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四下海上日出课后练习(含答案)1

部编版语文四下海上日出课后练习(含答案)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部编版语文四下海上日出课后练习(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下面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1.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 A.感染、沾染

B.用染料着色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 A.景色或样子

B.看 3.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 A.模子 B.周围界限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扩.大(kuò) 代替.(tì) B.镶.嵌(xiānɡ)C.浙.江(zhè) 忧郁.

(yù) D.蜿.蜒(wān)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C.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B.爷爷六十多岁了,走起路来脚步仍然..很轻快。 C.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

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D.都说张家界的山水很美,等到身临其境时,竟然..名不虚传。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襄嵌 扩大 代替 B.负荷 分辩 C.光茫 臀部 漆黑

D.漆黑 蜿蜒 8.关于巴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巴金是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尧棠。

试卷第1页,总17页

重荷.(hé) 漆.黑(qī) 一簇 溪流

B.小军:巴金是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C.小红:他所写的《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 D.小李:由他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可知他是浙江金华人。 9.对下面语句的修辞手法辨别不正确的是( )

A.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比喻)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夸张)

C.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

D.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0.奇观 ( ) .A.看

11.自不量力 ( ) .A.限制 评卷人 B.看到的景象 C.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B.数目、数量 C.估计

得分 二、连线题

12.给词语搭配连线。 范围 亮光 负着 上升 使劲 重荷 发出 扩大 13.给词语搭配连线。

范围 亮光 透出 光彩 负着 上升 躲进 红霞 使劲 重担 出现 云里 发出 扩大 有了 重围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试卷第2页,总17页

1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的声音 (______)的范围 (______)的亮光 (______)的金边 (______)的光芒 (______)的奇观 15.读拼音,写词语。

qiǎn lán kuò dà fàn wéi nǔ lì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shà nà càn làn zǐ sè bù jǐn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16.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红霞 一(______)亮光 一(______)长廊 一(______)白塔 17.读句子,看拼音写汉字。

1.火烧云变化真快,yī chà nà jiān(_______)变成一座山岭。 2.花园中鲜花盛开,wàn zǐ qiān hóng(_______),十分好看。 3.仰望càn làn(_____)的星空,我的脑海里充满了美丽的遐想。 18.照样子,写词语。

欣喜若狂(描写心情):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空空如也(AABC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19.用四字词语概括下列句子描写的情景。

(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______) (2)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______) 20.读拼音,写字词。

明明非常nǔ lì(____)地画好那幅画,经王老师指导,他kuò dà(____)了蓝色的fàn ,用深绿色代tì(___)zǐ sè(_____)xiāng(___)边,漂亮极了。 wéi(____)

21.按要求完成练习。 1.选词填空。 亮堂 亮光

(1)夜深了,王老师的屋里还透着(____)。

试卷第3页,总17页

(2)新盖的商场又高大,又(____)。

2.“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这句话中的画线部分让我想到了成语“____________”。

3.“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中的“一刹那”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等。 22.品析句子,完成练习。

1.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__________”描写得极其准确、生动,使我们感受到黑云背后的太阳要冲破黑云的势力,其中“______”字把太阳的威力刻画了出来。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这句话是个______句。仿写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_______) 容易——(_______) 清静——(_______) 似乎——(_______) 聚集——(_______) 等候——(_______) 24.读拼音,写词语。 nǔ lì dài tì xiānɡ biān zǐ sè

(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 25.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转眼睛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_______) 2.指周围的世界。 (_______) 3.光彩耀眼。 (_______) 4.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_______) 26.比一比,组词。

转(______) 刹(______) 范(______) 镶(______) 辨(______) 芒(______)传(______) 杀(______) 犯(______)箱(_______) 辩(______) 忙(______) 27.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这时候(___)不仅是太阳(___)云和海水(___)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___)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___)

3.马走在花海中(___)显得格外矫健(___)人浮在花海上(___)显得格外精神(___) 评卷人 得分 四、语言表达

试卷第4页,总17页

28.按要求写句子。 1.太阳向上升。(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光把黑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初试身手。

星期天,你要带一个同学去动物园玩,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将参观路线按顺序写下来。注意使用过渡语,使景点的转换更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句子练习。

1.昆明湖非常静,非常绿。(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给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美,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嫩。(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怎样美的一幅画呢?_________,__________,是这样___________。 31.按要求句子。

1.太阳跳出了海面。(扩写句子)

试卷第5页,总17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云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五、信息匹配

33.选词填空。 清静 安静 寂静

1.教室里非常 (______),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 2.四周非常(______),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3.夏天的夜晚,非常(______),只听见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虫在鸣叫。 3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启示 启发 启迪 启蒙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________)老师。 (2)老师精心设计问题,(________)我们积极思考。 (3)这些寓言故事(________)了学生的上进心。

(4)《铁杵成针》的故事(________)我们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35.选词填空。 壮观 奇观

1.钱塘江的潮汐是一大(_____)。

2.用数不清的红旗装饰起来的长江大桥,显得格外(_____)。 夺目 灿烂

3.今天阳光(_____),正是郊游的好日子。 4.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钻石一样璀璨(_____)。

试卷第6页,总17页

36.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异:A.不相同的。 B.别的,另外的。 C.分开。 D.奇怪。 E.特别的。 (1)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______) .

(2)这个山洞里的石钟乳和石笋,不但奇形怪状,而且颜色各异。(______) .(3)这是一道奇异的亮光。(______) .37.选字组词。

[扩 旷] 空(______) (______)大 (______)展 心(______)神怡 [源 原] 根(______) (______)则 资(______) 情有可(______) [范 犯] 侵(______) (______)围 规(______) 秋毫无(______) 38.选词填空。 清静 清净

(1)妈妈说寒假我出去游学,她总算可以耳根(______)几天了。 (2)假期里,热闹的校园一下(______)了许多。 39.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他在看清了前面的大树的一刹(chà shā)那,踩住了刹(chà shā)车。 ..2.池塘里那朵粉色的荷(hé hè)花像负着重荷(hé hè)似的用力地绽放。 ..40.选词填空。 壮观 奇观

1.这不是很伟大的(____) 吗?

2.用数不清的红旗装饰起来的长江大桥,显得格外(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句型转换

41.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七、现代文阅读

试卷第7页,总17页

课外阅读。

茫茫的太平洋上,“实践号”耕波梨浪,航行在赤道海域,使我有机会亲眼目睹了那里的风光。赤道的风光确实是奇特的。

赤道海域降水频繁。有时一边是晴日当空,一边却是 。有时太阳出得好好的,不一会儿,海面上天连水,水连天,黑压压的一片,一场暴雨哗哗倾泻。一道道垂天而下的雨帘,如同瀑布一般,撒落在海面上,看去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

赤道上空的云变幻莫测。举目望天空,有时彩云如孔雀开屏,有时细云如一条条缓流的小溪。最美的要算色彩艳、斑斓绚丽的彩霞了。你看,当火辣辣的太阳落向西边的天际的时候,天空中的朵朵白云被染成了紫红色衬托在蓝天上,显得分外美丽。不一会儿,太阳接近水天相交处,天边顿时像烧起一片火。通红的云霞,如同万面红旗招展。眺望远方,有一片灰、白、蓝、红色交织在一起的云彩,宛若一幅五彩缤纷的水彩画。

遥远神秘的太平洋赤道,给我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回忆。 42.给短文加个标题。再把第二段中画“ ”处补充完整。 43.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形容颜色多:________________ 表示看:________________

44.文中引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我们可以体会出________________。

45.这篇短文主要通过写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突出赤道风光_______。全文采用了_________的段式结构。

课内阅读。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46.“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是描写________时日出的景色。“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这句话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_________。

47.黑云出现了光亮的金边,是因为________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

试卷第8页,总17页

48.“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这里描写的是________阳光灿烂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日出景象的__________之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巫峡赏雾

巫山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璨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唯有山前的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下子让人想起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深山里的人家,云雾里的路……”此情此景,真是活画出来了。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的牛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窗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

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子吹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都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49.本文是按照( )的结构形式具体描写巫峡迷人的雾的。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50.用波浪线画出与文章开头相呼应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 ) A.提醒读者不要被雾所迷惑。

B.不仅强调巫峡的雾美得迷人,而且使文章结构严谨。 C.强调雾太美了,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51.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一写。

山帽子雾:____________________。 轻纱雾: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9页,总17页

52.下列诗句描绘的情境,哪一句与“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最相近?(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5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54.短文中,“果然”一词的意思是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找出文中写时间极短、极快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把文中的拟人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文中的“跳”和“冲”字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文阅读

沧海日出(节选)

峻青

早晨4点钟还不到,残云已经散尽了。几颗寥(liáo)寥的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大海,也被这霞光染

试卷第10页,总17页

成粉红色。这广阔无垠(yín)的天空和大海,完全和粉红色的霞光,融合在一起了,分不清它们的界限,也看不见它们的轮廓(kuò),只感到一种柔和的明快的美。

朝霞渐渐变浓变深,粉红的颜色,渐渐变成了橘红,以后又变成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着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在那闪烁着一片火焰似的波光的大海里,一轮红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阳,冉(rǎn)冉地升腾起来。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不久,这金边儿很快地在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这路,金晃晃、红彤彤的,又直又长,看着它,就仿佛使人觉得:循着这条金晃晃、红彤彤的大路,就可以一直走进那太阳里去。

啊,美极了,壮观极了!

我转身向西边望去,从渔村里飘起来的乳白色的炊烟和在山林中飘荡着的薄纱似的晨雾,也都变成了金晃晃、红彤彤的颜色,像一缕缕色彩鲜艳的缎子,在山林和楼房之间轻轻地飘拂着、飘拂着。西面的山峰、树木、庙宇、楼房,就在这袅(niǎo)袅的炊烟和晨雾之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眼前的这幅带有神奇色彩的优美画面,多么像那虚幻缥(piāo)缈(miǎo)的仙境!

(选文有删改)

59.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霎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的词语我还可以写几个:__________________。

60.整体感知: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日出景象的?运用了哪些描写颜色的词语?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描写的对象 描写的顺序 典型颜色词 景物的特点 日出前 日出景象 ______ ______ ______ 橘红、鲜红、通红 ______ 试卷第11页,总17页

______

______ 色彩神奇 61.品析句子: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部分,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并填空。

(1)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 ......作者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___________。

(2)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 作者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描写了日出时海面布满_______的景色,犹如______________。

62.内容探究:读着文章,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风景画,试着按照课文的描写顺序给图画排排序吧!

①壮美日出图 ②满天红霞图 ③晨星霞光图 ④西山仙境图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3.妙笔生花:仿照选文中的描写或巴金的《海上日出》,试着写一写你看到的日出景象吧!

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不久,这金边儿很快地在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试卷第12页,总17页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巴金《海上日出》

有一年夏天的下午,我在山上一连割了几小时柴草,最后决定坐下来吃点东西。我坐在一根圆木上,拿出一块三明治,一边吃一边眺望那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转的蜜蜂,我的闲暇心情不会被打扰的。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将它赶走了。

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哟,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入沙土里。

没过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来。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受到我报复的小东西顽强地抖着翅膀出现了。我毫不犹豫地站立起来,又一次把它踩入沙土中。

我再一次坐下来吃晚餐。几分钟以后,我发现脚边的那堆沙土又动了起来。一只受了伤,但还没有死去的蜜蜂艰难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

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内疚。我弯下身去察看它的伤势。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却皱折得像一团纸。然而,它仍然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动着翅膀,仿佛在估计自己的伤势。它也开始梳理那沾满沙土的胸部和腹部。

这只蜜蜂很快把挣扎的力量集中在皱折的左翅上。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几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飞翔能力。哦,这可怜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得起来!

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清晰地观察它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这蜜蜂完了。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对翅膀太了解了。

然而,蜜蜂毫不理会我对它的判断。它继续整理着翅膀,似乎慢慢恢复了力量。它捋翅的速度加快了,那因皱折而不灵活的薄纱似的翅膀现在几乎已被抚平。

蜜蜂终于感到自己已恢复了力量,可以试着飞一飞了。随着一声嗡嗡的声响,它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没能飞三英寸远。这小生灵摔得那么可怜,它在地上挣扎着。然而,接下来的是更有力地捋翅和扑翅。

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了六英寸远,最后撞在一个小土堆上。很显然,这只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有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正如一个飞行员在摸索一架陌生飞机的特性,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坠落后,它都努力去纠正新的失误。

蜜蜂又飞起来了。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它仔细地避开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慢慢飞向那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当这只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跪了好久好久。

试卷第13页,总17页

……

64.蜜蜂两次被“我”踩入沙土,却从沙土里钻出来,说说这个“钻”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凭着一个飞行员对翅膀的了解,“我”对蜜蜂的判断是什么?而蜜蜂的“毫不理会”又表现在哪些词语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写出“我”对蜜蜂态度发生转变的心理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文章结尾的画线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潮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啦!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冰崩溃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①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②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③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春水在阳光下欢笑着,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68.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三至四个能表现“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挤”和“扯”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4页,总17页

70.描写景色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 A.描绘形状;B.描摹声音;C.描写颜色。说说文中画“ ”的句子中①②③三处分别是从什么方面进行描写的。(填序号)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71.下面哪个词语最有力地表现了春潮的力量?( ) A.奔腾汹涌

B.不可抗拒

C.山崩地裂

72.第4自然段中,春水告诉大地一个什么消息呢?这一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和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来到乌龙山。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

我们离船登岸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门楣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凌云”的美誉。险峻的凌云栈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的精细,实在令人惊叹。

夕阳西沉,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73.用“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74.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其路线是(________)。 A.乐山——乌龙山——凌云山——大佛脚下 B.乌龙山——乌龙寺——凌云山——大佛脚下

试卷第15页,总17页

75.用“ ”画出文中描写佛像的句子,从中我感受到大佛________的特点。 76.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①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②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77.选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78.选文是按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述的。 79.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1)句①中“负着重荷”“努力上升”写出了太阳在上升过程中_______的样子。“__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 (2)句②中的“深红的圆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__。 80.说说选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日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千尺珍珠瀑

到过密云县的人,可能大都游览过鬼斧神工、景色独秀的黑龙潭和京都第一瀑。然而,您可知道,由京都第一瀑北上约15公里,还有一处奇观绝景——千尺珍珠瀑。

去千尺珍珠瀑,交通极方便,此景距公路不过百米,但却很隐蔽,要拐过一个山弯才可见到她的真面目。四周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无比的水墨画。拐过山弯,便闻水声。只见一股清泉从一处高高探出头的悬崖上飞流直下,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鹳展翅腾飞,冲向天际。走近看,更是有趣。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落下,便自然解体,化作无数颗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万颗珍珠洒落。

这珍珠一般的瀑布,到底有多高?至今无人知晓。我们算了一下,水流从崖顶落地,需要7秒多钟。那么,如果按自由落体的公式计算……哦!高度竟达250米!我们简直被这自然奇景折服啦!

81.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千尺珍珠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6页,总17页

82.作者是围绕千尺珍珠瀑________的特点来写的。请你把能表现该特点的语句在文中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摘抄文中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8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瀑布的情况呢?请你通过查资料再了解一些有关瀑布的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85.这两段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文章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 86.用“_______”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87.用“~~~”画出文中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句子,并说说从作者这样细致的描写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八、书面表达

88.小练笔

本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了海上日出的雄伟美丽和奇妙。你注意过日落吗?试着按一定的顺序写一写日落时的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7页,总17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B 6.D 7.D 8.D 9.B 10.B 11.C

12.

13.

14.机器 红霞 夺目 光亮 耀眼 伟大

15.浅蓝 扩大 范围 努力 刹那 灿烂 紫色 不仅 16.道 片 条 座 17.一刹那间 万紫千红 灿烂

18.忐忑不安 兴高采烈 怒火中烧 井井有条 欣欣向荣 念念不忘 19.五彩缤纷 美不胜收

20.努力 扩大 范围 替 紫色 镶 21.亮光 亮堂 目不转睛 一转眼 一瞬间

22.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镶 反问 难道这个教训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答案第1页,总5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3.突然 简单 清幽 仿佛 集中 等待 24.努力 代替 镶边 紫色 25.不转眼 范围 夺目 奇观

26.转动 刹那 范文 镶嵌 分辨 光芒 传来 杀死 犯错 箱子 争辩 忙碌

27., 、 , 。 ? , ; , 。

28.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黑云被阳光染成了紫色或红色。 这是伟大的奇观。 大象的鼻子像滑梯似的。

29.来到动物园,从大门进入后左转直行,可以参观鹿苑,再往北可依次参观熊猫馆和狮子山,然后右转直行可以参观大象馆和虎山,再往南直行可依次参观猴山和鸣禽馆。此时,你若想去花坛赏花,可以往北经过猴山再往西直行,也可以西行经过大门往北到达花坛。 30. 这就是很伟大的奇观。 昆明湖就像一块很静、很绿的翡翠,散发出高贵,典雅的气息。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上水花鸟跃然纸上 正合适,没办法再多容下一点 美的一幅画

31. 那天空中飘飘悠悠的白云像一朵朵洁白的棉花。 这鲜红的太阳完全跳出了海面。段时间,天气时而万里无云,时而乌云密布,时而阳光灿烂,时而狂风大作,变化十分反常。 32.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转眼间一道云霞出现在了天边。 33.安静 清静 寂静 34.启蒙 启发 启迪 启示 35.奇观 壮观 灿烂 夺目 36.E A D

37.旷 扩 扩 旷 源 原 源 原 犯 范 范 犯 38.清净 清静 39.1.chà shā 2.hé hè

40.奇观 壮观

41.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42.倾盆大雨

答案第2页,总5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43. 斑斓绚丽 目睹、望、眺望 44.雨水向下倾泻的磅礴的气势

45. 赤道海域降水频繁 赤道上空的云变幻莫测 奇特 总分

46. 有云 天水一色 47.太阳

48. 日出后 赞美 49.C 50.B

51. 大而圆,光彩夺目 轻盈,飘逸 52.D

53.达了对巫峡美丽景色的热爱和赞叹之情,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4.“果然”的意思是表示事情的结果与所料所说的相符。 在文中起到过渡的作用。 55.转眼间、一刹那间。

56.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57.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当的威力。 58.表达了作者观看日出时的惊喜、兴奋和赞美之情。

59. 文中表示时间非常短暂 一刹那、一眨眼

60. 粉红色 柔和明快 日出时 雄伟壮观 日出后 金晃晃、红彤彤 61. 拟人 生机勃勃 比喻 金光 一条宽阔的海上大路 62. ③ ② ① ④

63.起初,太阳还没出来,只见天边堆积着一些淡淡的云,一丝一丝的,就像一团毛线被人打散开来。过了一会儿,毛线云变薄了,透明了,天边出现了浅浅的金黄,随之又变成橘黄、橘红。终于,太阳露出了半个脸蛋,红彤彤的,真可爱。

64.“钻”字突出了蜜蜂求生的顽强意志。

答案第3页,总5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65.蜜蜂已经不能再飞行了。继续整理、恢复、抚平。 66. 厌烦 内疚 可怜 敬佩 感动

67.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命运如何,都要勇敢地面对。

68.衰竭、融化、流、冲、响、酥、软。

69.拟人。表现了春风不可抗拒的力量,说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70. A B C 71.B

72.春天来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以及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73.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 74. 游览 B

75.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雄伟宏大

76.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严谨。

77.天气晴朗时海上日出

78. 将升 半升 全升 79. 吃力 冲 跳 太阳

80.选文是从太阳的形状、色彩、动态和光华的变化四个方面来描写日出的。

81.由远及近

82. 高 水流从崖顶落地,需要7秒多钟。那么,如果按自由落体的公式计算……哦!高度竟达250米!

83. 鬼斧神工 硕大无比 晶莹透亮

84.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在流经断层、凹陷等地区时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现象。在河流存在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

85. 海上日出 巴金 事情发展

答案第4页,总5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86.浅蓝 红 深红

87.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从这样细致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期待日出、热爱光明的喜悦心情。

88.西边的天渐渐红了,比白天的太阳更红。慢慢地,在天的那边飘出了几朵红彤彤的云,它们缓缓地围拢过来,映红了地面。太阳还停在远处,迟迟不肯离去,就像一个贪玩的孩子不肯回家。天空不一会儿就变成紫红色的了,但持续的时间太短,刹那间又变成了单纯的红,红得鲜艳,红得让人感叹,仿佛比以前更美了,夺目而耀眼。这时,太阳终于肯走了,它向西边挪动着,它走得好慢,一步步,慢得让人很想去帮它一把,那些红色的云簇拥着它,它放心地渐渐下落,带着天边最后一抹阳光消失了……夜降临了。

答案第5页,总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