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和包扎方法介绍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疗,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止血
{一}??出血的种类: ????血液按照损伤血管的不同,可分为:??l、动脉出血:其特点是伤口呈喷射状搏动性向外涌出鲜红色的血液。2、静脉出血:伤口持续向外溢出暗红色的血液。??3、毛细血管出血:伤口向外
渗出鲜红色的血液。?? {二}出血的临床表现: ?????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伤员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出血性休克。??
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 {三}止血的方法:? 一般止血法:创口小的出血,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周围用75%的酒精涂擦消毒。涂擦时,先从近伤口内处向外周擦,然后盖上无菌纱布,用绷带包紧即可。如头皮或毛发部位出血,应剃去毛
发再清洗、消毒后包扎。 ????1、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布块折叠成比伤口稍大的垫盖住伤口,再用绷带或折成条状布带或三角巾紧紧包扎,其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目的为宜。此种止血方法,多用于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当伤口在肘窝、腋窝、窝、腹股沟时,可在加垫后屈肢固定在躯干上加压包扎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上下肢、肘、膝等部位的动脉出血,但有骨折或可疑骨折
或关节脱位时,不宜使用此法。
2、??指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它是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用于指压住动脉处,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四肢
的动脉出血,依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1)??头顶出血压迫法:方法是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额关节上方,用拇指压迫颞动脉(见图
5)。
?????(2)??头颈邯出血压迫法:??方法是用拇指将伤侧的颈总动脉向后压迫(见图6),但不能同
页脚内容
精心整理
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否则会造成脑少血坏死。
????(3)??面部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下颌角处的面动脉(见图7)。
???(4)头皮出血压迫法:??头皮前部出血时,压迫耳前下颌关节上方的颞动脉(见图8)。头皮
后部出血则压迫耳后突起下方稍外侧的耳后动脉(见图9)。
?????(5)??腋窝和肩部出血压迫法:在锁骨上窝对准第一肋骨用拇指向下压迫锁骨下动脉(见图
10)。
?????(6)??上臂出血压迫法:一手将患肢抬高,另一手用拇指压迫上臂内侧的肱动脉。 ?????(7)??前臂出血压迫法:用拇指压迫伤侧肘窝肱二头肌腱内侧的肱动脉末端。
?????(8)??子掌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指分别压迫腕部的尺动脉、挠动脉。
?????(9)??下肢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拇指重叠向后用力压迫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的股动脉。? ????(10)??足部出血压迫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母长肌腱外侧的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3、止血带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是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但它只适用于不能用加压止血的四肢大动脉出血。方法是用橡皮管或布条缠绕伤口上方肌肉多的部位,其松紧度以摸不到远端动脉的搏动,伤口刚好止血为宜,过松无止血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易损伤神经,造成肢体坏死。上止血带的伤员,必须在明显的部位标明上止血带的部位和时间;上止血带的时间超过二个小时,要每隔一个小时放松一次,每次?8分钟,为避免放松止血带时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可改用指压法临
时止血。
??????(1)??橡皮止血带止血法:常用一条长1米的橡皮管,先用绷带或布块垫平上止血带的部位,两手将止血带中段适当拉长,绕出血伤口上端肢体2—3圈后固定,借助橡皮管的弹性压迫血
管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见图16)。
???????(2)??布条止血带止血法:??常用三角巾、布带、毛巾、衣袖等平整地缠绕在加有布垫的
页脚内容
精心整理
肢体上,拉紧或用“木棒、筷子、笔杆”等拧紧固定。??(见图17)
{四}对内出血或可疑内出血的伤员,应让伤员绝对安静不动,垫高下肢,有条件的可先输液,
应迅速将伤员送到距离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治。
??
包扎 ????(一)包扎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痛苦,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的作用。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牢,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包扎材料打结或其他方法固定的位置要避开伤口和坐卧受压的位置。为骨折制动的包扎应露出伤肢末端,以便观察肢体血液循环的情况。
??(二)包扎的材料: ?????1.??三角巾:用一块边长l米的正方形棉布,沿其对角线剪开即为两条三角巾。将三角巾的顶角折向底边的中央,再根据包扎的实际需要折叠成一定宽度的条带。若将三角巾的顶角偏折到底边中央偏左或偏右侧,则成为燕尾巾,其夹角的大小可视实际包扎需要而定。 ????2.??绷带:我国标准绷带长6米,宽度分3、??4、??5、??6、??8、10厘米6种规格,供包扎实际需要选用。绷带的一头卷起为单头带,从两头卷起则为双头带。其长度可视包扎部位的需要而定。现场救护没有上述常规包扎材料时,可用身边的衣服、手绢、毛巾等就便材料进行包扎。
(三)包扎的方法:
?????1.??头部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的底边向内折叠约两指宽,干放在前额眉上,顶角向后拉盖头顶,将两底边沿两耳上方往后干拉至枕部下方,左右交又压住顶角绕至前额打结固定(见图
18)。
?????2.??头、耳部风帽式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打一个结,置于前额中央,头部套入风帽内,向下拉紧两底角,再将底边向外反扎2--3指宽的边,左右交又包绕兜住下颌,绕至枕后打结固定(见
页脚内容
精心整理 图?19??)??。
???3.??三角巾眼部包扎法:??包扎单眼时,将三角巾折叠成四指宽的带状,斜置于伤侧眼部,从伤侧耳下绕至枕后,经健侧耳上拉至前额与另一端交叉反折绕头一周,于健侧耳上端才丁结固定(见图20)。??包扎双眼时,将带状三角巾的中央置于枕部,两底角分别经耳下拉向眼部,在鼻梁处左右交又各包一只眼,成“8”字形经两耳上方在枕部交又后绕至下领处打结固定(见图21)??。 ?????4、三角巾胸部包扎法:将三角巾的顶角置于伤侧肩上,两底边在胸前横拉至背部打结固
定,后再与顶角才丁结固定(见图22)。
?????5、三角巾下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底边横放腹部,两底角在腰后打结固定,
顶角内两腿间拉至腰后与底角打结固定(见图23)。 ????6、燕尾巾肩部包扎法:单肩包扎时,将三角巾折成约80度夹角的燕尾巾,夹角朝上,向后的一角压住向前的角,放于伤侧肩部,燕尾底边绕上臂在腋前方打结固定,将燕尾两角分别经胸、背部拉到对侧腋下打结固定。??包扎双肩时,则将三角巾折叠成两尾角等大的双燕尾巾,夹角朝上,
对准颈后正中,左右双燕尾由前向后分别包绕肩部到腋下,在腋后结固定。 ????7、三角巾手、足部包扎法:包扎膝、肘部时,将三角巾扎叠成比伤
口稍宽的带状,斜放伤邯,两端压住上下两边绕肢体一周,在肢体内侧或内侧打结固定。??包扎手、足时,将三角巾底边横放在腕(踝)部,手掌(足底)向下放在三角巾中央,将顶角反折盖住手(足)背,两底角交又压住顶角绕肢体一圈,反折顶角后打结固定。 ????8、三角巾臀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朝下放在伤侧腰部,一底角包绕大腿)根部与顶角寸丁结,另一底角提起围腰与底边打结固定。 ????9、绷带手腕、胸、腹部环形包扎法:包扎手腕、胸、腹部等粗细大致相等的部位时,可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每一环均将上一环的绷带完全复盖,为防止绷带滑脱,可将第一圈绷带斜置,环绕第二或第三圈时将斜出圈外的绷带角反扎到圈内角重叠环绕固定?。
????10、绷带四肢螺旋包扎法:包扎四肢时,将绷带作一定间隔的向上
或向下螺旋状环绕肢体,每旋绕一圈将上一圈绷带覆盖1/3或2/3。此法常用于固定四肢夹
板和敷料。
????11、绷带螺旋反折包扎法:????包扎粗细差别较大的前臂、小腿时,为防止绷带滑脱,多用包扎较牢固的螺旋反折法,此法与螺旋包扎法子法基本相同,只是每圈必须反扎绷带一次,反扎时用左手拇指按住反扎处,右手将绷带反折向下拉紧绕缠肢体,但绷带反扎处要注意避开伤口和骨
突起处。
页脚内容
精心整理
(四)处理骨
折的注意事项: 1.出现外伤后尽可能少搬动病人,如须搬动必须动作谨慎、轻柔、稳妥,以不增加病人痛苦为原则。疑脊椎骨折必须用木板床水平搬动,绝对禁忌头、躯体、脚不平移动;
2.注意保暖及现场抗休克,有创口应包扎及止血;患者骨折端早期应妥善地简单固定。一般用木板、木棍、树枝、扁担等,所选用材料要长于骨折处上下关节,做超关节固定。 3.固定的松紧要合适,不能太紧或太松。固定时可紧贴皮肤垫上棉花、毛巾等松软物,外以固定材料固定,以细布条捆扎; 4.经上述急救后即送医院进行伤口处理。 (五)创伤病人的搬运护送: 转送病人的体位: 1.对急症病人,应该以平卧为好,使其全身舒展,上下肢放直;根据不同的病情,作一些适当的调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头部可适当垫高,减少头部的血流;
2.昏迷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便呕吐物或痰液污物顺着流出来,不致吸入;
3.对外伤出血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可将其头部适当放低些; 4.至于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呼吸困难者可采取坐位,使呼吸更通畅。
转送病人的方法:
1.简易担架 2.单人徒手搬运--背负法
页脚内容
精心整理
3.单人徒手搬运--扶行法 4.单人徒手搬运—下梯法 5.单人徒手搬运—下梯法 6.单人徒手搬运--拖行法 7.双人--椅托式搬运法 8.双人--轿扛式搬运法 9.拉车式搬运法 10.双人扶行法
页脚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