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聋校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聋校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Ic 第34卷第2期 Vo1.34 No.2 绥化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2014年2月 Feb.2014 聋校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陈建军 (泗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泗阳223700) 摘要:阅读教学是聋校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它借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对聋生 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落实听(看)说读写等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 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聋校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虽不断改进,但阅读教学存在重课文分 析轻阅读指导、重理性认识轻感性体验、重面面俱到轻重点训练的现象,需采取有效策略加以应对。 关键词:聋校;阅读教学;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4)02—001卜03 阅读教学是聋校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聋校语文教学方式改变 内容,它在整个聋校语文教学体系中也处于极其 不大,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多数教师仍 重要的地位。它借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对 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教学中,教师用一个又一 聋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落实听(看)说读写 个提问,用一句又一句讲解,用一道又一道习题, 等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 将整篇课文肢解,将每个句段拆散,将每个字词 文综合素养。 嚼碎,力求将课文讲得深刻细致,分析得全面透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聋校中 :彻,让聋生循着教师的思路,按照教师的方法,被 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正在不断改进,阅读教学效 动接受课文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因听力受损造 果正在逐步提升。但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仍较为 成有声语言的缺失或障碍,客观地说聋生的阅读 突出,不容忽视,亦需加以研究,积极应对。笔者 能力确实不强,课堂阅读训练开展较为困难。因 现从以下两方面作简要分析: 此,不少聋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 一、聋校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 偏重自已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忽视或弱化聋生课 文阅读的指导。 (二)重理性认识,轻感性体验。阅读教学承 (一)重课文分析,轻阅读指导。一方面,由于 担着传授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 收稿日期:2013—1 l—O1 作者简介:陈建军(1975一),男,江苏泗阳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 养的任务。针对聋生的认知特点,聋校的语文教 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不言 材更加注重形象直观地感知,借助具体生动的形 而喻。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关注聋生的阅读训 象对聋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但在课堂教学 练,注意引领学生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中,教师往往忽视两者的联系,将其断然割裂开 从而深刻领悟文本。 来。课堂教学趋于注重语文知识的理性认识,充 1.增强阅读的目的性。泛泛而读,难有实效。 斥着对词性的讲解,句式的分析,段意的概括,主 有的放矢,才能读出成效。朗读训练中,首要的是 题的归纳,让聋生在这种知识理性认知中,丧失 增强学生朗读训练的目的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 对语言的品味、文章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使聋 课堂阅读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始终关注 校语文课堂变成单纯语文知识的认知课堂,而忽 聋生阅读目的性的引导和训练。在阅读之前,教 师应精心设计阅读要求或者问题,明确阅读目 (三)重面面俱到,轻重点训练。课堂教学总 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阅读中启动思维, 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 实现读有成效,读有收获。如笔者在教学《雨中》 这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但当前教师的课 课第二自然段时,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认知水 视独特的个体体验。 一堂阅读教学目标贪大求全、面面俱到的现象十分 平,设计了“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雨中景色的? 普遍。在有限的40分钟,教师什么都讲,学生什 是如何具体描写的呢?”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边看 么都练。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学习方法训练 图,边读书,边思考,从城市、人潮、马路、孩子、车 能力;既要关注情感体验,又要强调态度培养;既 辆五个方面欣赏雨景,增强了阅读的目的性,提 要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又要关注课外拓展训练。 高了阅读效果。 由于时间有限,要讲要练的东西太多,教师往往 2.强化阅读指导的针对性。从目前来看,我们 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点到而止,学生只 的聋生读书方法单一,形式呆板。阅读中,手语满 能是浅尝辄止、囫囵吞枣式地了解一二。为追求 天飞,将课文读得支离破碎。笔者以为,手语伴读 面面俱到,反而使课堂的重点训练不到位,难点 是聋生朗读的重要途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 教学不扎实,平铺直叙。表面看,教师什么都讲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聋生多种朗读方法的指导。 了,学生什么都练了,但结果是每一方面都停留 如不动笔墨不读,教学生学会圈点画,找出重难 在表面形式,未达到实质效果。 点;注意读书形式,学会诵读、默读等。让读书形 式不单一,提高读书效果和兴趣。在读书方式上, 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 二、改进语文阅读教学基本策略 间。既可以书声朗朗,也可以静思默想,还可以手 201 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语伴读,不拘泥于一种阅读方式,实现读书方式 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 的多元化,给学生适合自己的选择。 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表达,明确指出了阅读教 3.注重阅读的深度指导。每篇课文都有值得 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教师、学生、 深入研读的精美部分,或是段落,或是句子,亦或 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依据新《课标》的精神,针 是词语。这些需要老师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深人 对存在问题,笔者认为聋校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 体会。如《雨中》一课的三个比喻句,描绘了雨中 学应把握以下基本策略: 景色,体现了孩子的天真可爱;再如“又圆又红的 (一)把握基本方法,加强读书指导。新《课 苹果蹦到了马路中间,跳到了马路对面”这句话 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如何钻 中的“蹦、跳”写出了苹果的顽皮、可爱;“七手八 研文本,笔者以为读书应是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脚地捡”写出了捡苹果的人多,速度快,“封锁交 因此,加强读书指导是聋校阅读教学的基本方 通”既可方便捡苹果,又保护自己得安全。这些部 法,是聋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书读 分,在教学中笔者都加以重点指导,引导聋生在 12 阅读中体验、感悟,从而深入引导聋生体验文章 等,使课堂教学与聋生生活紧密联系,富有情趣 所表达的情感。 (二)充分利用教材,优化整合资源。文本是 和活力。 (四)落实课改理念,坚持读写结合。语文教 阅读教学的核心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教学资 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聋生的语文能力,提升 源。对于一篇课文来说,它的教材资源还应当包 语文素养,为聋生融入和适应主流社会以及终身 语文 括预习、课文练习、课本插图等等。充分利用这些 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程强调:这显得尤 教材资源,实现对教材提供资源的优化整合,对 教学要坚持读写结合。对于聋生来说,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 为重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课改理念,需要聋校 果,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 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对 岛》一课时,课前笔者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预习 题指导聋生预习课文,解决阅读的字词句障碍,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西沙群岛的位置,并搜集西 沙群岛的相关图片,从整体上认知西沙群岛,为 课堂教学做准备。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 图、习题,引导聋生理解课文内容,品读语言文 字,体验思想情感。 (三)调动生活体验,构建活力课堂。对于聋 生来说,亲身的体验是其理解学习内容最为有效 的方法。阅读教学应充分调动聋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利用其已有的生活经历,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内容。《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草 稿)》指出:聋校语文教育应注重认真观察,亲身 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让聋生在生动活泼的语 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段话强调了聋校的语文教 学必须注重调动聋生生活经验,才能将抽象的语 言文字和感性的生活实践相联系,才能使聋校的 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为让学生充分理解课 文描写的火烧云的各种形状及变化,教学一周 前,笔者就组织学生有目的的进行生活观察,让 学生从生活中建立感性认识,教学时再让学生回 忆自己观察到的晚霞形状、色彩及、变化,从而体 会课文描写的火烧云的形状、色彩及变化消失 聋生开展说写训练,使聋生课堂学得的语文知识 能迅速转化成语文能力。如笔者在教学《火烧云》 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课文描写火烧云 形状、色彩及变化的基础上,精心指导学生根据 课文的描写顺序,引导学生开展说写训练。让学 生说出自己在课堂观察到的晚霞,在口述的基础 一E,再要求学生写一段话。突出了了语文学科的 实践性,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对聋生语 文能力的形成大有裨益。 (五)抓住训练重点,构建简约课堂。追求教 学目标的面面俱到,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训练 不扎实,效果不明显,是聋校当前语文课堂的一 大症状。笔者以为,有如课堂面面俱到实效不高, 不如抓住一个重点、突出某个方面构建简约课 堂,开展实实在在训练,力求一课一得,一练一 得。如笔者在教学《家乡的桥》一课时,将课堂教 学训练的重点放在课文总分叙述方法的学习训 练上。在聋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引导 聋生学习课文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的总分叙述 : 法,让学生理解它们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 的,然后再学习这样的方法试着说写一段话,从 而使聋生很好的掌握了这一叙述方法。 【责任编辑靳开字】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