华始祖之一,虽不在山 西。但是在山西高平、长子、长治等县都留下了他无数的遗迹。 【收稿日期】2002—07—05 三、以五台山和云岗石窟为中心展示中国的佛教 文化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活动中心,佛 教四大名山之首,它集青庙和黄庙于一身,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 木构建筑五台山南禅寺大佛殿,有荟萃魏、齐、唐、宋、金、明、清 各代多种建筑于一身的五台山佛光寺。山西还有中国规模最大 的佛教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云岗石窟,有中国现存最古最高 【作者简介】刘海鸿(1962一),男,河北唐山人,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 18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木构塔式建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在五台山“佛国藏珍楼”, 还珍藏着国家特级文物(华严经)字塔、金字(华严经)北宋淳化 金币、渗金舍塔、北魏镇风金币和乾隆手迹等文物。五台山现有 全国各地开拓广阔的商贸经营,逐渐形成r以商业资本经营为 纽带的地域性商邦(包括平遥帮、祁县帮、太谷帮),特别是发展 到清代,晋商为适应大流通、大吞吐的商资活动而开办的“山西 历代经书十万册,都是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典籍。依托佛教旅游 资源,大力开展佛教文化活动,就要充分利用五台山佛教圣地的 票号”使得商业经营与金融资本相结合,为金融领域开辟了一条 安全、便捷的流通方式,将传统的中国商业资本运动推向了最高 峰。山西票号发源于平遥县,由于平遥日升昌票号的创立,使山 西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票号商集团,而晋商的雄厚资本又几 乎垄断了当时的中国金融业,并影响了中国金融近一个世纪。 感召力和云岗石窟的观赏价值,加强佛教文化的深度开发和研 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中国佛教文化节和佛学研讨会,加强对外 交流。 四、从中国古建筑的宝库中弘扬建筑文化 山西遗存了中国古代从北魏至明清各个朝代各种类型的建 筑典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辽金以前的木结构建筑总 在中国票号史上51家票号中,晋商占43家,其业务涉及到异地 汇兑、资金自由存放、凭证式结算、跨国金融运作等现代金融活 动中最基本的运作方式。其严密的组织,周全的制度,完善的管 理,以人为本的经营特色,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给后人留下了重 要启示。深刻挖掘晋商文化的内涵,积极开展以晋商民俗为主 题的旅游文化活动,对于促进山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现实 意义。 计达540余处,占全国现存同类建筑的70%以上。唐代木结构 建筑在我国有4处,而3处均在山西,即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 光寺东大殿和芮城广仁王庙;五代建筑有平顺大云院、平遥镇国 寺万佛殿等;宋、辽、金代在山西有近百处著名建筑,例如晋祠圣 母殿、大同华严寺、文水天庙等。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道教文化、戏曲文化、饮食文化和传统 的服饰文化、节庆文化中进一步挖掘山西的旅游资源,我们也可 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正是由 于在山西的数次考察,使其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 以从黄土、峡谷、高山草甸、冰川冰洞等自然旅游资源开辟新的 市场。但任何一种旅游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都必须突出其主题 了宋代遗传的<营造法式)这部建筑学“天书”的解读。山西在元 代以后的建筑则更多,北魏始建明代重建的上接云端、下临深 谷、大有凌空欲飞之势、最高建筑离地50多米的悬空寺.以设计 精巧、建筑奇特为世人所赞叹。山西还有很多著名的砖木建筑 及玻璃建筑.有以大同云岗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以及龙山石窟 为代表的石窟建筑51处.更有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和娘子关 城为代表的古城建筑系列。 宣传。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鲜明的主题活动推动山 西旅游的发展,如“中华文化寻根游”、“边塞文化寻古游”、“中国 佛教朝圣游”、“古代建筑鉴赏游”、“晋商文化主题游”等,通过这 些活动能够突出山西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应 当注重各种文化活动的相互衔接,例如让游客身着古装,观看古 建筑.品味古戏,享受美味菜肴,通过旅游文化“套餐”使游客获 得一个美好的旅游经历。总之,我们要努力从文化开发角度提 升山西旅游资源的质量,实现资源文化内涵向产品文化外显的 转化,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孟繁仁,孟文庆.山西告诉你:远古神话并非虚构[J].中国国家地 , 2002,(6),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灿 烂,干燥少雨,历史上除北魏短期以大同为国都以外很少在山西 建都,人为破坏少是山西古建筑遗留较多的原因。作为中华文 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使用现代计算机 三维技术的释解演示,使游人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基 本知识,使所有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建筑的爱好者欣赏它们。无 疑是提升山西旅游资源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2]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出版社,2001.1. [3]张正明,邓泉,平遥票号商[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2, 五、从晋中商贾文化区开发中再现晋商文化 商贾文化区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 院、曹家大院等中国北方汉民居和中国现代金融鼻祖的大院文 化和晋商文化为主。从明初开始的数百年问,无数的山西人到 [4]韩石山,朝圣:沿着粱思成、林徽因足迹[J],中国国家地理,2002, (6). (责任编辑:x校对:L】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