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韩心伟

(陕西汉中405医院内科,邮编723312)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08-2010年在我住院和门诊52例血糖不能得到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和强化治疗3个月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中测定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 患者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很好的控制血糖,使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因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临床上分为1型和2型2种类型。临床以2型糖尿病最为多见,该型主要病理特点为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目前对于血糖不能得到很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这是避免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对2008-2010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和门诊5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现就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材料

2008年4月-2010年12月被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男22例,女30例,年龄38-55岁,平均43.6岁,平均病程3.4±0.8年,体重指数25.88±5.42kg/m2,空腹血糖(FPG)>11.1mmol/l,餐后2 h血糖(2hPG)>13.9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5%。患者经过口服降糖药血糖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全部2型糖尿病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排除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急性并发症、心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内分泌疾病患者;严重营养不良、恶病质患者。 1.3 治疗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于治疗第0天早上空腹抽血测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给予患者75g无水葡萄糖口服,检测糖负荷后60、120、180分钟血糖值以及血胰岛素的浓度。嘱咐原来口服降糖药的患者于强化治疗之日起停药,在饮食、运动基础上给予胰岛素采用胰岛素多次注射强化治疗:甘舒林R早、中、晚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睡前10点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胰岛素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测得血糖结果进行调整。治疗期间严密监测血糖,整个治疗过程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治疗3个月后,重复检测上述指标,血糖控制达标目标为:空腹血糖 ≤ 6.1 mmol/l,餐后2 h血糖 ≤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HbA1c、C-肽水平的变化情况。血糖测定用美国强生公司稳豪血糖仪,C肽测定用电化学发光法,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强化治疗前后FPG、2hPG、HbAlc变化 胰岛素强化治疗3个月后,所有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FPG、2hPG、HbAlc比较(x±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例数 52 52 FPG(mmol/l) 2hPG(mmol/l) HbA1c(%) 13.51±2.3 6.33±1.01▲▲ 18.55±6.17 7.64±1.32▲▲ 9.12±1.56 6.10±1.22▲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2.2 强化治疗后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变化 末次给60min,120min,180min时,患者体内血胰岛素与c-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比较(x±s)

组别 例数 胰岛素(U/ml) 60min 120min 180min C-肽水平(mg/l) 60min 120min 180min 治疗前 治疗后 52 52 12.56±3.41 15.45±2.55 19.66±4.67 ▲ 2.56±0.36 3.15±0.44 3.89±0.50 3.12±0.41▲ 4.23±0.59▲▲ 5.85±0.67▲▲ 26.99±6.01▲▲35.94±9.10▲▲46.12±12.23▲▲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3 讨 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全身性疾病,虽然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是目前普遍认为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糖耐量受损加重,往往伴有进行性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持续性高血糖是加速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UKPDS研究证明【1-2】,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β细胞功能将进行性衰退。因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研究如何保护或恢复胰岛β细胞,以改变或延长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而治疗糖尿病“达标”最有力的措施就是强化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已经深入人心,它为世界糖尿病的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Chen等【3】的研究发现,新诊断伴有严重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10-14天后,血糖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另据资料报道【4】,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素释放曲线可以恢复,是胰岛素抵抗也因血糖的控制而下降,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使胰岛β细胞恢复其部分功能。

本研究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3个月后,发现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浆胰岛素素水平、C-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说明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使高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但是在采用该方法治疗时要严格按照标准选择病例(初诊重症2型糖尿病病人;2型糖尿病病程<5年者可优先选择;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11.1mmol/l者;尚未正规治疗的病例),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检测血糖,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 33).Lancet,1998,352:837-853;

【2】UK 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Effect of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metfo rm in on com plications in overweigh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 34).Lancet,1998,352:854-865;

【3】Chen HS,Wu TE,Iap TS,甜a1.Beneficial effects of insulin on glycemic control and tβcell function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with severe hyp erglycemia after 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Diabetes Care,2008,31:1927-1932; 【4】潘孝仁,胰岛素及c-肽释放试验的临床意义,中日友好医院糖尿病学习讲义,1997,9-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