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信息分析的妊娠不同阶段孕妇体重增长与巨大儿相关性
作者:方芳 郭欣 刘志茹 区小牧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6年第36期
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 北京 100015
摘 要 本文探讨巨大儿的发生与孕期不同阶段体重增长的相关性。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产检并于该院分娩的资料完整的单胎、足月、初产妇458例。将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g的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分娩适宜体重儿(3000~3500g)的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组均数的差异。发现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孕13~27周末及孕37~41周末体重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28~36周末两组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得出孕13~27周末及孕37~41周末孕妇体重增长对分娩巨大儿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 妊娠不同阶段;体重增长;巨大儿
妊娠期孕妇体重增长过快,巨大儿发生以及其成年后疾病风险也将增加[1]。近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孕期的营养水平也大大改善,甚至出现了孕期营养过剩的情况,再加上人们对孕期合理营养、保健知识的认识不足,导致近年来巨大儿的发生率呈明显增加趋势,发生率大约在7%~10%左右[2]。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巨大儿发生率7.43%,本文分析妊娠不同阶段体重增长与巨大儿的相关性,以便有针对性的控制妊娠期体重,以期为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和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规律产前检查,并于该院分娩的资料完整的单胎、足月、初产妇458例。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的定义,孕前BMI在正常范围(BMI 18.5~24.9),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范围。排除标准:除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以及内外科及产科并发症。 1.2 分组及方法
(1)采用回顾调查,按照病例记录填写调查表。孕28周前,每4周产检一次,28至36周每2周产检一次,36周后每周产检一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将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g的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分娩适宜体重儿(3000~3500g) [3]的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215例,对照组243例。 (3)糖代谢异常诊断标准
2012年1月以前诊断标准为第6版妇产科学推荐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观察组123例、对照组137例采用该诊断标准。
2012年1月后诊断标准为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IADPSG)2011年1月最新推荐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观察组92例、对照组106例采用IADPSG诊断标准。
(4)妊娠早期体重增加不明显,按照第13~27周末、第28~36周末、第37~41周末 [4]分为三个妊娠时期,比较妊娠不同时期孕妇体重增长与巨大儿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 我院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g的孕妇BMI分布情况
2007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共分娩巨大儿326例,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BMI的定义,孕前BMI 2.2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纳入研究的病例共458例,观察组215例,对照组243例,所有孕妇均在我院进行产检并分娩。由于2012年1月开始执行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IADPSG)推荐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观察组123例、对照组137例采用既往妊娠期糖尿病及糖耐量受损诊断标准;观察组92例、对照组106例采用IADPSG诊断标准,分析两组年龄、分娩孕周、孕前体重指数、合并糖代谢异常情况。两组一般情况见表1,比较两组年龄、分娩孕周、体重指数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5),两组合并糖代谢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检验,P>0.05),有可比性。 2.3 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情况
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长、孕13~27周末及孕37~41周末体重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2,P=0.000;t=8.06,P=0.000;t=2.769,P=0.006),孕28~36周末两组体重增长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8,P=0.096),见表2。 两组孕妇妊娠不同阶段体重增长速度组内比较:观察组孕37~41周末、孕13~27周末体重增加速度与孕28~36周末体重增长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538, P=0.584),见表3。 3 讨论
3.1 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
导致巨大儿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内外文献报道[5~6],孕前体重指数、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期体重增加过多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2007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共分娩巨大儿326例,根据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BMI的定义,孕前BMI 3.2 孕期体重增加与巨大儿的关系
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IOM)据WHO的BMI分类标准对孕前BMI进行分类,推荐的体重增加模式为:低体重组推荐增重12.5~18.0 kg;正常体重组推荐增重11.5~16.0 kg;超重组推荐增重7.0~11.5 kg;肥胖组推荐增重5~9 kg [7]。本研究选择资料完整、孕前体重指数正常(合并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分娩巨大儿的孕妇215例,与243例分娩适宜体重儿的孕妇(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孕期体重增长情况与巨大儿的关系,结果显示,对照组体重增加(15.64±4.02) kg,与IOM推荐的体重增加模式基本一致;观察组体重增加(18.98±5.48)kg,明显高于IOM推荐的体重增长模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2,P=0.000),提示孕期体重增加与分娩巨大儿相关。
3.3 孕期不同阶段体重增长与巨大儿的关系
研究显示妊娠早期孕妇体重增加不明显[4],故我们仅比较两组孕妇三个妊娠时期体重增长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孕13~27周末与孕37~41周末孕妇体重增加有统计学意义(t=8.006,P=0.000;t=2.769,P=0.006),孕28~36周末无统计学意义(t=1.668,P=0.096),说明孕13~27周末及孕37~41周末孕妇体重增长对分娩巨大儿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8]孕中期孕妇体重增加主要受母体因素影响,后期则主要受胎儿因素影响,妊娠前半期是为后半期胎儿快速生长做准备的时期,基础代谢率于妊娠早期未开始增加,使胎儿得到更多营养,促进胎儿生长。分析妊娠三个时期孕妇体重增长的可能原因:进入孕13~27周末,随早孕反应消失孕妇食欲增加,若不控制饮食会导致孕妇体重增长过快;进入孕28~36周末,逐渐增大的子宫使胃向上移位,孕妇饮食量有所减少;进入孕37~41周末期,孕妇活动不便,运动量减少,加之胎先露入盆,食欲有所增加,易导致体重增长加速。因此,应着重控制孕13~27周末及孕37~41周末期孕妇体重增长,减少巨大儿的发生。 3.4 孕期体重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09年IOM据WHO的BMI分类推荐体重增加模式,其中BMI正常组孕中晚期体重增加0.42(0.35~0.50)kg/周[7]。我们对观察组及对照组妊娠不同阶段体重增长速度进行组内比较,分析妊娠不同阶段体重增长速度与巨大儿的关系,并探讨BMI正常孕妇体重适宜增长范围。结果显示,观察组孕13~27周末及孕37~41周末期体重增长速度明显(0.66±0.19kg/周,0.66±0.24kg/周),两阶段体重增长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4),孕28~36周末体重增长速度(0.59±0.24kg/周)与孕13~27周末、孕37~41周末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P=0.022);对照组三个妊娠时期体重增长速度(0.53±0.15 kg/周,0.55±0.22 kg/周,0.54±0.17 kg/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38,P=0.584)。研究显示,对照组三个妊娠时期体重增长速度与观察组孕28~36周末体重增长速度基本一致,但稍高于IOM推荐的范围,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活习惯、种族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本研究样本量小,有待今后增加样本量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对照组三个妊娠时期体重增长速度是否能作为BMI正常孕妇孕期适宜增长的参考范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目前巨大儿的发生在孕前BMI正常孕妇中占有较高比例,孕13~27周末、孕37~41周末期体重增长与巨大儿的发生有相关性,因此,对孕前BMI正常孕妇,亦应进行体重管理,尤其重视孕13~27周末、孕37~41周末期体重增长,以减少巨大儿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同时,今后对非正常BMI孕妇妊娠不同阶段的体重与巨大儿的相关性也应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Artal R,Lockwood CJ,Brown HL.Weight gain recommendations in pregnancy and obesity[J].Obstet Gynecol,2010,115(1):152-155.
[2] 闻立芳,李秀琼,曾亮华,等.巨大儿危害、影响因素及干预现状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2027-2029.
[3] 翟桂荣,杨慧霞.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的体重适宜增长[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9,12(4):250-252.
[4]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44. [5] 区小牧,郭欣,刘志茹.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9):61-62.
[6] Costa BM, Paulinelli RR, Barbosa MA.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and fetal weight gain: cohort study[J]. Sao Paulo Med J,2012,130(4):242-247.
[7] Rasmussen KM,Yaktine AL.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reexamining the guidelines[J].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9,(7):1-19.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8] 张为远,黄醒华.中华围产医学(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46.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方芳(1975-),女,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围产医学。
通信作者:郭欣,女,北京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