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肌酐与肾病的关系

肌酐与肾病的关系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肌酐与肾病的关系

肌酐高低不同程度的反应我们身体肾功能的情况,当然不排除生理问题可能引发的肌酐的不稳定。总之,了解肌酐的对我们认识自己肾功能有很大的帮助。

肌酐是肾功能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肌酐正常,不能判断肾功能没问题,但肌酐升高,则证明患者的肾脏一定受损,并且根据肌酐值的不同,可将肾功能不全划分为几个阶段,下面由长沙普济医院来给我们具体介绍如下:

肾功能不全第一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的数值范围在133~177umol/L之间。如果您在体检中出现了血肌酐在133~177umol/L之间,但身体并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的症状,您万千不要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便高枕无忧。虽然身体外在症状没有显现出来,但身体内部,肾脏已经出现了问题。因肾脏代偿能力大,临床上肾功能虽有所减退,但其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满足正常需要,临床上并不出现症状,肾功能化验也在正常范围或偶有稍高现象。

肾功能不全第二期(能不全失代偿期):血肌酐的数值范围在177~443umol/L之间。肾小球硬化纤维化数量增多,肾脏损伤达到60%-75%,肾脏排泄代谢废物时已有一定障碍,血肌酐尿素氮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症状,但常被忽视。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则病情进展将加速。

肾功能不全第三期(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的数值范围在443-707umol/L之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血管纤维化,导致肾脏功能损伤严重,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血尿素氮上升明显,并常有酸中毒,此时患者如不加系统正规治疗,将发展到终末期尿毒症期,治疗难度更大。

肾功能不全第四期(尿毒症期或肾功能不全终末期):血肌酐的数值大于707umoll/L。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是肾小球损伤超过95%,有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尿少,浮肿,恶性高血压,重度贫血,皮肤瘙痒,口有尿臊味等症状。

肌酐高的饮食与治疗相配合,一直是医学工作者所重视的问题,虽然已经做了大量的指导工作,但很多肌酐高患者对肌酐高患者如何饮食始终是一片空白, 也往往因为饮食不当,导致肌酐高患者治疗不佳。有的效果不如以前,医生经仔细询问过才发现原来是因为患者嘴馋了,没有按医生要求的进行饮食导致的。所以说,肌酐高的饮食对肌酐高治疗的辅助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