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从创立到上市各个融资阶段详读

企业从创立到上市各个融资阶段详读

2021-06-15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企业从创立到上市各个融资阶段详读

企业要长期发展就必定会经历多次的融资来获取大量资金的支持,一般有三个阶段:首先,从类似YC的孵化器或天使投资人入驻资金开始启动项目,其次,融资大金额资金打造企业公司,最后,项目成功立足时,会再有几轮融资以便加快几个阶段的发展进程。

一般企业获得资金的融资方式有几种类型,所以投资者在融资前要先考虑好哪一种融资方式适合自己,一般有以下几种融资的形式:

1、股东注资

2、银行借款

3、发行债券:企业自主发行各类债券

4、股权融资:企业出让股权进行融资

然后再来看一下各个投资方式的情况:

首先看股东注资,作为投资,股东肯定是想要投钱进企业,然后以“钱生钱”的方式得到回报,但是,要让股东持续向企业注资,不是很现实。

那银行呢?银行不是见借就贷的,他们也需要管控借贷间的风险,所以对贷款的要求就比较严格了,初创型企业就算资金方面没问题,跨出第一步就已经很难,承担倒闭的风险谁也无法预料,银行主要考虑风险,难度可想而知。

发行债券,简单点理解也是借钱,只不过借款的对象不是银行。但是也是成熟企业才能发行债券,创业企业可以直接跳过。

最后就只剩下出让股份,获得资金以持续发展。但是,投资者找的也都是比较成熟的风投,他们具有非常敏锐的嗅觉,成熟的估值体系。

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资金,每个阶段又都有不同的融资方式:

1、股东投资:股东投资注册资本金。

2、天使轮融资:创建发展的基石,在天使轮的投人基本就是天使投资人。

3、A轮融资:通过了基础性的证实,具有可行性,且开始实施。

4、B轮融资:经过一段时间考核经营发展,且考核基本通过。

5、C轮融资:在基础铺垫扎实后,还看到了后期的希望。

6、IPO:按预期的稳健发展,投资人最初的目的达到,是时候套现离场了,为上市的工作做好准备。

融资的过程,就是新股东的不断加入过程,总的资金流是平衡的,那么有新股东的加入就必然有老股东出手自己的股份给新股东以维持平衡,这就导致企业每经历一次融资,原有股东的股份降低。下面用一个实例来说明:

阶段一:股东注资

小王小何两个人创办了某企业,出资比为6:4,在这种情况下,股份比例结构:

小王股份:60%

小何股份:40%

阶段二:天使轮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该企业发展不错,但他们都不想继续再经营,此时企业内部没有很多可运营的资金,小王小何也拿不出继续投入的资金,凭借社会关系认识了正好想要做天使投资的A先生,了解后表示对该企业的发展感兴趣且看好前景。经过评估,双方达成一致,对企业的估值达到80万,黄先生愿意为该企业投入20万作为运营资金。

该企业的股份也会因为有新资金的流入而产生变化:

天使投资人黄先生的股份为:20/(80+20)=20%。

小王所占的股份为:60*(1-20%)=48%

小何所占的股份为:40*(1-20%)=32%

但A先生作为有经验的天使投资人,在投资前提出要求,需要小王小何两个人先拿出20%的股份,创立资金池再入股。

于是,

A先生入股前,公司股权结构是:

资金池股份:20%

小王股份:60*(1-20%)=48%

小何股份:40*(1-20%)=32%

A先生入股后,公司的股权结构是:

天使投资人A先生股份:20%

小王股份:48*(1-20%)=38.4%

小何股份:32*(1-20%)=25.6%

股权池:20*(1-20%)=16%

从数据中可以看到,天使投资人提前建立了股权池,天使投资人的股仍然为20%,但小王小何的股份本身就因加入了新的投资人稀释了一次,又经历一番天使轮,更加大打折扣,两个人的股份共减少了36%。

阶段三:A轮融资

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从天使轮融入的资金也不够经营了,但企业的规模满足A轮融资的条件。估值后,A轮投资人决定投资当前估值的1/4(占总比例的1/5)。

此时,股份结构:

A轮投资人股份:20%

小王股份:38.4*(1-20%)=30.7%

小何股份:25.6*(1-20%)=20.5%

股权池:16*(1-20%)=12.8%

天使投资人股份:20*(1-20%)=16%

阶段四:B轮融资

发展到可进行B轮融资的阶段,如果投资人继续投资20%,就直接按照A轮融资的计算方式即可。

但是,每一个投资人的重中之重关注点永远是他们自己的利益,不管是A轮融资还是B轮融资的投资者,一般会和企业签署协议,B

轮融资时,估值达不到预期值,A轮投资人的股份不能被稀释,仅稀释A轮投资前股东的股份。

在这种情况下股份又相应产生了变化:

B轮投资人股份:20%

A轮投资人股份:20%(维持不变)

小王股份:甲原有股份/(甲股份+乙股份+股权池+天使投资人)*(1-A轮投资人-B轮投资人)=30.7/(30.7+20.5+12.8+16)*(1-20%-20%)=23%

小何股份:乙原有股份/(甲股份+乙股份+股权池+天使投资人)*(1-A轮投资人-B轮投资人)=20.5/(30.7+20.5+12.8+16)*(1-20%-20%)=15.4%

股权池:

股权池原有股份/(甲股份+乙股份+股权池+天使投资人)*(1-A轮投资人-B轮投资人)=9.6%

天使投资人:

天使投资人原有股份/(甲股份+乙股份+股权池+天使投资人)*(1-A轮投资人-B轮投资人)=16/(30.7+20.5+12.8+16)*(1-20%-20%)=12%

第四阶段:C轮融资

C轮融资是跨越式发展后的一个新台阶,C轮投资人占股份的20%,其余所有的股份一并稀释,成就了以下股份结构:

C轮投资人股份:20%

小王股份:23*(1-20%)=18.4%

小何股份:15.4*(1-20%)=12.3%

股权池:9.6*(1-20%)=7.7%

天使投资人股份:12*(1-20%)=9.6%

A轮投资人股份:20*(1-20%)=16%

B轮投资人股份:20*(1-20%)=16%

第五阶段:IPO

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企业终于可以迈步IPO,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发售股票,是公司上市的一种方法,投资者们商议后决定拿出20%的股份上市。

有融入就有稀释,IPO后投资者们所持股份为:

从表格中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每一轮融资或是IPO其实都只拿出20%的股份给投资人,但发展到最终创始人的小王和小何两个人的股份已经不多了。

这个实例具体的展示了一个企业从公司初创到天使轮、A轮融资、B轮融资、C轮融资,再到最终的上市的涉及到所有投资人股份变化的过程,不管是哪个公司,各个阶段基本上就是这样发展的,具体的股份就看公司的具体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