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是碗, 教师不是缸
传统教育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形象的比喻为“缸”和“碗”的关系,以此作为比较、衡量教师与学生知识比例的“参数”,像“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缸水”这句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就是这种认识的集中表现。同时,这种认识还渗透了另外的一种思想,即学生是单纯的被动的接受知识信号的容器。传统教育把教育过程的双主体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开放和自主发展,压抑了学生创造了的充分发挥。对于教师来说,极易产生对自身知识容量的满足感,放松自身的学习与发展,其最终结果是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造成知识源泉的枯竭。 随着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学生观和教师观阻碍着教育,特别是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性格各异的主体的人。教育是通过主体,为了主体,在主体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生命的对话。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对话、互教互学的过程。教师不在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学习共同体”。学生的思维是由教师去发现、呵护、开发、点燃的火把。教学过程也不再是完全按照教师单方面思维设计并运作的“流水线”和“圈套”,而是变成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并不断完善的富有师生个性的创作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