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改的实践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改的实践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年29卷第7期 教学研究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改的实践 孙波 罗艳邹明春 551700) (贵州省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工程系,贵州毕节[摘要]为了促进 动物营养与饲料 课程改革工作,针对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进行系统分析,并进行了实践, 本文对该学科的课程建设和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课程改革途径分析探讨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 场)。实训4:常用饲料饲草的分类识别(生产现场)。实N5: 学习,学生的能力目标是:(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 饲料样本的采集与制备(生产现场)。实N6:常用分析化验仪器 决饲料生产,畜禽养殖中的一般问题(2)能够设计动物的饲料 设备的识别与使用(分析化验室)。实训7:饲料的常规分析(分 配方,会进行饲料加工调制的具体操作、营养成分的分析、化验 析化验室)。实N8:饲料配方设计(多媒体教室)。实训9:饲 等。(3)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 养试验方案设计与实施(生产现场)。实训1O:饲养效果观察与 己的语言阐述、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4)能够运用所 日粮检查(生产现场)。实训11:配合饲料生产车间参观与饲料 学理论指导和组织动物生产活动。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 加工(生产现场)。其中实训2、实训3、实训4、实训5、实训6、 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要求及学院教 实训8为技能考核项目。 学质量提升工程的相关要求,我们对农业工程系高职畜牧兽医专 2结合学院办学实际条件,努力营造实践教学环境 业的《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了改革,取得 多媒体教室、分析化验室、生产现场是进行实践教学的主要 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场所,是实践教学质量的硬件保证。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大对校 1 根据课程教学模块,科学确定实践教学内容 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改善的投入,不断加大对畜牧兽医专业的 以动物生产和配合饲料生产全过程为主线序化的《动物营养 投入力度,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和 与饲料》教学内容,按照真实工作任务,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和教 学院自筹经费,建立和完善了“饲料分析实训室”、购置了近红 学规律,重点构建9个模块:模块1:动物营养原理基本知识;模 外粮食饲料分析仪等先进的设施、设备,总价值60多万元。农业 块2: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模块3:饲料分类;模块4:动物营养需 工程系目前设有与本课程相关的解剖生理、动物生产、饲料分析 要;模块5:饲料分析技术;模块6:饲料配合技术;模块:7:饲 化验室、畜产品加工实训室4间,和畜牧兽医实训基地1个(正在 喂技术;模块8:饲养观察与效果评价;模块9:动物营养与食品 建设中,中央财政支持、省级财政资助项目)。4问实训室购置 安全生产。 9个模块又细化为58项课题,58项课题再细化为126项任务。 了近红外粮食饲料分析仪、饲料配方软件、高温炉、干燥箱、干 燥器、电子秤、粉碎机、烤箱、恒温培养箱、索氏脂肪分析仪、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查阅各种教学参考书和实验、实习、实训指 凯氏定氮仪等相关教学仪器。相对于本课程,4间实训室可以完成 导书(手册),结果表明:甘肃省畜牧学校主编的《家畜饲养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训大纲规定的所有实训项目,同时,为师 实习指导》包括饲料营养成分的分析、饲料的加工调制及品质鉴 生科研、社会服务提供良好条件。在运行过程中,我们规范实验 定、畜禽的营养需要及日粮配合共3部分25个实习;中国农业大学 室建设制度,避免实验室的重复建设或不合理投资,加强高水平 主编的《家畜饲养学实习指导》包括饲料营养成分的分析、畜禽 实验室建设,为学科专业的发展服务。 的消化代谢试验、畜禽的日粮配合与营养检查共3部分21个实验; 3精心组织实践教学的过程,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刘国艳主编的《动物营养与饲料》第2版在 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教材中同步列出了19个实训项目。按照高职教育理论,实验主要 我们压缩理论知识,以够用、适度、必需为原则,简化理论讲 针对基本技能加强训练、实习主要针对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实训 授,强调技能培养,有针对性的选取实用性强、生产必需的动 物营养技术进行实训。通过技能培养,巩固和强化营养学的一般 根据学院实际条件,我们将所有的实践教学内容整合为3大 原理,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饲养试验、营养分 类:(1)不需要在生产现场或分析化验室进行,在教室(多媒 析,以掌握饲养员和化验员岗位必需的技能。本课程实践教学设 体)就能够开展的,如营养缺乏症归因讨论、饲料配方设计等; 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实践操作、灵活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 (2)需要在分析化验室进行的,如饲料的常规分析;(3)需要 对不同的实训内容采用不同的实训手段,在实践教学中,把实验 主要针对专业关键技术进行仿真或实际训练。 在生产现场才能够开展的,如饲养试验、饲喂效果观察、饲料加 实训转化成任务项目,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每一个项目师生共同 参与,采取提出项目、解析项目、完成项目的方式,教学的过程 为了与行业零距离接轨,把职业资格认证纳入教学计划,把 就是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这样教与学有机融和,使学生变被动为 动物饲养员、饲料检验化验员、饲料粉碎工等职业资格认证内容 主动,学习针对性明确,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理论素 纳入学习计划,使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顺利参加相关职业资 养在项目中得到强化和提高。 工、调制、利用等。 3.1运用“课堂讲授法” 重新整合后的实训内容如下:实训1:动物典型营养缺乏症 在教室或多媒体教室,利用电脑、投影仪、黑板、教学资 的观察与分析(多媒体教室)。实训2:氨化饲料的调制与品质鉴 源库和购置的VCD光盘、收集的生产过程照片(如营养缺乏症病 定(生产现场)。实训3:青贮饲料的调制与品质鉴定(生产现 例)、教师利用深人企业所拍摄的数码照片(养殖生产实际过 程中的各个环节)、录制的现场视频(饲料加工、饲料分析、饲 格认证考试。 养试验等)、加工制作完成的图文和PP1课件,针对实训项目讲 ・通讯作者。 深、讲透、集中辅导、答疑。 ・191・ 教学研究 3.2运用“任务驱动法”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年29卷第7期 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合理的保证。我们建立和逐步完善院、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把理论知 系两级实验室管理机制,建立和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实 识融入岗位工作任务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完成 践教学档案管理,强化实验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提高设备的完好 工作任务实现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 率,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监督机制等等。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质和综合能力,突破了传统学科体系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是 则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由途径,我们通过增加实践教 以动物生产和配合饲料生产全过程为主线序化教学内容,按照真 学的学时数(在总学时103之中,实验实训教学占53学时,为总 实工作任务展开,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学到的 学时的51%);加大综合性、设计和开放性实验的比率,改革实 知识马上能用上,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随讲随练”,这样便 践环节考核方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不断改革实践教学方 于学生接受,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引导学生假期 法,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走产学研合作之路,鼓励学生积极 或课后深入实践,走访饲料和养殖企业,发现企业实际困难,利 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办法 形成社会调查报告,解决动物营养问 5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题。 实践教学教师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一支数量充 3.3综合运用“启发式”、 “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 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实验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 教学方法,活跃学生思维,增加师生互动 重要保证因素,我们建立了实践教学教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 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总结、课外拓展,实现知识和技 极参加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教师队伍 能的提升,比如分析营养缺乏症时,首先让学生就Ca、P缺乏症 的整体水平。担任本课程教学任务的队伍是一支年富力强,知识 和贫血等先各抒已见,教师作为听众将学生的观点一一列在黑板 结构合理,具有多年教学、实践及研究工作经验,具有较高教学 上,等学生发言完毕,教师充当主持人,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让全 水平,素质优良,特色鲜明,教学效果好的中青年“双师型”骨 班讨论其正确与否,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将自己的观点阐明,帮 干教师团队,课程组教师团队共6人,其中,副教授3人,实验师2 助学生区分是非。 人,助理实验师1人, “双师型”教师5人(院内教师),国家动 3.4 运用“现场教学法”把课堂搬到实验实训室,实现 物生产等职业资格考评员4人。以高级职称为主的教师领衔理论教 “教、学、做”于一体 学,以实验师为主领衔实验与实践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 我们加强与生产厂(场)的联系,产、学紧密结合,将课 应用型人才,课程组还聘请产学研共建单位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 堂搬到生产现场,如:饲料分类识别、饲养试验、饲料配合、饲 本课程顾问,并进行学术讲座和实践指导。 养效果观察等一般选择在小型养殖场或合作企业进行,如学习鸡 6实践教学成绩考核评价 的代谢性疾病时,上课前实验员提供具有营养代谢的病鸡,在养 实践教学效果主要由学生的表现和社会的评价来反映。通过 殖现场学生首先辨认病鸡,接着教师指认病鸡,讲解指导,学生 学习和操作技能锻炼,学生在实验室动手能力及基本技能方面得 指出处治方案,教师评价指导。学习饲料分析技术时安排在饲料 到严格训练,掌握饲料常规成分分析、纯养分分析、饲料卫生指 分析室进行,课前实验员准备好设备、器材、药品,教师首先演 标、饲料加工质量以及常用物理检测分析、快速检测分析的操作 示、讲解,然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进行,师生讨论讨论、互 方法,熟悉实验室目前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并掌握和了 动。学生在现场教学过程中把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 解当前仪器分析技术的有关仪器操作,系统掌握消化实验和代谢 请教师现场回答,同时联系技术人员为学生介绍情况,与学生交 试验。 流,甚至安排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生实验实践能力具体考核中,我们 3.5实训新方法 采用多元化考核方法,密切关注学生的参与态度、解决问题的能 运用“手指口述法”开展饲料分类、原料识别、营养缺乏症 力和创造性、学习过程和方法、互相交流与合作情况、动手实践 判断、饲养标准分析解读等实训活动,我们要求学生用眼看、用 的积极性。最后成绩确定时,主要评价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课时 脑想、用手指、用口述,言简意赅、清楚明白。 量与态度及知识、方法、技能掌握的情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狠抓实践教学管理与内容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的发展情况、实践项目的收获和成果。其中实习态度、实习报告 实践教学管理与改革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实践教 各占20%,实验实习效果和考试成绩各占30%。 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两大内容。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是使实践教学管 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邓明亮(华中农 牛检出率分别为0.77%、1.09%。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牛群感 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70),费文涛,纪素 染牛病毒性腹泻病较为严重,且存在PI牛,应加强防控措施。 坤…//养殖与饲料.-2012, (11).-33~35 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牛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情况,对 奶牛生产瘫痪的综合防治技术/崔晨光(行唐县畜产品质 内蒙古通辽市、辽宁大连市的2个大型屠宰场共440份肉牛血清和 量监测站,河北行唐050600)//养殖与饲料.--2012, 青海省5个县的400份牦牛血清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血清学抗原检 (11).-46-50 测,3个地区均可检出抗原阳性血清,共检出抗原阳性血清6份, 本文从低血钙、低血磷、低血钾、血液寄生虫、产道损伤、 平均阳性率为0.71%,最高阳性率为1.96%。选取其中的668份血清 心包创伤、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生产瘫痪综合 (肉牛血清392份、牦牛血清276份)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血清学 征的致病原因,并阐述了其临床症状及兽医实验室监测技术。对 抗体检测,共检出阳性血清392份,平均阳性率58.68%,最高阳性 实际病例进行了病因分析,提出了详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以提高 率达84.48%,最低阳性率20.00%。血清学抗原阳性的6份血清抗体 诊断的准确性和防治效果。最后举例进一步论证了奶牛生产瘫痪 检测均为阴性,表明肉牛、牦牛群均存在持续感染(PI)牛,PI 综合征的特殊性。 ・1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