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业我做主”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背景分析
1.主题背景
我国有百分之七十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甚至毕业时都不知道从事什么职业,这主要因为缺乏职业体验和指导,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我们要着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需要。加强学生的职业体验和生涯规划指导,对初中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2.活动资源
学生家长从事着各种职业,家委会和学校能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职业体验活动.我校位于市中心,周围有社区、高校、写字楼、市场等多种职业场所,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二、学情分析
经过小学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已经能根据兴趣进行分组,能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和整理资料。
七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人的职业有了更多的关注和了解,对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也有了初步的想法,但对职业的认识还较为浅显,需要进一步了解和专业的指引。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职业体验活动,发展兴趣专长,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形成积极的职业观念和态度,懂得每一份职业都值得尊重。
3.在职业了解和体验过程中,发现自身对职业理解的不足,对如何实现理想有更清晰的理解。
4。在深入了解部分职业的基础上,以宣传视频、职业百科、职业规划书等形式为不同职业做宣传和推广。
活动重点: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 活动难点:学生对不同职业的理解和认识过程. (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时间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至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
力.依此,我设计了以上几个具体活动目标。)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 主题生成(活动时间一周 其中授课2课时) 1.主题生成
(1)情境导入,抛出话题
(2)头脑风暴,提出问题 (3)整理问题,形成主题 2.设计方案 (1)形成小组 (2)方案设计
第二阶段 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一周 其中授课2课时) 1。搜集资料,形成认识 2。跟岗学习,深入了解 3。中期汇报,专家引领 4。调整方案,汇总整合 5。成果整理,创意制作
第三阶段 成果展评(活动时间一周 其中授课2课时) 1。活动展示 2.活动评价
五、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 主题生成(活动时间一周 其中授课2课时)
1。主题生成
(1)情境导入,抛出话题
播放建国七十周年阅兵中群众游行方队视频,让学生总结游行方队中出现的各种职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人(父母、亲戚等)的情况,说说自己了解的职业(工作大概内容,是否对工作满意等)。
(2)头脑风暴,提出问题
围绕“我喜欢的职业\"这个话题,让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将问题进行分类,过程思维导图如下:
(3)整理问题,形成主题
指导学生根据可行性、创新性、实用性、兴趣性等几个原则,将问题进一步深化和讨论,可能形成以下几个职业的探讨和研究: 职业 教师 医生 程序员 工作对象 工作环境 工作时间 工作特点 …… 建筑工程师 2。设计方案 (1)形成小组
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选择小组(4-6人),选出组长,确定小组活动内容主题,选出组长,明确小组分工,建立档案袋.
(2)方案设计
活动小组根据确定的研究职业,结合已有的活动经验,进一步深入讨论和探究,确定小组研究任务,撰写活动方案,填写小组活动计划表: 小组活动计划表 小组名称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成员和分工 活动内容和步骤 活动研究方法 预期成果和表现形式 备注 组长 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设计意图:从学生对周围职业的真实生活经验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
问,提出感兴趣的职业问题,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形成活动主题,并进行方案设计。)
第二阶段 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一周 其中授课2课时)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时间跨度较长,要更多地利用到课余时间和课外场地,学生统一活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次活动的实践过程将借助UMU互动学习平台开展.学生通过UMU微信小程序,可以随时将活动照片、活动问题上传到UMU互动学习平台上,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媒体交流和评价。
1.搜集资料,形成认识 (1)搜集资料
各小组结合研究的职业,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集、招聘网站、APP职业介绍、访谈等形式获得资料(不方便带走的图书资料可以通过“扫描全能王”“图片文字识别”等微信小程序转化为电子资料),根据研究内容对资料按照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汇总,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2)问卷调查
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设计 “个人从事职业满意度的调查”“中学生关于 职业了解情况的调查”,通过“问卷星\"微信小程序在职业人群和在校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力求研究内容符合该职业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
2.跟岗体验,深入了解 (1)在学校和家委会的帮助下,做好跟岗体验准备,制作跟岗体验计划表(含联系负责人、时间地点、预期目标、体验内容、相关问题、获得的经验、安全预案等内容)。
(2)各小组根据研究的内容选择考察地点(学校、医院、工程师工作室、律师事务所等),开展跟岗体验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照片、录音(如有访谈)、文字记录等资料。填写跟岗体验计划表。 跟岗体验计划表 小组名称 活动主题 体验地点联系人 体验目标 时间地点 成员分工 体验内容和步骤 职业分析 备注 组长 3。中期汇报,专家引领
经过前面阶段的研究和体验,各小组都已经对所研究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
识,但也产生了很多的新的问题和疑惑,如:“感兴趣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要通过怎样的努力才能从事这个行业?”等。有必要请职业指导方面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预期开展一期“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专家讲座。
4.调整方案,汇总整合 经过专家的引领,学生对职业的规划和成长更深入的了解,可以适当调整活动方案,让活动内容更具可行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开展实践活动。
从职业分析、社会需求、学生发展等方面,对前期活动的资料进行汇总整合,按小组研究的职业形成“ 职业体验小报告”。
5。成果整理,创意制作
各小组在职业主题研究的基础上,在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多个老师的指导下,整理活动相关表格,设计制作如美篇、职业百科网页、职业规划书、手抄报、宣传视频等内容,为小组研究的职业做宣传和推广。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参加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通过考察、体验和制作等形式开展活动,过程中注重问题的动态生成和解决,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研究成果进行创意物化和推广.)
第三阶段 成果展评(活动时间一周 其中授课2课时)
1.活动展示
开展“ ‘职'来 ‘职'往展览会\",各小组将研究成果在展览会上面向全体师生和家长进行展示,展示内容包括活动过程(活动照片、活动记录、活动风采等)展示和活动成果展示(各类活动表格、职业体验小报告、宣传推广内容等).
“ ‘职’来 ‘职'往展览会\"中,由全体师生和家长进行投票,将选出以下几个奖项:
最具前景职业奖 最优职业介绍奖 最佳职业体验人 最受欢迎职业奖 ……
2.活动评价
活动的过程评价和小组互评都可在UMU互动学习平台中得到体现,教师可通过UMU后台整理评价结果,个人评价可参考以下表格,学生通过“问卷星\"在班级微信群中填写。 活动自我评价表 活动主题 评价内容 我对想从事的职业有 了更深的了解 我知道了实现理想职 非常符合 符合 一般
业的努力方向 参加职业体验很有对 我帮助很大 为研究的职业进行推 广设计很有意义 我在本次活动中表现 得最好方面的是: 我在本次活动中需要 加强的方面是: 我在本次活动中有这 些收获: 老师组织各小组整理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成果,将各类表格、活动图片、活动成果整理分类,装进档案袋,以待后续的综合评价.
(设计意图:活动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的策略,坚持评价的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等原则,结合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开展评价.)
六、活动总结和升华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出发,形成对社会多种职业探究和体验的主题,通过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多种职业的劳动价值,意图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职业观念和态度,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意识。
本次活动实现了多学科的综合实践,借助微信小程序、UMU互动平台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实践活动,体现了跨学科融合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将对职业体验探究的所学到的技能和方法,推广到所在社区,尝试协助社区开展活动,体会职业劳动的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