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作焦虑与狂人诳语--以《生死疲劳》为例浅谈莫言的创作突围

创作焦虑与狂人诳语--以《生死疲劳》为例浅谈莫言的创作突围

2021-07-11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 I心得共享创作焦虑与狂人诳语—以《生死疲劳》为例浅谈莫言的创作突围—

◎牛霄霖夏丽红焦虑是艺术创造的动因c作家拿起笔时.就得回应

追问。作为时代转折期身居城市的“异乡人”,莫言、蓝解

“小说怎么写”这个永恒命题,直面前人带来的挑战。如果 说狂欢是对“现实主义”的反叛,描写小人物是对“高大

全”叙事的反叛,莫言的创作就表现出多向突围的特点。

放、西门金龙等是颇具代表性的群体:在空间上,他们离

开了载有祖辈热血的故土;在时间上,农民或市民的身份

认定问题让他们犹疑不断。而写乡土、写人民的“下里巴 人”创作观,使莫言在作品中将这份焦虑升华为一种艺术

他没有写政治赞歌,亦拒绝迷恋西方的长翅膀老头,而是 走向与马尔克斯的搏斗。他以超越性视角,将丑和美、真

品格C乡土是身体、心理的栖息地,同时,“人是符号的动

和假、灵和肉一视同仁地书写,赞美的同时也鞭挞着丑

陋。本文主要从文学内部的叙事框架、文学外部的创作立 场以及身份确认方面分析莫言的创作突围。物”,人们在乡土上运用符号建构自身的社会实践,故而乡 土在深层上意味着自由的话语权。《生死疲劳》中,不独蓝

一、 叙事框架比起西方文学家,在中国作家的作品中,“焦虑” 一直 是一个少有表征主题,莫言继承了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风

脸为了自家土地而斗争到底,所有的动物都在土地上确认

着自己的生存权、话语权:西门驴在河边的土地上享受生 活的惬意,西门牛在耕地上以勤恳劳作彰显生命价值,西

格,给《生死疲劳》打上了救赎的色彩。与此同时,他也 门猪抵御人类侵入栖息的沙洲,受制于枷锁的西门猴因生

活在异化的城市环境之中难得自由“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 起”,完成了向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他打破了单向度生命

的直线思维,重构故事的基本框架及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莫言认为乡土问题的核心是“小说家与故乡的关系,

更准确地说是:小说家创造的小说与小说家的故乡的关

构成“生死轮回”这一链条有三个基本元素:生、死、 轮回。“活着”在他笔下以及民间语境之中充满阳刚力量,

它绝非是苟延残喘,亦不是空喊口号;绝非是妥协,亦不

系”。对故乡的描写可追溯至“五四”时期,这时形成的乡

土文学有两个主要分支: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群体,

故乡在他们笔下成了 “满目萧萧然”的凄凉地;二是以沈

从文为代表的作家,厌倦了城市污浊后,他们将心灵安置 于温和宁静的天堂式故乡。莫言则更多地继承了前者遗

是反抗。“立处即真,当下承担”,“生”是用近乎赎罪的

意识承载生命赋予我们的一切。责任、苦难以及最终的死 亡。它是沉重的,因为执着太多:执着即爱,爱即欲求。

风,“对于生你养你、埋葬着你祖先灵骨的那块土地•你 可以爱它,也可以恨它,但你无法摆脱它”。海德格尔认

蓝脸执着于他的一亩三分地,洪泰岳执着于迎合政治的东

风,蓝解放执著于男女之情,西门金龙执著于声誉财富。

与执着同来的是近乎宿命般的不幸一“死”:西门驴遭饥

为“还乡就是返回与本源的亲近”。然而,“还乡”过程中 的莫言无法拥有游子的喜悦,过去的故乡如燃烧着的红高 粱那般热烈激荡,而现实的故乡却充斥着饥饿、落后和愚

民分尸而食,西门牛因辈劲被打死,西门猪舍身救人被溺

死,西门猴因枪杀而死,白氏自杀而死,西门金龙和洪泰

岳同归于尽,黄合作病死,庞春苗被车撞死,造化如是。昧。此外,在莫言的认知中,“故乡”与童年创伤性记忆紧 密相连,“我对那块土地充满了刻骨的仇恨。它耗干了祖先

们的血汗,也正消耗着我的生命。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

“我的故事,从一九五零年一月一日那天讲起……”

,西门闹、蓝解放在故事开始、结束时的讲述将直线式发

展的故事变为回环的圆圈式结构生生死死中,西门闹的 人性复归之路谈何平坦,对于野蛮兽性的压抑和克制、挣

比牛马付出的还要多,得到的却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 凄凉生活”。“根”在何处? “寻”之焦虑油然而生。正如

马克思所言,在现代社会,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乡

土亦然。暴力、血腥、龌龊在情节中屡屡出现,“审丑”确

脱“本我”、对于“超我”力量的逐步探索……这是一场引 起每位读者“含泪微笑”的精神“渡劫”。二、 创作立场为莫言描写故乡时的创作策略,但是,“丑”的揭露并不意

味着作者的冷漠、嘲讽和鄙夷,令人战栗的悲凉显示出人 道主义关怀的强劲力度。莫言的故乡叙事中还隐藏着宏大的艺术野心,在“离

本质上,一切文学作品呈现出的焦虑最终都指向作者

自身的文化结构,作者焦虑的本源正是作者本体。《生死疲 劳》中一系列的心灵探索、自我批判都是对“我是谁”的

椒帝衣■厉2019年第05期开故乡一回到故乡”之后,他又表达出“超越故乡”的心得共享更高追求:“我曾经说’高密东北乡’是一个文学的王国, 在下乡务农时,最喜欢看邻居的老娘们打架……那个时候

那么我这个开国君王就应该不断扩展它的疆域……一个作 我才明白,原来汉语中有那么多词可以修饰生殖器:在

家能同化别人的生活,就能把天地南北有趣的生活纳入自 《生死疲劳》中,劳动者诙谐不拘的形迹往往表现为语言 己的’故乡’,就可以持续不断地写下去。”高密是莫言

的粗俗、身体下部的反复出现,直逼“人死屈不死”的境

小说的根据地,但更像一个供莫言审视整个人类社会的视

地。点,这一视点之上熔铸了作家的救赎观。“为人民”更体现在认同基础上的思辩。作者有意塑 在康德看来,时间和空间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感性直

造了 “大叫驴”这一典型。在用华丽的语言刻画出雄赳 观形式”,空间象征着庇护所和身份的体认。在20世纪人

赳、气昂昂的“大叫驴”后,“不怀好意”的作者立即给

类走向全球性•“散居”的背景下,莫言在作品中表现出了

了这个形象当头一棒:“犹如一只被吹足了气、涂上了红

空间意识、家园隐忧.这种新历史主义的艺术真实对每一 颜色、形状如冬瓜、顶端一乳头的避孕套.在空中飞舞, 位游子都有深刻的启示力量。碰撞,发出哆哆的声响,然后一只只爆裂,发出啪啪的声

三、创作身份响。”其从神坛上跌落下来,呈现出极为可憎的嘴脸。“我从来不认为我是个知识分子,我认为中国作家里

“劣根性”、粗俗固然是农民的一些缺点,但书中也刻

边,也没有几个配得上知识分子的称号。有知识的作家当

画出农民代表——蓝脸朴实、坚忍、有远见等诸多优点。

然很多,但仅仅有知识,就是知识分子了吗?”与其说莫 更为可贵的是,这一形象的原型也来自“农民莫言”的童

言拒绝以知识分子自谓,不如说他对这种不贴地气的文化

年经历:姿态难以苟同。放眼当下,大众文化解放了民众的视听欲 “现在想起来,这个老人很有性格,比较有远见,但 求,“杂语多声”使他们有了发声的权力但没有赋予他们思

非常固执……永远是和社会对着干的。互助组时他还可以 考的深度,精英的苦行僧式救赎和群众的盲目式狂欢形成 接受,邻亲百家互帮互助嘛,但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

了一些荒诞审美生态。尽管有不少表现焦虑的作品,但作

社取消个人资产,搞集体化,他就难以接受。”者通常将自己保护起来,走入旁观焦虑的“安全地带”,文 农民不仅是“被启蒙者”,他们也拥有着健康的人格。

学用以打动我们的亲和力随之消失。打通隔阂,构建二者

从作家与农民的关系上来看,比起诸多“为人民”的农民

间的平等对话,需要知识分子有着更多的“百姓”担当。

作家,莫言的创作观成熟了许多。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小说修辞的最终问

《生死疲劳》作为莫言动物隐喻的代表作,获日本第

题——“作者应该为谁写作”,“作家要作为老百姓去写作,

17届福冈亚洲文学奖、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第二

因为我本身就是老百姓,我感受的生活,我灵魂的痛苦是

届红楼梦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在2012年,莫言又 跟老百姓感受到的一样的”。这种写作方式就是“从自我 凭借其幻觉现实主义的整体创作风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出发的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写作”。对“作为老百姓”的递进

莫言的获奖在国际上提升了莫言及中国文学的地位c因 式的解释与修正,体现出莫言在不断的言说中实现自我认

此,以莫言的作品为切片,探讨知识分子在当代文学语境

同,以“老百姓”身份建设精神家园的主体意识。中的焦虑及创作突围,就有了逻辑上的可行性和范畴中的

特殊的人生经历,使莫言兼备知识分子与农民的身 代表性。份「视点与立场、知识与方法使他有了作为知识分子发言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 牛霄霖;山东省威海市

的可能性;体验与阅历、感情与心境使他有了为人民发言

环翠区教研培训中心夏丽红)的宓然性。他刻画的农村生活来自于“农民莫言”——“我

(上接33页)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自 这对于每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都是一份重要的责任,小学

己是红军战士,进行情景剧的导演,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 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离不开小学语文的教育;离不 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学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 开综合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而言,

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的生

一份良好的核心素养,能给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带去很大的

活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却先辈为我们现在美好生活流下 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

的鲜血,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意识,语言表达能力

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从而使小学

也有所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很好地培养。语文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要更好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育,

(作者单位 福建省永春县呈祥中心小学)2019年第()5期椒奇參”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