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风景区旅游规划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东湖风景区的一些景点和东湖风景区的总体规划核心思路,并通过对东湖风景区的现状进行简要概括和分析,指出东湖风景区在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状和杭州西湖规划的经验,提出武汉东湖规划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东湖风景区规划 楚文化游览区 东湖规划症结
一、东湖简介及规划核心思路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江城武汉市武昌区,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楚文化享誉国内外。
东湖湖岸曲折,碧波万顷,青山环绕,素有九十九湾之说。东湖湖山秀美、岛渚星罗,磨山、枫多山、吹笛山等山峰紧紧环绕东湖碧水。东湖风景区景观景点100多处。33平方公里的水域浩瀚,12个大小湖泊,120多个岛渚星罗,112公里湖岸线曲折,环湖34座山峰绵延起伏,10000余亩山林林木葱郁,湖水镜映,山体如屏,山色如画。东湖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春季山青水绿、鸟语花香,夏季水上泛舟,清爽宜人;秋季红叶满山,丹桂飘香;冬季踏雪赏梅。
东湖风景区的核心思路是摆脱旅游观光经济传统理念和束缚,立足打造现代休闲经济产业体系。推动东湖与城市发展的相互融合与相互促进,使之成为融秀丽山水、人文景观、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和“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风景旅游区。
二、东湖现状分析
东湖风景区旅游发展比较迅速,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初具规模,旅游产品非常丰富。其旅游资源也
极具特色:
(一)水面辽阔,山岚叠翠,山水互映,相得益彰。
(二)冬梅吐艳,夏荷争光,专类花园,四季芬芳
(三)磨山寻古,落雁探俗,楚地文化,相映生辉。
充沛的雨量与光照、湿润的气候和平原山陵相间的地貌环境为东湖带来了丰富的植被资源。相互交融的山水和繁茂的植被造就了东湖秀丽的自然风光。就自然风景条件而言,东湖所具有的旅游资源价值相当高。东湖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建设。近年来,有关方面沿东湖西南岸的磨山山势开发了登山缆车和高山滑道等游乐项目,在梨园景区的湖面上开辟了“楚人狂欢岛”小型水上游乐场,同时还设立了快艇游湖、空中飞伞及观景水上飞机等游乐项目。
三、东湖问题和症结
武汉东湖水域面积是杭州西湖的六倍,但是名气却远远没有西湖名气大,这确实是武汉东湖的悲哀,也充分说明武汉东湖开发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从东湖开发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其发展存在下列问题:
(一)发展思路不是十分连贯和清晰,而是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什么旅游项目时兴,就上什么项目,造成自身旅游形象混乱,因此其对旅游者吸引力的弱小也就成为必然。不过从总体上看,东湖一直以来所走的开发路线是希望成为以观光旅游为核心功能的风景名胜区。
(二)武汉虽十分看重东湖,但是对外宣传的力度远不及杭州西湖,因此东湖并未形成多大的旅游吸引力。外地旅游者来东湖,大多是走马观花,参观之后也不会留下多少印象,感觉除了一块湖面、
几座小型仿古建筑和大片的水杉林之外,别无他物。与此同时,他们在东湖所付出的往往也只是一张门票而已(而对于绝大多数本市市民来说,东湖在他们的印象中就是一座公园,只不过面积较大罢了;目前风景区主入口处所题的名字也正是“东湖公园”)。主要的原因在于,如同武汉市整体旅游业发展的症结一样,东湖没有给自己找到清醒准确的市场定位。东湖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并未转化成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东湖水污染严重,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水的大量注入是东湖水质恶化的第一大重要原因。天然湖泊向人工养殖湖泊的转变是东湖水质恶化和水生生物多样性退化的又一原因。多年来淤积在湖底的大量淤泥导致东湖水质恶化的二次污染源。
(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景区的设施与建设还比较落后,比如偌大的东湖景区垃圾桶的数量极其匮乏,而且大多残旧破损,再加上管理不善,游客素质不高,导致环境污染与破坏日渐加剧。东湖风景区面积较大,但出入口很少,听涛区只有东湖正门和梨园大门可供出入,磨山区仅有两个出入口,往往使得入园游客聚集在园门的附近,流连于不多的景点之中,很难在短时期内疏散到稍远一些的景区。
另外,景区投资来源单一,保护与发展经费匮乏,用以景区的正常维护费用颇为紧缺,所需的建设资金仅靠国家拨款。这些都是困扰东湖发展的原因。
四、东湖规划发展建议
结合东湖和西湖存在的差距以及东湖的现状,我个人对东湖规划提出了一下一些建议:
(一)充分发挥东湖美山美水美自然的风光特色,挖掘其特有的自然风光,体现出山水交融的本质。严格限制在东湖水上设立水上餐厅之类的设施,同时注意水环境污染(东湖的水质远比西湖的差)
通过营造湿地,建立东湖生态系统、生态景观等举措,让东湖水体更加清澈,基本恢复湖泊生态。同时保护好东湖周围的环境。严格控制东湖周围的开发建设,严禁开发商或者一些部门在周围建设严重影响东湖风景的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将东湖还之于民。
(二)加强基础设施和娱乐施舍的建设。由于武汉东湖风景区基础设施一般,这与东湖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旅游风景区及其规划目标不相适应,因此改善设施时非常必要的。因此我认为东湖应该立足于大背景,把影响辐射范围从武汉扩展至华中地区,乃至全国。要积极改善了风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娱乐设施,努力构成了景区内游、行、吃、住、娱、购一条龙的完善体系,使游客能充分在此尽情嬉戏游玩。
(三)改造东湖周边以及内部的交通和道路系统。要合理组织东湖周边的交通,合理引导和疏散进入东湖风景区的人流和车流。已经开发的四大景区由于相对独立,没有形成大东湖旅游区,其主要原因就是各景区距离远,游人很难一次欣赏完整个风景区,而景区内无公交路线,人只能通过水上交通到达各个景区。因此我建议在规划中依据建立大东湖旅游圈的思路,应规划建设贯穿各个景区的环形道路,将至东湖和磨山的公交延长至其他景区,开设景区观光车,还可以建设自行车租借区等措施,另外还可以建立大东湖水上交通系统,设立小游船以及快艇,将各个景区组织成网络,形成水上交通网,将大东湖风景区联系起来,使游客能步移易景,不走回头路。
(四)充分利用东湖风景区名花异草以及清新脱俗的鲜花品种,开发一些关于花的文化节日,现有的关于花的节日有中国武汉梅花节、东湖荷花节、东湖樱花节等节日,吸引的很多游客的观光。我觉得这是一个极具意义的做法,它不仅创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给人一种武汉东湖乃是花的世界的意象,更提升了武汉东湖亲近自然的理念,让人更愿意来这里接近自然,与自然交流。东湖东湖风景区众多的旅游景点都有一段历史典故,因此,开发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创造许多别致的精品项目。
(五)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媒介主动宣传推介自己的景点,例如通过电视,新闻等媒体,
通过广播报纸和旅行社进行宣传,举办一些博览会之类的活动。杭州人在这点就做的比武汉好得多,他们总是在举办杭州西湖博览会。每年的金秋时节,这一盛会总会吸引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去那里购物狂欢,西湖也因此大踏步的走向世界。
五、总结
武汉东湖在开发时要积极向西湖学习经验,要在保持现有的特色基础下继续做好深度开发听涛景区,磨山景区,落雁景区,吹笛景区,努力开发白马景区的工作。要充分利用听涛,磨山,落雁景区现有的资源,加大旅游活动的组织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力度,要努力把东湖开发成楚文化游览中心,水上游乐中心,名花科普中心,休闲度假中心等四位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大东湖风景区规划》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年版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条例》2008年版
武汉东湖风景区规划
姓名:陈照
学号:070907104
专业:城市规划
成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