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观点、一套教材、一个薄弱环节——全国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教学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音教园地Education 一个观点、一套教材、一个薄弱环节 ——全国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 教材教学研讨会综述 ■马 达 ^nl1年6月2曰至4臼,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u主办,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出版社承办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乐理 与视唱练耳》教材教学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教育部艺术 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 员会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安国教授,以及来自 全国七十余所学校的近百名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王安国指 出,本次研讨会是建立在基础教育改革新阶段的基础上并结 合高师在音乐教育学科上取得的一定的经验成果上举行的, 具有新的研讨内涵,有利于本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对我 国高师音乐教育将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观及高师乐理与 视唱练耳课程观的论证探讨 王安国教授的学术研讨报告,围绕着“一个观点”、“一 套教材”、“一个薄弱环节”展开。 “个观点”——如何看待全国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 教育)本科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学科发 展趋向问题。他认为就全国或者世界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 包括艺术科学研究对象的认识是人类渐近、积累、发展和综合 的结果,而不是新对1日的否定或此对彼的否定。人们对一个研 究对象的认识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维度、立场做出互有差异的 结论,但是这些方面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只有综 合、辩证、相互参照、互补的态度,才有可能对研究的对象做出 接近真实的、科学的认识。提出,提高音乐教育的总体质量,这 是今后音乐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王安国解读了高师音乐教 育专业课程改革与普通学校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动向:即对 音乐本体的回归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强调。 “套教材”——如何运用好《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 首先,王安国指出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这个学科的发展呈现 出良好的态势,并肯定了由陈雅先编著的教育部艺术教育委 员会组织编写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 专业课程教材《乐理与视唱练耳》‘惭设定的课程目标是准确 的。体现在: 1.学科体系构建科学、编写态度严谨。 2.知识点与内容的阐述准确,体现了中西古今兼容并包 58/、良韶 PEOPLES MUSICj 2011・10 的特点。 3.谱例的选择立足于中国民间音乐,而非欧洲体系的翻版。 4.呈现方式与基础教育音乐课程完全接轨,例如:对五声 音调中三音组的强调,对唱名字母标记法do、re、mi、fa、sol、la、 xi的规范等,特别指出唱名字母标记法中用“xi”的科学性。 5.立足于音响感受,弹、唱、听、读、写全方位展开学习,使 得感性在先,作为理性思维的先导。 6.练习形式多样,切合师范生的接受水平。 王安国还对教材教法提出建议: 1.关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相关 的训I练分量要加多。如:从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选择视唱材料和 音乐主题跟唱材料,加大视唱的容量。 2.多声部节奏练习应贯穿到较深的技能内容中,突出多 声部的视唱训I练,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和声思维与听辨能力。 3.自然音体系的听辨认知量要再加强。如:从中小学音乐 教材中选取听记材料。 4.建立感性结合理性的旋律听记策略。 5.解决首调听觉与固定音高音位干扰的问题。 “一个薄弱环节”——我国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存在“不到位、不作为”的问 题。具体表现为教学中偏重乐理的学习,视唱练耳技能方面的 强化训I练不够,使该学科在整个学校音乐教育中处于薄弱的 边缘地位。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设计中把复杂的问 题简单化,使起点低的学生也能够有所收获,通过乐理与视唱 练耳课程的学习打好音乐能力和素养的基础,推动基础音乐 教育的新发展。 陈雅先教授《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教法研究——实质与 路向》的主题发言,将关于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教法研究与 讨论的实质,从理论上概括为是教育理念在基本乐科课程价 值观上的体现、是音乐能力观和素质观的体现、是二元对立定 势思维的结果、是应试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现实反映四个方面。 阐述了强调节奏、音高元素的提炼,注重元素间的关联渗透和 整体横向与纵向的螺旋式扩展等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了 “板块性知识内容与整体认知内容并举的教学设计”、“音乐 技能速成与音乐理论与技能的平衡发展的协调”等教学设计 思路。展示了立足于节奏、和声、旋律、听觉分析的综合教学实 l l 一————一——————————————————————————————————————————————————— 音教园地Educaiton f 践的课堂教学视频。提出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教法研究应与 是学音乐的前提。他展示的教学课件,有文字有图像有音响有 学校普通音乐教育紧密接轨,既要在方法论指导下研究音乐 能力的培养方法,又要体现人文素质与音乐学科素养的整合, 同时还要建立起多维立体的测验与评价系统。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乐理与视唱练耳 教学课例展示 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既要理论引领,又要有效教学。 广州大学陈雅先展示了音乐能力测量及评价的教学多媒 体课件,旨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现代教学模式,达到补充第一 课堂、完善第二课堂学习条件的目的,介绍了她的新著《音乐 能力测量——乐理与视唱练耳试卷集》。作者将乐理的理论 测试渗透于节奏、和声、旋律、视唱等常规视唱练耳试题中,设 计和创编了体现综合的音乐能力测量方案及测试题型,促使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理论结合技能的综合渗透。 安庆师范学院彭传山展示了“节奏律动教学”的课堂案 例及视唱练耳音乐会。总结了运用“心手配合,四肢交替”的 立体节奏训I练方法,如:通过创编节奏和律动等互动的练习环 节,锻炼学生对音值均分的能力、对节奏型的派生能力,为听 记节奏做好准备。 南京晓庄学院黄琼瑶的课例围绕三个方面:一是认真研 读教材。指出应该有效地把握课程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音 高与节奏。二是拓展教材。为了全面开发音乐教学的功能与作 用,进行了教材拓展方面的探索。三是建议。阐述了包括融视 唱练耳与教学法于一体,以乐理教学为主线,以视唱练耳教学 为主要内容;精心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意义,做到有的放矢 等教学思想。 江苏盐城师范学院赵艳玲的课例呈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视频中呈现了包括单声部与多声部相 结合、视与唱相结合、听与唱相结合、弹与唱相结合、动与静相 结合等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法。 绍兴文理学院黄鹰构建了第二课堂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教 学模式,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并就乐理与视唱练耳这门学科 谈了四点认识:1.立足于学生基本能力和就业要求;2.教育要 面向基础教育;3.重视因材施教,加强课外学时的利用,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4.了解中小学课堂,进行地方高校课程改 革。提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视唱练耳带动乐理学习、以课外艺 术实践为平台,将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转化为学生的艺术能 力,最终使第二课堂的学习常规化、课程化的教学思想。黄老 师展示的视唱练耳音乐会历经半年的准备,全班同学共同参 与,其中有学生们自己创编的体态律动节目,与小提琴、打击 乐等乐器结合的多声部视唱节目等,以音乐会的形式呈现了 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学科意义和音乐教育的价值。 湛江师范学院蔡觉民展示了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课件, 从宏观上解析他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观,强调放松的状态 动画,把学科知识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以放松作为 学习音乐的前提为切入点,采用听名曲主题唱旋律的导入方 式,从中提炼出旋律的节奏型及旋律片段,使乐理与视唱练耳 教学与实际音乐作品结合。 三、兼容并包的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针对“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教法的前沿、热 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张业茂 提出自己对这门学科理论构建的思考:1.作为一个学术共同 体要明确我们的研究对象、学术定位以及普通高等学校音乐 教师教育专业与音乐学院音乐人才培养对象、培养规格的区 别:2.理清我们的学术范畴、边界与核心;3 哿乐理与视唱练耳 学科打造成音乐教育体系的一个品牌。湖南师范大学熊伟与 大家分享了自己设计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测试卷。常熟理工学 院张柏铭针对乐理与视唱练耳的课程提出了对学科性质及命 名等问题的认识:长江师范学院肖罡分享了他制作的教学课 件。此外,代表们还在拍子的读法、首调与固定调唱名法的教 学及应用等相关问题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 结语 本次学术研讨会是一次促进乐理与视唱练耳学科发展的 学术交流盛会,其学术成果体现在: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学科 的人才队伍聚集起来了,教学成果呈现出来了:全国乐理与视 唱练耳教材教研活动的平台已经搭建,学科的发展已形成了 良好走势;乐理与视唱练耳学科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地补齐跟 进,并且向着基础音乐教育靠拢。研讨会既有理论高度的思想 构建,又有实际操作的感受与分享,还有交流讨论的学科思 辨。通过这次研讨会使教师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在教学中音 乐理论知识与音乐实践高度结合的重要性,认识到理论研究 与教学实际的高度结合的意义。提高对观察问题的敏锐性,提 升关注焦点、热点,多角度、多渠道、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学科研究上不断寻找新的学术突破口,让高师乐理与视唱 练耳课程为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做出独特贡献。 尽管该学科的教学科研队伍已经组织起来,并在不断地 向前发展,但是学科研究水平依旧需要提高,师资队伍能力仍 然要继续努力提升。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学科必须朝着学科 的纵深方向发展才有生命力。只有贴近基础音乐教育的前沿 与热点,将先进的理念、有效的教学方式真正运用到实际的教 学中,才能在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中呈现更多的音乐教育成果。 ①陈雅先《乐理与视唱练耳》(一)(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马达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宁) /、良采桀j PEOPIE ̄S MLSICl 2011・10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