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公务员之死》教学设计

《小公务员之死》教学设计

来源:小侦探旅游网


《小公务员之死》教学设计

长春市第二十四中学

郑海燕

《小公务员之死》教学设计

郑海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学习小说中的心理描写 2. 学习夸张与讽刺的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赏析情节,从而把握文章主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用本文的趣味性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进一步学习小说的特点。 2.了解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所揭示的社会内涵,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夸张与讽刺的手法 教学难点

对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谁吗?——法国莫泊桑、美国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他们为世界文学史留下了珍贵的财富。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近契诃夫,学习他的小说《小公务员之死》。 二、 作者介绍

安东·诃契夫(1860——1904),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出生于亚速海沿岸塔干罗格城的一个小商人家庭。祖父曾是家奴,后赎得自由身份。父亲开设一个杂货店,常常逼迫契诃夫去帮工,因此,童年生活给契诃夫留下了痛苦的回忆,

却为日后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引人入胜的素材。1879年契诃夫进入莫斯科大学攻读医学。1880年开始在通俗幽默杂志发表作品,以补学资。1884年大学毕业,一边行医,一边继续创作。到了1888年,契诃夫已经成为俄国知名的短篇小说家。同年,发表风格严肃的中篇小说《草原》,从此契诃夫告别幽默戏谑风格,转向严肃创作。1890年契诃夫横穿俄罗斯,到库页岛考察社会生活,目睹野蛮、痛苦、灾难等等残酷现实,相继写成《第六病室》《挂在脖子上的安娜》《带阁楼的房子》《农民》《装在套子里的人》《醋栗》《姚内奇》《宝贝儿》《带狗的女人》等优秀的中短篇小说。19世纪90年代,契诃夫对戏剧产生兴趣,创作出《海鸥》《三姊妹》《樱桃园》等改变世界戏剧史的著名剧作。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三、 背景介绍

19世纪后期,俄国处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政府暴戾无道,扼杀自由;百姓饱受压制,怨声载道;整个社会被恐怖笼罩,人心惶惶。上尊下卑的封建烙印死死地将人束缚住,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官场中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各种各样的恐惧感、焦虑感压抑着人们,重逾千斤。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

教师在学生朗读后,简单点评并纠正错字、音。 五、 整体感知、讨论分析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这篇课文课了一个小公务员切尔维亚科夫因为打喷嚏将唾沫喷到了将军的头上而内心不安,反复找将军道歉,最终抑郁惊吓而死的故事。 2.你认为这是一个悲剧还是喜剧故事?

这个问题可以锻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不要求答案统一,言之成理即可。 3. 我们暂且把这个故事当喜剧看,结合情节谈谈哪些地方滑稽可笑?

明确:事情的起因竟然是唾沫喷到将军头顶,切尔维亚科夫反复向将军道歉;甚至在将军已经原谅的情况下还要登门道歉;结果居然是被活活吓死。

4.我们再把它当悲剧来看,切尔维亚科夫是一个悲剧人物,请同学们结合情节谈一谈他身上有什么性格特点?

(1)他凝视瞧着,觉得幸福极了。(满足于平常的生活感受,对生活要求并不高,也不过分。)

(2)他拿手绢擦了擦脸,而且照有礼貌的人那样,往四下里看一看:他的喷嚏搅扰别人没有。(注重文明礼节 ,平实而谨慎。)

(3)他开始惶惶不安,定不下心来。到了休息时间,他走到卜里兹查洛夫跟前,在他身旁走了一会儿,压下自己的胆怯,喃喃地说……(犹豫彷徨,胆怯迟疑,谨慎而谦卑。)

(4)“已经忘了,可是他的眼睛里有一道凶光啊。”(心理自我作祟,畏惧权势,多疑猜忌。)

(5)“这怎么会是开玩笑?”切尔维亚科夫想,“根本就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呀!他是将军,可是他竟不懂!既是这样,我也不愿意再对这个摆架子的人赔不是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好了,我再也不来了!皇天在上,我说什么也不来了!”(对权贵不满,放胆自壮,却只能通过内心苦想以寻求自我安慰,一处心里潜在因素的伏笔,更见其在乎且慌张。)

教师总结:切尔维亚科夫卑微、胆怯、奴性十足的性格,这是一种被扭曲的病态的性格。

5.切尔维亚科夫的死仅仅是性格悲剧吗?还悲剧在哪里?

悲在时代制度(沙俄时代等级制度森严,下对上必须是恭敬的服从的) 6.如果切尔维亚科夫敢于反抗能不能死?

悲在精神思想 7.文章想表达什么主题?

明确:通过切尔维亚科夫因为打喷嚏将唾沫喷到了将军的头上而内心不安,反复找将军道歉,最终抑郁惊吓而死的故事反映了沙俄制度对人性格的扭曲及批判。

8.“小公务员”这个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典型形象,至今还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之中,一定还将永远流传下去。请问,这一形象对于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明确:小公务员性格的本质是一种奴性心理。契诃夫通过他的作品在提醒我们:人在任何情况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尊严,要消灭精神奴役,追求精神的平等、自由、勇敢。人不能完全愚昧无知地被时代和制度套住,人应该有理性,要敢于怀疑,善于反思,破除盲从、奴性意识,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形成开放的眼光。 六、 总结

契诃夫的创作,特别是短篇小说的创作,对世界上的许多作家及读者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他的一些优秀的作品不仅有助于后世认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旧世界的罪恶,而且能激起我们对生活的正确认识。请同学们课后关注此类作品,让优秀的作品陪伴我们走过人生。 七、 布置作业

阅读契诃夫的《变色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夸张与讽刺的艺术效果,并摘录小说当中最具讽刺意义的文句或文段。 八、 板书设计

小公务员之死 契诃夫 切尔维亚科夫——喷嚏——卜里兹查洛夫 (平常) (无罪) (权贵) (怯) (不平常的)死(原因)

2012.05. 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