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南康中学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五次大考

化 学 试 卷

总分:100 分

时量:90 分钟 2018 年 12 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6 O:16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Cu:64 Mg :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 符合要求的。)

1.2018 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旨在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用光催化分解代替电解水制氢气,可实现节能环保

C.天然气、沼气和太阳能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D.“海水淡化”可以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入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A 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B 水甚强,惟玻璃可盛。” 《诗经大雅绵》“茶如。”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C 甘如饴也。” 《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 柔铁为D 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0.1mol苯完全转化为环己烷,破坏的碳碳双键总数为0.3NA B.1mol·L的CH 3COONH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大于2NA

1

-1

古诗文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化学知识 利用焰色反应 强水为氢氟酸 糖类均有甜味 铁的合金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 C.4.6g钠用有小孔的铝箔包裹后与足量水充分反应生成H2的分子总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由CO和N2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2NA

4.已知a、b、c的分子式均为C4H8O2,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a、b、c均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c的二氯代物有六种(不考虑立体

C.a、b、c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异构)

5.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核内质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的核素Ts

174可表示为:117Ts

B.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

C.COCl2的结构式为:

2-+

D.H2O2的电子式为: H[ ]H

6.某工业废气中的SO2经如图中的两个循环可分别得到S和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

A.循环1中,反应1中的氧化产物为 ZnFeO3 B.循环1中,反应2中的还原产物为ZnFeO4 C.Mn可作为循环Ⅱ中电解过程中的阳极材料

D.循环I和循环中消耗同质量的SO2,理论上得到S和H2SO4的质量之比为16:49 7.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W>X

2

B.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YC.化合物XZW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

D.Z的氢化物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均能与Y的氧化物反应 8. 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了下列过程(已知 Fe在 pH=5时沉淀完全).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3+

A.步骤②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H2O2+2H=2Fe+2H2O B.步骤②不能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H2O2 C.步骤③用 CuCO3代替CuO也可调节溶液的pH D.步骤④为过滤,步骤⑤蒸发结晶 9.下列叙述或书写正确的是

A. H2(g)+F2 (g)===2HF(g) △H=-270 kJ·mol ,则相同条件下,2mol HF气体的能量大于1mol氢气和1mol氟气的能量之和

-1

2+

+

3+

B. 2H2(g)+O2(g)===2H2O(g) △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大于241.8kJ.mol

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H =-57.4kJ·mol

D.500℃、30MPa时,发生反应N2(g)+3H2(g)

-1

-1

-1

2NH3(g) △H =-38.6kJ·mol

-1

在此条件下将1.5molH2和过量N2充分反应,放出热量19.3kJ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32- + 6H+ =2S↓ +3H2O B.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Na+ + CO32-+CO2+H2O═2 NaHCO3↓ C. 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Fe+NO3-+4H+═Fe3++NO↑+2H2O

3

D. Ba(OH)2与等物质的量 NaHSO4混合:Ba+2OH+2H+SO4= BaSO4↓+2H2O

11. 已知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对于该温度下pH=l1的氨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至25℃,该氨水溶液中H2O电离出的H浓度小于10mol/L B.向该溶液中加入同温同体积pH=1的盐酸,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C.该氨水溶液中加入NH4Cl溶液,NH3·H2O的电离能力增强 D.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硫酸,得到的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NH4HSO4(aq)

NH4(aq)+H+(aq)+SO4(aq)

Fe(OH)2+2Ni(OH)2;装置(Ⅱ)为

+

2-+

-11

-12

2+-+2-

12.装置(1)为铁镍(Fe-Ni)可充电电池:Fe+Ni2O3+3H2O

电解示意图。当闭合开关K时,电极Y附近溶液先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K时,电极X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闭合开关K时,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Ni2O3+2e+2H+H2O===2Ni(OH)2 C.给装置(I)充电时,电极B上参与反应的物质被氧化 D.给装置(I)充电时,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移向电极A 13. 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操作 现象 结论 Ksp(AgCl)>Ksp(AgI) 溴乙烷与 NaOH 乙醇溶液共热 产生了乙烯 待测溶液中含有 Fe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 2+-+

+

-

向 AgCl 悬浊液中滴加几滴 NaI 溶 出现黄色沉 液 将溴乙烷与 NaOH 乙醇溶液共热逸 出气体通入到酸性 KMnO4 溶液中 向待测液中依次滴入氯水和 KSCN 溶液 淀 KMnO4 溶液 紫红色褪去 溶液变为红 色 粉末变红 B C. D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了三氧化二铁 14. 碳酸二甲酯(CH3OCOOCH3,简称 DMC)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材料。在密闭容器

中按n(CH3OH)∶n(CO2)=2∶1 投料直接合成 DMC,反应方程式为﹕ 2CH3OH(g)+CO2(g)

CH3OCOOCH3(g)+H2O(g)。一定条件下, 平衡时 CO2 的转化率

4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压强 p2>p1

C.X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为 0.1L/mol

D.X、Y、Z 三点对应的初始反应速率的关系为 Z> Y > X

15.将15.2 g 铜和镁组成的混合物加入250 mL4.0 mol • L的稀硝酸中,固体完全溶解,

生成的气体只有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0 L NaOH溶液,此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沉淀质量为25.4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固体混合物中,Cu和M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8 mol·L

-1

-1

C.固体溶解后的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 D.生成的NO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4.48L

16.25℃时,向20mL0.1mol·L四氯金酸( HAuCl4)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1,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关系如图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1

A. b点溶液中存在关系:2c(H)+ c(HAuCl4)=2c(OH)+ c(AuCl4)

B.X点描述的是滴定曲线中b点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pH的关系 C.c点溶液中存在关系:c(Na)=c(AuCl4)

D.d点时,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AuCl4)>c(OH)>c(H)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7~2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试都必须作

答。第21~22题为选考题,考试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41分)

17.(8分)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

D位于同一主族,D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B、E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2倍。C、F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且C、F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D原子序数之和的

5

+

--+

+

-+

--

两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C、D、F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 _(用元素符号填写)。

(2)B、E、F、G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用化学式填写)。

(3)由A、C、D形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 _。 (4)化合物M和N都由A、C、D、F四种元素组成,它们在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

(5)G单质的水溶液可吸收F的常见污染性氧化物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

18.(7分)金属铟主要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屏幕。从LCD废料(主要成分是含铟、锡的氧化物)中回收铟的工艺流程如下:

322

222⑴步骤①中用盐酸酸浸时浸出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最适宜的温度是___________,温度升高浸出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2)酸浸时铟的氧化物转化成In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提纯粗铟的方法和铜的精炼原理相似,则粗铟为__________(填“阴极”或“阳极”),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步骤⑤中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系数之比是__________ 19.(12分)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的钠盐

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易脱水、

3+

6

升华,175℃时分解。

Ⅰ.用硝酸氧化法制备草酸晶体并测定其纯度,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固定等装置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①糖化:先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②氧化:在淀粉水解液中加入混酸(质量之比为3:2的65%HNO3与98%H2SO4的混合物),在55~60℃下水浴加热发生反应;

③蒸发、结晶、干燥:反应后溶液经冷却、减压过滤,即得草酸晶体粗产品。 (1)装混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步骤②中,水浴加热的优点为__________。 (2)“②氧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其中NO2 :NO=3: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6H12O6+___HNO3 H2C2O4+ NO2↑+ NO↑+ ______

(3)称取mg草酸晶体粗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于锥形瓶中,用amoL·LKMnO4标准液标定,只发生5H2C2O4+2MnO4+6H=2Mn+10CO2↑+8H2O反应,消耗KMnO4标准液体积为VmL,则所得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纯度为___________。 (代数式用a、V、m表示)

Ⅱ.证明草酸晶体分解得到的产物

-1

-+

2+

(4) 甲同学选择上述装置验证产物CO2,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除了CO2、H2O应该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 用甲同学实验中的装置A、B和如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7

①乙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其中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14 分)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等.

Ⅰ.(1)以丁烯和乙烯为原料反应生成丙烯的方法被称为“烯烃歧化法”,反应为: C4H8(g)+C2H4(g)

2C3H6(g)。已知:

-1

①C2H4(g)+3O2(g)═2CO2(g)+2H2O(l)△H 1=-1411KJ•mol

②C3H6(g)+O2(g)═3CO2(g)+3H2O(l)△H 2=-2049KJ•mol-1 ③C4H8(g)+6O2(g)═4CO2(g)+4H2O(l)△H 3=-2539KJ•mol

-1

“烯烃歧化法”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恒为 V 升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4H8 和 C2H4,发生烯烃歧化法的 主要反应。 t1 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 n(C4H8)=amol,n(C2H4)=2amol,n(C3H6)=b mol, 且 C3H6 占平衡总体积的 1/4。

①求该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 v(C4H8)= 。 (用只含 a、V、t1 的式子表示) ②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2v (C4H8) 生成=v (C3H6) 消耗 B.C4H8、C2H4、C3H6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2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C4H8、C2H4、C3H6 的浓度均不再变化

(3)Kp 是用反应体系中气体物质的分压来表示的平衡常数,即将 K 表达式中平衡浓度用平衡分压代替。已知反应﹕C4H8(g)+C2H4(g) 率

2C3H6(g),该反应中正反应速

8

v 正=k 正·p(C4H8)·p(C2H4),逆反应速率 v 逆=k 逆·p2(C3H6),其中 k 正、k 逆 为速率常数,

则 Kp 为 (用 k 正、k 逆表示)。

Ⅱ.“丁烯裂解法”是另一种重要的丙烯生产法,但生产过程中会有生成乙烯的副反应发生.反应如下主反应:

3C4H8

测得上述两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w%)随温度(T)和压强(P)变化的趋 势分别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4C3H6;副反应:C4H8

2C2H4

(1)平衡体系中的丙烯和乙烯的质量比是工业生产丙烯时选择反应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产物的纯度考虑,该数值越高越好,从图 1 和图 2 中表现的趋势来看,下列反应条件最适宜的是 (填字母序号).

A.300C 0.1MPa B.700C 0.1MPa C.300C 0.5MPa D.700C 0.5MPa

(2)有研究者结合图 1 数据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认为 450℃的反应温度比 300℃或

o

o

o

o

700℃更合适, 从反应原理角度分析其理由可能是

(3)图 2 中,随压强增大平衡体系中丙烯的百分含量呈上升趋势,从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二)选考题(11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两个模块中任选一模块试题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模块、题号填

9

在对应的位置。注意所做的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选的模块、题目的题号一致;只能选一模块作答,如多选模块,则按第一题给分。

21.(11分)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有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GaAs太阳能电池

及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等。

(1)基态亚铜离子(Cu)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高温下CuO容易转化为Cu2O,试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的沸点高于H2Se的沸点(-42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aCl3和AsF3的立体构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硼酸(H3BO3)本身不能电离出H,在水中易结合一个OH生成[B(OH)4],而体现弱酸性。

①[B(OH)4]中B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 ②[B(OH)4]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

(5)金刚石的晶胞如图,若以硅原子代替金刚石晶体中的碳原子,便得到晶体硅;若将金刚石晶体中一半的碳原子换成硅原子,且碳、硅原子交替,即得到碳化硅晶体(金刚砂)。

①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的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金刚石的晶胞参数为a pm(1 pm=10

-12

--

+

+

m)。 1cm晶体的平均质量为

3

______________(只要求列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22. (11分)芳香族化合物 A(C9H12O)常用于药物及香料的合成,A 有如下转化关系:

10

已知以下信息:①A 是芳香族化合物且分子侧链上有处于两种不同环境下的氢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

(1)B 生成 D 的反应类型为 ,由 D 生成 E 的反应所需的试剂及反应条件为 。

(2)A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 (3)K 的结构简式为 。 (4)由 F 生成 H 的反应方程式为 。 (5)F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6)糠叉丙酮( 路线,设计

一条由叔丁醇[(CH3)3COH]和糠醛( 试剂任

用,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为原料制备糠叉丙酮的合成路线(无机

)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请参考上述合成

种。

11

12

南康中学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五次大考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 符合要求的。) 题号 1 答案 B 2 A 3 D 4 D 5 C 6 D 7 D 8 D 9 B 10 11 12 13 14 15 16 B A D A C C B 二、填空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7~2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试都必须作

答。第21~22题为选考题,考试根据要求作答。) 17.(8分)

(1) S> O>Na (1分) (2) HClO4> H2SO4 >H2CO3 > H2SiO3 (1分) (3) 离子键和共价键 (2分) (4) H+ HSO3=SO2↑+H2O (2分) (5) SO2+2H2O+Cl2=2HCl+H2SO4(2分)

18. (7分)(1)50℃或50~70℃, (1分): 温度升高,盐酸挥发(1分)

(2)In2O3+6H==2In+3H2O(1分) (3)阳极(1分); In+3e===In(1分) (4)H2O(1分); 1:1(1分) 19.(12分)

(1) 分液漏斗 (1分) ;使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1分)

(2) 1 C6H12O6+_12__HNO3 3 H2C2O4+9NO2↑+3NO↑+ __9 H2O __ (2分) (3)12.6aV/8mⅹ100%或1.575aV/mⅹ100% (2分) (4)使升华的草酸冷凝,避免对CO2检验的干扰。 (1分) (5) ①FDGHDI (2分) ;CuO (1分)

②H中黑色固体变红色,第一个D装置无现象,第二个D装置出现白色浑浊,即可证明。 (2分)

20.(每空 2 分,共计14分)

Ⅰ.(1) C4H8(g) + C2H4(g) (2) a/(2V×t1)mol·L

-1

+

3+

3+

-+

-2-2-+

== 2C3H6(g) ΔH= +148 kJ·mol·min

-1

−1

D (3) k 正/k 逆

13

Ⅱ. (1) C

(2)450C 比 300C 的反应速率快;比 700C 的副反应程度小;丁烯转化成丙烯的转化率高;该温度下催化剂的选择性最高;该温度是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答对任意两点给 2 分)

(3)压强增大,生成乙烯的副反应平衡逆向移动,丁烯浓度增大,导致主反应的平衡正o

o

o

向移动,丙烯含量增大。 21.(12分)

(1)3d10

(1分) Cu+

2O中Cu的价层电子排布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1分) (2)水分子间存在氢键、H2Se分子间无氢键(1分) (3)平面三角形(1分) 三角锥型(1分) (4)① sp3(1分)②

(2分)

(5)C>SiC>Si (1分) (2分)

22. (12分) (1)加成反应(1 分) NaOH 水溶液、加热(1 分) (2)羟基(1 分)

(3) (2 分)(4)

分)

(5)14 种(2 分) (6)

(2 分)

(2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