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导学评练

导学评练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导学评练,学教结合”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2年02月02日 14:05:02 来源: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贞初级中学【字体:

大 中 小】

“导学评练,学教结合”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李世春执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从根本上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变传统的“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新课改理念下“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这种变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主体是学生、关键是教师,这就要求各地区探索出一个既全面落实新课程,又符合本地区教育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此,从2007年开始,阜新市教育局和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经过认真调查、反复论证,最后决定向课改成果好的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等课改先进校学习。从2007年3月到2009年3月的两年里,阜新市教育局和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先后多次组织全市中学领导、教师及有关教科研人员到上述三所学校开展学习,每次学习时间都在一周左右。学习过程中,大家广泛开展跟踪听课、认真咨询、诚恳讨教、详细记录。回来后,通过不同形式和范围的研讨座谈活动和对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等模式的认真研究,最后提出了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导学评练,学教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提出后,又经过一年多在三所学校的试点运行,到2009年6月已基本成型,并于当年通过课题形式被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2009年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见辽宁省教育厅辽教函[2009]352号文件)。

“导学评练、学教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学生的学

习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的教学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该摸式的内涵具体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思想、四个课堂环节、七个教学步骤”(简称“一四七课堂教学模式”)。

一、一个核心思想

“导学评练,学教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学教结合”、“以学定教”,具体地说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教师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活泼而主动地发展的需要出发,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是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都从学生需要出发,以问题为本组织教学,教师在每个课堂的细节也都是根据学生学的需要来组织进行的。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始终是从“一线”退位“二线”,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服务”,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解疑当好“参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教”的内容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最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教师“教”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引导、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的“教”是对学生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进行的必要引导、评价、修正和补充。整个课堂的“学教结合”完全是“以学定教”。

二、四个课堂环节

(一)导的环节

导的环节是“导学评练,学教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摸式的第一个环节,它具体包含两个内容:一个内容是经过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的导入语导入新课内容,此内容目的是通过导入语架起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连接,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和学习动机,为学好新的知识内

容创设学习情境和学习动力。导的另一个内容是教师导入新课后,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前导引出新课的主要学习目标,并根据知识内容给出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和自学的要求等,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导还包括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合作、交流等进行及时、恰当的引导和指导。

导这个环节主要是教师活动,其内容主要都是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特别是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等都必须是教师备课时科学合理地按排好的。

(二)学的环节

学是“导学评练、学教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也是主要环节,它是学生按教师给出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方法指导,对给定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组互助式的自主学习,学习小组一般由四到六人组成,先按要求进行组内交流、互助,把问题发现与解决到极至,不能解决的问题待“评”的环节完成。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恰当的行间巡视。巡视过程中,对自学效果好,能高效完成给定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恰当鼓励,特别是对能创造性学习的学生要给予肯定、激励;对自学中出现“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要适当点拨、悄悄提示,但这些都不要影响大家自学气氛为宜;教师在行间巡视、质难问疑的过程中,还要有意把一些典型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最大限度地暴露,并把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提炼展示出来,待探究中解决。

(三)评的环节

评的环节是“导学评练,学教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核心环节。评的环节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学的环节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对这些“学然后知困”产生的问题,通过学生间的讨评、质疑、交流等方式得

到解决,教师只作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谋者和组织者。教师只对学生合作学习中“不对”的问题进行引导,帮助其修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要引导其补充。当然教师在对“问题”修正、补充时,完全处在“二线”的位置,大量问题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合作、探究完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评的环节另一层含义是教师要对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指导、规范、评价,包括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交往行为、问题解决的方式、效果等都予以及时引导和评价,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评的两层含义是相互统一、彼此相融的,且是贯穿学生合作学习的全部过程的。

(四)练的环节

练是“导学评练,学教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第四个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练的环节是对“学”、“评”环节的巩固、升华环节。练的过程既是师生双向不断反馈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以致用、实践拓展的过程。练的内容重点是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是创造性地做,切记死记硬背;练的时间原则上20分钟左右,至少不能低于15分钟;练的形式是达标测试,即限定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快节奏完成。练的原则应把握好三点:一是面向全体的原则;做到能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二是坚持发散性原则,做到从典型题切人,举一反三;三是提高性原则,为学习有余力学生的更好发展提供深入学习和探究拓展的活动平台。

练的环节在实现知识巩固、强化、拓展的同时,还能使教师准确获得信息检测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开展课堂小结、指导

预习新知识,等等。

三、七个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运用教育智慧导入课题,目的是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二)明确目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学习要求,并给出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等内容,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自学情境。

(三)分组学习:学生四到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间相对而坐,教师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自学和组内互助学习,最大限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并凭借组内力量把问题解决到最小化。

(四)交流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出代表进行问题展示、交流,教师只作引导、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思维错误”暴露和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实现学习目标。

(五)达标巩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目标落实,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大限度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为完成整体学习任务做好准备。

(六)自我总结:学生对所学知识、方法、情感进行自我梳理,体现知识、方法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情感、态度的内化与升华。

(七)拓展延伸:教师对本课相关的重要内容和方法进行有效拓展、延伸,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探索与研究。

四、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导学评练、学教结合\"

为了确实保证“导学评练、学教结合”高效课堂教学开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导学评练”这四个环节虽然有先后顺序,但不是截然分开的,特别是学评练环节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变化的核心是以更适合学生发展为宜,切忌把各环节“模式化”、“僵硬化”。

(二) “导学评练、学教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基本的课堂流程,不是不变的封闭系统。所以不是所有学科都必须按此流程开展教学,各学科因为各自特点不同,进行变通和创生,一定不能把此模式简单化和公式化。

(三) “学教结合”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学理念,这种思想和理念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是内化了的思想,切忌只把它做为一种口号,导致教学行为的表面化。

(四)“导学评练、学教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只是课堂教学模式,但更需要学校在整个教育教学等管理方面也要以此为核心、为价值导向,形成学校整体的实施氛围。

总之,“导学评练,学教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于2009年9月在阜新市新入学的初一、部分高一学生中实施了,也许在实施中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教改措施必将对促进学生全面而独特的发展、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

在实训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的方法进行。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如何合理去“做”,了解实验整体构架。然后,再以学生的感性认识基础,以项目的工作过程为核心,合理、巧妙地设置一系列相关的实践性问题,引导学生对电路工作原理和过程进行讨论、分析,突破学习的难点。最后,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调试、检测与比较,加深对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3、改革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方法的现代化。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扎实、技术应用能力强、适应面较宽、素质高等基本职业素质要求的毕业生。职业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制定与职业教育特点、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评价方法。

首先要突出技能、能力考核,加强过程考核,构建融技能考核、能力考核、过程考核、知识考核、职业素养考核于一体的现代评价体系。

其次要参照企业、行业用人标准,结合技能鉴定,制定以能力为核心、以作品(产品)为对象的考核标准。

最后组建由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多方参加的评价机构,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