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第十三章第一节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轴对称是在学生学过了相交线、平行线、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一种图形变换,为今后学习等腰三角形、特殊四边形、圆及其他图形变换奠定基础。学习本部分内容,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图形的美及其应用价值。因此,本节课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2、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概念。 (2)教学难点:
①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识别轴对称图形。
②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丰富材料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图形中的动态美、和谐美、对称美。 (2)感受合作交流带来了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一) 创 设 情 境 激 发 兴 趣 师生互动 1、蓝猫带领学生游览中国: 綦江彩虹桥-綦江农民版画-重庆人民大礼堂-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中国的京剧文化(脸谱)-故宫-天坛-2008奥运会体育场馆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会我国历史中的对称文化,感受对称在建筑、民间艺术、京剧文化等中的运用,认识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 审美情趣,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
第 1 页 共 5 页
教学 环节 师生互动 2、引入课题: 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1、做一做 在老师准备的纸上仅有半只蝴蝶,请你想办法补全蝴蝶的另一半。 设计意图 (二) 动 手 实 践 感 受 新 知 学生用准备好的工具补完蝴蝶的另一半。 学生用的方法有:对折剪纸 对折扎针 临摩 1、动手操作,形成概念 让学生动手操作,并抽部份学生叙述他们对折的过程。 教师小结,并用手中的蝴蝶模型边叙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边折叠。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份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注:两旁的部份,都是同一个图形,不是两个图形。 2、举出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通过操作再次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这个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和理解是很有益的。鼓励所有学生都亲自实践,体验活动的乐趣,并由此进一步分析轴对称的特征。 (三) 归 纳 小 结 形 成 概 念 在观察和操作的基础上,给出轴对称图形的直观描述,概念自然由师生互动得到。 联系生活,体会对称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 师生互动 第 2 页 共 5 页
设计意图 环节 3、蓝猫考考你 (1)练一练 学生动手操作,展示作业,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理解,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和学生一起认识交通标志,让学生注意交通安全,突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这一时代主题。 (2)选一选 下列交通标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进一步体验与理解。 动态演示,便于学生直观的感知两个图形具有的特殊的位置关系。 (四) 师 生 互 动 深 化 概 念 1、做一做 步骤 (1)取一张薄纸,然后中间夹一张复写纸。 (2)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图案。 (3)取出复写纸后,把纸打开展平,观察所得到的图案。 位于折痕两侧的图案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进行操作,并运用自己的语言与同伴交流。 2、动画演示,形成概念 Flash动画演示两扇门、两只鸽了、两个五边形,一个图形沿虚线折叠 ,左边的图形能与右边的图形重合。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第 3 页 共 5 页
教学 环节 3、蓝猫考考你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展示学生作业,深化概念,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通过讨论、比较便于进一步理解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采用小组讨论的目的意在引导学生参与,改变学习方式,发挥更佳的学习效果。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师生表演,深化概念,体验数学课堂带来的乐趣。 学生动手判断,并画出是成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应点。 4、想一想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后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 轴对称图形 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两个具有特殊位置关系图形 相同点 1、都经沿一直线对折重合,这条直线是对称轴 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5、比一比 男生说出具有轴对称特征的汉字。 女生说出具有轴对称特征的数字或字母。 比赛规律: 男生说出一个汉字后,女生接着说出一个数字或字母,交替进行,以5秒钟为限,没接上的为负方。 6、表演环节 教师做一个动作,让一名学生和老师作一个成轴对称的动作。 (五) 回顾 小结 巩固 新知 1、学生反思: 我最大的收获; 我表现较好的方面; 我学会了哪些知识; 我还有哪些疑惑…… 通过学生的自主小结,理清知识脉络,突出重难点。就本节课的内容,师生进行双向沟通。
第 4 页 共 5 页
教学 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A、必做题P64习题13.1 1 2 (六) 分 层 作 业 能 力 升 华 1、巩固基础知 识,发现不足,B、选做题 改进教学。 下面三组三角形中,哪一组是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为什2、强化基本技么?从运动角度出发,怎样从其中一个三角形得到另一个三角能,促进不同层形? 次学生能力的提高。 通过创设情境,告诉学生我们今 天所学的轴对称是初中三种图形变形的一种,为今后学习作好铺 垫。 C、研究性作业: 课后每位学生设计一幅具有轴对称的图案进行评比,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板 书 设 计 课 题 綦江农民版画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两只和平鸽的图案 成轴对称的概念 美观大方 重点突出 教案设计说明:
1、开放性引入新课,充分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原则:
从学生所熟悉的用裁剪方法补完蝴蝶的另一半入手,创设教学情境。再从生活实际中的对称出发,先由学生举例,然后教师归纳,并指出对称的作用。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了数学源于生产、生活实际,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对称图形,充分享受生活中的对称美。通过对微机演示的对称图片的分析,讨论、交流、学生总结各对称图片的特点,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今天的课题——轴对称。
2、准确剖析概念,让学生充分掌握轴对称的本质
初二学生模仿力强,思维往往要依赖直观具体的形象,教学中既利用这一长处,又不停留在这个水平上。通过动作实验,两团墨迹沿折痕折叠后,两团墨'完全重合的运动过程,学生观察、探讨、发现,得出轴对称的概念,教师突出强调概念中的关键词,沿“轴”、“翻折”、“两个图形”全等重合,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向学生渗透将新问题转化到旧知识中去的学习方法,同时通过演示的方法化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散型思维能力。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