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也很简单,若因果关系出现在尾部,说明前半部分是原因,最后是总结,那我们要找的核心句显然就是那个“果”了,比较常见的就是“因此、所以”等;
若必要条件出现在文段,那90%是在说对策,先生之前讲过,文段中有对策就选对策,所以没毛病!
★2017年A类30题
2016年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列茨在达沃斯年会上强调,过去15年,尤其是过去7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包括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都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快速上升,很显然,这种模式不可能持续,中国必须转变增长模式,从过去注重量的增长转变到注重质的提升,降低资源消耗。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
A.十几年来中国一直在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B.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对自然资源需求增长C.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惠及了非洲和拉美地区D.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挑战必须加快转型✍解析
文段尾句的“必须转变增长模式”即为应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快速上升,很显然,这种模式不可能持续”问题的对策,答案选D项。
★2016年A类26题
内容产业包括三个层次:信息、知识和智慧,报业更多是生产信息,出版业主要集中生产知识和智慧,生产信息的必然先于生产知识和智慧的受到互联网冲击。其实原先不少报纸有在知识层面生产的传统,但近年来,报纸的这一特色日益褪色。如果报纸不能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只是在海量信息层面做文章,竞争不过新媒体是自然而然的事。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A.报业竞争不过新媒体是毋庸置疑的事情B.报业相比出版业更早受到互联网的冲击C.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是其取胜的关键武器D.今天报业欲生存应多在知识层面生产信息✍解析
最后一句“如果报纸不能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只是在海量信息层面做文章,竞争不过新媒体是自然而然的事。”补全“那么不”就是:如果报纸不能从知识层面生产信息,那么竞争不过新媒体是自然而然的事。这里的逻辑关系为 竞争→知识层面生产信息,所以知识层面生产信息是必要条件,之前讲过必要条件在言语中多为对策,而文段有对策答案就选对策。所以答案选D项。
★2016年C类29题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后劲取决于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为推动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需要有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能工巧匠。没有公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庞大的高素质劳动大军,难以将科学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实力。
这段文字中主要讨论的是( )。A.公民科学素质同样是核心竞争力B.时代呼唤高素质的劳动大军C.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务之急D.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实力✍解析
首句就告诉你“迫切要求”了,先生讲过前提/要求/保障 在言语中都指必要条件,所以核心句就是该句,答案选择同样包含“公民科学素质”的A项。
★2014年B类10题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些规律逐渐显现出来,认识不到的话则会误导舆论和政策。劳动经济学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特别是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之后,求职者实现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所需要地时间就越长。因此,单纯的大学毕业几个月之后的就业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可靠性不高B.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难的舆论有待商榷C.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工作需要一定时间D.求职时间长短与工作匹配程度成正比✍解析
尾句“因此”说明是因果关系的“果”,所以核心句就是“单纯的大学毕业几个月之后的就业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同义替换就是就业率不可靠。答案选A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